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心理諮詢 首頁 > 線上心理諮詢
 
留言者
日期
2021/06/24
留言內容
您好。不知道為什麼,我一直很希望我可以得憂鬱症,又或者是其他的精神疾病。 因為這樣感覺好像比較好?好像能有個正當理由可以什麼都不用做,可以不用因為不想做媽媽的要求而被罵,可以不用受好多好多的限制,因為總覺得我媽只有在我生病時才願意好好聽我講話、願意跟我討論 溝通。 我媽在剛買新手機過沒多久的時候開始收手機(那時候我國一),原本舊手機是沒有收的(在小6時),但到現在國中畢業了,也沒結束,反而變成一天只有一個時段可以使用,但我無論怎麼跟她講,她也不願意接受我的意見,明明家裡哥哥們怎麼玩都沒事,我跟姐姐就要被收,而且只要什麼沒做好或著不想做就會被罵、被說今天不准用手機,工作上更是差異極大,大家都住在同一屋簷下,家事為什麼都只有女生在做,我真的很不喜歡我媽很嚴重的重男輕女觀念和性別刻板印象,更討厭她把這些加諸在我身上。
版主回覆

妳好:

  來信提到,媽媽的重男輕女觀念,對妳和姊姊的要求很多,家事也只有女生分攤,哥哥們做什麼都可以,不公平的待遇感到生氣,唯有在身體不舒服的時候,才能得到媽媽的關心,期待自己有精神方面的疾病,可以贏得媽媽的關注,擺脫男尊女卑的待遇。

  信中特別提到玩使用手機的時間問題,哥哥們隨時都可以任意玩手機,妳和姊姊卻被控制在固定時間才能玩,還會被沒收手機,不管怎麼和媽媽抗議都無效,知道媽媽如此限制的理由嗎?媽媽自己使用手機的頻率呢?除了因為性別放縱哥哥們的行為,是不是還有其他的原因,課業成績、爸爸的態度、親戚間的比較…等等,曾經除了和媽媽發脾氣的爭取之外,試著理解媽媽的辛苦和擔心嗎?家事需要女兒們的幫忙,是因為媽媽在忙其他的工作?還是她偷懶,推卸媽媽的責任?妳說,只有在生病的時候,媽媽才會願意聽妳說話,好好的溝通,代表什麼?媽媽的擔心、關心,平常很忙,孩子生病才願意放下手邊的工作?想有一個一勞永逸好理由,避免媽媽過多的要求和限制,更不想因達不到要求被罵,曾經想過媽媽的標準是什麼?做到怎樣才不會被指責,對於媽媽「重男輕女」的價值觀真的很難改變,因為她也是這樣被要求長大的,是不是願意體恤媽媽的辛勞,用行動達到她的要求,贏得她對妳的信任,相信妳能把事情都處理好,也會自己安排時間,提升自己在媽媽心中的位置,打破媽媽舊有的觀念!

  對於每一次的被罵,知道要怎麼做才能避免嗎?是不是可以在每次心情低落的時候,撥打1995的協談專線,和線上的老師聊一聊,怎樣才能順利的避開媽媽的地雷,讓媽媽看到妳的優點,讓自己有條件和媽媽討論不合理的對待,母女的關係不再是怨恨和厭惡,達到雙贏的目標,好嗎?祝福妳!

歡迎來電:生命線1995
或寫信至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http://dph.tycg.gov.tw/mental/
點選「諮詢問答集」,會由專人回信給您!

回覆時間 2021-06-28 09:21:20
留言者
李名櫞
日期
2021/06/23
留言內容
和朋友聊天的過程很愉快,但很常突然就脫離聊天的情緒,突然就變得不想繼續聊天。也有時聊天結束後,明明是很正常的聊天,卻會自己感覺剛剛太激動說太多,很不高興。這些讓我很困擾,越來越不想和別人聊天了。我有在想,會不會是和我不常跟人交流有關係。
版主回覆

名櫞妳好:

  來信談到和朋友聊天的過程很愉快,但常突然脫離聊天情緒,不想繼續聊天。結束聊天後,卻感覺自己太激動、話太多,讓妳很困擾,這種感覺我也有過,確實會困擾。

  聊天結束後,自己會再檢視聊天過程有太激動、說太多了,真不容易!由此,我想妳應該是自我覺察能力很強,很在意與人互動感覺,關心朋友貼心的人。

  若能自我覺察,自己可改善的地方,相信一次一次的反思;一次一次的修正,未來與人互動聊天,應該會享有比較多的愉快過程;困擾將越來越少,妳覺得如何?要試試看嗎?

