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心理諮詢 首頁 > 線上心理諮詢
 
留言者
min
日期
2016/03/30
留言內容
我是一個高三生,現在考完學測正在準備面試申請大學。在我記憶中有很深刻的畫面是我爸媽在我面前大吵,我媽還試圖撞頭,最後是因為我大哭才結束一切的。記憶雖然很遠但我從來都沒有忘記,可是爸媽姐姐也從來沒說過這件事,後來也沒有他們吵得很兇的記憶了。不過在我上高中之後,我爸媽的吵架機率明顯變高了,一些小事也會越吵越兇,然後曾經得過憂鬱症的我姊姊也開始行為古怪,總之他們三個常常會其中兩個吵或是一起吵架,身為旁觀者我都知道他們為甚麼會吵架、是誰先不對。三年來我的心境一直不斷轉變,有時候覺得應該勸架,有時候覺得不想管,不變的是這都讓我壓力很大,有時候就會大哭或大吼叫他們停。其實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我覺得他們很幼稚、很固執,但我不可能對他們訓話,尤其是我爸媽。我覺得我媽媽也越來越無理取鬧,可是我也不知該說甚麼,心情很悶讓我很想摔、打東西,卻於事無補,我不知道我除了期待我上大學搬出去的那天還可以幹嘛。
版主回覆 min你好:
生活在這個熱鍋的家庭裡,面對爭吵不已的家人不知道是該當那勸架的和事佬好?還是當那個不甘我事的旁觀人好?相信不管站在哪個位置應該都不是你想要的吧?才會讓你心情差到想摔打東西的念頭甚至期待能搬出去的那一天!真不知道你是怎麼度過這段這麼難熬的日子!辛苦了。

心境隨著時間流轉不停地在改變,不變的是家人爭吵帶給你的壓力。每次家人的爭吵更添增自己內心的焦慮和無奈。當家人爭吵時你也試過很多方式但最後還是得用大聲吼叫或大哭的方式才能讓戰火稍息,可是你倦了也累了,為何一家人沒能找出好好相處的方式呢?真難為你了。

不清楚家人平常是怎樣的溝通方式呢?其實吵架也是一種溝通的方法,但卻是傷情感的也是你不願見的,有沒有可能當大家情緒高張時透過你換個方式讓大家好好的溝通?或是找個適合的時間點好好向父母親表達你的需求讓他們了解你的痛苦呢?父母間的爭執問題本來就是父母自己的功課、需要他們自己去協調、去處理,有時不是我們想使力就能解決的。所以我們覺得照顧好自己的身心似乎比目前任何的事情更重要。當家人在爭吵時如果能讓自己遠離風暴出去走走讓自己透透氣,等自己準備好也有能力和方法時再來處理會不會更理想點呢?

min當你在情緒當中無法自己時歡迎你撥打1995和我們線上輔導員聊聊你的無奈!祝福你!
回覆時間 2016-04-11 04:14:00
留言者
日期
2016/03/30
留言內容
我現在是小六生,現在班上很多女生在排擠我,但是我沒有做錯甚麼事,而且我之前都有幫助他們和他們的朋友和好,但是他們現在都用很讽次的話來回報我,我很難過,讓我連學校都請假不敢去了,可以請您幫我克服這個困難嗎?
版主回覆 親愛的佳你好:
看到你因為同學的排擠讓你心生畏懼,選擇請假不去上學我們可以感受到你的焦慮和難過。這段時間辛苦你了。我們覺得你很勇敢選擇要克服造成你困擾的問題!太棒了。
上學應該是件快樂的事除了可以到學校學習新知還可以和同學分享每天的喜怒哀樂。但看到你因為和同學相處的問題難過到請假不上學讓我們有點擔心。請假是解決問題的方式之一,因為它是你目前覺得最好的方式!但卻不是唯一的方式喔!我們覺得你也不喜歡用請假來處理和同學間的問題,所以你才會寫這封信對吧?
