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心理諮詢 首頁 > 線上心理諮詢
 
留言者
噁心
日期
2025/08/02
留言內容
近期認識一個在讀文學博士的朋友,起初對他印象不錯,但在更深入了解後,才發現此人28歲,卻一直都沒有正式工作過。 一開始還覺得可以理解,畢竟每個人都有人生卡關的階段不奇怪,但後面越深入認識之後,才發現他會當面對曾經對他好的人道謝,但後面卻反覆地說自己喜歡某個身邊的人,同時又抱怨對方,同時又一直訴說他有睡眠困擾或某種程度的精神困擾等(看起來是某種程度的憂鬱) 起初非常地同情對方,認為可能是對方家人的問題,因此出於熱情和好意給了一些建議,卻被對方發文表示討厭,然而後來才得知對方讀文學博士需要家裡出錢,且此人完全沒有對未來職涯的規劃,連自己目前就是經濟依賴家裏這件事都無法承認、面對,一直主張自己是獨立的,因此漸漸覺得對方並不是真心想學習,只是為了逃避工作 現在覺得非常噁心恐懼焦慮感覺被背叛,請問該怎麼辦
版主回覆

你好

    來信提及有一就讀博士班朋友,起初印象不錯,深入瞭解後,覺得朋友的情緒不穩定,有某種程度的憂鬱。你有體貼他人的心,基於對朋友的關心想幫助這位朋友,因此給予一些建議,卻被對方發文表示討厭,相信你一定很受傷,也難怪你會有被背叛的感受。畢竟你願意花時間聆聽對方訴苦、又這麼真心的想幫助對方才會給予建議,覺得你的博士班朋友有你這位好朋友實在是很幸運,同時也為你的真心付出卻換來傷害感到委屈。

    「日久見人心」。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應該是彼此互相理解與尊重,感情才能穩定發展,如果如你所說的,有噁心、恐懼、焦慮、被背叛的感覺,就得仔細思考是否需要疏遠這段關係。

聰慧有識人心的你,能察覺到朋友的心境和為人處世的態度,讓自己身心疲憊與受傷,我們是否得好好討論:如何讓這不舒服的心情有所舒緩,讓這段不和諧的人際關係能妥善處理:畢竟這些難過是需要時間療癒的。

    首先,請允許自己有負面的情緒,不要壓抑。尋找信任的人宣洩和釋放,重新建立自信,相信自己是值得被愛和尊重的,並與親友保持聯繫,擴展社交圈,獲得支持和歸屬感。

    再者,投入有興趣的活動,轉移注意力,找回生活樂趣,提昇自我價值,並關注自己的健康,放過自己,給自己時間療傷、審視和調整,勇敢堅強的面對任何挑戰。

    也可尋求專業輔導和支持,將心裡的不舒服能抽絲剝繭的檢視和探討,相信困擾會有所解惑的。當然,歡迎來電1995協談專線,我們的輔導員都很樂意陪伴你,聽你述說,共同面對及討論問題。祝福你!!

回覆時間 2025-08-07 10:43:02
留言者
感覺悲痛恐懼焦慮
日期
2025/08/05
留言內容
長輩認為不會工作的女性可以對伴侶和小孩歇斯底里,覺得非常噁心不舒服,這樣的女性有問題不想辦法解決,只會發脾氣、抱怨覺得世界都要圍著自己轉根本沒用,事情不會改善,還嚴重傷害他的伴侶和孩子,這樣的女性就是不定時炸彈,跟那些把工作情緒帶回家的家暴男一樣差勁,根本沒有比較好,感覺自己被當成犧牲品悲痛恐懼焦慮
版主回覆

親愛的朋友:

 

感謝您願意分享內心深處的真正感受,那些憤怒、噁心的痛楚,以及盤旋不去的恐懼與焦慮,都是您靈魂深處真實的傷痕。當您形容那種「歇斯底里」如同不定時炸彈,將最親近的人炸得遍體鱗傷時,我彷彿能看見您的忍讓與顫抖的心,您憤怒的不是「不工作」,而是逃避責任的靈魂如何親手撕裂一個家。

 

您敏銳地看見了情緒暴力無論包裹在什麼樣的外衣下,若持續將無力消化的痛苦傾倒在家人身上,就是一種隱形的暴力。我也看見您正陷入創傷的迷霧中。請試著將「傷害的行為」與「人」分開來看,除了批判那毀滅性的相處模式,更要專注於真正重要的事,讓您如何不再成為任何形式的犧牲品!

 

此刻,請先溫柔的接納自己翻騰的情緒。當噁心感湧上心頭時,請試著將手放在胸口,深呼吸三次,對自己說:「我在這裡,這些感受終將過去。」告訴您內在那個恐懼的孩子:「我們安全了,我會保護你。」而設立清晰的界限是您最堅實的盾牌- -當對方的言論刺耳時,請練習說:「關於這點,我有不同的看法」,或「這個話題對我來說太沉重了」。如果經濟能力允許的話,請考慮讓專業心理師陪伴您走這段路(或上免費的”社區心理衛生中心網站”),他們能幫助您解開心中的結,將痛苦轉化為辨識健康關係的智慧,勇敢走出創傷,親手建造寧靜之地。

 

祈願您在真正看清自己的內心之後,能得到片刻的寧靜!也歡迎您再度來信或者打電話到1995生命線協會,我們24小時都有專業的輔導老師可以聽您說說您的煩惱喔!祝福您!