  妳在想,會不會是妳不常跟人交流有關係,若妳有這想法,要不要試試以後多跟人交流呢?也許多與人交流有機會累積與人良性互動的經驗。有需要時歡迎再來信或打1995生命線電話,生命線願陪伴妳一起討論。

  祝 妳 事事愉快

回覆時間 2021-06-28 09:17:39
留言者
A
日期
2021/06/22
留言內容
我的情緒一直都不是很穩定,身邊的朋友以前時常要忍受我突如其來的崩潰,所以我的朋友越來越少…我也很害怕剩下的人有天會離開,每次崩潰想找她們的時候就會浮現出以前的樣子…然後就會放棄,家人一直以為我的同學都對我很好,我也不想破壞家人對他們的印象,更不想讓他們擔心,之前我有一陣子的低潮,跟家人以外的人幾乎都沒有什麼聯絡,但等到我不在這麼嚴重的時候,我剩下的兩個朋友沒有我處的更好,他們聊起來的時候,我好像就只是多餘的,他們已經看不到我的存在,跟我聊天的時候回的都只有一兩句,可是沒有我的時候他們無話不談…我要怎麼做,沒有她們的話,我在友情這部分就什麼都沒有了…
版主回覆

 A你好:

  我們人很難離群索居,所以我們需要朋友,朋友可以分享喜怒哀樂,紓解心中的情緒與生活的壓力。所以當你說因為自己情緒的關係,朋友一個一個離開了你,就連僅存的兩個朋友跟你的關係也淡了,也沒什麼話可說。你害怕在你情緒崩潰的時候,找他們說他們會受不了而離開你,所以有事想找人說也不敢說!在這樣的情境之下,你的心裡一定很難過是嗎?本來找朋友紓解情緒,是緩和自己心理困境及壓力的一個很好的方法,但目前你的狀況似乎連最後的管道也消失了,所以你會感到焦慮不安。辛苦你了!

  當你遇到問題時,在之前你會認為朋友可以包容、接納自己當下崩潰的情緒,所以會在朋友面前發洩你的情緒。但是朋友的包容往往會是暫時性的,如果與朋友的相處模式經常如此,彼此的感情會被這種無理由的發洩而消耗掉,影響到與朋友的和諧。所以你現在擔心朋友都會離開你,要解決這樣的問題,可以從影響你人際關係的情緒問題來處理起,以下觀點提供你參考:

  1. 自我覺察:情緒為何而起?情緒生的時候最常的處置方式為何?情緒處理完後感受如何?是緩解了?還是不安焦慮依然存在?還是又一次地藏在心裡!
  2. 情緒的源頭:我們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很多事會在潛意識留下印記,形成很多的情緒按鈕,通常是以畫面或感覺的形式存在,以後在生活中出現類似的事件,只要觸發到你曾經相同的情緒,自己也許就會失控,所以處理好與自己內在的關係,外在的這些問題就會慢慢消失。
  3. 學習與情緒的和平共處:與情緒和平共處就是理解和接納我們的每一種情緒,開心、快樂、悲傷、憤怒等等,把它們當做來你家做客的客人,它們會來,也會走。學會與情緒的和平共處是我們一生都要學習的功課,每一個情緒產生的背後也許都是一段曾經被壓抑的感受,探索背後的真正原因才能真正遠離情緒的枷鎖!
  4. 念頭:念頭決定事件發生後的心情及處理方式;結果是難過失落還是開心?附一篇貼文:轉念後出現令人驚訝的結果https://www.gvm.com.tw/article/68526

  如果你還是感到失落、無助、焦慮找不到適當的人可以傾訴,也歡迎直接來電生命線1995線上的輔導員能陪伴你一起面對問題喔!

