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心理諮詢 首頁 > 線上心理諮詢
 
留言者
日期
2016/11/10
留言內容
現在反應的霸凌在我國小國中已經遇過,但幸運的是這些並沒讓我成了冤魂~反而讓我更積極過日子!曾經我是個問題學生,當初被霸凌也是為了保護同學,這社會好像很公平,當你選擇弱勢就註定跟著弱勢被欺負!出了社會我工作一直碰壁,最終都是自己很努力在做卻總被認為是應該,一忍再忍,忍到不可以就跟工作說掰掰了!做最久的工作莫過於某天跟媽媽吵架被掃地出門我接觸到自己做生意之後,這工作到現在6年!但是前半年我因為膝蓋受傷,選擇去當了人家的員工,這半年我好不快樂,一樣是那個問題,我聽老闆的做到死被嫌到死,老闆是表現的很賞視我,但我看不見他的行動,連基本的升薪也沒有!其實我真的從小到大都無法改這個個性,當我看見有缺我就想補,我都認為可以幫忙別人一些不會痛!但這些在我家人看起來就像我被欺負了一樣,一個比一個激動,尤其是我媽媽,連我介紹進去公司的朋友沒一同辭職也責怪!從小到大都是一樣的,當我被欺負我媽全部都怪別人...其實這樣我壓力蠻大的
版主回覆

妤你好:

       看來你有仗義助人的個性,在讀書的時候因為幫助同學反而被霸凌,但你沒有因此而屈服,選擇更積極的過生活,你真的很棒!出社會後你主動積極的工作,雖然有讚美但是沒得到實質回饋,你卻能甘之如飴。但難免心中有些怨言而跟家人吐訴,卻引起家人激動的回應,讓你感受到極大的壓力!

        你的家人會這麼激動的回應,是基於疼愛你的心情,認為你被欺負而仗義直言,但他們卻不知已造成你如此大的壓力!在心中你或許會問自己,在求學時期因助人而被霸凌都能走過來了,那這次呢?為什麼會這麼的痛!

        這一次事件或許可以讓你重新回頭檢視自己是什麼原因,讓自己不快樂?以下方法提供你參考:

1.你照顧過你的內在需求嗎?

2.你的快樂與否是建立在家人的肯定及接納上是嗎?

3.你的想法會影響到你的心情,學習做自己的主人,好好疼愛自己!

4.工作中不要只會做好人,對人對事都要有原則,對人坦誠對事嚴

回覆時間 2016-11-29 02:09:00
留言者
M
日期
2016/11/11
留言內容
我跟我媽的關係很糟,她和我爸離婚後就沒盡到一個做母親的責任,我想過平靜的生活,但我媽三不五時就會跳出來搞一堆事情出來,因為我跟她工作的地方一樣只是分樓上樓下,她一下能藉由客人來指責我,一下能跟我的同事哭訴,一下能因為快管不住妹妹來責備我,不然就說藉由妹妹年紀小,童言無忌的說些傷害我的話 我快搞不清楚我自己的責任到底是什麼?到底怎麼做她才滿意? 很多長輩都說要我低頭,可我跨不出那一步,長得越大,知道越多我親媽不堪的事,她的所做所為我沒辦法接受,更討厭所有人說我跟他越來越像 我知道自己換個環境就好,但為了前途我忍,這麼多年了,為什麼她不能放過我? 我真的快撐不住了,這些情緒這些煩躁已經影響我的生活,睡不好、情緒起伏太大、我真的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了
版主回覆

M,妳好:

看得出來這些年你一直在忍!忍!忍!如此委屈、壓抑自己,真的很擔心你那快要失控的情緒!雖然如此挫折,你為了前途仍撐著沒離開家,說明妳是堅毅上進的;雖然困惑怎麼做都得不到母親的肯定、讚賞,你還能對母親一再的忍讓,表示你是一個懂事、愛家的孩子;在自己最困難的時候,能鼓起勇氣寫信來談自己的困擾,尋求解決的方法,就憑這些優質的條件,相信你一定可以突破困境,現在就讓我們來想想:如何打開這個心結?

妳說:「母親從離婚後就沒有盡到做母親的責任」,其實一個母親是在孩子出生後才開始學做母親,她沒有經驗、沒有人教導、沒得學習。她的親子互動模式有可能是不適合她的孩子。所以妳的母親在面對失敗的婚姻,還要獨自養育兩個小孩,想必她在精神、經濟上的壓力是非常沉重的。或許她認為你是長女足以可以協助到她,期待能夠依賴著妳分擔她的責任;只要她遇到孤單與無助時,雖然她真正想要的是得到她最親的女兒支援相挺,但她只會情緒化的以各種無理的方式對待妳,大概也無法想到妳的壓力有多大。 

M,真是難為妳了!不時得承接母親的無理與脆弱,一定很辛苦!在這受苦的磨練之下,我們必須認知我們的父母就是平凡人,他們也是會有無能與無知的時候,若他們無法在曾經的人生經驗中得到學習,其實他們的苦會伴隨著他們的一生。所以若能看到這些,是否能讓我們能有所警惕,同時對這樣的父母有多一些理解與不捨?是否也能讓妳一直被錯待的怨氣和委屈得到一些抒解?

