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心理諮詢 首頁 > 線上心理諮詢
 
留言者
憂憂
日期
2020/05/13
留言內容
18歲 有男友一陣子了 然後朋友也都認識 我覺得跟男友是真的很合然後相處得很好 可是當某天日記被朋友看到 交往之後當然會有一些親密接觸 但只是互相摸摸沒有器官接觸 但我的朋友們看到這裡他們覺得我很噁心 在學校我也慢慢被無視 好一陣子了 我覺得很難熬也快考試了 被好朋友這樣不太想理的狀態 真的令我很心寒 我常常主動過去講話 但就是熱臉貼冷屁股 我真的有起過想死的念頭 因為我把朋友真的看得很重 每天這樣讓我根本不想去學校。
版主回覆

憂憂妳好:

從來信中讀到妳在準備考試期間,逐漸被重視的朋友冷漠對待,而且怎麼嘗試都沒有辦法改變現狀,好心疼妳,那種每天進入校園就要面對的窒息感,真的很不好受!

被無視往往是沒有太多理由的,這種時候,最重要的是找到能支持自己的人。讀到妳發覺朋友們不理妳後,仍嘗試與朋友重新建立關係,真的很不容易!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常常有不知為何就被針對的情況,雖然我們都不想遇到,遇到的時候也會覺得好痛好痛,但這個痛,代表妳非常在乎朋友、重視朋友,雖然不想遇到,但遇到了,也只能嘗試去面對。

不知道妳生活周遭,是否有人知道妳的處境、能跟妳一同分攤這樣的辛苦?例如男友、家人、其他生活圈的朋友等,多個信任的人一同討論,就多一點力量。如果狀況仍無法改善,可以請值得信任的老師或輔導室提供協助,通過與師長討論,不只妳有機會掙脫目前困境,師長的介入也會帶給朋友不錯的學習機會,減少未來妳或妳的朋友被冷漠對待的可能。

最後,還是想跟妳多聊一下,在這樣的拉鋸下,獨立奮戰是很煎熬的,如果不知道該跟身邊的誰說,或不知該怎麼說,例如想跟同樣認識朋友的男友討論,但有些疑慮與擔心,或是有想要傷害自己的念頭時,期待妳直接來電生命線1995,或上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網站線上預約免費的面對面諮詢服務,不管妳想說什麼,我們都願意陪伴妳、在該次電話或面談時間內,陪妳一同討論該如何面對現況,並讓妳的難過得以隨時被聽到。

