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心理諮詢 首頁 > 線上心理諮詢
 
留言者
00
日期
2018/12/25
留言內容
老師您好,我一直是個開朗樂觀的人,去年底為愛義無反顧去了大陸一起生活,努力面試終於找到一份還可以的工作。二月過年回家了,六月開始很想家,然後為了台灣孝親費之類的文化觀念不同而吵架,也對聘金嫁妝結婚的事情爭論,沒有結論所以先暫時不提。想著妹妹即將結婚,就比照辦理就好,(雖然我要面臨的是嫁得這麼遠)。接著開始裝潢房子很忙碌,然後我的公司每況愈下,在十月返台回大陸後就解散了,還欠薪2個月。 我因為害怕再找工作面對失敗,重演去年的狀況,完全提不起勁找工作,也不想做任何事,也許是對自己的不自信嗎。 我在大陸被保護得很好,我都感覺自己被養成一個廢人了,雖然我還是能獨立得做許多事情,但卻不如在台灣一般能掌控一切。 公司解散後在家待了三周,因此吵架,我就立刻回台灣了(反正男友也要出差)。房子裝潢得差不多了,討論可能年後回大陸。 我知道要努力過生活,不要虛度光陰,好好努力過好每一天。 我也不懂現在我的是怎麼回事。在台灣找工作也不順利,因為找兼差工作還要考慮年後要離開,......要考慮的太多,完全不知該怎麼辦,人生為什麼這麼辛苦。 有時候怨恨都是去大陸害得我如今什麼都不是。沒有穩定工作,沒有積蓄,什麼都沒有。但其實是自己做得決定,對方並沒有虧待我,只是我有時候低潮時真得會很想家。 我懷疑自己是不是有點憂鬱症,因為現在時不時心情會陷入極度低潮, 很負面,覺得自己什麼都做不了,好像一團爛泥,不知道人生下一步是什麼。我知道不能虛度光陰,要做些什麼,但我就是做不到。我知道我不會自殺,因為會讓爸媽傷心。我反而希望世界毀滅大家一起走,就沒有誰會留下。 現在我可能是害怕失敗吧......所以不敢鼓起勇氣做任何事,因為害怕失敗。害怕走下去是一片斷崖,所以不敢走嗎?無法在台灣找份穩定工作,因為感情必須維繫。回大陸也害怕感情最後失敗告終,之後什麼都沒有一場空。在台灣也不敢就這麼結束這段感情,畢竟路是自己要走一輩子的。 其實我內心很惶恐的。 也許我是不敢面對失敗所以裹足不前嗎
版主回覆

妳好:

  曾經開朗樂觀的女孩,現在變得膽小退縮,去年在中國的生活,發生了許多不在預期中的事!讓自己原有的自信喪失殆盡,眼中的未來變得灰暗,無法想像遠嫁中國的生活,家人親情、朋友都不在身邊,台灣的一切都得放棄、他鄉異地所有的一切都要重新開始,雖然外在的硬體條件優渥,但心靈是空虛寂寞,因此產生悲觀的想法,面對即將到來的年後,感到焦慮,從信中看到,家對你來說是很重要的依靠,不知道妳目前的狀況有和爸媽討論過嗎?和男朋友說過自己的狀況嗎?

  來信提到過去一年,種種的不順遂,試著想想一年前的自己,是抱著怎樣的心情和期待,勇敢的背起行囊,積極的投入新的生活、工作,享受著被「保護」、被「餵養」的生活,蜜月期結束,生活的現實,一點一點地呈現,和男朋友價值觀的差異,公司、工作的不確定,失業,零經濟,生活沒有重心,加深了對爸媽的思念,感覺自己一無是處,匆忙地逃離,回到台灣,雖然得到了暫時的舒緩,可是累積了一年失望經驗的妳,似乎也失去了重新面對,再度提起勇氣。你說當初因為愛義無反顧,現在猶豫,放不下的似乎也是和男朋友的感情,如果不去中國共同生活,感情無法維繫,過去一年的生活經驗,彼此的觀念、想法無法得到共識,爭吵後感情的裂痕,也讓你對感情失去信心,若再去中國,害怕婚後更多的爭執,不知道妳和男友是怎麼樣的結束每次的爭吵,每一次的衝突後,有多一點的了解彼此嗎?還是默默的隱忍,一次次的傷痕,日積月累成為彼此的地雷?妳說在中國可以獨力完成很多事,卻不如在台灣可以「掌控一切」,我想這應該就是癥結點吧!那個樂觀的妳,在台灣一切都可以自己打理得很好,對未來有著樂觀的想法,到了中國,人生地不熟,文化思想的不同,好似孤兒般的無援,獨自探索,挫敗無情的打擊,自信在生活裏被磨損,沒有工作,加上經濟沒能獨立,逼得自己只能退縮在角落自怨自哀。試著想一想,過去的一年裏,每一次的不如意,有做些什麼來調整自己嗎?是不是曾經做了什麼調整,事情有了不一樣的結果?妳說的很對,都是「自己的決定」,當然每一次的決定,都有修正和再決定的機會,現在的你有中國生活經驗的依據,好好的思考,不管在工作或工作之外的生活,再決定的參考,不是很好嗎?妳說害怕失敗,不要忘了,在成功與失敗之間,所有的經驗累積,都是再出發的積蓄啊!