你也說到因為看到母親的不堪做為,你不想像她那樣。能夠看到母親的不堪,知道如何不重蹈覆轍,是妳的自覺,其實也是在為母親覺醒。畢竟血緣是無法割捨的,家人相處不是勉強低頭,強顏配合;而是真誠的關懷。硬碰硬去反彈對方的責難,可能會讓對方更用力出手;你痛,她也痛。

妳的人格特質可以讓妳懂得如何自救,例如,能來信吐露心聲尋求協助,相信妳是有能力去面對的。試著讓妳潛在強大的愛,來關心、接納、理解那遍體鱗傷的母親,並轉換自己一直以來的被動、委屈求全,或許妳們母女的關係能有所改善,而妳也能坦然的做回自己。

         家是帶給我們溫暖與愛的地方,也是家人情感的連結;是要家人共同扶持,依附相伴;單親家庭就更需要緊密的親子關係,同甘共苦、同心協力去經營美好的家庭生活。雖然一開始要改變以前的慣性思考的確不容易,如果改變能改善僵持的親子關係,結束母女糾葛的煩惱,何不試試呢?你已踏出了面對難題的第一步,就是主動寫信來尋求協助,請妳堅持並加油!我們會陪伴你繼續前行,若情緒上無法自處時,歡迎再來信或來電生命線1995,線上輔導員會和妳一起面對妳的困境。   

祝重溫母女的天倫之樂! 

回覆時間 2016-11-24 10:12:00
留言者
chichi
日期
2016/10/21
留言內容
最近的工作氣氛非常不好,因為我是個非常重工作氣氛的人,我喜歡大家很和樂的一起上班,但是自從來了新的同事之後,原來那個愛抱大腿的同事跟另外一個新同事都在爭寵,兩個輪流在請主管喝飲料,吃東西。 主管又是貪小便宜的人,狗腿的兩個同事這樣對他,就算他們做錯事他們也不會怎樣,主管都會來罵我們其他無辜的人,我最近真的快爆炸了。 我非常討厭這種感覺,明明就不是我們的問題,我一直好想轉換自己的心情,不要被影響,但是一直做不到。 再加上最近經濟上有點壓力,覺得快要喘不過氣了,請問我該怎麼辦。
版主回覆

Dear Chichi

    你好,Chichi似乎在職場上面臨到人際相處的難題,職場中,人生百態,現在面臨到的問題,以後不一定會有;而現在沒有的問題,也不保證以後沒有。Chichi是個重視工作氛圍與人和樂的人,可想而知Chichi 是很注重人際關係的品質,而人際關係又是一切五倫關係的基礎,如何能經營成功的人際關係是我們大家共同的課題。

  新人來,舊人去,除了要與新的同事磨合,也要適應工作上頻率的調整。對我們是不得不的改變,對公司經營者也是事業上的冒險,對新進同事更是人生轉換跑道的考驗,Chichi 正在經歷這重新達到平衡的混沌。我小學的女兒,正在種綠豆,這綠豆種子經過浸泡一晚後,它接受水份的供給,漸漸的飽滿,脫去外殼,種子內部接收了外界的刺激後,產生了奇妙的化學變化,伸出嫰芽,長出細根立足,全然的讓自己的生命以展新的面貌與世界重新接軌,不排斥,全然接納,達到另一個平衡。

  Chichi或許不以為然的認為,這區區綠豆芝蔴般的事怎麼跟職業相提並問,為免太小題大作了。是的,這綠豆並不是很重要的事,它是在我女兒細心照顧下,及自身的轉化才能生長茁壯,繼續它生命的延續,如果這綠豆在我手裏,早就變成綠豆湯,祭五臟廟了,這綠豆的命運是被動的為人所決定的。良禽擇木而棲,森林中的禽鳥,知道那一棵樹是最適合自己築巢的良木;,如果你的主管如你所言是貪小便宜,施以小惠就沒有處事的方針,無法客觀判斷,處事不公,我想,就算你有三頭六臂,擁有專業能力也很難獲得主管的青睞,生為靈性的我們,唯有把自己放對地方,才能伸展四肢,而Chichi對自己可不是被動的綠豆,是主動可以選擇自己的良木阿。當然,經濟的考量若還沒大到可以支持Chichi的理想時,我想,Chichi知道什麼是對自己最適合的選擇。不知道Chichi對老板的觀察,在與舊同事相處時,是否也有同樣的發現。

