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心理諮詢 首頁 > 線上心理諮詢
 
留言者
molly
日期
2022/07/18
留言內容
目前是在家全職準備的國考生,目前考試倒數中,但有很多東西還念不完,心理壓力非常大,明知考試時間已經快到了又念不完的情況下,應該要把握時間努力的把書裡的內容塞到腦袋裡面,但最近情緒好像總是很滿,思想總是很憂鬱,看著書覺得非常焦慮,焦慮到念不下去,念到一直掉眼淚,但時間並不會給我喘息的空間,還是一直跑個不停,可是我也好想休息一下,已經很久沒有好好放鬆了,但真的休息以後又充滿罪惡感,也沒辦法真的放鬆,在念不完的焦慮跟想休息的心情裡無限循環,覺得自己總是很努力,雖然結果不一定都是好的,但我覺得我並沒有對不起自己,我真的已經盡力了,常常想在心裡提醒自己不要對自己這麼苛刻,過程比結果重要,可是我好像做不太到,掉入一個惡性循環裡,而且住在家裡感受到爸媽對我的考式有很深的期待,他們的話語有時候會讓我覺得我的努力根本沒被看見,深深的加深我的挫折感,最近覺得心情越來越沒辦法調試,開始覺得自己很沒用,活在這個世界上好像在浪費空氣,覺得跳出這個想法得自己很可怕,心裡好像有點生病了,以前雖然壓力大但至少都不會覺得自己這麼沒用
版主回覆

Molly:

你好!看起來為了準備國考,Molly日日夜夜的努力,一刻都不敢鬆懈,甚至緊繃到休息片刻都會產生莫須有的罪惡感,這樣的嚴厲的自我要求及期待,讓原本面臨考試的無形壓力顯得更加的焦慮。真是辛苦你了!

有時,自己的心情自己最了解,或許在家人眼中認為還有進步的空間,但自己是這麼的努力,即使結果不是A+,但在過程中盡到自己最大的努力,雖不滿意但也可以把遺憾放下,但是面對家人的期待,當家人投以關懷的眼神,過度期待的話語時,再次讓焦慮戰勝了冷靜,我們開始緊繃,內心的恐慌漫延,不想讓爸媽失望,不想辜負爸媽的期待,愈是這種心情,愈只感受到考試的壓力,不知爸媽有看見讀書在偷偷流眼淚的我嗎? 如果能夠獲得爸媽的支持與理解該有多好啊!

國考本來就是競爭激烈的,這些外部的競爭造成內心的壓力,可想而知,是一點也不輕鬆,或許可以說是不敢放鬆.對每個考生來說,都充滿了期待性,同時也充滿了不確定性,正因為這份不確定性,我們扛下這份壓力,努力讀書,負起責任,專心進修,希望能透過考試的機制,脫穎而出.考試的結果也只有兩種,一個順利考上,一個銘謝惠顧.想當然爾,大家會把全部的心力,卯足了勁,放在全力衝刺上,但也有一部份的考生,因為過份擔心結果而分神在緊張擔憂上,今天且不論成績的優缺,單單<心>都被綁架在憂慮上,又怎麼能聚焦在考試殿堂上一較高下呢!相信我,不只是Molly,每一位考生,都有著同樣焦慮的情結,誰愈穩定,勝出的機會就愈大,適度的把雷達校正方向,調整好心情,增加自己的助力,減少阻力,努力的放手一博,就像Molly提到的,認真的為生命做出努力,就不需要對結果苛求自己喔.

生活中,確實有些時候讓人感覺到無力,像這兩年的疫情,造成很多餐飲店,旅遊業等相關行業…出現倒閉潮,他們其實也非常的「努力」想要生存下來,有些人成功了,有些人消逝了…。其實真正能生存下來的,除了堅持之外,還有很重要的因素是改變思維模式與做不一樣的嘗試。例如,餐飲業者苦等不來客人,於是推出外帶餐;健身課程無法實體上課,於是發展出更夯的在家線上課程…;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對於考試的準備又何嘗不是呢?大部份人以為只要苦讀,成功的勝算一定比較大;事實上,研究顯示充分的睡眠能讓白天讀的書在晚上睡覺時進入大腦的記憶,而適度的運動與放鬆,除了能讓身心得到伸展與休息,同時也因為大腦有不同的活動而增強了記憶的能力。

