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者 |
|
日期 |
|
留言內容 |
我走不出悲傷的情緒
輸給自己
沒辦法控制一湧而上的難過
哭到眼睛痛眼淚還是不止
最近常常想到就哭
今年是我的19歲
果真不平順
我的阿公阿媽一一離去
我掏心掏肺的感情遭背叛
以及工作上的壓力
所有情緒一次性的爆發
我幾次的懷疑過自己的存在是多餘
即將出社會了
但我害怕的事情太多
想的也很多
沒信心自己可以做得很好
不能接受中間值
很好很差只能選一種
不小心落在很差
就會很沮喪
開始想到生命的結束
真的快瘋了
我正常嗎
我不正常嗎
我該怎麼辦⋯⋯ |
|
版主回覆 |
Jelly:你好
看了你的來信,知道你被困在排山倒海的悲傷裡,傷痛一波接一波的湧入心頭,即便哭了又哭還是被打敗了,的確令人心疼。慶幸你能堅強的,鼓起勇氣寫信和我們談心事,而且清晰寫出自己的悲傷低落的情緒,這些都顯示你是正常的。讓我欣慰的是:你能覺知一直沉溺在傷痛中不是辦法,想改變現況走出悲傷。就讓我們一起來想想:如何擺脫悲傷的情緒,找回昔日的歡顏。
19歲正是青春年華,你遭遇這麼多的不平順,全心付出的感情遭背叛,疼愛自己的阿公阿嬤又離開了,任誰都會傷心難過,一想起來就不禁淚潸潸,泣漣漣,這都是人之常情。畢業了,即將進入職場,對未來工作的不確定性難免讓人憂心忡忡,煩心多慮;期望在工作上達到理想的標準,又擔心自己做不好,患得患失;這也是社會新鮮人總會存在的焦慮,因為你在意,你認真,所以放不開,也因此而感到沮喪。其實這表示你對家人是有感情的,對前途是有期待的,這是一個有愛、有理想的年輕人的表現,怎會不正常呢!
改變會帶來希望,你可以試試調整生活步調,讓生活多元多樣,你可以參加活動,到戶外踏青,找朋友聊聊天,陪陪家人,學作手工藝,美食烹調,練習自己喜歡的運動....這些可以豐富生活的情趣,讓自己享受生活的美好。在工作方面:凡事豫則立,事前有充分準備,加強與工作相關的專業研習,能力越強就能勝任職場的狀況,建立自信就不再恐慌了。
看來你是對感情、工作十分投入的上進女孩,而且你往生的阿公阿嬤一定也希望你能快樂自在,你願意來信向我們表白自己的心事,就是邁出改變的第一步相信才有力量,鼓起勇氣堅持拒絕憂愁,相信你一定可以走出悲傷的!如果你需要我們的支持與鼓勵,可以再來信或來電生命線1995,我們線上的輔導老師樂意陪伴你、協助你。加油!你可以做到的!祝福你
|
回覆時間 |
2017-03-20 03:11:00 |
|
留言者 |
|
日期 |
|
留言內容 |
我小時候的問題一直困擾我到現在,真的覺得好煩好煩。
我一直沒有把那些事和我周邊的家人或朋友說,第一個原因是因為實在太難說出口,我只要想到那些事就會被情緒淹沒,最後一句話也說不出來。第二是因為那些事是和我和我媽媽之間的相處有關,我一直覺得媽媽對我和我的姊姊妹妹不公平;以前我曾和我的姊妹提過,但後來每次只要提起,他們就會說我很愛計較,所以我就不和她們說了。第三是我一直以為我早就走出來了,我現在和我媽媽的相處和互動很正常,我也很少會覺得媽媽不公平;周邊的朋友都覺得我很積極樂觀,我實在不想讓他們看到這一面。
困擾我的事大概是這樣:
我們家有三個女孩,我排行老二,上有姐姐,下有妹妹。妹妹長的很可愛也很討人喜歡,眼睛圓圓的,媽媽從我小時候就特別疼妹妹,像是有親戚來我們家時媽媽就會介紹說:「你看,妹妹多可愛!」然後摸摸妹妹的臉。或是有雞腿的時候就會夾給妹妹,然後說:「你們以前都吃過了,給妹妹吃。」。或是我看到想買的衣服時媽媽很少會買給我,但是妹妹要買衣服時媽媽常常會買給她。