在此誠心的祝福妳~平安

回覆時間 2020-06-01 14:50:05
留言者
鄭友綺
日期
2020/05/29
留言內容
我的腦中總會情不自禁的開始想像意外將會怎麼降臨在我身上,我拿起水果刀之後的五分鐘內都在想像它割傷我的眼球,騎車在路上時覺得隨時會發生車禍,躺在床上時想著也許地震或是火災將會帶走我的生命,有時導致失眠,並且我有社交恐懼,面對人群會緊張心悸無法開口說話,但因為目前是學生,沒有足夠的錢做心理治療,學校的輔導老師和我的朋友認識,也不想讓家人和朋友擔心,我已經持續三四個月時不時上網查閱憂鬱焦慮等等,該怎麼辦?
版主回覆
親愛的友綺:
  妳好!在來信中描述了許多有關於妳在日常生活中對環境危險的想像與擔心,可見妳是一個居安思危的女孩。生活環境中本來就充滿著危險,尤其是妳描述的這些危險,造成的傷害,可能都會付出相當大的代價。為了減少我們的損失,我們預想危險與危機,努力的防範,讓我們平靜與美好的生活,得以繼續維持,這是非常好的能力與觀念。
妳在來信中提到,妳擔心騎車在路上會發生車禍,擔心在睡夢中會發生地震或火災,拿刀時擔心會被刺傷。這樣的擔心會讓我們更加小心,提高警覺力,更小心的操作危險的工具,出外時更遵守交通規則等,努力去防範。但是當這樣的想法與觀念太過於活躍,以致於影響到我們的正常生活時,就有需要稍做調整了。妳又提到有社交恐懼的問題,在人群中會緊張心悸無法開口說話。這兩種狀況都會讓妳有恐懼的情緒出現,而且已經影響到正常的生活與人際交往。也持續了一段時間,我相信這段時間妳也有想辦法辦助自己,但效果可能不明顯。在此要好好的肯定妳,因為妳遇到情緒上的困擾時,願意正視自己的情緒,且具有相當的敏感度,適時的求助,這是非常難得的。
  來信中提到有失眠的狀況,因為無法得知失眠是否嚴重到會影響正常的生活作息。若是嚴重到自己無法承受時,妳可以試著尋求身心科的專業的醫療協助(可以用健保看診),畢竟睡眠不足,精神不濟,不只上課無法集中精神與專注力,也有可能會讓妳的其他症狀變得更嚴重,甚至容易發生交通意外。所以,解決失眠的問題是當務之急。如果妳不敢一個人就醫,可以找比較信得過且思想較為成熟的朋友,陪伴妳一起。另外,妳有提到這樣的狀況己經持續三四個月了,那麼,三四個月前,妳是沒有這樣的狀況的嗎?三四個月前關鍵時刻發生了什麼關鍵的事件呢?如果妳願意接受面對面心理諮詢,妳可以上桃園市心理衛生中心https://dph.tycg.gov.tw/mental/index.jsp點選「諮詢面談預約」,桃園市民有四次的免費心理諮詢。當然,妳也可以再次來信,將妳心中認為的關鍵事件描述給我們,讓我們陪著妳一起探究是什麼讓妳恐懼與焦慮?好好的面對它、處理它,才有機會好好的一起送走它。
恐懼與害怕聽起來是大家都不太喜歡的詞與情緒,它會讓人直接想到懦弱的表現,但它卻是一個非常必要的情緒與本能。其實這些情緒是我們人類從史前祖先那裡繼承而來的本能。如果沒有這個本
能,人類肯定早就滅絕了。也就是依靠著恐懼與害怕才能激發出人類生命的潛能~勇氣與勇敢。而這一整個過程是一段不為外人所知的內心運作的過程,當恐懼來臨時,就是提醒我們回來面對自己的內心,與內心展開對話的重要時刻。透過不斷的自我對話,妳就能看到最真的自己,瞭解自己最真實的面目。看清楚妳真正的恐懼,以及恐懼的來源,而這個來源是源自妳內心的不安全感嗎?只有正視妳的內心,才能讓這些負向而強烈的能量釋放出去,讓自己的內心回歸平靜的狀態。未來在這方面,若有任何問題,都歡迎妳再次來信討論;也可以來電生命線 1995,24小時有線上輔導員即時陪伴著你一起面對恐懼與焦慮。
祝福妳,願平靜再度回歸於妳!
回覆時間 2020-06-01 13:25:10
留言者
日期
2020/05/24
留言內容
爸爸最近常常加班,媽媽要整天照顧弟弟,心情常常不好,我是一個七年級生,要面對課業壓力,有要兼顧自己的人際關係,有時為了朋友沒時間讀書,有時沒有自制力,為了能有話題聊,我會玩遊戲,漸漸著迷了,社群軟體也是,我非常在意多少人按讚,以及粉絲人數,弄得自己好狼狽。爸爸最近心情也鬱悶,一個電腦程式不小心沒弄好,就要面對上司的挨罵,回到家有時很晚了,加上最近外婆和阿姨好像不怎麼關心我們了,爺爺奶奶則是本來就不怎麼關心。以前的阿姨、外婆非常疼我的,這一年來,我發現阿姨變了好多,不只爸爸媽媽在講,我自己也有發現,外婆好像是跟隨阿姨,好像跟我們站在不同條線上。有時我會偷偷哭,有時覺得自己什麼都做不好,不如別人;沒有自信和決心,只說著想有什麼作為,卻無法克制自己,有時氣爸媽,導致家裡常發生爭吵和摩擦;有時覺得我真的好累,每次到學校又要裝得很瘋,和朋友在一起。我不想說給朋友聽,怕她們覺得我太負面,一直抱怨,老師也很辛苦了,不要給他造成麻煩(或是其實是自己沒勇氣說出口)。 我很愛面子,也喜歡成就感,想做到最好。成天只愛想不切實際的事,又如何能達成對自己的期望? 我的段考成績大概維持在平均八十分,有時會掉到七十,由於朋友功課都不怎麼好,班級的分數也是所有七年級中倒數的,導致我會有種滿足感,「好像自己已經很好了」,但事實並非如此。想考板中,自己卻不努力。每次功課寫完就沒時間複習功課了。 請問我該如何改善?
版主回覆