考試結果本來就是幾家歡樂幾家愁.唐朝詩人李白,考運一直都不好,選才沒過,可是卻一點都不影嚮他精彩豐富的一生,他考試過不了,另找通路,一樣飛黃騰達.看清了考試的實相後,條條大路通羅馬.天生我材必有用,絕對不會是「活在這個世界上好像在浪費空氣」,因為任何經驗都是為了養成更好自己的養分。所以我們就「盡人事、聽天命」吧!要知道焦慮只會讓你更恐慌,目前最重要的是規律的生活:專心讀書、定時運動、放鬆心情、足夠睡眠、充分營養。   

祝福Molly找到自己的平衡,也預祝你考試順利.歡迎你再來信說說你的心情故事,或是寫信到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https://dph.tycg.gov.tw/mental/,點選諮詢問答集,由專業人員回覆;也歡迎你來電生命線1995,線上輔導員會陪伴你並一起面對問題即時討論。

祝福你!

回覆時間 2022-08-01 14:30:10
留言者
慈慈
日期
2022/07/19
留言內容
你好,這篇貼文並沒有要諮詢生活問題,只是想反映一下我來信後得到回覆的心得。 我在7/11號曾來信諮詢,後來在7/18號時收到回覆,這是我第一次留言並收到回信,我在文中提到我因為考試失利,心情低落,想了解如何能夠停止負面的想法,我發完文後一直很期待能得到回覆,但後來看到回覆時我非常沮喪,回覆中先是不斷重述我失敗的經歷,再檢討我是否有去詢問他人考取的經驗,我想請問你怎麼知道我沒有去詢問他人的建議?如何能斷定我沒有先付出努力? 後面又提到我要去思考為何要考取正式老師的需求,「國家肯定、面子問題、有正式教師的所有福利、不需要每年找一次學校…?」我想請問這跟我的問題有甚麼直接關聯嗎?我在文中清楚的寫到我的問題是:「請問我該怎麼做才不再憂慮或是不再陷入這樣的陰霾中,而能真正的建立自評系統,不靠外在事物定義自己呢?」我想要的只是心情低落時得到一個情緒的出口跟安慰,不是要你給我建議教我怎麼考上老師...回覆中還提到「能否不要這樣苛求自己?」如果我能做到這件事我就不會來發文了呀,這跟叫一個憂鬱症的患者不要想太多有甚麼兩樣? 我在回覆裡面完全沒有得到安慰跟同理,我看到的只是不耐煩的文字,還有不斷重述我的問題(我不懂為何要這麼做,是諮商的某一種手法嗎?但我只感覺到我的傷疤一直被揭開)看完回覆我第一個感受是:這個回覆我的這位諮商老師是不是也覺得我很爛?花了一天平復心情後決定寫下這些文字,不曉得會不會被看到、被重視,但也無所謂了,這次的諮商經驗讓我了解到要一個陌生人能同理你的心情跟處境,應該是不可能的事。
版主回覆

慈慈,你好:

       原是希望能獲得較為客觀的自評系統,讓自己找出克服負面思緒的方向,很遺憾之前不僅未能給你期望的回饋,也很抱歉讓你感到失望與失落。也感謝你在失落之餘,仍努力的平復心情後,願意再次對我們釐清你的想法,並再寫下給我們的回饋意見,難為你了,也辛苦你了!

