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芸,妳好!
收到了妳的信。
2020年的跳樓,妳嚇壞了,也很痛吧。
妳的身體,現在還好嗎?
妳知道嗎,從妳的信件內容,感受到妳的文字背後的心情,我覺得妳很是勇敢,很是努力,也讓人感覺到心疼。
妳想要改變現在的情況,所以妳寫了這封信。
有很多的人,即使是成年人,是無法面對自己的創傷與實際狀況的。
妳,不只面對,甚至直接地寫了出來,這是需要有堅強心智才能做到的坦誠。
謝謝妳信任我們,秀芸。
不知道妳是否有持續、定期地看醫生?
若有看醫生,醫生有給予哪些建議或想法?
妳寫,「一旦情緒激動就會失憶。」
過去,讓妳情緒情緒激動的,都是甚麼樣的事情或情況?
而能讓妳慢慢地讓情緒趨向平緩的方式,有哪些呢?
在怎樣的情況下會忽然失去記憶?
妳描述的情況,都讓人會忍不住擔憂,當妳發生這些時,人在哪?安全嗎?有沒有誰在妳的身旁,照護著妳?
在信中,妳寫到「剛開始家人會聽妳訴苦,但她們覺得是鬼上身 … 也不聽。」
這段的描述,很讓我感到心疼。
我心疼的人除了妳,也有妳的家人。
「剛開始時,家人會聽。」這段讓我知道,妳的家人都在妳身旁,想幫助妳,陪伴妳。
家人也會不知所措,不知道該怎麼辦,怎麼做比較好。
有的時候,面對不擅長,不知要如何面對的事情時,『閃』與『躲』會是我們身為人最快速的直覺反應。
會有一個錯覺,以為,不去面對,好像就沒有那事情,或者是情況會隨著時間流逝自己就會改善,會改變。
妳寫「家人覺得它們都做那麼多了,我還有什麼不滿 …。」
在妳的文字裡,妳的內心裡,妳切切實實有感受到家人對妳的愛。
家人用著他們知道的方式愛妳,關心妳。
她們看著妳的情況,不知道還能怎麼做,才能留下妳。
妳的家人,她們需要妳的存在,所以會心急,會焦慮,會想問問妳,讓妳告訴她們,她們可以怎麼做,才能留住妳。
對我而言,也許,這會是我活著的感覺與目的。
可我的家人離世了。
我從原本很認真努力工作的人,突然間,感覺到,這麼忙碌辛苦的打拼,是為了甚麼?
我因為家人不在了,頓時不知道自己還能做什麼。
在那段悲傷,茫然的期間裡,我看著許許多多擔憂的面孔與表情,我知道身邊的人經不起再次失去誰。
於是,我告訴自己,每天,好好吃飯,好好睡覺。
花多一些時間和心力照顧自己。
我還是會常感到悲傷,想哭卻哭不出來,想大吼卻叫不出聲音。
每一次這樣的情緒湧上時,我就讓自己情緒用不同方式出來一下,可能聽音樂跟著大聲唱著,可能就是窩在棉被裡,靜靜地躺著。
然後在心裡,輕聲地告訴心中想念的人和我自己,「請允許我沉浸在這樣的情緒裡一下」,或是就是直接地跟家人說「我好想你,好想好想你。你知道嗎。」
不管我說了什麼,還是說了多久,最後我都會想讓家人放心,也想提振自己。
我就會說「睡一下。醒來,就可以恢復不少元氣。」
秀芸,希望我的分享,可以安撫一下妳的心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