  我想現在的你最重要的不是努力生活,而是停下來,釐清自己的心,我要的是什麼樣的生活?什麼樣的婚姻?對生活的自主性,什麼對我來說是最重要的?就像準備出航的船,最重要的是確定方向,再來加足馬力,奮力前進,在旅程中就算遇到風雨的阻擾,也會順利到達目的地,對不?雖然妳說,現在的你像一團爛泥,可是在陶瓷的世界裏,不都是從看似爛泥裏,慢慢的揉捏,經過高溫的淬鍊,才能成就一件件精美的藝術品嗎?謝謝妳能在思緒混亂裏,提筆寫信進來,給自己一個整理思緒的空間,如果還是無法確定自己的心意,不妨來電1995,和線上的老師直接對話,讓自己的心思有更明確的方向,祝福妳!

回覆時間 2019-01-10 08:50:00
留言者
紫之遠
日期
2018/12/25
留言內容
您好,首先,我接下來要說的這個煩惱雖然長期困擾著我,但目前看來並不是很嚴重的問題,我曾找過身邊的家人朋友們談過,他們總建議我找相關人士詳談,改善自己的狀況,所以我來到這邊,想找個人聊聊,希望能夠得到一些建議。 近兩年我容易受驚嚇的狀況越來越嚴重,甚至因為一些小事情受驚,像是明明知道家人會從哪邊出現,有時已經看到轉角的人影,但人走出來我還是會受驚嚇,嚴重驚嚇的時候甚至會下意識大動作的倒彈。 雖然說我曾探討過是否是因為那一位家人平時走路動作就很快,腳步聲小有關係,但是以前不曾發生過這樣的事,從小到大也都住在一起,我跟他的感情也都很好。 還有周邊一些環境中我所熟知的小聲音,某些時候都可能會讓我受到驚嚇,通常受到驚嚇結束的一分鐘內會有脫力的感受,嚴重的話一天會發生2次以上。 有時候手邊一有事情(可能削個水果、哼個歌),開始做那件事情的當下,就會無法控制的對周邊的情況人事物幾乎無法查覺,我家人都說我怎麼一直心不在焉。 我嚇到時的大反應,有時候會讓家人跟著我一起受驚嚇,甚至他們會因為我的反應有些受傷,我也覺得很愧疚。 我有懷疑過是不是跟我長時間壓抑有關,我小時候是那種火爆脾氣藏不住的人,從小學前,常常一個人大發脾氣的記憶我都有,甚至高中被嚴重霸凌後,回到家我也會把壓抑的憤怒發洩出來,並且習慣了高中那樣的環境,從其中找到了生存的方式,安然畢業。 大學我交了很多朋友,在自己身上沒有發生任何霸凌。 看起來好像沒什麼事情,高中後就很順遂了,但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我開始不會表達憤怒,仔細推算的話,大約在上了大學之後就開始很少把脾氣發出來,開始不懂得怎麼適當的抒發情緒,但是具體的原因我自己也不清楚。 有時候情緒來了,嚴重甚至會覺得吸不到空氣、胃痛、可能還有點焦慮,要用力吸氣,才能慢慢順暢呼吸。 而當發生真的很生氣的事情的時候,會崩潰到憋不住眼淚,然後我會躲到廁所,不讓家人發現或聽到聲音,事後就像是沒事的樣子繼續做事,有時候想要摔東西,拿剪刀戳厚紙板或是踢東西,但深怕家人會聽到,所以也都會忍下來,我覺得哭過就沒事了。 這樣的狀態算一下應該有10年或以上了,我懷疑自己到底是哪裡出問題,是不是跟我想的一樣,容易受驚嚇的原因就是出自於我的情緒問題。 我平時也跟正常人一樣,也會出去玩、吃好吃的,我並沒有整天鬱鬱寡歡,也沒有把壞脾氣帶給家人,但是我容易受驚的狀況卻愈來愈嚴重,因為這樣常常受到驚嚇真的很累,所以常常會犯睏想睡,我最近就開始運動了,但是每次一覺醒來,還是覺得異常疲倦,我開始覺得這樣的精神狀態會影響到自己的日常了。
版主回覆