       雖然常言適度的壓力可以激發我們的動力與競爭力等等,但壓力的呈現方式包括心理與身體上的反應,甚至有時讓我們不知不覺或後知後覺,壓力的真面目,不只是偶爾的「非常緊張」,這些在生活中發生的壓力,或許會讓我們的身體處於「一再或偶發的重複的失衡」,有時就算嘗試了紓壓方法,也沒辦法根除壓力(當然有些方式還是有效的,端看對每個個體的不同效果與反應)。如何根除壓力,首先是意識到壓力對自己的負面影響,唯有意識到自己面對的問題與挑戰,方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而慈慈在這方面是明確意識到的,且有心的想克服,能做到這點或意識到這點就已經不容易了。從來信中提到,慈慈現在已經比前二年進步,甚至在過程中能找到自己進步的痕跡、鼓勵自己、不用一時成敗來定義自己等等,這些都讓我們深深的感受到慈慈是有在觀照自己的心,也有在進行內外環境分析與評估,甚至給了自己改變的方向,也略有成效;或許因為今年的氣運仍有些落差,或許也難免讓我們再次懷疑自己是否做的足夠、努力的足夠等等。

       在閱讀與感受慈慈的來信與心情時,也勾起我自己回憶起過去的心路歷程,多年前我剛商學院畢業時,和幾位對教育頗有熱忱的同學興起轉換職涯規劃,所以當時我也歷經了與同學共同努力考(代理)教師的歷程,在我們幾位同學中,我的其他三位同學在堅持幾年後也陸陸續續成了正式教師(甚至現在已經擔任主任了),說來有些汗顏,我是其中唯一再走回商學院的人,在此,我並非是要定義我與同學的抉擇與堅持孰優孰劣、熟對熟錯,而是我們都認真的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並加以評估主客觀各項因素後,我的同學們選擇在學校教育路上繼續堅持,而我則走進了企業界。不過,我卻也將自己對教育的熱忱與曾經的教學經驗在人力資源領域(特別是教育訓練這模塊)方面更加的發揮得發光發亮。在這裡想跟慈慈分享的是,我和當年一起朝教育領域努力的夥伴們,至今仍是好朋友,我們也在各自的堅持中獲得樂在工作的幸福,而沒有因為當年的成敗與選擇差異影響了我們對彼此的觀點與情誼,這也就是誠如慈慈來信中提到的「不用成敗的結果來定義個人」。

       前面提到意識到自己承受的壓力與面臨的挑戰是重要的,也有許多可以適當減壓的方式,如音樂、冥想、移轉注意力、與人分享/傾訴/交流、運動、呼吸練習等等,相信我們多多少少也試過其中不少的方式,以我自己而言,雖然現在已經比較能坦然的面對工作與生活壓力,但我還是持續的、不時的在感到壓力倍增時,用對我自己比較有效的方式(打坐、頌缽與運動等)來緩解自己的情緒。另外,去年有位心理諮商師分享給我「正念」這個理念與系統,這是讓我除了從身體方面來解壓外,更從自己的內在思維中來強化,讓我自己從心理層面與身體層面一起努力調整自己面對壓力的處理方式。所謂「正念」(Mindfulness),在西方或許已提出一段不算短的時間,在台灣則是近年來較開始有系統地被引進與倡導運作模式;所謂正念的定義為「有意識地覺知當下身心與環境,並保持客觀、允許、不評判的態度」,亦即以開放接納的心去覺察每個當下的意思。當然,對於這樣一個有系統的科學介紹,也不是信中可以簡單帶過,提供以下資訊:「台灣正念工坊」(可透過其官網瞭解之:https://www.mindfulnesscenter.tw/),也可以透過訂閱他們的電子報(https://bit.ly/3KNXPuv)進行了解該組織提供的服務,包括各類建立正念相關文章等等(當然,台灣時下並非僅有此正念推廣平台,此處僅為推薦其中之一供參考)。或許可以從其中分享的觀念、知識與運作系統等,可以帶給自己一些新啟示與適合自己的方式。

最後,在這裡我也要誠心地請你相信在生命線服務的老師們,很在乎且重視每封來信,且內心也是在乎每位來信者的感受;只是,溝通有時難免有誤區,雖努力地想克服與避免這樣的溝通誤區卻似乎也總是無法十全十美,對於前次回覆諮詢因解讀重點的落差引起慈慈的不舒服,實在很遺憾與抱歉,也請你包涵。

以上的觀點與資訊分享予你,希望提供不同的思考方向。若是仍有其他生活適應問題或疑惑,可以來電生命線1995專線,線上的輔導員會即時陪伴著你一起面對問題;或再來信生命線。

祝福你 / 平安喜樂!

