線上心理諮詢 首頁 > 線上心理諮詢
 
留言者
Vivier
日期
2015/09/19
留言內容
我今年15歲,算是比較自律的小孩,我知道我自己要什麼所以我也一直往我的方向努力。所以跟周圍的同學我總覺得我格格不入,像是他們會一起聚著滑手機聊天,一個晚上就這樣過掉,或者一群人說好一起讀書,但通常是一起聊天等等。我沒辦法忍受這樣浪費時間,我讀書這些事自己做效率高,但相對的我和同學的相處時間就很少,我常常覺得自己對於融入他們的圈子有困難。我想知道我這樣融入人群有困難算是我的問題嗎?還是只是我的個性比較不喜歡人群而已?還有獨來獨往的人總是比較容易被孤立,雖然我不是很習慣和所有人打成一片但是我也不想被孤立,我可以做什麼?
版主回覆 Vivier:
你好!十五歲的你,就能對自己有一定的了解,知道自己要什麼,能夠努力的往自己的方向前進,真的很不容易呢!
從來信中,我看到你說你總覺得和同學格格不入,因同學們在一起時都在滑手機及聊天,你反而不太愛做這些事,而且還會覺得有些浪費時間,以致變得不太願意經常和他們一起。但你也是渴望和同學們在一起的,因而你會思考著該如何融入同學們圈子,好讓自己不被孤立。的確每個人都是需要和他人有所連結的,或許目前的你尚未找到一個適合的圈子,而想要融入人群我們也是需要做些調整的。這是個有建設性的自覺,讓我們來看看能怎麼做才能兩全其美。
想一想你是否能試著把讀書和交朋友分開來看,也就是純讀書是屬於自己的時間,而偶爾一個晚上和同學一起,說要讀書也行、想聊天也奉陪;告訴自己「這個晚上是朋友時間,而不是讀書時間」,那麼你就不會有既想讀書、又想和朋友在一起的煩惱了。要知道所有世間事都是「有捨才有得」,魚與熊掌是難以兼顧的,端看我們要的是什麼而已。如果你想做個有效率的完全讀書人,那就有可能失去和朋友相處的時光;如果你想有好友麻吉的互動,那麼就要挪出一點時間培養朋友間的感情。
重要的是,你必須學習無論是在讀書或交朋友都請放寬心好好的享受當下。希望這些許回饋,對你有所幫助;當然也歡迎你來電生命線1995,和我們線上協談員談一談這方面的困擾或許也可以協助你找出一些可行之道呢!
祝福你!
回覆時間 2015-10-22 09:25:00
留言者
日期
2015/09/13
留言內容
最近女兒遇訴訟問題想請教你們
版主回覆 眉你好:
  對於法律相關的議題,比較不是我們所擅長的,建議可向當地的法律扶助基金會諮詢。祝福你!
回覆時間 2015-10-15 08:40:00
留言者
Fang
日期
2015/09/28
留言內容
我是家裡的老么,我是妹妹,有一個差四歲的哥哥,因為哥哥小時候常生病、過敏,而我卻從不感冒,所以無形中父母都比較少關心我,我小時候玩扮家家酒竟然最愛演生病的小孩。小時候吵架,我們家的規則是,大讓小,男讓女,我承認我哥沒少挨罵,可是到現在我爸媽都還常說,你哥以前替你挨很多罵,要對他好一點什麼的,這後果明明也不是我造成的。每到哥哥要升學,爸媽都會跟他促膝長談,到我時就不會這麼重視,到現在哥哥要填履歷,爸媽還幫他弄東西。雖然我今年因受傷從軍校退學讓爸媽很煩惱,他們平時也說我很獨立,哥哥是長子,很多事情他們沒有處理過,我也懂,可是為什麼每次都差這麼多,我在國中時也跟他們說過覺得沒被關心,還為此大吵一架,最後我選擇放棄,我拒絕他們關心,現在他們關心我,我還覺得起雞皮疙瘩。可是明明都是爸媽的小孩,為什麼不一樣?
