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心理諮詢 首頁 > 線上心理諮詢
 
留言者
企鵝仔仔餅
日期
2021/10/18
留言內容
不好意思已經連續兩天都留言了TAT 由於上篇提到有找到工作,也做了幾天後來想一想覺得自己好像不太適合,卻又覺得自己好像做什麼都不適合,也對自己的方向很迷茫,漸漸的對任何事物好像都不感興趣了,由於有些話找不到人可以說 自己也不知道怎麼辦,也不想造成家人都困擾,一直覺得自己特別的脆弱 特別的沒用,一直覺得對於我自己的存在感到很意外,怎麼世上有我這種人……
版主回覆

親愛的朋友

謝謝你的來信,讓我們有機會能陪伴你一起面對生活中的甘苦,從留言中可以看出你是位非常善解人意與孝順的女孩,所以會因為母親的擔心而變換工作,但在新工作中因未感受到同事的熱心工作指導,因此心中有了埋怨,也產生了恐懼,擔心會再被霸凌,開始對這分工作越來越沒有信心,開始覺得自己不適合這份工作,對許多事也提不起興趣,這樣的種種負面感受,一定很讓人沮喪、一定很讓人茫然無助,當然也就會讓人變得脆弱起來,真的很讓人心疼你目前的狀況。

 

你懷疑母親有焦慮症的問題,應該是她常常有出現擔心與焦躁的狀況,才會讓你有這樣的疑慮,焦慮是會讓自己與身邊的親人帶來很大的壓力,會讓人對任何事都過度的擔憂,而不敢有任何作為與嘗試,然後便會一直在原地打轉,打轉到自己變得迷茫、變得對任何事都失去了興趣,就如同你現在的感受一樣。

 

在新工作上,你提到同事們對新人的工作指導,只是很快速的示範一遍就去忙自己的工作了,所以你感覺同事對於坐在旁邊適應的你,存有鄙視的眼光,讓你很在意、也很不好受。 在這裡如果我們與同事們的角色對調一下,如果花太多的時間與心力指導新人,會影響到自己原有的工作進度時,這時恐怕就真的只能快速的示範一次,然後趕回自己原有的工作彌補落後的進度,以免影響到大家的工作進度,在這樣的狀況下,恐怕就很難擁有許多的耐心與體貼來重複指導新人的工作了。  在職場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工作與進度要完成,對於新進同事,有時就算想表現出關心與問候,在新人初期的短時間內,同事們也都不見得抽得出時間與心力來關心新人,更何況往往新人都會有適應期,若無法渡過適應期就常常陣亡離職了,因此資深員工對於剛進公司的新人,也都會持觀察與保留的態度,以免一番熱情照顧後,卻換來新人的不適應無情離職,這對於資深員工的情感也都是會造成傷害的,尤其是越資深的員工被傷害的次數越多、感觸也會越深。

 

所謂熟能生巧,工作與興趣都是一樣的,只有不斷的練習與嘗試,才能累積經驗與技巧,只有展現出自己認真努力的不斷學習,有問題與疑問就提出問題請教前輩,只要態度恭敬有禮,總是能找到人來為自己解答,如此才能有機會得到進步,得到大家的肯定與認同。  職場不是學校,公司付出了薪資,就是要換取員工的工作成果,在高度競爭的職場裡,大家都怕被新人超越或取代,新人常常在一開始,被大家一起排擠與孤立的狀況是常常發生的。 所以能受到其他員工的任何指導,都是要很感恩與珍惜的。 若不能的話,也要自己找出方法來學習,例如暗中觀察每個人的工作狀況與方法、或也可找較資淺的員工請教;對於打掃的阿姨或警衛保全人員也都可建立良好關係,因為他們也是最常與公司每個員工接觸的人員,可以藉由他們的社會經驗,獲得一些如何與公司同事相處的建議,也是讓自己趕快熟悉公司的一道捷徑。

 