回覆時間 2022-07-29 15:05:01
留言者
小潔
日期
2022/07/21
留言內容
我媽有3年自主神經失調的疾病,可是每天都會緊張恐慌還要晚上吃藥才能睡覺,不知道是怎麼了,我好難過,只能陪她,但是不希望她每天吃藥過日子,到底這個病情是要多久才能好轉
版主回覆

小潔你好! 

       來信提到媽媽有3年自主神經失調的疾病,每天都會緊張恐慌還要晚上吃藥才能睡覺。看到媽媽生病,你的心裡難過、又心疼媽媽,想必你是一個非常孝順的孩子,也不希望媽媽每天吃藥過日子,心中有許多的擔心害怕,擔心媽媽吃藥會不會有副作用、害怕長期吃藥日子是否更難過?

       儘管心中有多麼地擔憂、不捨媽媽受苦,但是貼心的你做了一個一般人不一定做得到的陪伴,真的不容易,你有看到自己體貼的這一面嗎?

       對於媽媽的病情是否曾經觀察過,在什麼情況下病情可穩定?吃藥的效果如何?或需搭配什麼方法可緩解?擔心媽媽病情不知要多久才能好轉,是否也可提出與醫師討論?或許從討論中可以找到你心中問題的答案。

       非常感謝你的來信跟我們分享心中的難過,苦悶;若你願意的話,隨時歡迎撥打1995生命線電話,有專人可以更快速地與你互動,支持陪伴妳!再次謝謝你的來信。

回覆時間 2022-07-25 16:07:05
留言者
紫雲
日期
2022/07/16
留言內容
能幫幫我嗎,此刻我很想大哭一場,但已經累到哭不出來,有辦法弄哭我嗎?我不想思考解決問題、因為解決不了,也不想安撫自己的情緒。 我今年升格二寶媽,一整年幾乎住院的我管不到剛滿兩歲的大寶,總算出院的我大寶已經變成很難管教處處和我唱反調,不會收拾、語言發展緩慢…,二寶剛滿四個月非常的鬧,鬧到寶寶離不開我的雙手,一離開就歇斯底里的暴哭,別說要教導大寶了連上個廁所都很難,我累到都已經產後兩個月還大出血,現在四個月免疫力降低身體一直出狀況又累又沒力。 照顧哭鬧的二寶讓我感到很煩又很累,高血壓糖尿病的我因此用藥都亂掉,二寶鬧到連幫我的母親都投降了,特地請資深保姆來教我、結論就是我的二寶非常的鬧,要我有耐心。 耐心我已經累到沒有了,二寶鬧到我連上個廁所都很難,更別說打胰島素吃飯等,我還要擠奶洗奶瓶做家事帶大寶,二寶晚上還不睡,產後前兩個月我都無法睡,是的我整整兩個月無法睡,直到現在勉強睡幾分鐘到半小時二寶繼續鬧。 老公呢,要他幫忙要非常看他的心情,一請他幫忙就喊肚子痛,但死不就醫更不願意吃藥,晚上回來也不願意馬上洗澡來幫我,他連洗澡我都要三催四請,完全不顧家裡有嬰兒,早上老公要載大寶要去托嬰中心,老公還可以一早就喝酒我沒發現是酒駕,我發現就只能強拖著疲憊的眼皮騎車載老大去。 就說今晚:他把碗泡在已經發臭的水裡不知道有多久了,我見狀只好放著哭鬧的二寶趕快洗(他不會洗的)順便洗奶瓶,已經漲奶的我因為要一直安撫哭鬧得二寶遲遲無法擠奶,後來還是選擇放下讓二寶哭鬧想說趕快擠奶再來給二寶洗澡,結果丈夫心血來潮把二寶放在尿布台上脫著一半的衣服,說一句沒熱水就跑掉了,光著下半身的二寶還放在尿布檯上,完全不怕已經會翻身的寶寶會冷到會摔下來。 還好我有看到,趕快用飲水機的熱水替寶寶洗澡,然後用挨求的口吻告訴老公這樣很危險,然後他就不爽了,我的老公不能說不能念不能告訴他做錯了,因為夫家娘家都挺他所以理直氣壯,夫家娘家都認為家事小孩是應該媽媽要做的,還曾經因此被公公帶隊來罵我,心寒的是連母親也這樣認為,所以我不能怨,一抱怨就會所有的箭射過來。 我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家庭都這樣?還是我倒霉我是軟柿子,我也知道這一切都是自找的。 嫁過來五年了老公的問題解決不了,長輩的觀念不可能改變,二寶說什麼也無法離開我的雙手停止哭鬧,被二寶拖住的我也不知道怎麼帶大寶,產後失調的身體也無解?糖尿病高血壓這麼多年了還越來越嚴重,我會離婚的這是我唯一的希望,但這一刻沒工作還身體很差加上沒地方去的我現在還無法跑,不離婚我真的很害怕哪天衝動會讓孩子沒媽媽。 這一刻只想大哭一場發洩自己的情緒,但真的累到哭不出來了,我要怎樣讓自己哭出來?
版主回覆