回覆時間 2021-06-28 09:13:48
留言者
Tiffany
日期
2021/06/22
留言內容
我覺得自己是那種很容易想很多的人,理智上明知道“不會吧?”但就是會忍不住一直想,一點小小的跡象或別人的一句話、一些舉動都會讓我朝壞的方面一直想,想很多,最後搞得自己心情很差。雖然經驗是常常事實跟我想的不一樣,但也有些時候符合我最糟--甚至更糟的設想。最近疫情只能傳訊息聊天,一個好朋友突然都沒有訊息往來,我傳過去也都已讀,我又忍不住開始想“自己是不是被討厭了”或我是不是不夠好,我是不是哪裡做錯什麼,是不是我又要失去一段關係了。我有努力保持自己的心理健康、我會正念、冥想、會寫感恩日記等等,但有時候這些思緒就會在不經意的時候鑽進腦袋,把穩定的心情啃食殆盡,也不知道要跟誰分享,我好想大聲告訴別人,其實我會焦慮、我會不安、我會有很低落的時刻、有時候我會情緒性飲食、我想要找心理諮商師、我會自己哭,但我不敢,我知道說出來可能就會好很多,但我還是很難實際行動。
版主回覆

親愛的Tiffany :

  反覆閱讀你的來信,感受你常常被負面情緒卡在自己挖掘的壕溝裡,又因新冠肺炎疫情無法與朋友相聚只能發送簡訊,但對方已讀不回,讓你有種被討厭的感覺,頓時情緒陷入憂鬱的深淵裡,這段日子你辛苦了,讓我們一起討論是否可以找到解決的良方。

  疫情期間因不能群聚人們避免外出,人際關係連繫全靠網路視訊增加連結,我們發出訊息很期待親友們的回覆,有時對方會已讀不回讓我們很受傷,未回覆是事實,但人際關係的改變是始於自己的解讀。所以即便是解讀,也要是正面的思考才行,對方不回的因素很多,包括很忙事情很多没空回,或還在思考怎麼回,也可能牽涉到需要另一人的意見才能準確回覆,更可能其實没認真看,只是在用手機時不小心划到或根本没看到,但卻會出現已讀不回的現象;如果真的很擔心也不適合只是忐忑不安地瞎猜測,不然一直猜測對方不理自己,兩人的關係就會跟自己的期待一樣,真的愈來愈糟,因為(疑心生暗鬼),破壞關係的最大殺手就是不信任,如果兩人或群體關係中存在著不信任,則各懷鬼胎的結果終會使關係無法繼續或存在著表淺的和平。如果有點擔心可以直接使用網路line或打電話跟對方寒暄,便可解除我們心中很多的疑問與誤會。

  信中談到你想找心理諮商師訪談知道說出來可能就會好很多,但最大的問題是知易行難,問一問內心什麼是你最近想要去解決或最希望去改變的? 如果已經改變了或得到解決的樣子是如何?你曾用過哪些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當你得到你想要的,你的生活會有什麼變化? 最近一次你曾經成功地做到一點點你要的改變是什麼時候?你怎麼做到的?就像你會檢視自己的內心焦慮與擔憂,也很努力保持自己的心理健康、使用正念、冥想、會寫感恩日記等等正向方法一樣,從容易簡單慢慢地一件一件做起腳踏實地得完成,相信生命一定有所改變,生活更美滿。

  最後,要跟你說的是,你願意把心裡的話講出來,這是很棒的,這也是你積極想要改善自己的開始。若焦慮憂鬱情緒一直持續,找朋友陪伴說說,運動或到戶外走走,看一場線上電影及遊戲,都是舒壓方法,防疫期間要做好防疫措施例如戴口罩、保持安全距離及勤洗手,如壞情緒已經影響到你的睡眠與生活,就必須要尋求專業醫師或心理師的協助。生命線歡迎你有需要隨時來信,也期待收到你分享後續的生活訊息;或寫信至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http://dph.tycg.gov.tw/mental/ 點選「諮詢問答集」,會由專人回信給你;另外歡迎你來電1995,線上輔導員會陪伴著你並即時討論問題,或許對你有所助益。祝福你!