如果真的對自己沒有信心,就更該要在選定的環境中堅持下去,做出一番成就,讓自己有機會來肯定自己。所謂千里始於足下,任何信心與成就都是從無累積到有的,所以學習如何堅持與持續也是一門很重要的課題。常常在情緒來臨時,或親人的擔憂下,會讓人想逃避與放棄,如果此時能擁有一些興趣來轉移這些負面的影響時,就能比較容易避開放棄,而持續堅持努力下去。建議你能引導母親前往身心診所給專業人士做診療,過度的焦慮與憂鬱,很容易累積成病,心若是生病了,身體也會被受影響,所以若是能及早受到適當的治療,對於母親與你們,也都能免於焦慮折磨之苦。

 

在擁有正常的身心狀況下,才能感受到身旁人的善意與協助,所以我們先試著讓自己有信心、有能力起來,才能真正感受到身旁人的情感,否則在過度擔心與沒有自信的狀況下,常常會覺得別人的一切都是在指責與懷疑自己,而造成越來越沒有自信與退縮的自己。

 

其實你是位有自覺、有勇氣的人,在自己遇到難題與疑惑的時候,會想辦法來幫助自己,這是非常難得的能力,人生的道路上起起伏伏,若有任何心情低落、情緒不佳的時者候,請隨時來信給我們、或來電1995與線上的專業志工抒發自己的情緒,讓我們陪伴你渡過這些起伏,一起邁向更好的未來!

 

也可以前往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網站:可以做線上諮詢與心理諮商預約,讓我們能隨時的傾聽你與一起找出改善的方法。

 

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https://dph.tycg.gov.tw/mental/

 

祝  越來越好

回覆時間 2021-10-28 10:13:59
留言者
flower
日期
2021/10/08
留言內容
家人希望我跟他去國外打工,我也想去但不願意在人際和語言夠好之前去,也不願意放棄考取本國同等學歷機會,待在國內的時間打算學習自己不喜歡但可能養活自己的一技之長,先賺錢養活自己再說,其他慢慢在看,但家人一直催促出國,意思是希望在他退休前去跟他學,但我不覺得自己有辦法用他的方法改變自己爭取到他的職位,不怎麼想認真學,因為不想要用長輩的方式過生活,但也很恐懼像他過去那樣,因為留在國內而生活環境更差,也希望自己能夠去國外過上更輕鬆舒適的生活,賺到更多錢,畢竟在國內一直也不怎麼順利,很辛苦艱難,請問我該怎麼辦?希望能夠用自己的步調順利取得適應力獲得國外工作,賺到很多錢,但也不想放棄轉行的可能,難道魚與熊掌真的不可能兼得嗎?
版主回覆

親愛的flower,您好:

謝謝您的來信,我必須要肯定您願意面對自己,寫信來說說自己的現況,分享家人希望帶您出國的安排,讓您或多或少心裡有些不願與不安;您說之前一直不怎麼順利,您仍然希望透過自己的學習與努力,實現您得願望清單,這也相當不容易。

您來信提到,家人希望您跟他去國外打工,雖然您也嚮往國外輕鬆舒適的生活,但是希望自己在人際和語言方面準備好之後再去,您不想依循著家人的方式出國工作,不怎麼想跟著改變自己及認真學習,不想用長輩的方式過生活,更恐懼會經歷長輩過去留在國內的生活環境。您有自己的想法,您想考取本國的同等學歷,想學一技之長,想先賺錢養活自己,您想用自己的步調,一步一步的培養與充實自己所需要的能力,然後去國外工作,賺很多錢,您的願望正向積極,甚至還設想了之後轉行的可能性,倒也清楚明白,不無實現的可能。

不過,您是不是已經和家人、長輩心平氣和地充分溝通過了呢?您和家人都清楚的知道彼此的想法了嗎?家人和您都希望能出國工作生活,這一點目標是一致的,只是彼此認為要達成目標的進程與方式不同。