我則是常常會被忽略的那一個小孩,印象最深刻的是我一個我們家和爸媽的朋友參加一個旅遊。大家一起坐遊覽車出去玩,在餐廳吃飽時我跑去門口看魚,但等我回去一看,發現大家都離開了,衝去停車場看時發現遊覽車也走了。我只好快點去找櫃台小姐,和她說,他趕忙打電話給我們的導遊,他們才發現少了一個小孩。讓我最難過的是我爸媽不僅沒有發現我不見,還覺得非常丟臉,當我走上遊覽車時叫我趕快坐好、不要再哭了、大家都在看。那時我還沒上國小。另一件也讓我很難忘記的是我有一次在我們家門口徘迴好久好久,因為媽媽出去,忘了我放學要回家,所以沒有留鑰匙給我。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雖然媽媽常常會忘記我,我還是一直很想吸引媽媽的注意,小時候常常趁媽媽在廚房煮菜時跑去廚房和媽媽聊天,雖然媽媽常說我很煩,我還是常常跑去。
不知道從哪時候開始覺得很忌妒妹妹,很想要媽媽也對我好一點,哪怕是多注意我一點也好。所以我在學校多很努力表現自己,國小一年級時拿到班上第一名,媽媽很開心,讚賞了我一下,但隨著我每次都拿第一,媽媽看到成績單的反應也只是淡淡的「喔,你拿成績單回來了」,我覺得好失落。現在想想我小時後一直是一個泱泱不樂的小孩,很渴望被別人注意或讚賞。
後來大概到小學四年級或是五年級,我漸漸將對媽媽的期待轉到同學身上。我對我的一個好朋友很好很好,一個女生朋友,什麼事都會站在他的角度為他著想,因為我很怕這個世界上沒有人理我。直到我長大一點,我才知道這是一個很不好的習慣,我很容易把對方當成我的全世界,過度依賴另外一個人,非常害怕失去他,導致發生一些事,這些又是另一些事了。
讓我覺得最生氣的事,有一次,我聽到我媽媽和鄰居的阿姨在說要怎麼對他的兩個小孩,公不公平之類,結果我媽媽後來竟然說,有時候要讓小孩有競爭的感覺,他們才會比較容易變強。我聽到的當下真的超傻眼,所以他才會這樣對我嗎?所以我是他的試驗品嗎?他怎麼可以這樣教育小孩?他難道不知道當設定的目標是為了達成某個人的喜好而不是自己的理想時,很容易因為不喜歡那個人或是怎麼樣而失去方向嗎?而且,我小時候真的超恨她的。
上述那些就是一直到現在仍時不時會困擾我的問題,我常常以為自己放下了,但有相同的場景或是劇情出現時,我就會瞬間進入小時候的情緒,然後一直很低落,過了幾分鐘才會好。真的很無能為力,不知道該怎麼辦ˊˋ,能不能告訴我一些解決方法,我不想在看到同樣的場景時又有同樣的反應> |
|
版主回覆 |
J,妳好:
人生有很多事是自己「無能為力」,尤其是自己還是小孩時受到母親的忽略及種種不平的對待,讓你心理蒙上ㄧ層揮之不去的陰影,從你的來信中,能感覺到潛藏在妳心底的怒氣與委屈,似乎非常強烈,可是一直有更強大的壓抑力量,讓你無論如何都沒辦法表達,特別是這樣的情緒是針對母親時。雖然你想試著去諒解母親,但在你還沒將自己的傷痛療癒前,要談到原諒,只會讓自己生活在矛盾與痛苦中。很高興你已準備好去面對及處理,因為你不想讓那個傷痛,在不同時機裡,反覆出現。是嗎?
小時候的討愛經驗(如在學校表現優秀,在廚房陪媽媽聊天等等)並沒得到應有的回饋,也影響到日後你的人際關係互動,從你的來信中得知你是ㄧ位察覺敏銳有高度覺醒能力的女孩,曾嘗試跟姊妹們討論小時候的種種經驗,但卻得到她們的反駁,以至於讓你更失望及無助,也就是當我們面對過去的傷痛與瘡疤時,總是有那麼多的含恨,因為我們一直在渴求有人來拯救,等那份理解與接納,但其實那是永遠等不到的,一切只能靠自己,如今你能鼓起勇氣寫這封信,是想將那時候受傷的小女孩從枷鎖中拯救出來,真的不是ㄧ件容易的事!