  回頭在來看看我們面臨到的人際相處議題上,這些爭竉抱大腿的同事,激起Chichi面對自己內心討厭的感覺,他們做了一件事,一個行為,若是別人做同樣的事,同樣的行為,我們是否會是一樣的感覺?別誤會我的意思,與同事保持友好關係是助力,但是,誰做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怎麼我們對這樣的作為反應如此強烈呢?我們的感覺從何而來呢?Chichi討厭的是什麼感覺?被莫名寃枉嗎?還是討厭小人出頭,不公不義?還是討厭別人成就比自己好呢?……..感覺是很主觀的,感覺是我們自己的。在我的經驗裏,我會對某些引起我情緒反應特大的人事物非常生氣,憤怒到捶牆刴腳,難以呼吸,失去理智,而這反應不只一次出現在我的生命體驗中,它會反覆的出現,直到……….經過很長的煎熬………相信我…….一段不算短的時間……直到我看到,我所謂的「討厭的感覺」所為何來,我反而感謝那些惹得我不高興的人事物,因為這「討厭的感覺」它不用像輪迴一樣,一直上演在我的生命中,它偶而來騷擾我時,我也可以與它和平共處,不用怒目相視了。

  Chichi就先容許自己表達憤怒吧!這口氣發出來才能喘口氣阿!雖然還不知有幾個回合,才能重新找到自己的平靜。這個過程或許就像那綠豆,接收了外來的刺激,在內部激盪內化,一直運轉,一直運轉,時機成熟時,浪頭過去了,才能有冷靜的心情看到自己的更深的需要呢!現在,就先接受自己生氣的感覺吧! 

回覆時間 2016-11-23 05:39:00
留言者
郁庭
日期
2016/11/14
留言內容
基本上我打這篇文的時候正把自己關在衣櫃裡。我大二,剛剛從台北轉學到台南。我高中讀美術系,現在讀服裝設計,我不喜歡現在就讀的科系。我沒有朋友、不敢面對老師、甚至是上台報告都讓我非常痛苦。明明我可以站在我的畫作前流暢的報告,我現在卻這麼害怕。所有人都說我可以的、只要待久一點就好了⋯⋯可是我好討厭他,好討厭明明最喜歡畫畫卻因為媽媽的希望走錯了路。我只是想畫畫啊⋯⋯怎麼這麼困難 現在支撐我的只有轉系考,但在這之前我快撐不下去了⋯⋯我好想回家、但回去了媽媽大概又要叫我忍耐吧,我忍好久了⋯⋯我後悔了⋯⋯⋯⋯可以饒了我了嗎?
版主回覆

親愛的郁庭同學您好:

你剛轉換新環境所以還沒有特別要好的朋友,又面臨並非自己喜歡的科系,所以必需獨自重新摸索新的靈感,適應陌生環境與學習目標,相較於之前開心畫畫與人分享的心情全不見了,所以一時適應不來,這過程讓你非常痛苦,甚至將自己關在衣櫃裡,原本應該是最享受的大學生自由自在的生活,對你來說卻是忍耐的日子,好漫長,好痛苦,看來讓人不捨,辛苦了,因此跟你分享一些我們的想法:既然有期待轉系考,所以必需一些時間準備,等待也是必然的,這也是重大決定,不是用忍,痛苦來撐過,最好是多一些理性思考元素才能支持證明你的選擇是對的,自己先站得住腳,才能說服家人。

所以既然想回家,那就趁此跟家人討論或溝通你的決定,即使家人的期待和你的興趣有落差,能取得家人的認同是最好,否則也要家人知道你深思熟慮過的決定,將來好壞都能自己承擔,之前你的選擇是媽媽的期待,但是你未將自己真正的想法向家人表明,現在.....後悔了,那麼何不現在多一些時間,思考適應看看,你目前選擇服裝設計跟最愛的畫畫基礎上是有相關聯的,看起來這兩樣都與"美"、"造型"有關,其實也可相得益彰,多一項技能也許將來出路會更廣泛,你會列入考慮嗎?