您希望按照自己的步調,先充實自己的能力,做好準備,再憑藉著自己的努力,達到出國工作的目標,這一點非常非常值得肯定。不知道您有沒有想過,先把您心中的願望列出一份清單來逐一檢視,排出願望的層次等第、優先順序、要培養能力的關聯性,以及輕重緩急,畢竟備多力分,仔細考量手上有限的時間、資源與能力等負荷後,才比較有機會逐一循序的達成。

另外,您願意說說之前在國內一直不怎麼順利的經驗嗎?或許可以嘗試找出當時不順利的原因,放棄過去不可行的方式,面對教訓,勇敢積極的做出改變。還有,您有沒有相對或比較有興趣的事情呢?有沒有過去自認做得不錯的事情呢,您也可以回想一下,汲取一些經驗,也歡迎來信分享唷。

放在心裡願望,終究只是個想法而已。想要將想法落實,將願望實現,就必須要搭配積極、有效又可行的行動力。世事難料,人生多少會有些不喜歡或是無奈的事情,但是相信自己,只要堅持奮鬥,努力不懈,肯定會有達成願望的一天。

您的家人都很支持您,更是關愛您,相信他們會很願意聽聽您的想法及願望,也會很願意和您討論實現的方式,執行的方案,可行的目標,以及可以採取的行動,期待您的來信分享;也可以寫信到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https://dph.tycg.gov.tw/mental/,點選諮詢問答集,由專業人員回覆;若情緒襲來無法自處,可以來電生命線1995,線上隨時都有專業的輔導員能即時陪伴你,和你一起面對問題討論。