版主回覆 Dear Fang:
從妳的信件中,妳覺得父母對妳的關心似乎沒有比他們對妳哥哥來的多,也似乎並不能完全瞭解妳是需要被呵護和被愛的,讓妳的心中一直為父母的差別待遇而難過。一個人在人生的道路上總希望能得到身邊的人的支持和愛,但有時家人會以為我們夠堅強和獨立而忽略了這點,父母終究跟我們一樣是平凡人,有時也會因不周全的認知,而忽略了每個孩子的需求其實是各有不同的,我們也會因為無法改變這情況而覺得受挫。
但是如果我們轉換個想法:父母這麼做有可能是因為他們心中相信我們夠獨立,身體也夠健康,不論處境如何艱難,我都有能力自求生存;所以他們會多一點精神去照顧那個身體較弱的一位。就如妳所說「小時候吵架,我們家的規則是,大讓小,男讓女」也就是在兄妹有爭吵的情況下,他們會選擇維護他們覺得弱的妳的這一方啊!所以有時候我們可以靜下心來多一些省思,試著去理解愛我們的人正以不同的方式在付出,或許我們心中的不平會少一些吧!
妳自軍校退學後感覺自己受挫,或許在家中又得不到家人的支持,讓自己對家人有一種不舒服的感受。當自己遇到挫折而家人的關心變成是另一種壓力的時候,那感覺確實是很不好受,妳的心情我經歷過也體會過。
其實在我們生命的過程並不全然只追求別人對我們的愛和關懷,受到關懷和愛或支持會讓我們溫暖;但若未得到我們期待中的關懷也不該氣餒,而是要想想到底是我沒接收到或是真的對方無心呢?
我們在小時候常常希望得到父母最多的愛與關懷,長大後希望一路上有貴人提攜與相助。我們總是希望拿到很多,但卻忘了:相對於得到,我們付出了多少?當我們一直處在「求」的階段,其實就在反映我們的內在是多麼的不足;但如果我們心存感念,學習看到自己的「有」並且願意付出,那麼妳內心一定充滿了正向的能量,也不再欠缺了。人生是一連串的考驗和試鍊,走出自己的道路,才能活出自己,不去做比較而能專注於自己的方向和目標會讓自己更加茁壯而能更快樂。
妳是個很有想法的女孩,若能加上妳堅定的信念和貫徹的實踐,在人生道路上勇於承擔挫折;那麼即便道路崎嶇,但對妳來說也都是對自己的試鍊,只要努力的將崎嶇輾平,必能開創自己的人生道路,開出自己的康莊大道。
如果妳情緒的困擾仍無法平息,也可以試著來電生命線1995或張老師1980,讓線上的諮商員陪著你一起面對你的困境,或許也能有所助益。
祝你平安!
回覆時間 2015-10-15 08:37:00
留言者
Jia
日期
2015/09/22
留言內容
現在是大學生 轉學現在在外縣市唸書 因為科系不同所以要修學分雖然不多還是會胡思亂想 覺得自己什麼都做不好 因為自己有氣喘工作太累會耳鳴聽不清上司說的話 本身又瘦小乾癟 怕人群不太愛講話 只想找個能安靜工作的工作並配合時間 可是人生地不熟又沒有代步工具 根本找不到 每天都很害怕想逃避卻又一直勸自己不要 心理都是負能量和壓力 覺得活著很累
版主回覆 親愛的Jia,你好:
由信中得知你是位大學生,半工半讀,課業可以勝任;但因自身條件的關係,在找工作上讓你很受挫折,心情低落。對於你面臨的困境感到非常的不捨,很高興見到你碰到問題無法突破時,能夠自覺並尋求外界的協助。
在來信中只見你一直說自己的缺失,不見抱怨,顯示你的個性較內向。人與人之間,人與環境之間都是互動的。工作有壓力、不順,不全然是我們個人的問題。只是能先由自身著眼,來面對問題並突破困境,是不錯的方法。一般會造成我們內向、退縮的原因很有可能是沒自信,所以學習如何建立自信就很重要了。
自信來自於個人擁有的能力與優勢。優勢在於能夠自我察覺與肯定,能力卻是可以從學習而來。建立能力需要時間,若能配合自己的性向與興趣那是可以事半功倍的。試著轉個念頭:在同樣的時間與精力下,與其在負面的心情或環境中打轉,不如將精力專心的建立起自己正向的能力。