回覆時間 2025-08-06 15:00:39
留言者
完全不想幫助別人
日期
2025/08/03
留言內容
近期遇到一個很糟糕的案例,熱情誠懇幫助對方卻被反咬,對人有些絕望,雖然知道不是每個人都這樣,也有許多人接受幫助後很真誠的感謝我,但感性上就是覺得真心幫助別人常常沒有好下場,那些說要幫別人才會情況好轉的文似乎都只是理想,很多次跟有狀況需要幫助的憂鬱的網友接觸,最後的結果都很糟(有例外但不多),我知道這樣不好,但似乎要活下去活得比較好,只能盡力去跟比自己厲害的人交朋友,或者跟需要自己但有分寸感的類型交朋友,至於真正需要幫助的人,在自己狀況穩定前似乎接觸他們都有很壞的結果(被情勒、覺得噁心渾身不舒服),面對真的有困難的弱勢群體,最好的方法似乎還是只捐錢,不要跟他們有過多接觸,很困惑為什麼會這樣,是因為我們是一般人沒受過專業訓練,很容易被他們的各種跳針和負面思考、負能量,弄到生氣、狀態也被拖下水嗎 曾經有一次認識一個人,用廁所幽閉恐懼和一輩子都跟家人為由跟我說他無法上班,當下聽到覺得很崩潰……因為他跟他媽吵架吵到已經開始打他媽,被他媽報警、抓去精神病院很多次了……親子關係糟成這樣,他居然還覺得待在家比較好……無法理解到底他家怎麼回事…… 我真的覺得他說無法逃離是個藉口……
版主回覆

妳好

讀完來信,我能感受到過去妳真心幫忙別人,但卻一次又一次遇到不如預期的結果,甚至被反咬,這樣的落差與挫折確實消耗人心,更會讓人懷疑「幫助人到底值不值得」有如此強烈的失落感真是難為也辛苦妳了!

 

信中提及「很多次跟有狀況需要幫助的憂鬱的網友接觸,最後的結果都很糟」當反覆嘗試幫助他人卻總是失敗或被拖累的確會讓人感到筋疲力盡,也難怪妳會對人性如此的失望,感覺自己在幫助他人的同時卻沒有被善待與理解,這是真實也很合理的感受。

在此提供幾個小技巧給你參考

  1. 立界線:於助人的過程裡允許自己設定界線並不是冷漠、沒有愛心而是一種保護自己及健康的人際表達,當遇到需要幫助的人時,可以先評估幫助對方是否會影響到自己的生活及情緒?及能幫到甚麼程度?
  2. 尋求專業協助:由於來信內容提及認識的人曾經多次入住精神病院,可以引導對方尋求適當的專業協助如社工、心理師、醫療單位…等這才會是安全、有效且對雙方都洽當的方式;另外在照顧別人的同時記得先照顧自己,只有當我們內心儲備夠充足時才會更有力量去幫助身邊的人,如此亦能重新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連結與溫度。

 

最後,若情緒或壓力依然杵在原地打轉歡迎再次來信或來電1995生命線,我們線上的協談志工會很樂意陪你一起面對問題。

 

祝福妳平安!

回覆時間 2025-08-06 09:16:31
留言者
古育芬
日期
2025/08/02
留言內容
老师我有早上起床唸精吸冠很多精典阿密偷佛一禅和善很多心经要回信哦
版主回覆

育芬小姐妳好:

  很高興接到妳的來信,妳要結婚了,要當少奶奶不做事,我誠心的祝福妳心想事成,幸福美滿。

  妳要給姐的小孩當小花童,好棒棒喔!姐和小花童一定很高興,結婚典禮更加圓滿,我在這裡也充分分享到妳的喜悅!

  妳真的很優秀,早上起床唸經的習慣,念很多阿彌陀佛的經典,善知識和心經,將來一定能得到佛菩薩的保佑,結婚後,一定美滿幸福。

  我覺得妳要當少奶奶,不做事,雖然輕鬆愉快,久了可能會感到無聊喔,如果有空閒的時間,做一些善事,如:做志工,幫忙關懷弱勢,照顧可憐的動物…等,加上妳的唸經,更是功德無量,妳的生活會更加充實,也為將來累積良善資量,佛菩薩必定會保佑妳生生世世都平安喜樂,美滿幸福。