給親愛的「累」:

妳好!身為七年級的累,有著好多的角色(例如:身為學生、女兒、外孫女、朋友…等等)要同時打理著,在因應這些角色的過程中會感到疲憊感甚至是勞累,這是可以理解的。從來信中說到「和家人親友的相處」,其中爸爸、媽媽,因為有著工作和家事要處理;外婆、阿姨,則是感受到他們對待自己的態度似乎改變了。面對到這些情形,自己的心情似乎受到了影響,而當自己想要與他們互動、尋求陪伴和支持時,好像也因此也不知道該如何表達出來才好。

「在校園的生活」,信中述及與朋友相處上,需要花力氣去維繫和他們的關係,並且也要把自己的形象打理好(不想表現出負向的一面);學業學習上,因著未來有個理想的學校想追尋,但讀書後卻發現到自己是沒有時間去複習課業。以上這些都需要花力氣去做,但過程中卻未必都能盡如己意,累積下來好像也就感受到距離自己想要的生活越來越遙遠了。看到了你來信取名為「累」,我想,這個名字程度上在表達「自己曾經花心力去做努力,而仍感受到力量用得快差不多了」;而換個角度來看,這似乎也在表達自己是「希望不累」的,又或者自己是希望感到「較輕鬆的、開心的、做自己的、表現好的(學業)」。所以,為著想要前進自己期待的目標,不妨將這些持續努力所使用的力氣,一方面用在照顧好自己的心情,另一方面也再看看以往所使用的方式是不是有些可調整,以使自己的疲憊感減低。照顧心情的部分,累已在信件中敘述會玩網路遊戲有所休閒,這是可以選擇的項目之一;除此之外,也請你試想其他合適自己的選項(例如:聽音樂、看小說、戶外運動等等),讓自己有更多的選擇。而在信件中你說到網路遊戲會著迷,這部分我想肯定你能夠看見自己的狀態,而當能夠意識到著迷,這代表可以是思索及調整的開始。時間管理與自制力的確是很多人的罩門,如果我們把遊戲當成自己完成一項工作(如:複習一門功課、沒有為了衝人氣的定力、成績進步…等)的犒賞,在玩遊戲前先評量這次自己可以得到的遊戲時間,因為是給自己的禮物,所以時間可以寬容,但是最重要的關鍵在於你必須遵守自己訂下的遊戲規則,保持著這份意識,知道「自己待會時間到的時候要停止遊戲」,如此逐次落實在該停止的時候停止,才能慢慢建立自我紀律,使自己邁向理想且可以「自我掌握」的生活,其實每個人的自信心與自制力都是需要不斷的練習來形成習慣的。

另外,針對你的一些困擾的議題,我們也一起來看看有些什麼可以改變的:其一、面對學校生活:時間管理的部分(例如:遊戲時間掌握),除了上面提到的方式,因為生活中仍有著不同的面向,透過信件可能未能全然貼近你的生活,所以這部分你也可以在下課休息時間,找輔導老師詢問「如何做好全盤的時間管理」,輔導老師透過協談會給你一些適合你的方式參考。此外,課業學習的步調則可以向導師,或是你所欣賞的科任老師(如:國文老師、英文老師、歷史老師...等等),討論「如何進行有效率的課業學習和進行複習」,這可都是他們所擅長熟悉的