面對同學的冷言冷語,我們想目前最重要是你要對自己有信心,就如你所言〝我沒有做錯甚麼事〞所以如果還有同樣的事情發生時
1.你大可抬頭挺胸用清楚堅定的語調回應她們。
2.每天提醒自己〝今天我會過得更好〞鼓勵自己加強自己的信心。
3.求助其他同學、朋友、老師、家長的協助或是來信或來電1995讓我們陪你找 到最適合的方式
當然這過程我們相信會很辛苦甚至會碰到更多的言語或肢體的排擠,要承認自己會害怕。可是如果我們能從害怕當中去學習接受害怕,挑戰害怕到不害怕,相信往後再有同樣的事情發生再也不會是你的困擾了不是嗎!加油喔,佳!
回覆時間 2016-04-11 04:08:00
留言者
K
日期
2016/03/04
留言內容
你好,我是一名中四學生,就讀於一所屋邨英文中學,成績可算是名列前茅,或許因為成績不俗,所以常常在學校擔任不同職務。我不懂拒絕,令自己每天背負大大小小的責任,有時真的喘不過氣,但想證明自己,只得硬著頭皮做,慢慢地投放得越來越少時間於溫習身上,上課也越來越不專心,常常被那些未完成的責任纏繞著,很懊惱,卻不知如果分配時間。 我知道自己學業成績并不足以與其他學校的尖子作比較,大學路亦不易走,我很貪心,我以為自己可以平衡活動及學業,但我不甘於活動不完美,學業不夠出眾。 壓力很大,老師常常說以我的能力不應該值得此,我也想突破自己,但我找不到那道路。
版主回覆 親愛的K您好:
看到您小小年紀就背負著如此大的壓力,真是心疼也辛苦您囉!
接受一件事情不容易,而拒絕一件事情同樣也不容易。拒绝别人也是一種人際交往中的技能。首先,對自己認為有傷害的,我們要堅決拒绝;其次,看對方。就是對方什麼人,是老師還是同學?是朋友還是家人?不同社會角色我們要衡量他們之間對自己的影響程度。再者,看事件。什麼事情?這個事情對自身的能力要求、時間要求、收益怎麼樣?最後,也是最重要的。顺應本心,如果這件事情你極不願意做,即使它能给你帶來很大的好處,我們也要顺應本心說“不”。如果違背内心的聲音,雖然表面看起来並没有什么,但實際自己違背内心後就會產生一種極不好的負面情绪,這個情绪多被壓制到潛意識中,等到自己壓制東西太多的话,这些不好的負面情绪就會跑出来,嚴重影響你的人際關係、生活學習等。所以,我們對待接受要慎重,對待拒绝同樣也要謹慎。
「休息是為了更長遠的路」但不代表休息是什麼事情都不做,而應更積極的培養休閒活動。適度的休息與培養正當的休閒,如打球、游泳、跑步、聽音樂…等,就顯得更為重要;週遭人的鼓勵與支持,可說是化解學業壓力的最佳良方;團體學習除可相互陪伴外,亦可互相以腦力激盪的方式來解題或彼問問題來確認自己是否真正理解。另外家人主動且積極參與課程內容,才能真正瞭解孩子學習的狀況,也才能發現學業壓力的存在與影響,並提供適時的協助。
學會拒絕及適當的壓力排解都是十分重要的,希望你可以找到屬於自己的道路並全力衝刺,祝福您!