  誠心祝福妳永遠平安健康,幸福快樂。

回覆時間 2025-08-06 09:07:44
留言者
日期
2025/07/31
留言內容
您好, 這件事情說來話長,可以說是我自作聰明而導致現在後悔不已。我目前是剛準備入職的pgy醫師,當初填pgy醫院的時候也不知道是不是腦袋被打到,就一直很想填B醫院。 但實際上我是在A醫院實習並且畢業的,家裡也離A醫院很近,之所以不想填A醫院的原因是因為實習時覺得有點苦悶,而且A醫院值班數比B院來得多,值班的時數也比較長(俗稱pm off)。但是以客觀條件來說,選擇A醫院應該對我比較有利,離家近方便又有認識的同學和學長姐,家裡的人都在A醫院就醫也方便照顧。然而我卻還是一時衝動,想著希望不要到太累的地方工作,一方面有種想逃離住了25年的家,想換個新環境也跨出舒適圈,於是填了B醫院。 但是,交出志願單後沒幾天我就後悔了,B醫院雖然也在同縣市,但是交通很不便利,又沒有熟悉認識的學長姐,想想怎麼都不對,然而後悔莫及,交出志願單後就沒辦法修改,沒有合理原因也不能取消pgy資格,只能硬著頭皮接受。當初以為的勇氣,現在看來或許只是衝動。從那之後我就一直陷入後悔、責備自己的漩渦,責怪自己的衝動、沒有和家人深入討論就輕率地做出決定,而必須獨自面對衝動之下的代價,以及無盡的焦慮。 雖然我也安慰過自己,或許這就是成長必須付出的苦痛,也或許事情沒有我想的那麼糟,但是未知的事物卻會帶來無止盡的焦慮。這時我才發現自己是這麼的脆弱和草莓,明明就是容易焦慮緊張的人,還偏偏要選擇什麼跨出舒適圈,明明到了25歲卻分辨不出自己想要的,只是單純有著想逃離家裡的衝動,但實際上卻是個依賴家裡的人。 或許就是錯過了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麼,然而這個付出對現在的我來說是如此的龐大而難以承受。 明天就要開工了,我仍然害怕自己會焦慮的睡不著覺。單純想找個地方分享這些情緒,因為跟家裡的人說,他們只會怪我當初的魯莽,對同儕或新同事說只會覺得更羞恥,他們應該會覺得無言,明明是這麽重要的決定,一般人權衡利弊後應該都會做安全的選擇,怎麼會長這麼大仍然做不好決定呢... 感謝您的閱讀 珍
版主回覆

珍小姐妳好:

  首先恭喜妳完成醫學體系的教育,並已經取得醫師執照,馬上要接受PGY的醫師訓練,可以說是人生的勝利組,妳對選擇PGY醫院的重視,做不斷地省思,可以預期妳將來一定可以成為仁心、仁術的好醫師。

  我能理解妳現在的心情,在人生重要的十字路口必須做選擇,在做出選擇決定後,又覺得好像當初的決定是錯的,特別是遇到挫折時,會更怪罪當初的決定.年輕人完成學業後,踏入社會就必須面臨人生各種重要的選擇與考驗,如:要選擇哪種行業?要選擇哪家公司?要一直上班還是創業?婚姻的選擇…,每次做完抉擇後,內心總是會忐忑不安,總是會懷疑另外一種選擇可能更好,遇到挫折時,更會悔不當初,其實這種境遇一直在每個人生中上演,特別是年輕人隨時都要接受這種重要抉擇的挑戰。

  我在念工專時,有個交情不錯的同學,我們當兵回來要步入職場,我選擇了進大公司,追求安定;他選擇到小企業社磨練,準備將來創業;在人生過程中,當初我們都有入錯行得感覺,經過一番歷練,我和同學有共同的體悟,那就是:不論選擇如何,都會有苦有樂,沒有一帆風順的路,只要保持樂觀進取的態度,任何困難終能克服.用正念積極面對任何問題,終能否極泰來,迎來美好的果實。

  在我第三者客觀的角度來看待妳選擇B醫院,是很好的選擇,誠如妳當初的想法「換個新環境,跨出舒適圈」接受挑戰,在沒有熟識的學長姐的環境中磨練,提前熟悉不同醫院的制度,經歷過才能真正了解不同醫院的優缺點,提前讓妳真正了解自己適合什麼樣態的醫院,為日後選擇專科或執業方向提供更豐富的判斷能力,我佩服你果斷選擇的智慧。

  或許妳可以試著放下目前的擔心和焦慮,把專注力集中在學校所學到的知識理論,應用在實際的臨床工作中,奠定基本的臨床判斷、診斷、治療和照護能力,培養團隊合作和溝通技巧,這是目前最重要的課題.妳目前擔心和焦慮的事項,以妳的智慧終將一一化解。

  以上想法僅野人獻曝,提供參考,若覺得可再進一步討論,歡迎直接撥打「1995」桃園生命線的專線電話,我們線上的志工夥伴,將很樂意與妳共同探討如何改善目前的擔心和焦慮。

  最後祝福妳成為仁心仁術的良醫。

回覆時間 2025-08-05 08:5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