其二、面對家人生活:爸爸、媽媽的部分,累可以試著「相信他們已經是大人了」,讓他們自己解決他們的問題,或是適度的(不帶情緒的)提醒他們的爭吵已經影響到妳的心情了。其實面對所有煩躁不安的人事物,我們還是要學習回歸到自己身上,譬如試著問自己「我會如何好好地與爸媽他們互動,可以使自己平和的度過一天呢?」;外婆與阿姨的部分,由於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但假使他們的轉變讓妳心情持續不好,不妨常打電話或是偶而拜訪和她們聊天互動,想想「以往跟外婆、阿姨相處的愉快經驗」,畢竟她們是疼愛妳的。有時候妳可以學著忽略大人們之間的問題,以妳自己的習慣與方式與他們互動,這樣不刻意、沒有壓力的往來,無形中還可能成為大人們的潤滑劑呢!

十幾歲的妳,除了要把自己照顧好之外,仍有很多機會持續向人請教討論、學習調整。所以,在此提供給你一支電話「踹共少年專線0800-001769」(服務時間每週一至五16:30~19:30免付費),以及也可以在LINE搜尋「@youthline」線上聊,這是現下青少年的求助熱線,線上有受過訓練的「值日生」,傾聽並服務青少年時期所會面對到的心事,當然也可以和他們討論網路遊戲、網路社群的使用或是其他問題。若在他們的時間之外,也可以來電生命線1995,這是24小時提供諮詢的電話,線上輔導員能即時陪伴著你一起面對問題。希望你因著這些管道,有個能自在聊心事的對象,並使自己能夠以更輕鬆自在的心情面對未來生活。

後續累若有其他想告訴我們(或想和我們討論)的事情也歡迎再來信;此外,也可以寫信到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http://dph.tycg.gov.tw/mental/,點選「諮詢問答集」,將會由專業人員進行回覆。祝福你為著理想的生活而持續實踐著!

回覆時間 2020-06-01 09:20:37
留言者
Mary
日期
2020/05/23
留言內容
您好 其實我從小到大都很在意我們家的和諧與否,也不是希望家人之間能夠多愛彼此之類的,只是一直覺得我爸媽之間非常容易有衝突,他們也沒有到多病態的討厭彼此,就是都有對對方不爽的點,而我媽性格比較火爆,往往會鬧成吵架,而我爸久而久之也覺得我媽如此火爆而不可理喻。他們吵架(或說大聲溝通)幾乎不會有任何結論,在我看來就是驗證他們對於彼此的負面認知。 但其實這不是重點... 應該說我不想再讓他成為我的重點,我有記憶從國中以來,就對於他們這樣的衝突感到厭煩,我記得我會在網路上找尋各種解決吵架的方法,但我並不是當事人,也無法代替他們更正他們的行為。 我最近發現我好像沒有好好地試圖解決自己的問題,我花好多心思去想我爸媽怎麼辦,卻沒有把焦點放在自己身上,因為我一直覺得自己沒問題。 但其實我也會不爽、會有怨言、有想法、有想爭取的東西,我也有自私的一面,也有情緒想表達,但我常常覺得若這樣肆無忌憚的表露,總是會讓其他家人有所難堪,因為它們無法解決,他們只能怪罪彼此,而這個結果是我最不想要的。所以我常常選擇不去表露,或是當我想表露時,我不會說完全部,眼淚潰堤時,我會躲起來,直到平靜後,一切又若無其事。 我真的太討厭「乖」這個字,我一直都沒什麼大事,沒什麼問題,沒什麼爭議,沒甚麼要求,我原本以為這樣是好的,因為這樣不會帶來爭吵,也不需要去爭吵。 但我漸漸發現「我」不見了,不論是我心中,還是別人的心中,因為我不需要擔心,所以就好像不用去在意。 總之我試著不要這麼壓抑,我覺得我不開心我就要表達。我還在學著去鼓起勇氣表達,並習慣承受改片之後帶來的破壞。我想著,現在雖然有些彆扭,但之後就會好了吧 只是我現在開始有點懷疑自己了。 我姊姊是個講話很直的人,不太會去顧慮別人的感受或當下的情況,所以他常常會引起一些爭端,今天我試圖假裝開玩笑的跟他說,可不可以學著去看一下眼色? 我想著自己總是小心翼翼地去呵護我所認為的和諧,而他卻可以毫不思考的做自己,其實好生忌妒,有時也覺得困擾。 但這時我爸爸說了一句,你就會看臉色嗎? 我想要笑笑地講出,我從以前就怕你們吵架,看了多少眼色,但我有點講不出來,太難過了我還是忍不住想哭 這時我爸應該是開玩笑吧,不了一句你應該是很會眼色吧 我真的覺得太難過了 但同時也懷疑,也許這就是真實情況嗎? 我以為我會很會看眼色,促成了一些我自以為的和諧,其實那些根本微不足道 我自以為突破的去表達自己,只是在任性妄為,造成他們的困擾,因為我恣意的表達自己的情緒,讓他們無所適從,卻也只能依順著我? 我也不知道了 我還是一直地想哭 我知道我是因這樣的事件而哭 但最近剛好太多讓我想哭的事了 我想我需要許久才能消化
版主回覆