紫之遠,你好:

從來信中看到你努力的想控制自己容易受驚嚇的情緒管理問題,似乎無法有效改善,相信內心是充滿無奈與迷惘的,真是難為你了。

信中提到「當發生真的很生氣的事情的時候,會崩潰到憋不住眼淚,然後我會躲到廁所,不讓家人發現或聽到聲音,事後就像是沒事的樣子繼續做事,有時候想要摔東西,拿剪刀戳厚紙板或是踢東西,但深怕家人會聽到,所以也都會忍下來,我覺得哭過就沒事了」,可見你是位體貼的女孩,害怕親友擔心而自己默默承受情緒低潮的折磨;信中也提到「我嚇到時的大反應,有時候會讓家人跟著我一起受驚嚇,甚至他們會因為我的反應有些受傷,我也覺得很愧疚」,看到你將問題歸責於自己,深深感受到你內心的溫情,唯有基於「愛」,我們才會檢視自己是怎麼了、是否有哪裡做錯了,探問自己是否做得足夠?有時,真正讓我們覺得無法消化的,不是事件本身讓我們產生的「情緒」,而是事件之後,我們「自責」的情緒,看到你這樣自檢與迷惘,真的很讓人不捨。

有時候,我們害怕表現出情緒,覺得「情緒」是會影響周遭、影響工作與生活,所以,我們學會戴上盔甲,偽裝自己的堅強、壓抑自己的情緒,讓自己情緒隔離,以為這樣才是對的。有時後,這樣的「情緒隔離」確實有其作用,它讓我們保有力氣去面對危機、專注的面對困難;或許短期的「情緒隔離」是種選擇,但是,要注意,不可以讓「情緒隔離」與「壓抑情緒」成為習慣,因為長久下來,這會鈍化我們對周遭一切的感受力,這並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一般提到控制自己的情緒,有自我修為的加強、自我意識控制、還有情境移轉等等,親愛的你,不知你除了將自己的煩惱與不安跟親友提過,嘗試分享自己的煩憂外,是否還嘗試過期其他的舒壓管道?一般而言,經常的情緒抒發與分享,是可以讓我們生活中的某些負面情緒或壓力獲得宣洩。當然,面對生活中的每一個課題都是需要勇氣去嘗試的。今天,你能來信求助,也是你有勇氣面對問題的第一步,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好嗎?

來信提到「有時候情緒來了,嚴重甚至會覺得吸不到空氣、胃痛、可能還有點焦慮」,這樣的身體不適感,讓我挺是擔心的;又信中提到「小學前,常常一個人大發脾氣」、「高中被嚴重霸凌後,回到家我也會把壓抑的憤怒發洩出來」、「上了大學之後就開始很少把脾氣發出來,開始不懂得怎麼適當的抒發情緒」,不知通常是為了哪些類型的事情?或是對於什麼樣的環境或對象(如家裡?同儕活動?工作場域?)比較容易引起自己的情緒、不安或驚嚇?又不知這樣的情緒反映頻率是否很高?易暴怒或驚嚇的情緒,可能是情緒管理問題、也可能是心理因素或是病理因素等。來信提及自己成長階段情緒管理的演變歷程,這些成長歷程是否與現在容易驚嚇的情緒有因果關係?由於這並非是我的專業範圍,如果這樣的容易驚嚇情緒經常發生,不知紫之遠是否想過尋求專業機構確認自己的情緒狀況?以及時獲得專業的協助。

以上的觀點與經驗分享予你,希望提供你多一些思考方向。如仍覺得困惑與心情低落,也可以來電生命線1995專線,線上的輔導員會即時陪伴著你一起面對問題,釐清困境;或再來信生命線或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網站:http://dph.tycg.gov.tw/mental/.喔!