祝福您平安健康

回覆時間 2021-10-28 08:51:44
留言者
Min
日期
2021/10/07
留言內容
一直很想找一個人說說自己的事情,但是言語常常詞不達意很難傳達我真正想說的事,我只能透過文字反覆的修改琢磨成一篇不會太難理解的文章,先謝謝您的觀看讓我能得到一些些抒發,別人的故事看多了也是會很有壓力的,辛苦了。 整個故事的開端也許該從我國小說起,我其實對我小時候的事情印象沒有很深刻,不知道是真的年紀小遺忘了還是我不想記住而遺忘了,一般人可能從小學一年級開始會記事,但我的記憶卻幾乎是從三四年級以後,而且記憶非常零碎,零碎到難以拼湊起來,只能隱約記得小時候的我常常很難理解為什麼我的媽媽情緒常常暴走,但我又很喜歡跟在媽媽身後,也許是因為爸爸兼差很多幾乎沒什麼時間在家,每次被兇被打之後我都自己一個躲在門口聽媽媽在房間摔東西發洩偷哭,甚至媽媽在我面前嘗試自殺我也不顧一切的阻止,那也是我第一次這麼希望自己不要出生,那時候的我本來就很內向了,在那些事以後我在學校基本上更加安靜,直到國中我和姐姐聊起媽媽越來越不穩定的情緒,才發現原來我們的小時候曾經被媽媽拿刀追殺到房間門口,我們躲到爸爸回來以後才終於平安度過那天,但是我對那童年真的一點記憶也沒有,後來姐姐因為早我兩年離開家去外地念書,剛好那陣子是媽媽情緒最不受控的時候,她有時候會載著我突然在車陣中爆衝大叫狂按喇叭又突然煞車,有時候等兩個多小時等不到人來接我,爸爸當然也有發現媽媽的狀況越來越不受控,在我國三的時候她終於進了身心科住院,稍微長大之後我開始越來越不喜歡和她接觸,甚至也不太叫她媽媽了,在我和姊姊的言語中她成為了“那女人”,反反覆覆過了一年左右,我和姊姊讀一樣學校就一起搬出去住,同時醫院那邊覺得媽媽不是典型的精神分裂,檢查之後發現了是罕見的顯性遺傳疾病亨丁頓舞蹈症,而且媽媽那邊的親屬五個有四個人都是這樣的,另一個沒有得到舞蹈症的也是精神分裂症患者,這麼高的機率讓我很害怕,非常認真研究了所有舞蹈症相關的網路資訊然後更害怕了,我害怕不久後的將來會跟我媽媽一樣,害怕我只能這樣孤獨終老還可能要背負我媽我姐還有我自己,我在學習的同時我開始封閉自己,我的交友都僅限於上學期間,只要一畢業我就不會再聯絡任何同學,這樣如果我生病了不會有太多人擔心,我不交男朋友因為我的人生太悲劇了,我沒辦法跟任何人開口說我家裡的事情,在我成長到現在之前我是連別人問我家裡人我都會撒謊的那種,這樣要怎麼談感情,我總是不能讓別人活在我的陰影裡,我都已經在陰影活著這麼久了,之後的我就維持著這種生活模式,直到我剛畢業工作那年我爸爸突然倒下了,他在我下班到宿舍的時候打給我,語焉不詳的說他迷路了說他不知道自己在哪裡,他要回家但是突然不會回家了,我很擔心因為他以前年輕的時候開計程車,基本上在家附近百里他都熟悉的很,我請假回家陪他先掛了神經內科,做完檢查發現一顆十幾公分的腦瘤,醫生說爸爸真的是很會忍都不知道忍多久了,然後我發現我真的太不關心爸爸了,他明明都頭痛這麼久了我都沒有發現,直到這麼明顯的症狀出現才帶爸爸去看醫生,雖然手術後確定是良性,但是後續爸爸的身體就越來越不好,但是因為小時候媽媽在情緒不穩的時候欠下大筆卡債和房貸等等債務爸爸根本不可能不工作好好休息,我那時的工作雖然穩定但是房租、救貸、生活費和姐姐工作不穩定常常會借錢基本上就是月光,爸爸手術後我還欠下醫院一筆醫藥費,我的壓力報表也開始確定自己有微笑憂鬱症的症狀,我在工作時或在爸爸面前總是笑著說自己沒事,但是我發現自己只是壓力大到哭不出來,爆瘦了十公斤,加上各種想省錢我每天都吃泡麵,開始有失眠的困擾,入睡困難、易醒,這樣一年以後媽媽的病情已經進展到走路十次有七八次會跌倒的程度,一次爸爸給媽媽餵食後嗆咳,臉都黑了,雖然馬上叫救護車馬上送醫還是成了植物人,爸爸覺得很難過因為在自己的眼前媽媽差點沒了,即使那是媽媽遲早的病情發展但他還是很難受,那是我第一次覺得爸爸很脆弱,他哭的像孩子我卻哭不出來,我不知道是不是其實我一直希望她早點離開,簽屬DNR以後我覺得自己好冷血,雖然表面上好像是為了不讓她受更多折磨但實際上根本是我自己希望能從這種壓力中解脫,有種如果她離開了我們就能稍微減輕一點點壓力了的感覺,但是她只是便植物人了,雖然過程中很長一段時間滿危險的,但是她都撐過了,直到現在也四五年了,現在還是三不五時會接到療養院的電話說她又肺炎住院,直到前年姐姐30歲的這年工作一直不穩定的姐姐也出現了跟媽媽一模一樣的病程,情緒勒索、暴力、躁鬱的症狀,也陸續住過幾次精神科,不到一年也確定了舞蹈症,她的症狀來的比媽媽更早更快,讓我又開始恐懼,但我恐懼的同時我認識了一個男生,這大概是我最接近愛情的一次,但姐姐的狀況越來越嚴重,我的全家人只剩我看似健康,我怎麼能夠靠近他,所以我一直和他若即若離的直到今年我發現甲狀腺疾病以後我自己單方的斷開他了,因為我真的覺得太可怕了,我們整個家庭就像在地獄深淵裡,我嚮往著看著正常的家庭,以為只要稍微靠近一點就能得到救贖,但是到頭來我還是只能留在地獄裡,地獄已經太擁擠了,真的不需要拉更多人來攪和了,現在大概是覺得難受的程度有點超乎預期,想找一個地方說說我的故事,雖然已經盡量精簡了,文章還是很長不好意思,謝謝您的觀看。
版主回覆

您好!