回覆時間 2021-06-28 09:08:59
留言者
黃雅彗
日期
2021/06/21
留言內容
您好,我最近很常和另一半發生爭執,但這次最嚴重,他昨天說有時候對我很反感,還說了一堆受不了我的話,說我遇到情況都不懂得調適。 我自己覺得我心理狀況的確不好,我會把所有事往最壞方面去想,然後開始爆哭、不自覺打自己咬自己撞牆之類的,我真的有很努力在調適了啊,否則我早就有一堆傷口了…… 我們是遠距,目前已兩個月沒見面,吵架也無法當面說。 我一整天很努力不要亂想,也避免使用手機,但情緒來我真的無法停止,我好痛苦…
版主回覆

親愛的雅彗,你好:

  讀完來信,對於信中所提和另外一半常發生爭執,且這一次對方的言詞,似乎超過了你所能承受的範圍,而感到難過。雖嘗試並努力想調適自己的狀況,然而隨著負面的想法或情緒的浮現,卻顯得徒勞無功,甚至做出輕微傷害自己的行為,此時此刻想必是痛苦和無助的。在此艱難時刻仍不放棄且勇敢的寫信求助,想要走出困境的心態,真的很棒,也辛苦了!

  每個人的價值觀和想法會因成長背景和所受的教育不同,而存在著差異性,即便是來自同一個家庭的兄弟姐妹,也不一定都會有相同的價值觀或想法。人說相愛容意相處難,很多人在步入婚姻後,因為住在一起更清楚的看到對方的生活習慣,例如看似小事的刷牙擠牙膏,有人習慣從中間擠,而有人則從後面擠,遇到此情景時,有些人會要求對方要跟自己一樣,而產生摩擦或爭吵;有些人則能包容差異,互相尊重。也有人因爭吵,在過程中適度的溝通,因而更加了解彼此,而讓感情增溫的。你和另外一半通常因為什麼樣的事情,而起爭執呢?最近常爭執,是否因為COVID 19三級警戒,非必要少出門而引起的呢?常爭吵指的是每天、每周還是多久呢?在爭執過程中你們是否讓對方知道彼此的想法,或所能接受言詞的底限,並試圖在過程中找到均衡點,更加的了解彼此呢?不妨試著列出爭執的事件內容、頻率後,再排列優先順序,逐一討論或溝通。

  這波變種病毒的疫情來勢洶洶,全世界的每個國家無一倖免,台灣因為疫苗覆蓋率不夠,衛福部為了保護大家的健康,三級警戒延長到7月12日,面對長達兩個月生活習慣的改變,確實也會讓人有一些壓抑或悶悶的感覺,不妨試著找一些居家可以舒壓的活動,來緩解心中的壓抑和焦慮。例如:看看書、線上電影、聽聽音樂、或跟著線上瑜珈老師一起運動、打電話或透過視訊關懷遠處的親朋好友等,都能夠適當的舒緩緊繃的身心喔!你和男友分隔兩地,無法天天見面,不妨也可以視訊聊聊天,透過鏡頭看看彼此最近的狀況,一解相思之苦。

  信中提到心裡狀況很不好,指的是什麼呢?情緒來,指的又是什麼呢?生活中總有大大小小的事牽動著我們心裡的感受,而會有情緒也是很自然的,如果難過想哭,那就大哭一場吧!用健康正常的方式適度的宣洩情緒,有益身心健康,但千萬別用傷害自己的方式喔!對於信中提到輕微的自我傷害讓我們好擔心,思想比較負面的狀況有多久了?若時間持續很久,不妨可以先尋求專業醫生的協助。親愛的雅彗,要知道有人隨時關心著你,當你覺得悲傷、孤單想要找人傾訴心事或遇到任何負面的情緒,找不到合適的方法解決,需要人陪伴時,也可以來電生命線1995專線,線上的輔導員會陪伴著你一起面對問題,釐清困境;亦或可寫信至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http://dph.tycg.gov.tw/mental,點選諮詢問答集,由專業人員回覆喔!祝福你。

回覆時間 2021-06-28 09:0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