親愛的紫雲:

你好!看到你的來信,深深的感受到母親真偉大,您辛苦了!二寶媽的確辛苦,不但要照顧大寶還要照顧剛出生的二寶,讓你措手不及,先生的態度又如此的消極,令人不捨你的處境。

信中提到你還有一些慢性疾病,並且用藥混亂,導致身體越來越差,也要撐不住,這個問題我覺得需要優先正視,因為假如你沒有健康的身體,兩個孩子該如何是好?先生如你信中所提的如此不可靠,只能靠你了,只有你讓自己的身體被照顧到,接著才有正確的觀念帶好孩子,所以希望你先正視用藥的問題,正確的用藥讓你的身體恢復正軌,才有體力應付小孩。

照顧小孩是很辛苦、很累人的;另一半的支持也非常重要不可缺少,雖然信中提到要先生顧小孩是要看先生的心情,但有時候是男生不知從何下手,因為不知怎麼做進而逃避,加上傳統家人的觀念,讓他更有理由逃跑。你可以試著讓他知道妳的精神已經緊繃到了極限,的確需要他的協助,可以在旁邊下指導棋的方式,教他幫忙處理孩子的一些事情或可以怎樣的幫忙你,例如請他協助安撫哭鬧的二寶,讓你可以洗奶瓶並擠奶,然後再一起準備給二寶洗澡之類的。適時的口頭獎勵讓先生有成就感,知道他也可以做的到而不是逃避就好,讓他知道你需要他、讓他知道他很重要,這樣的話你就可以有一點時間稍做喘息。

其中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環節是:妳一定要先穩定自己的情緒,就算二寶一直在哭鬧,妳練習先深呼吸幾次,然後看什麼事情是當下需要先處理的,可以分派出去最好;若不行,按妳覺得最急迫的先做,事情永遠做不完,不需要把所有的壓力都放在一時。當我們認清一時只能做一件事時,其他真的就是力有未逮、無能為力了,偶而的擺爛也是疏解的方式之一。

信中寫到你只想大哭一場,因為並不能改變什麼,只能用哭發洩你的情緒,而哭是最好最直接的管道之一,所以在沒有其他外人在的時候,也就是只有你和你先生的時候,在妳無法負荷時,就讓自己變回小孩子吧!大聲的哭出來,把自己的委屈、困頓、憤怒…都一起哭出來、說出來吧!有時候人在裹足不前時,腦子裡總是想著很多狀況,想著各式各樣的狀況來纏著自己,「萬一這樣,萬一那樣,……」,那怎麼沒想過「最差的結果,就是這樣子了,姑且一試,可能還會有異想不到的幫助」也說不定。

對於二寶無止境的哭鬧,不妨請教一下小兒科醫師,了解四個月的寶寶為什麼會這樣的哭鬧,也可以上網尋問有相同經驗的爸媽是怎麼走過來的。優先照顧好自己,勇於嘗試,再過幾年孩子長大後你一定會看到孩子給妳的回饋。歡迎你再來信說說你的心情,請記得我們關心著妳,期待著妳的狀況能夠有所改善,或是寫信到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https://dph.tycg.gov.tw/mental/,點選諮詢問答集,由專業人員回覆;也歡迎你來電生命線1995,線上輔導員會陪伴你並一起面對問題即時討論。祝福你!