你現在才大二,其實認真思考自己的想法與規劃為時不晚,也是好事,多想想,選對了就值得,不再後悔,記得;有想法就說出來,讓最愛你的家人了解你的心情,否則家人如果知道你忍的那麼苦,會很心疼的,祝福你。 

回覆時間 2016-11-23 05:38:00
留言者
Zoe
日期
2016/10/21
留言內容
你好~我是個大二生。我的母親在去年過世了,她曾經是唯一一個給我家的感覺的人,唯一一個讓我想要好好活著的動力,但在現在我真的找不到生活的意義了。我爸爸是退伍軍人,以前脾氣非常差,在控制情緒上些有問題,常常會拿我或是我媽出氣,因此我們感情一直都不是很好。然而在我媽生病之後,他改善了很多,似乎是想彌補過去的錯誤。但是我對於以前他對待我媽的方式,我到現在還是依然無法原諒他。去年媽媽過世後,我盡心盡力想去陪伴我爸,但是有時候看到他,我又會想起以前的事。我甚至認為媽媽會生病,就是因為以前長期處在我爸施予的壓力下導致的。為此,我真的很恨我爸。而最近這幾天,我和我爸吵架,為了出國留學的事情。以前媽媽還在的時候,她非常支持我去追求我的夢想,而我爸總是那個駁斥我的人。媽媽過世後,「夢想」成為了支持我活著的小小動力。但每當我提出自己想要留學這件事情時,我爸就會顯得特別不開心,動不動就發脾氣。現在每到假日,會到這個一點都不像家的地方,面對一個整天只會對著我抱怨的人,我有時真的覺得與其這樣活著,我乾脆死了算了。我媽媽過世後,我的心情非常低落,我在平常雖然沒什麼表現出來,但我真的活得很不開心。我常常動不動就哭。有時候情緒上來,我會把自己鎖起來,不想和任何人說話,也不讓任何人進來,只想逃到一個沒有人認識我地方,然後永遠不要見到我的家人。我晚上睡也睡不好,沒到兩三點,我根本沒辦發睡。因此白天我都很沒精神一直會想睡。以前我很愛講話,現在我只想躲避人群,一個人靜靜待著。我的朋友說我是得了憂鬱症,他們很擔心我,所以要我一定要去看心理醫生。想問問看,以我的狀況真的需要去看醫生嗎?如果有需要,那我應該去哪裡看?
版主回覆

Zoe,妳好:

      看到你的來信內容最後的幾句話,讓我們的擔心放下許多,因為知道你有「朋友們」的關心;只是妳在媽媽離開後把自己的心封閉起來了,依你的描述生活作息已經受到影響,尤其是睡眠狀況很不好,這對身心是很大的傷害,尋求專業身心科或家醫科醫生的診治是有其必要的,你可以上網搜尋離你住處近一點的診所或是專科醫院,專業的協助能讓妳目前的症狀得到減緩。

     母親的過世對你及你父親都是很痛很痛的失落,心理的調適不是一天二天就可以適應的,中國社會中的父親比較沒有像媽媽一樣能表達疼愛或支持自己的子女,所以妳父親對你愛的方式跟媽媽會不一樣,並不代表他不在乎你或是不疼愛你,只是他也不知道如何以正確的方式表達。就如你有個「出國留學」的夢想,父親每聽到你談這話題就會不開心。你可以靜下心來想想:若是要離開的是你父親,你剛失去一位摯愛的人,又聽到心頭上的寶貝要離開身邊,孤寂的感覺接踵而來,這是何等的情何以堪啊!是否妳也會和父親有一樣的反應及舉動?父親對愛的無能為力,只能訴諸語言暴力;而妳的無能為力,只能以怨懟或自傷來應付。若從這個角度想,是否能讓妳對父親更理解些?!

家人的關係是需要時間來加溫的,試著主動增加彼此的互動,例如從每天對父親的關懷問候開始,找機會和他談談妳在學校的事,或是他現在每天的生活;在媽媽生病後他的改變,表示他也在努力調整他的個性,一個人的情緒容易失控,其實也在表達他內心對生活的恐懼與焦慮;現在媽媽不在了,對你們父女而言更是很大的失落。妳會想要盡心力陪伴爸爸,這就是妳對爸爸的愛,那就試著勇敢的告訴他,妳對他的愛不會因為時空而有所改變,也請他一定不能以壞脾氣來讓妳傷心。媽媽雖然走了,同時也離開了病痛,妳和父親也需要慢慢調適沒有她的日子,相信你和父親的平安快樂與父女感情越來越溫暖,是離去的媽媽所希望的,因為你們都是她最愛的人啊!

最重要的是妳自己的生活也要積極的回到那愛講話的活潑女孩,生活中的種種挫折與磨練每個人早晚都會踫到,妳在此時遇到,可以理解妳此時的痛苦與無助,妳能夠來信尋求協助,我們也會陪伴著妳渡過這段時日;若情緒仍無法自處時,除了寫信也可以來電生命線1995,線上的輔導員會即時和妳一起面對妳內心的困境。祝福妳! 

回覆時間 2016-11-23 05: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