親愛的Mary:

看到你的來信,父母習慣吵架式的互動感覺讓你不舒服累積了許久,你期許家庭氣氛能更和諧,也嘗試上網查詢衝突解決方法,但結果還是不盡人意,可以感受到你的心情非常的挫敗和無助。很高興你願意來信分享你的問題,說出你自己的困擾和憂慮,這真的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讓我們一起討論這個問題,先給你一個讚。

從信中發現你是一位貼心及愛家庭和諧的好孩子,從小看到父母彼此負面認知常常衝突爭吵,你為避免因「個人」因素造成父母衝突爆發點,處處表現「乖」而失去自我;又為處理表面的家庭和諧,往往忽視自己的需求,難為你了。此時讓我回想小時父母之間的衝突都是冷戰,到頭來都是逆來順受的母親先開口認輸,因為父親個性太大男人主義,母親長期壓抑情緒,後來罹癌過世。因此我深深的能體會到你為了家人能和諧的過生活,心中所承載的期待與壓力。

讓你鬱悶情緒滿到頂點是直率姊姊引起家庭爭端,你要他學會看眼色要破壞家庭和諧,但父親的一句近似玩笑話「你就會看眼色」,讓你一直以來努力想維持家庭和諧所受的委屈情緒無法自制,難過的想哭。此時不妨靜下心來,問問自己的內心,為什麼害怕父母的衝突與大聲爭吵?這樣的模式這些年來真的破壞了家人的感情嗎?或許在你的小時候,害怕這樣的爭吵會導致家庭破碎、也或許你害怕大聲爭吵可能帶來的更大的衝突…。顯然父母一直以來的相處模式還是無法以成熟溫和、就事論事的方式來處理爭端。而當你現在長大了,你覺得這對可能會爭吵一輩子的夫妻,會真的分開來各自去找幸福嗎?其實能成為家人是一種緣份,而夫妻溝通是一門深奧的功課,溝通方式很多種,有時候吵架也是方法之一,父母彼此多年磨合或許這就是他們彼此相處之道的其中一部份。

而你也發現為了期待一個「和諧的家庭」,過度的讓自己委屈求全似乎失去了「自我」,你以為如果正確表達自己的需求,可能會讓其他家人難堪,這是一個很好的自我覺察。從來信感覺你把「表達自己」和「任性妄為」混為一談了。適時適度勇敢表達自己想法做自己,如受委屈想哭就哭出來,因為壓抑情緒是會造成內傷的。不委屈自己的表達想法,這是在照顧自己的內在;顧慮家人的感受,不以銳利的話語攻擊對方,這是照顧到他人的心情。「不委屈自己、尊重別人」是我們一生都要學習的人際關係。

最後,要跟你說的是,你願意把心裡的話講出來,這是很棒的,這也是你積極想要改善自己的開始。若傷心難過的情緒一直持續,並且影響到你的睡眠與生活,就必須要尋求專業醫師或心理師的協助。若仍在學,尋找學校輔導老師求助也是管道之一;生命線歡迎你有需要隨時來信,也期待收到你分享生活訊息;或寫信至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http://dph.tycg.gov.tw/mental/ 點選「諮詢問答集」,會由專人回信給你;另外歡迎你來電生命線1995,線上輔導員會陪伴著你並即時討論問題,或許對你有所助益。祝福你!