小時候全家出遊你沒上遊覽車,還是櫃臺小姐打電話給導遊才被注意到,這種被父母遺忘後的恐懼及驚慌後的大哭,上車後並沒有得到父母的疼惜及呵護,反而叫你壓抑負面情緒「不要哭」、「很丟臉」,等於是「背叛女兒、來拯救自己的錯誤及尷尬」,那種背叛遠比被遺留忘了上車的痛還要痛,還要叫人傷心。是嗎?J,我想有些功課及療癒的過程是辛苦及必要的,希望你能勇敢面對,以下是我提供給你的想法及觀念,希望對你有些幫助:
1.誠實面對自己的憤怒
請你承認自己被背叛、承認自己受傷、承認自己生氣、並好好去生氣。只有如實面對這些情緒,我們才有可能進一步探索及療癒。並且,我們的那些不愉快的情緒,沒有因為長大而消失,只是被壓抑了,有時候連我們自己都否認情緒的存在,這些還是要試著找回來,找不回來就會常常覺得自己哪裡怪怪的,可是又不見得說的出來。也就是回到過去,認回過去受傷的自己,並療癒內在那個受傷的小孩。你跟媽媽現在的互動,時常讓你會跟以前連結在ㄧ起,並不是不好的事,反而是可以藉由新傷來覺知舊傷、療癒舊傷。在每一個發生、每一段經驗裡,都是讓我們重新看見自己、療癒自己的絕佳時機。只要你不逃避、勇敢面對,療癒就會發生,當開始走向療癒之後,是再也回不去從前的。療癒之路,將會誕生出新而有覺醒的自我;一個真實而充滿力量、勇氣、信心、接納力、包容力、慈悲,與經驗到愛的自己。
2.主動澄清
如果可以的話,趁母親還在的時候主動作澄清,有時站在我們自己的角度,常看得不周全,我們自己的「以為」不見得是母親的「認為」,把自己的「以為」跟母親再做ㄧ次確認,並同理對方當時的感受,自己才能把很多事情看得更清楚一點。父母可能都不知道:孩子的心很脆弱,孩子的心是玻璃做的,很容易碎的。所有的孩子都對父母有一個理想的期待(我們會過度美化父母),期待被呵護、被接納。於是,只要經驗到父母惡意、不友善的對待,孩子就立刻感到受傷、感覺被背叛。這是很真實的感受。而且,更要命的是,這個受傷的感覺,會一直「過不去」,停留在記憶裡,一輩子不散,除非你回頭,把當時受傷的自己給解救出來。
3重新愛回自己
為自己創造一個我真正愛與認同的自己,而不是為了因應生存,為了討人喜歡,為了讓人看得起,而背叛自己的真正想法,當自己有成長了,就可以重新選擇,看清楚自己有利的方向,可以放下的放下,然後,超越父母給的傷痛,就是讓自己成為更有愛的能力的人,當自己的再生父母,而非成為他們塑造的樣子。誠摯推薦你可以上網看蘇絢慧或周志建兩位諮商心理師的YouTube及書,相信能讓你再療癒之路更輕鬆及更有收獲。
若還有事情想討論及分享的話,歡迎直接來電生命線1995,線上的輔導員能陪伴你一起面對問題,也可以再來信生命線或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網站:http://dph.tycg.gov.tw/mental/說說心中的困擾!祝福你
|
回覆時間 |
2017-03-20 03:09:00 |
|
留言者 |
|
日期 |
|
留言內容 |
我一直以為自己的脾氣很好,周圍的人也覺得我個性很好、不大生氣。可是自有記憶以來,好像每隔段時間,就會因為一些事情,忽然脾氣暴走,對周邊的人大呼小叫,甚至亂丟東西、亂搥牆壁桌子等跟平常不一樣的反應。而引起脾氣的事,幾乎都是平時我可以消化、不去在意的事。
例如最近過年期間和家人出國旅遊,在回國前夕與家人在整理旅遊的戰利品時,因為表達的意見被家人扭曲,在解釋清楚之後,換來家姐的一句「你這人怎麼這麼囉說,很煩欸」。本以為自己已經習慣姊姊這樣的說話方式,以往我對於這樣的回應也習以為常。殊不知在睡前,發現自己無法消化這樣的回應,開始邊哭邊撕廢紙,姊姊這時看到便訕笑的說「妳幹嘛?這樣就哭了哦?」這時候我不知道為什麼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抓起撕碎的紙屑往家姐身上丟,並對她大吼大叫。事後是由母親來安撫我的情緒,家姐自頭到尾都沒有與我互動,在一旁看著母親與失控的我。
每每在情緒失控之後,都會非常後悔自己有這樣的反應,我該怎麼辦?我不喜歡這樣失控的自己,可是卻不知道要怎麼去解決。 |
|
版主回覆 |
Sally你好:
你對偶爾一次的失控行為感到自責與不安,雖然事後很後悔,希望下次不要再犯,也想辦法解決這樣的毛病,卻為想不到處理的好方法,而苦惱著!