讓我們一起來為你做個優、劣勢的分析:你的優勢就是年輕,學習能力強,有時間可以蛻變,在受到打擊後可以很快的恢復。你的挫折有些來自健康問題,有些是個性因素,人生地不熟則是時空問題。但這些看起來是劣勢的部份,似乎是有扭轉的空間。
就像健康問題,除非是遺傳,否則只要我們願意努力用心的投入時間,健康是可以大幅改善的,例如規律的運動,尤其是能流汗的運動,此外也需有良好生活習慣的配合,如營養的飲食、足夠的睡眠等都能改善我們的身心健康。
人不能離開群體,內向的個性自然會過得比較辛苦。改個性是個不錯的投資,尤其你還年輕。良禽擇木而棲,試著找友善的環境練習互動,例如參與志工活動、非營利的成長團體課程等,藉由付出,學習人際互動,開闊你的世界及心胸,不但心情愉快也能讓我們的生命豐富,身心自然健康,一舉數得。
再來就是時空的問題,其實當上述二項你都能改善,那麼這項就不是問題了。融入環境,在環境中尋求合理的生活方式;若真的是環境的問題讓我們實在無法適應,那麼試著換環境也是種選擇。
在成長對過程中,是需要挫折來茁壯自我,許多偉人的經歷都是典範。見賢思齊,多看看偉人傳記,也是快速尋找解藥的方法之一。
試著靜下心來自我觀照,若仍感覺無助,歡迎來電生命線1995。線上的輔導員可以與你一起面對你的困頓做較深入的討論,這樣的幫助應該會比較直接有效。
祝福你!
回覆時間 2015-10-15 08:34:00
留言者
Sue
日期
2015/09/25
留言內容
你好。在國中升高中期間時,我感覺自己好像不太對勁,除了以前到現在的易怒、過動之外,我還感覺到無法控制自己的大腦,只要安靜的坐在位置上,大腦就會開始出現一些幻想出來的畫面(不自覺的),並且內容都令我反感,幾乎無法阻止它突然出現,只能默唸123讓它快速停止,但是又會立刻出現下一個畫面,所以我都會用力捏手或敲自己的頭,轉移注意力。而這快要逼瘋我,因為幾乎是無時無刻都在發生,從早到晚,只要我大腦一有空就會出現這些畫面。我該怎麼辦?是我想太多嗎?還是有什麼可以快速解決的方法?
版主回覆 親愛的Sue你好:
讀完來信,我們覺得你擁有很強的自我覺察的能力,能發現自己的身心出現了一些狀況,這是非常不容易的,很棒喔!
看來易怒、過動還有幻想的情形似乎影響你已經很多年了,不知道你這幾年是怎麼度過的?讓自己困在這情緒裡這麼久,真是辛苦你了!你能來信,就表示你積極的想要脫離這些困擾的問題所帶來的痛苦。而且當你發覺自己出現易怒、過動、幻想的情況時,你會想辦法如默念、捏手和敲頭讓自己轉移注意力,雖然目前看起來效果有限,但是你能勇敢面對症狀,真的是需要有堅毅的意志力,難為你了!
不知你目前是否有就醫?因為妄想通常來自腦部「神經傳導物質」的失調,造成的原因很多,需要專業的醫師來診斷;所以當務之急就是尋求家醫科或身心科醫生的及時診治,才能有效控制住症狀的惡化。就像當我們感冒時,若身體已達不舒服狀態,就會去找內兒科醫生求診一樣;而當我們的心理感冒了,由專業醫生的協助我們是必要的。
當不舒服感覺來時,除了找醫生診治外;我們也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讓自己身心放鬆喔!如果可以試著讓自己每天運動流汗半小時至一小時以上。例如跑步、健走都是隨時可行的運動,找自己有興趣的運動,規律的執行;天助自助者,自己一定要動起來並配合專業醫師的協助,相信一定能改善你目前的困境。
當你有壓力需要有人陪你度過時,歡迎你繼續來信或來電生命線1995,讓我們輔導員陪你一起面對。加油喔!
回覆時間 2015-10-15 08: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