看完您的來信,心情也跟著沉重起來,故事中的女孩,一生被遺傳基因的陰影所伴隨,還必須堅強的照顧陪伴家人,而心中可能有需要被人關愛呵護的那一部份,只能埋藏或無視,感謝您分享這段受到罕病影響的人生歷程,也許故事後續的發展可以作為我們討論的議題。

因為來信的內容以敘事為主體,似乎沒有寫到具體的議題或指教,所以冒昧地做出以下假設,能否請Min 協助確認並回覆:

  • 透過1995網站的平台讓更多人關注罕病的議題。
  • 有輕生的念頭或是情緒困擾,需要諮詢機構協助。

 

我們衷心希望Min 是用寫劇本的模式來接續故事,因為劇情走向是掌握在執筆人的手裡,故事的發展可以很勵志,也可以很揪心,就看編劇的選擇;也期盼編劇作者能思考看看,如何協助故事主角建構更多的支持系統,以及有效的抒壓抗鬱方案,如果需要我們提供意見,歡迎再次來信,或是直接撥打1995電話,我們很樂意為您服務,祝福您!也可以寫信到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https://dph.tycg.gov.tw/mental/,點選諮詢問答集,由專業人員回覆,祝福你平安順心!

回覆時間 2021-10-27 18:31:56
留言者
廖文瑄
日期
2021/10/05
留言內容
您好,目前擔任社工近兩年,在職場中發生各種事情讓我開始質疑助人工作的意義與自己是否適合繼續待在這個領域。 每天都是滿滿的文書作業,還要處理個案們的問題,從當中也看到了人性中不好的一面,不斷糾正但依然不會改變的個案、過度溺愛而養成個案任性及不負責任個性的父母、上級要求很理想但實際做不到、同事推諉責任,時常會感到不滿,憑什麼有些人可以不負責任地活著,卻要由其他人來幫他承擔應負的責任呢。 我體認到社工的不易,現在的同事也有同感,他也跟我表示他想換單位的想法,事多、業務多、成就感低,這個單位社工的職位總是1~2年就換一個,而來的也是大學剛畢業、對於社工業務尚不明瞭的年輕人。在學校時老師、在職社工都會鼓勵我們當社工,因為社工界人力缺乏的狀況很是嚴重,如今一想,也許是因為助人這件事從源頭上就有些奇怪且不容易吧,大家想要被幫助,但誰來幫助助人的人呢;一般人對於施予幫助的人抱有很多的期望,希望能夠幫忙解決問題、應該要很有能力、很能包容、很能聽人說話、要知道很多事情,殊不知能做到這些的人並不多,如果是能輕易做到的事那這世界上有問題的人就不會這麼多了,所以助人的人承受的又更多一些,讓我不禁想著社工制度、助人工作的根本是不是也很有問題。 評鑑又到了,目前持續在做著許多不必要的筆墨工作與無意義的修改,從事助人工作的各位辛苦了。
版主回覆

嗨,文瑄妳好:

 

讀完來信,心情久久依然停留在妳所提的這個問題上。來信提到擔任社工只有兩年的時間,但觀察敏銳的妳,短短幾句卻道盡我們助人者辛苦與無奈感,深深認同妳這麼深切的體會!

 

工作的繁瑣與無意義不斷的修改、還要對那些不思改變、任性、不負責任不想承擔應負的責任的個案,這些都是我們在工作上常常會遇到也難改變的事實。也因為事多、業務多且很多時候是不如自己預期的結果,讓自己在工作上鮮有成就感,質疑自己是否還要繼續待在這個與當初熱情投入助人的行業努力呢?如來信說〝助人這件事有些奇怪且是件不容易的事〞,目前社會普羅大眾對助人者這個職位有很大的非理性的期待,期待助人者是能改變個案面臨的所有問題,卻未曾想過助人者也只是個凡人,我們能做的是讓個案理解,與協助個案察覺自己有更多面對難題的看法和可能的方法,能解決問題的人其實只有他自己!