祝福你

平安喜樂

回覆時間 2019-01-10 08:49:00
留言者
宋永涵
日期
2018/12/30
留言內容
如果,殺了自己的父親(別擔心,我還沒下手).但尚未被確認有精神疾病,這樣還能求死嗎?
版主回覆

親愛的永涵:

你好!來信提到「如果,殺了自己的父親」,不知道你和父親發生了什麼事,接著你又問了「還能求死」嗎?這是什麼意思呢?

十多歲的孩子會有這樣的想法,想是承受了好大的壓力,才讓你問如此沈重驚駭的問題。永涵,你能留言生命線,想是期待著能有讓你解套的答案;若是能有多一些的訊息,或許我們能夠對你有多一點的幫助,也可以來電生命線1995,線上輔導員會陪伴著你一起面對你的困境。若是有什麼自己無法解決的事情,除了留言或來電試著找適當的處理方式之外,我們也會在了解實際狀況後,協助尋求相關單位的資源。

還是想和你多談一下,孩子!當我們遇到人生中的風暴時,能夠提出求助是需要很大勇氣與力量的;而你能要我們「別擔心,我還沒下手」,顯見你仍在努力的判斷思考,不讓自己造成可能的遺憾。雖然不知道怎麼了,但是我們願意傾聽你心裡的話,要知道有人在關心著你。試著給我們機會了解你、幫助你。讓我們一起來面對問題,好嗎?

祝福你!

回覆時間 2019-01-10 08:46:00
留言者
陳玫含
日期
2018/12/15
留言內容
我從小就能力不好,又是長女,從小家庭就吵吵鬧鬧,爸媽一直吵架,奶奶又不喜歡媽媽,又在國中被同學因為外表排擠,跟自己家人關係不好因為他們不了解自己做不好一直被媽媽拿來跟其他人比較,上了大學能力也不是很好,除了社會跟其他人相處又融入不了,也一直不太到適合的工作,我有兩個朋友但我太依賴他們,但最近知道他們可能無法在在聯繫,我不想失去,但又要逼自己接受,我一直感覺孤單能力不好,在大學看了很多次精神科還是無法讓自己改變這樣的生活,一直不斷吃藥但又無法改變自己,壓力大到,不知道如何改變自己自卑,又負面,有想要所有人都喜歡自己,到達別人的期望的自己。
版主回覆

親愛的玫含:

從來信中我們得知,妳的家人彼此之間相處並不融洽,妳在外面也曾經有過被同學排擠和無法和他人融入的經驗,再加上妳覺得自己從小就能力不好,不管在家裡和外面似乎都無法感受溫暖,這樣的生活也難怪妳會感到孤單。

首先,玫含,我們想請問妳,這世界上有哪一個人是所有的人都喜歡他,且他都能達到別人的期望?選舉剛剛結束,聲望非常高的台北市市長柯文哲和準高雄市市長韓國瑜,他們的聲望那麼高,可是不喜歡他們的人也大有人在。如果事事都要符合別人的期望,要所有的人都喜歡自己,這樣的生活好辛苦啊!因為根本就沒有人辦得到。

妳提到大學時曾經看過精神科,不知道醫生除了給藥之外,還做過什麼治療?妳目前還持續看醫生嗎?從妳的來信我們無法看出醫生怎麼診斷,並給妳什麼樣的協助,可否再多給我們一些訊息?

玫含,我們非常高興能接到妳的來信,妳會寫信詢問表示妳很想改變自己,只是不知道如何改變。長期累積下來的自卑感和負面情緒,不是靠著一兩封信件就可以達到改變的效果。我們強烈建議妳直接打1995,讓我們線上的輔導員陪著妳一步一步地慢慢做出調整和改變。期待妳的來電。