回覆時間 2016-04-09 01:39:00
留言者
1min
日期
2016/03/05
留言內容
你好,這個問題問出來會很可笑,我今年國三,再過幾個月就要畢業了,我選了一間離家很遠的高中,所以我打算在外面租房子,可是我從小就有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我怕黑、怕鬼 我知道很多人都說這世界上沒有鬼,但是每次看到陰暗的地方,我整個人就會很緊張,總覺得陰暗的地方總是有個“東西”在看著我,晚上睡覺時也都撐到身體自己不行才睡,不做虧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門,我還想說去“開眼”面對祂們呢,但是恐懼,讓我畏縮了,我現在還像個小孩子一樣怕黑、怕鬼,恐懼 讓我放棄了許多的機會,總覺得求助神明沒甚麼效果,我想要自己在畢業前克服恐懼,請問有甚麼方法之類的呢? (這個問題真的超像小孩子的問題,我自己都打內容打到有點不好意思了…)
版主回覆 親愛的1min您好:
很高興收到您的來信,能正視自己的問題並尋求幫忙,真的很棒喔!
面對黑暗的確會害怕,一旦面對黑暗失敗,也會更加地怕黑,所以如何面對,避免失敗是挺重要的。可以採取一些重要的配套措施,克服怕黑就比較不會像你想得那麼恐怖,而且,當你在克服怕黑的過程,獲致成功經驗的時候,你會覺得一切努力是值得的。
由於黑暗帶來的害怕相當高,很令人不舒服,所以,不免會採取一些方法來減低害怕,以1min為例,就是點燈睡覺、打開音樂、找人陪等方法。面對黑暗具體的作法,其實是不再使用那些可以減低害怕,卻會維持害怕的方法。為了要避免出現面對黑暗的失敗,不一定需要一下子全部禁絕所有原先減低害怕的方法,可以逐步地依照禁絕所帶來的害怕程度高低,加以排列,由低而高地逐一面對,逐步面對的方式聽起來壓力比較小,願意嘗試的意願也會比較高,當然,成功率也比較高。以1min為例,先練習一個人入睡。練習前以開燈、播放歌唱的音樂,在反覆睜眼閉眼的過程中疲倦入睡。依照害怕程度由低而高排列,害怕的情境如下:
面對情境1、躺在床上睜眼、播放歌唱的音樂、開燈
面對情境2、躺在床上閉眼、播放歌唱的音樂、開燈
面對情境3、躺在床上閉眼、不開音響、開燈
面對情境4、躺在床上閉眼、不開音響、關燈
可以由害怕程度最低的情境開始練習,面對害怕的過程,除了專心調整呼吸、放鬆肌肉與自我暗示「其實你是安全的」的動作之外,不能做其他的反應,直到害怕逐漸下降,感到輕鬆的時候,才能考慮是否進行下一個情境,請記住,面對害怕的過程一定要做的踏實,同一個情境多做幾次並沒有什麼不妥,千萬不要躁進,避免失敗影響到辛苦建立的自信心。過程中會很辛苦,但是一旦成功會發現努力是值得的喔,加油!
回覆時間 2016-04-09 01:39:00
留言者
柚柚
日期
2016/03/11
留言內容
我酒駕了...我賠了所有的一切,我很慶幸我人是平安的,對方也是平安的,但酒駕的賠償讓我喘不過氣,我現在要去面對我繳不出的工作違約,剩下車子的貸款,以及之後繳稅的錢,總總的錢出現要我面對...龐大的金額讓我不知道該怎麼辦,工作也快失去了...之後還要當兵,我不想讓媽媽為了我負擔...我該怎麼辦...我哪來的錢...如今這次犯的錯誤,讓我感覺什麼都沒了...
版主回覆 柚柚:
你好!酒駕付出的學費果然不低,而你也正在為此付出高額代價。面對現實是如此沈重,不想讓媽媽有所負擔是你的貼心。但事情已經發生了,所幸雙方都平安,而要面對的仍是要面對。工作違約、車貸、繳稅都需要錢,當務之急先把金額攤開,看看每個月需要支付多少,入伍之前可以多打幾份工;若真負擔不來,可能還是要和家人商量度過難關。
這也是你成為大人的一個很重要的經驗學習,學習如何為自己行為負責,學習如何找家人、朋友商量,用正當的方法解決此問題。讓這個事件所造成的痛苦能有所意義,對你未來的人生會有更正向的幫助。
加油!
回覆時間 2016-04-08 1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