 

兩年的工作經驗,和妳敏銳的觀察力可以幫助妳重新審視自己是否還繼續停留在這助人工作上對這份工作是否還存在著熱情與需要呢?我們可以想想究竟是不喜歡現在正在做的工作?還是這份工作可以幫自己怎麼累積專業能力,想想自己內心真正想要什麼工作、適合什麼工作?每份工作都存在著一些需要面對的挑戰,舊的問題也有可能會在新環境裡再次出現。所以當累積足夠的專業能力,釐清自己真正想換工作的原因,讓危機轉成自我實踐的契機。

 

文瑄,凡走過必留痕跡,所有的發生是可以滋養我們長大的能力!如果還在情緒的風暴裡,期待能再來信或來電1995,也可以寫信到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https://dph.tycg.gov.tw/mental/,點選諮詢問答集,由專業人員回覆,讓我們可以有更多的討論!祝福妳!

回覆時間 2021-10-27 10:17:26
留言者
葉小琳
日期
2021/10/06
留言內容
你好 我去年12月中。發生車禍。因對方闖紅燈。 導致膝蓋骨塌陷。今年三月中回職場工作。我發現我對車子的恐懼很大。 甚至會懷疑別人是否打錯檔後退撞我。 總是害怕別人來撞我。 我不知道我該怎麼辦才可以讓自己不再那麼害怕車子。因為這樣騎車反而更危險。更容易造成別人或自己的危險。 因對方不願意賠償。我提告。正在打官司。但我漸漸抗拒處理這件事。從車禍到現在已半年超過。 每當想到這件事。 就想哭。 甚至懊悔自己為什麼不晚幾秒再騎出去。 我不知道我這樣是否該看心理醫生。 我不想浪費醫療資源
版主回覆

小琳,你好:

看了你的來信,發生車禍身體受傷復健,又要面對冗長司法程序,無數次開庭到頭來還不確定判決是否能換來正義,相信那個無力感很大;而偏偏又出現車禍後陰影,明告訴自己不用害怕但面對眾多車輛仍莫名恐懼,那種控制不住感覺相信很差、很糟糕。

其實我們大腦有一個保護機制,它會先發出危險訊號讓我們小心一點,因而避免危機發生,大腦也隨著成熟度或經驗值累積而調整,這就像玩一些高度刺激雲霄飛車,但實際業者在設計時已確保這些風險發生,我們聽到摔下來事件其實並不多,但仍有很多人想像生命消失感受而拒玩。

大腦就像兒時長輩,看到起風、天黑,就不停叮嚀記得穿外套、記得帶雨傘,現心裡產生恐懼感都是為了保護、提醒,小琳的大腦因剛經歷車禍事故,所以當它又面臨類似場景時,腦中保衛機制就會出現很多恐懼畫面。

小琳,司法是嚴謹所以需搜證不斷傳喚開庭,現就只能等候,但不要再沉浸於”早知道”,我們要面對未來把身心顧好,若騎車還是讓自己不舒服,除了騎車通勤外是否還有其他方式解決如大眾運輸,也別害怕尋找身心科醫生,在國外身心科很普偏,但國人多數擔憂被用異樣眼光造成害怕就醫,試著透過専業人員來協助改善心裡恐懼。

歡迎再來信,把你的困擾告訴我們,若負面情緒襲來除了來信也可來電1995生命線及1925安心專線或是再來信,都有專人可以陪你聊聊,陪你度過陰霾的日子,每次的訴說或求助都是勇敢的表現...........

回覆時間 2021-10-27 10:1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