回覆時間 2019-01-07 07:45:00
留言者
Meggie
日期
2018/12/07
留言內容
我困擾於長期失業且有家歸不得的困境。 三年前因為要照顧雙親的緣故,結束了在外地穩定的工作回到南部家中。 因為求職不易,陸續找到的都是兼職不穩定且待遇不佳的工作,最後往往無疾而終。 家人的觀念比較傳統,看我的情形認為公職是比較穩當的工作,所以一直嘮叨本人去應考,而自己不喜歡公職那種呆板又日復一日的工作,加上街坊鄰居排山倒海的”關切“讓人更感壓力,為了逃離這種處處受人壓迫(被家人強加的價值觀及外界的冷嘲熱諷)的環境,另外,家裡還有一個十多年沒有踏出社會工作的弟弟,家母成天悶悶不樂也日漸憂鬱,為了不給自己和家人心理的負擔,我選擇隱瞞家人,以出外工作的理由離家數年。期間做過很多不同於以往職涯的工作,雖然待遇不高,但至少是自己選擇的工作。直到一年前和人合夥的事業,對方因為家庭因素突然要結束經營,離開後我就此展開顛沛流離的生活,後來到友人家空出來的房子裡居住,那段期間有和另一位家庭分崩離析的少年同住,沒想到今年九月他在房子裡面輕生身亡,當時在無預警的狀況底下,流離失所,也無法向一直隱瞞著的家人求助,於是輾轉找到了另一個臨時居所安置,但居所內住著另一名疑似精神有狀況的人,偶然會聽到他在屋子內情緒失控,放聲大哭大叫的情形,深怕自己會不會又遇上什麼事情。 現在我已經處在對環境非常不安,又無以安頓的窘境裡,想回家似乎又沒有正當理由回去,雖然已經報名了職訓課程並試圖申請生活津貼,但不確定會不會通過甄試?進退兩難使我非常的無奈沮喪,到底應該怎麼做才好?
版主回覆

親愛的Maggie:

你好!天氣轉冷了,不知道你是否仍然住在臨時處所?除了擔心你的居住安全外,也關心你在信中提到申請的生活津貼,可是順利審核下來了?看到你為了生活,積極尋找生存之道,並胸懷抱負與希望,而不願意委曲於單調的公務體系,那是需要多大的勇氣及毅力來支撐著自己的信念!踽踽獨行的你,辛苦了!

Meggie,初始的你為了照顧雙親而離開職場、回到南部家鄉,如此義無反顧的回家以盡人子的責任,真的很不容易!相信你的父母亦感受到妳那樣的貼心善良與毫無懸念的付出。如此懂事又想讓家人可以依靠的你,當面對生活中的種種困境窘處(工作不順心、事業不遂或居無定所等),你都獨自承擔而不願向家人透露,寧願在外奔波飄搖也不想讓雙親擔心與失望,是嗎?這樣的你真的很令人心疼!也很謝謝你願意把自己的狀態告訴生命線,且讓我們一起來討論你在信上所提的一些事情:

  1. 目前你並無住在家裡,除了因為要逃離「親人鄰居對工作的關照」及「家中弟弟長期宅在家衍生母親負情緖的氛圍」外,是否也意謂你的父母現在是可以自行負擔他們的生活狀況?若是這樣,至少目前可以減輕你的負荷,同時你也能專心於先把自己的身心與日常照顧好,然後才會有能力向外邁出腳步,去發展自己的生涯規劃。
  1. 若是如上述所說的,那麼又是什麼原因讓你沒有考慮回到北部、回到以前你所專業的職涯軌道上呢?畢竟在北部,一方面工作機會多;二方面是你駕輕就熟的。你覺得如何?
  1. Maggie ,你說:曾經與朋友合夥做過事業,後因朋友家庭因素而結束了。感覺到如此的結果令你黯然不已,相信創業之初妳是有心要好好拓展事業,也願意投入並全力以赴的!當時是什麼阻礙使你無法承接下來去經營?因為有過經驗,可否試著審視看看它是否值得你再挹注心力與資金?經濟部有提供青年創業貸款,若有需要,也是可以上官網多方了解,當然這還需要更嚴謹與更完整的計劃與評估。
  1. 無論是就業或是創業,相信你在工作能力與敬業態度是用心進取的,同時也積極以行動力來找尋適合工作,從信中看到你善用政府資源如職訓中心、申請津貼等,沈潛之時努力於儲備自己的技能,而後機會必為充分準備好的人而來的。新的一年,會有一波轉換工作潮,試著尋求在地的就業服務站,或許能有更多適合的工作機會;還有累積同質性的工作經驗也是讓我們能夠一步一步在相關領域站穩並得到更高報酬的重要指標喔!

「家是遊子的避風港」,所以,不要設想太多而阻礙了自己回家,好嗎?回去看看父母,讓彼此更加放心與安心。最後,希望Meggie一切順心。當然,若是你願意再與我們分享你的狀況,或是信上沒能探討的問題,很歡迎你再次來信或來電1995生命線專線,線上有專業的輔導員能陪伴著你,並且即時和你一起面對問題做討論,或許能有所助益。祝福你!

 

回覆時間 2019-01-07 07: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