回覆時間 2022-07-25 16:04:07
留言者
淑芬
日期
2022/07/13
留言內容
近期在職場上面臨了一些自己花了很多時間卻無法調適好心情.... 其實近期我會一直反覆自我調適、自我反問、自我反省,但情緒上一直無法有效地轉換成功…. 不好意思,因為我了解影響自己的情緒的相關人事物,所以請讓我先解釋一下人際關係….(雙手合十)QDQ 這邊是在醫療院所工作,起先我這裡的部門含我共3人,但一個離職110年7月離職(我跟這位很要好),一個調職(大概今年3月調職),所以熟悉的夥伴的離開了,只剩下我… 接下來在不同時間點引進了3位新員工(依序加入,非同時) ABC三人中,B年紀最小但學習力最好個性也最討喜 A去年8月到職,在近10個月的觀察中,覺得學習力較差,做事偶會混水摸魚,即便已經快30歲,但社會經驗較為低下,職場上的應對和禮貌都很弱。 我和調職的同事(後簡稱YO)在前期交導她的時候會因為她在重複錯誤多次後有比較嚴厲的指教,這或許導致她不太敢問我們問題,進而問別的同仁(甲),但此甲同仁非本部門,很多事物並不是那麼清楚,即便我們曾告知A不要詢問不熟悉本部門業務的甲,但A仍執意如此。 這是我對A種下的第一點不滿,我覺得我不被尊重,我是你的學姊,你卻執意要詢問別部門的人,置我和YO於何地呢? YO很快就調適好,她覺得A要問別人就問,錯了自己負責 但我卻一直放在心裡…調適不了 不過這些事情都還沒有真正影響我 真正情緒出現很低很低的低潮是在5月中旬 疫情不斷延燒,工作事務增加很多(整個院所都是),4月又來了一個新人C,此時YO已經調職了,只剩下我在指導新人 C也很慢熟,慢熟無所謂,但不禮貌........獨來獨往,觀察期間,覺得她好像工作得很不快樂,步伐沉重…. 然後──也發生了和A一樣的狀況,詢問非本部門的其他人 我曾向B詢問(年紀最小的妹妹)她表示C覺得我在忙碌中回覆時比較不友善,因此C也就發生了和A一樣的狀況,也因此我再次受到…不被尊重的打擊 這是種下對C有煩躁感的原因 去年開始指導新人,我(們)自認為是已經比當年前學姊和善很多了(苦笑) 「究竟在職場上我們應該為他人的耐受度負責嗎?」 「我應該要因為他們覺得我比較嚴厲就改變甚麼嗎?」 最後AC的這個問題我努力採取和YO一樣的做法,同時我也選擇放生,不再指導,不再提出她們的問題 5月中旬就突然陷入低潮(很久很久沒有低潮這種狀況了),很憂鬱也有憤怒 不斷加班、休假也被找去加班 我發現我脾氣變得很糟,以前能忍受的事情變得不能(也不想)忍受,會對他人直接反應情緒,對方讓我覺得不客氣我也就直接反彈 這個低潮期大概持續了一星期,之後比較不憂鬱了,但依然像刺蝟一樣不悅 因此….AC在職場上很多小地方就讓我看了很刺眼(摸魚、做事草率等等) 看得很不開心,告訴自己盡量不要看不要想,不關我的事,我又不是主管只是學姊管這麼多幹嘛 接著又發生了有人向老闆娘說我最近都會用命令式的口吻在叫人做事 老闆娘沒有指責,只是提醒我 但這就在我心頭上扎了刺,我不知道是誰說的、我不知道是什麼請況做出這種事情,但我覺得我不太會有這種問題啊….一直以來我與同事之間都挺禮貌的,家教也是以禮相待 我一直思考、一直反覆難過生氣反省 就像一場自我折磨,反覆在心裡胃裡磨啊磨….(胃近期就開始不舒服了) 還有另外兩個人的人際關係,簡單說就是把長年的不滿都攤牌說,所以現在我與這兩個人僅有事務上的互動了 失去這兩個人基本上我是沒太大的影響,恩....要說全部沒影響也不全然,一開始一定會有憤怒,但現在就慢慢散了,向陌生人那樣…. 這就是近期除了工作繁忙外,一大推「人」的事情 只要上班就覺得很提不起勁,AC似乎就是認定我是個不好相處的人,我想要嘗試改變,但雙方都有隔閡,讓我覺得很煩燥 覺得上班很寂寞 明明是孰悉的職場職位,但人卻都不一樣了,我沒有能傾吐的對象了(她離職了) 我沒有一個夥伴,即便B妹妹很好聊,但她遲早還是會離開,因為當她考上護理師就是另一個單位的人了 寂寞 憤怒 難過 反省 煩躁 厭惡 我不知道該如何轉換心情,給自己排3、4天的假,休假沒事上班就很陰鬱…… 覺得一直轉換不來的其中一個原因是……我沒有傾訴的對象……
版主回覆