看來你會為了偶發情緒事件而求助,可見你也不喜歡自己這樣的行為。當你想處理這樣情緒問題的同時,你是否有去覺察你每次發生事情時你內心想表達什麼?你想在這樣的事件中讓有關的人暸解什麼?
人會有情緒化的表現,並非全屬「無理取鬧」,有時反而是一種「語言」,想要表達內心無言的挫折與無力感。若只把重心放在糾正自己的「外在行為表現」,就會忽略自己「內在情緒」需要適當的抒發管道。
在中國傳統文化裡,我們這一代便不曾有過太多表達情緒的機會。通常為維持表面和氣,個人感受便必須被犧牲。
其實,所有的情緒後面,都有其原因。「憤怒」更是其他潛伏情緒的一個指標。在處理憤怒的無禮態度之前,不如先探察憤怒的原因。其實鬧情緒本是一種令人緊張又疲倦的經驗。當內心有情緒化的衝動時,自己的身體同時也在經歷一連串激烈的變化:心跳、氣急、肌肉緊張、內分泌受到刺激,以致產生許多控制不住的舉動。此時,自己內在就像個壓力鍋,若不打開一個放氣小孔,讓壓力適當地傾泄出來,「爆」的可能性自然就大,對身體會造成很大的傷害。
要處理這些非理性的情緒,可以怎麼做呢?
1.自我覺察:發生這樣的事情你想表達些什麼?希望得到什麼樣的對待?
除了情緒表達外,你也可以選擇有效的溝通方式,清楚告知你心裡的想法。
2.當自己處於憤怒、情緒高漲時你可利用「數顏色法」來控制:其操作方法是,當你不滿某個人或某件事而感到怒不可遏,想要大發脾氣時,首先,環顧四周的「景物」,然後在心中自言自語:那是一面白色的牆壁;那是一張淺黃色的桌子;那是一把深色的椅子;那是一個綠色的文件櫃⋯。一直數到十二,大約數三十秒左右。它是運用生理反應來控制情緒的一種方法。因為,一個人在發怒時,腎上腺素的分泌使得肌肉拉緊,血流速度加快,使生理上做好了「攻擊」的準備,通過運用「數顏色法」,強迫自己恢復靈敏的視覺功能,使大腦恢復理智性思考。因此,當你數完顏色時,心情就會冷靜一些,這時再想想,你該怎麼應付眼前的情況?經過這一短暫的緩衝,你就能以理智的態度去對待。
3.情緒日記法:情緒日記不是一般的日記,記的是每天自我情緒的情況。即每天發生了什麼事,我有什麼感覺,甚至一些微小的感覺也要記錄在案。事實證明,壓抑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因為你當時沒有發脾氣,克制住了自己,但憤怒的情緒仍然存在,日積月累,到最後實在壓抑不住了,一旦發泄出來,就如同火山爆發,十分可怕,不但自己會受傷,對方更難以承受。情緒日記法是遲鈍型人控制自己情緒的一種有效方法。
4.暗示調節法
自我暗示是改變自己情緒的有效方法之一。其基本的做法是自己給自己輸送積極信號,以此來調整自己的心態,改變自己的情緒。具體的暗示方法有多種。
比如,早上起床時,就開始給自己暗示:今天我心情很好!今天我很高興!今天我辦事一定順利!今天我一定有好運氣!類似這樣的話,要不斷地給自己暗示,使自己的潛意識接受這些信號。這將對你一天的情緒有很大的影響,使你能夠心情愉快、精神飽滿地去從事各項工作。
5.運動紓解法:據心理學專家溫斯拉夫研究發現,最好的情緒紓解方法之一是運動。因為當人們在沮喪或憤怒時,生理上會產生一些異常現象,這些都可以通過運動方式,如散步、跑步、打球、打拳等方式,使生理恢復原狀。生理得到恢復,情緒也就自然正常。
以上方法希望能讓你對控制情緒有所幫助,若心情依然焦慮不安、失落,也歡迎直接來電生命線1995,線上的輔導員能陪伴你一起面對問題。也可以再來函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網站:http://dph.tycg.gov.tw/mental/說說心中的困擾喔!」祝福你!
|
回覆時間 |
2017-03-20 03:06:00 |
|
留言者 |
|
日期 |
|
留言內容 |
我是男生,高2中輟
我感覺很糟糕..我很害怕記憶裡某些影像
那些影像我沒法控制他們,他總是說來就來
而且每次想到我整個人就會縮成一坨,更嚴重甚至是頭痛到我哭了...