回覆時間 2020-06-01 09:17:14
留言者
A
日期
2020/05/26
留言內容
最近妹妹一人在家時,我就會一直擔心他會不會火忘記關或是門沒鎖就出門(都曾發生過)導致危險的事情發生。連他要做生意或交易買賣,我都會覺得是不是有天會被騙錢,誇張一點可能會想說簽錯合約導致負債或賣出不好的商品被控告。這不僅讓我焦慮也讓我對妹妹的態度很不友善。有時我會告訴他有什麼要注意的(態度沒有很差,就一般說話那樣),但他還是沒有聽進去(因為還是沒有避開原來可以避開的錯誤),到底該怎麼思考才能讓我不再焦慮呢?
版主回覆
親愛的A小姐妳好:
  來信中提到對妹妹的行為及抉擇,使妳擔心、放不下,我行我素的不聽勸也感到無奈,我們能體會到的是妳用心良苦及放不下的焦慮,也因為家人之間確實是應該互相關懷及適度的保護,妳很盡責的照顧家人,我們非常肯定妳的觀念及作為,相信妳也是認同這樣的的理念才會苦口婆心,還得耐住性子的善意勸導,真是難為妳了!
  A小姐,妳對家人設身處地關懷的美意值得肯定是無庸置疑的;但得到的反應卻讓妳不只還是擔心,現在自身的情緒也深受影響的處於焦慮不安的狀態中,很想擺脫不舒服的焦慮感,也已經有關注到自己的使不上力,才會寫信來求援,這是否意味著希望調整對妹妹的期許及尋求可行有效的引導方式呢?我們以下有一些想法與妳分享:可以嘗試著讓妹妹自我表達有被幫助的需求,這樣的方式當事者會比較有被尊重的感覺,否則也許會被誤解為〝管太多〞她認為有需要的話,再適度的給予方向且告知風險承擔,〝妳的關懷由主動改為被動〞畢竟妹妹應該已成年是有行為能力者,凡事有自主權也必須要有對自己負責的認知。往好處想,即使跌跌撞撞一但面臨挫折,她必須負責任的承擔處理,這樣也是一種幫助成長的歷練不是嗎?
  像妳也是一樣面對難題,不也是正在尋求解套嗎?能讓妹妹有面對挫折、承擔風險的機會,即使有求於妳時,妳也是盡姊妹情懷或量力而為的幫點小忙即可。簡單說:自己做自己的功課,有需要時可以互相討教切磋就不無小補了,妳大可不必因為她功課不好而感到焦慮。這樣的比喻妳能接受嗎?A小姐,妳因對家人放心不下而感到焦慮,這份手足之情非常難得,自家人叫妳坐視不管完全不予理會,實在說不過去,相信妳也不願意走到這個地步,我們體會到妳的兩難,只能提醒妳盡力就好。或者調整一下關懷方式,像妳們姊妹之間的互動方式,關係建立可以試著當成為好朋友嗎?妳可以想像在家叛逆的孩子卻可以跟好朋友無話不談,而且較沒有防範心態,願意跟妳談的情況下比較可以經驗分享、或曉以大義的風險分析、但最後還是尊重當事者的抉擇,讓妹妹有機會也有能力為自己的決定負責,她會因為經驗累積而成長,妳也才會越來越輕鬆!若有事情因使不上力而心生困擾時:與其擔心,不如就祝福吧!最後我們就用這句話祝福妳囉!以上分享希望對妳有幫助!若還有需要也歡迎直接來電生命線1995,線上輔導員能陪妳一起面對問題,也可以再來信生命線或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網站::http://dph.tycg.gov.tw/mental/,點選「諮詢問答集」,會由專人回信給您!
回覆時間 2020-05-29 16:1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