親愛的淑芬

       辛苦你了!要背負職場上繁重的工作、還要幫忙指導新進同仁,這麼樣蠟燭兩頭燒,沒有得到正面的肯定,卻還要被新進人員抱怨、被上司誤解,這樣的委屈與不被尊重,任誰都會覺得非常氣憤與不平。 但在這之中你有一點很令人欽佩,就是在批評之前,有先做到反省自己、與盡力改善,這是非常值得嘉許與有勇氣的行為。

       其實每個人工作的目的都不盡相同,有的人要求工作用盡善盡美;有的人只要求有份收入可以糊口;有的人只是拿來打發時間用…,各式各樣的理由與各種不同個性的人都有。 就像你曾經擁有過工作上、態度相同、相處愉快的同事,也有像現在遇到混水摸魚、沒有禮貌讓人無法忍受與相處的新同事。

從你的來信中可以發現你是位工作盡責的前輩,雖然新進同事的工作態度不夠積極,但你還是很認真地指導與提醒,想必老闆娘也都是看在眼裡,心疼你不希望你被不懂事的新進同事誤解,所以才好心提醒你。 你是位能力強且自我要求高的人,所以不自覺的會以自己的標準來衡量其他人,就像你會看不慣新進同事的混水摸魚、不懂禮貌、社會經驗不夠…等工作態度,在求好心切的要求下,往往會讓能力不足與志不在此的新進同事感到壓力與自卑,因此有了想要逃避你的舉動發生。

       職場上能夠遇到志同道合的同事,真的是非常難得的事,但職場經歷的時間久了、多了,有時當初難兄難弟的好朋友,後來也有變得相互攻擊、形同陌路;也有當初勢不兩立的仇敵,後來變得相知相惜、彼此勉勵,所以我們的外在環境是隨著時間、人事一直在變化,若是心隨境轉的話,將會一直被外境牽著鼻子走、淪為別人情緒的奴隸。

       每個成年人都有他累積了數十年的習性,親友都無法幫助他得到改變,更何況只是身為同事的我們呢? 所以是不是可以放下心,把重心關注拿回自己的身上,想想自己為什麼想被傾聽,是為了發洩情緒、還是為了被理解。 若是為了發洩情緒,那麼充滿利益關係的職場,負面的情緒容易變成別人的話柄,往往會在無意間傷害到自己;若是為了被理解,那麼除了職場以外,是否可以再擴大自己的生活圈與親友們中,找到志同道合可以分享的親友呢? 

      所以別再糾結於別人的對錯裡反覆煎熬了,停止再用別人的過錯來懲罰自己,只要維持好自己的態度與工作,開始擴大自己的生活圈與增加興趣培養,改變自己的重心與心態,慢慢地這些在職場上讓人無力改變的外境,對你的影響力也會漸漸地減少了。

       在這段學習與改變的路上,有我們一直在你的身邊陪伴著,歡迎繼續來信對我們傾訴,也可以隨時撥打1995與線上的志工們一起討論如何擺脫這些負面情緒與找出能讓自己更美好愉快的學習方式。

平安圓滿

回覆時間 2022-07-25 16: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