然後在家裡我總是帶著面具,帶面具時我很安心,也能正常跟家人說笑,
但是當他們要拿下我的面具時,我總是會馬上變臉,那程度的翻臉程度是我自己都會嚇到的,我總是會直接情緒崩潰的很糟糕...甚至會開始砸身旁東西,我唯一控制那種情緒就是利用那最後一絲絲的理智衝回房間把自己鎖起來,我只有在自己的
[空間]
才會拿下面具,至於在外面就是戴著口罩,喝水喝飲料都用吸管就算是吃飯也不拿下來...
噢...這讓我想到我高中都是戴口罩沒讓人看過,曾經有人趁我睡覺時想偷拿掉我口罩,那時候他碰到我口罩的一瞬間真的是驚醒,然後情緒就爆走了...鬧到最後是輔導室的人把我帶走才冷靜...至於那個想拿掉我口罩的是我好朋友...還被我賞巴掌...
就是應為這樣中輟的...
這情況是從國3開始,
我知道這是我的問題,但我就是控制不了他,而且每次情緒爆走的那幾次,我知道我已經爆走了但是我沒辦法控制他只能眼睜睜的看著我繼續下去..
而且我覺得爆走的那個我,是另外一個我,每次爆走的時候..我總是能清楚地感覺到一直跟我說是對方的錯是他拿下我的面具,一直要我攻擊傷害她,但是我不能阿,我沒辦法控制我的手我的身體甚至是我的言行,我只能任由去發狂
如果你有注意到,上面我用代替發狂的我,因為她就真的是一位女生,在沒爆走的時候我們甚至會聊天,很清楚的,比如我在腦裡問說
[今天想去哪?]
我會很清楚聽到的聲音回答我,我們也聊得很開心,我也嘗試問你是誰,但總是笑著回答說
[我不知道ㄟ,我跟你一出生就同一個生命體,我甚至不知道為什麼會在你身體裡]
有次還說
[還記得你剛出生時你還一直哇哇叫,超級吵,不過你超聽我的話,我沒哄你半分鐘你就安靜了,]
不過雖然我們聊的那麼開心,但也是會有吵架的時候,有次我們吵得很兇,直接在我腦裡消失了,消失時我覺得我半個人都空了,腦袋也空的,不知道怎麼辦,不過還好還是有回來,那時候我真的超開心,高興得快哭了呢....
不過我爸媽一直說是我想太多,要我忘記的存在,但是不准,甚至說
[你要是敢忘記我我就讓你永遠跟我在一起]
之類的話,而且我媽每次這樣講時總是會爆走,而且我跑回房間時總是會哭
哭得很慘,這時候要是旁邊有刀刃類的,都會把它拿起來往我手上割一撇
每次一割,我的眼前就會出現的受傷手跟我重疊在一起,而且看到血液流出來我又有種渴望就是在多割一點,讓血多一點,我甚至會去渴望喝到血,渴望血的甜美...
我甚至有時還渴望到出現幻覺...
我真的覺得我太糟糕了,但是我這樣在某些角度是正常,又不正常.. |
|
版主回覆 |
親愛的面具你好:
很高興收到你的來信,面具願意提筆來信,將心中的困擾跟陌生的我們述說,想必需要很大的勇氣,我們相信在這份勇氣的背後,有著面具想要尋求協助的期盼。由來信內容我們得知,面具現在正為著與內心的”她”共處時,情緒無法控制而導致行為爆走深感懊悔而痛苦,真是辛苦你了!
面具從國三開始,生活世界起了變化,內心突然多了一個另外的我 ”她”!卻也因為多了個”她”拉扯著面具的情緒,就這樣面具的行為模式改變了,變得在家戴著面具與家人互動、出外戴著口罩的與朋友相處。我們感受到面具沒有了面具、口罩就沒有了安全感,面具沒有了安全感,爆走的行為就隨之發生,情緒完全失去控制,真是難為你了!同時我們也深深感受到面具內心的無助!我們由來信內容無法得知,面具在國三的時候發生了什麼事情,讓面具的情緒會有如此大的轉變?是親子關係的緊張?同儕間相處的困擾?還是師生間的溝通不良?或是男女之間的情愫衝突呢?面具的那個”她”,心情好的時候可以互相談心、互相關懷;心情低落的時候,像個脫韁野馬完全不受控!很明顯的這個”她”,已經造成面具日常生活的情緒困擾與自傷行為,為了釐清面具心中的疑惑,某些角度是”正常”又”不正常”的困擾。所以我們是不是考慮找專業身心科醫師做專業評估,讓專業諮商師的陪伴與協助,讓我們的情緒能獲得有效的紓緩,讓自己的擔心與焦慮少一些呢?
