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訓練學員動機分享 首頁 > 1995志工 > 參與訓練學員動機分享

參訓動機

 

【31期培訓學員 羅子淳】

 

回想起來,想成為一位助人者,是我小時候就一直夢想的事情。雖然對於一個還不知人間疾苦的孩子來說,「助人」的內涵或許太過龐大和複雜,但對於每個生命價值的執著,或許是一個小孩最純粹、最天真的助人之心。

高中時期,我遇見了一個朋友。因為有明顯的躁鬱症狀,在班上格格不入,對於人際、成績和家庭問題非常挫折的她,唯一的談心對象就是我。自從我知道她的狀況,就會刻意多留時間陪她散心、陪她聊天、聽她的自殺意念與自傷衝動。

對於從沒學過任何助人專業的學生來說,這是一個非常沈重的負擔、也是非常重要的義務。不知不覺中,她的生命重擔已經落在我身上,我害怕她下一刻走到屋頂、我害怕她拿刀劃開自己、我害怕她因為社會從小對她不公平的對待,而走上絕路。

那陣子,我變成了一個極度神經質的人,失眠、恐慌、卻又忍不住勉強自己多聽一點她的故事,滿足自己在那個當下「已經拼盡全力拯救」的救世主情懷,她也開始依賴我聆聽自己「悲慘的故事」,我們就這樣成為了互相依賴和負向循環的關係,在那些故事裡,我失去了自己,漸漸也走向憂鬱和抑鬱的狀態。

直到我被送去輔導室,輔導老師成了我的聆聽者,她聽我訴說「救不了他人」的痛苦,僅僅只是傾聽和點頭就讓我感到安心和放心。我問老師:「什麼是憂鬱症?要怎麼樣才能夠幫助憂鬱症?我要如何才能救我的朋友?」

我記得輔導老師問我說:

「你覺得,拯救她是你的責任嗎?」

「在照顧別人之前,你有先照顧自己嗎?」

「如果你連自己都沒能照顧好,要如何去照顧別人呢?」

那些問題像是當頭棒喝,當下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

後來我上了大學,見過形形色色的人事物,在社會化的過程中跌跌撞撞,也開始接觸心理學,也才慢慢意識到助人是一門學問。

助人發自一個初心和信念,但助人的過程不只是任由自己的情緒化去行使幫助和照顧之舉,而是需要學會劃清界線、需要理解自己的限制、需要理解對方目前真正的需求、也需要有自己的時間和空間照顧自己。

現在社會上有許多心理非常辛苦的人,正在努力活下去,但我認為他們需要的,除了一份同理與關懷,還需要一份能夠看到他們的潛能、陪伴他們一起面對人生困境的專業能力。

目前我有在準備心理諮商與輔導研究所的考試,但我認為自己也需要更多的實務經驗去磨練和發展自己的諮商和溝通技巧。

我很喜歡主任在第一堂課分享的一句話「當我們沒有能力的時候,我們需要練習求助;當我們有能力的時候,我們能夠讓自己幫助更多人。」

「尊重生命的價值和意義,但不逼迫自己和別人超越自己當下的極限。」這或許可以說是我目前在助人這條路上的座右銘吧!

 

 

----------------------------------------------------------------------------------------------------------------------------------------

 

【31期培訓學員 匿名】

 

 "生命的意義是什麼?存在的意義是什麼?今時今地此刻的我為何而存在又為何而活?" 每當陷入迷惘與低潮,在仔細感受並排解傾巢而出的低落情緒之時我總會不斷反問自己這句話。

然而這個問題對於過去的我而言太過飄渺虛幻,也或許與過往的經歷及較複雜的家庭關係---過去的我即使笑著活著,內心深處卻對於自身的存在意義抱持著消極且悲觀的看法。

 

  在大一升大二的那年,因再也無法承受家人們過於高壓且無從溝通空間的管教模式及父親的冷嘲熱諷與繼母刻意的漠視,在某次聽到父親用尖酸的口吻說了:"你在這家就像個外人。

"這句話後我潰堤了,理智斷線似的收拾簡單行囊並飛也似的逃離了那個令我懼怕的家,也開始了我的自我覺察與重建之旅。而後我和家人的關係時而緊密時而緊繃時而疏遠,經歷過幾次的分合。

即使過程讓人疼痛不堪,讓我最感謝的是無論多麼低潮悲痛的時期身邊總是能遇到不吝給予支持和關愛的貴人們;也因為機緣巧合結識了一位在生命線服務多年的長輩---明明不相識,他卻願意溫柔的開解寬慰我、讓我看到了自小以來習以為常的家庭教育的盲點、從自己身上看到了除了像當時如此繼續沉淪以外的其他可能性,也燃起了想投入生命線服務的念頭。

 

回顧這26年的生命歷程,我歷經過幾次自我價值的崩解。曾為了不再受傷而選擇與外界隔離遠離家人;深信自己不值得被愛被珍惜,深信即使再如何呼救掙扎也不會有人看見我的苦痛,也對無法選擇的過往感到極度自卑,更是深深厭惡這樣的自己......一直到現在重建了完整的自我、坦率接納了自己的過去、相信即使擁有不快樂的過去和家庭背景,我依然值得被愛被善待、瞭解了那些過往無法定義完整的我、也喜歡上了這樣良善堅強且不輕言放棄的自己。

因為走過這一段也帶著回饋的心情,我下定決定加入此次生命線志工的培訓。期許自己能成為一把鑰匙、成為支持他人的助力,並讓前來求助的民眾明白他們從來都不是孤單一人。

 

 

 

 

 

本頁內容對您是否有何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