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淑芬,您好:
謝謝你願意和我分享爺爺的情況,還有你自己的感受。從你的敘述中,我聽見了你正面對一個專制且獨裁的爺爺,一個很不容易的家庭處境,也感受到你為了家人而承受了很多壓力與無力感。
你說爺爺自從店面賣掉後,到了假日無法工作會心情變差,甚至會用罵奶奶、趕奶奶出去的方式來發洩情緒。你也提到,其實爺爺不是沒錢,但他還是想出去賺錢,尤其在假日的時候。你自己因為身體的關係,沒辦法一起工作,但爺爺卻覺得你可能一輩子都無法賺錢,這樣的觀點也讓你感到難受。
你的感受是非常真實的,這些事情絕對不是「你們家的事就自己解決」這麼簡單。如果已經有人感到壓力、感到痛苦,那就表示這不是一個可以忽視的狀況。你願意求助,是一種勇氣,也是一份希望。但其實,爺爺這麼想工作的背後,可能有很多複雜的情緒,對爺爺來說,賣麵、工作,可能是他一輩子認為「有價值」和「有用」的方式。當他沒辦法繼續這樣做時,可能會覺得自己失去了價值,甚至懷疑自己的存在意義。更害怕變老、變沒用,反而更想證明「我還可以賺錢」、「我還行」。更重要的是,當爺爺覺得生活變得不再像以前那麼有價值,他可能會用「要求別人照他的意思走」的方式來減輕自己的焦慮感。
你提到,你試著向老師、1980、1925、1995求助,但卻感受到對方不願聽,或聽不懂爺爺的情緒。那種「沒人願意陪我去面對」的孤單感,我聽見了,我真的為你心疼。很多時候,確實對於「家人情緒問題」或「長輩情緒勒索」這類事情,沒有那麼多直接資源。但這不代表你的困難是小事,也不代表你就要一個人扛著。以下是我想提供你幾個方向,可以試著慢慢嘗試:
1.讓自己的心情有出口:你很清楚知道「罵不會有用」,這代表你對情緒的理解已經很成熟。你可以考慮寫信給自己、畫畫、寫日記、或是找願意傾聽的朋友或社工(像我)聊聊。只要有人聽你說、承接你,不一定要馬上解決什麼,但你的心就能慢慢被照顧到。
2.重新界定你和爺爺的關係責任:你很愛爺爺,但照顧他的情緒不應該是你一個人全扛。可以試著告訴自己:「我可以關心爺爺,但他的情緒是他的責任。」你不是不孝,而是學會把「他的困擾」跟「你的責任」分清楚。
3.從身邊找資源、而不是「一定要改變爺爺」:如果你身體不適合賣麵,那就不是你的錯。我知道你會擔心爺爺又為了這事念你,但你可以思考:你有什麼是你可以做的?也許你可以幫忙找資訊、做點網路搜尋、做社群小編、幫家裡理財等等,去證明你「有在做事」,但不是一定要照他想的方式。
4.尋找一位你信任的大人:你說老師、姑姑都不太想理你,但如果有一位願意聽你說話的大人(不論是社工、心理師、或宗教輔導等),你可以考慮定期找他聊聊。你不是一個人,我在這裡,也願意一直聽你說。
最後想跟你說,你很棒。你願意面對家裡的問題,也在努力理解爺爺的情緒,同時還顧慮奶奶的感受,這些都讓我看見你的細膩、成熟和負責任。最後邀請你,再來信談談最近的狀況,或者心情不好時能夠來信讓我們知道你的心情的變化,並同時陪伴你度過人生的低潮期!祝福你一切順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