面具在這樣無助的處境,我們感受到,你還是想努力的支撐下去,真是難為了!我們相信面具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處理模式。記住,不怕困厄與艱難,一心一意、全心全力、堅持到底,沒有辦不到的事,只要有毅力、有信心、就能衝破種種的難關。祝福你~
面具如果還有任何的困擾,歡迎直接來電生命線1995,線上的輔導員能陪伴著你一起面對問題。也可以再來信生命線或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網站:http://dph.tycg.gov.tw/mental/說說心中的困擾喔!
|
回覆時間 |
2017-03-20 03:05:00 |
|
留言者 |
|
日期 |
|
留言內容 |
我現在心理很亂,對未來沒有方向,對人生充滿絕望,我甚至不想出去,只想待在家裡,我想自殺,可是又怕痛,我該怎麼辦? |
|
版主回覆 |
小葳,你好:
我不知道你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是工作遇到瓶頸、面臨升學的關卡、還是生活上產生了某些改變、跟情人分手等等⋯也或許是沒任何理由,感覺靈魂都被抽空像行屍走肉一樣麻木.自己一無所有,甚至連「自己」這個人都在一點一點的死去,負面情緒不受控制的如巨浪般的對你襲捲而來,讓你無法呼吸,甚至想傷害自己來提早結束生命,對嗎?相信你所承受的壓力真的是常人無法體會和理解的,真的辛苦你了!但我很讚嘆你還願意給自己ㄧ個機會寫這封信,希望理面的ㄧ些想法及信念,在你咀嚼消化後,成為你日後成長的一點養份。
人生真的很難,要過好人生更難!有些事弄不懂,就不去懂;有些人猜不透,就不去猜;有些理想不通,就不去想。我相信你應當聽了很多道理,喝了很多心靈雞湯,但依然無法走出心中的那道枷鎖。覺得自己好像突然失去了原有的軌道,不知道自己在幹嘛?我想跟你分享的是,怎麼樣面對自己的這些情緒及如何讓自己從黑洞中慢慢爬出來,雖然不容易也很困難,但這個世上,唯一可以幫助你走出困境的人就是你自己。
1.情緒跟行為可以適度脫鉤
情緒是不是自己的?有可能不是!你可以把情緒當成一個虛擬的人,平等對待、尊重並同理,試著接納負面情緒的出現,當負面情緒來時深呼吸,靜靜的察覺它來了,它去了,不去執著,不去壓抑,讓那個感覺自由來去,你也可以去學習靜坐、冥想都是很好的方法。
2.覺察到你的生命不斷在變化著,你已經跟以前有所不同了,這個意思是說,我們需要認知到自己正在經歷改變,而且這個改變是無法避免的,是一個生命基本的過程,通常,我們會討厭改變,我們想要一直生活在一個固定的常規下,因為這樣讓我們覺得安全,覺得穩定,然而,事實是,生命永遠沒有固定這件事,無論我們想不想,生命都一直在改變,它們並不是不好,只是可能已經不適用,舉例來說,一個剛失業的人,他想的可能是如何在相似的公司再找一個相似的工作,然而,他可能沒有意識到,他的工作、他的行業已經產生變化了,甚至連他自己也已經改變了,但他卻一直抱著舊有的思維,想要用過去的模式找到相同的工作,然而,我們要怎麼樣放下自己舊有的慣性思維呢?有一個簡單的方式,就是直接去挑戰它,去做跟它相反的事情,或是用相反的方式來思考。
3.對自己內心的衝動保持敏銳,花時間陪伴與傾聽它。
很多時候,你會發覺,其實你的內心已經有答案了不是嗎?就如同你想自殺,但又怕痛,很多時候,你知道你該怎麼選擇,只是,你的頭腦外在壓力、期望、恐懼把你癱瘓了,所以你需要重視你內在的聲音,你內在的感受,
給它一個空間,給它一個位置,就像如果你重視你的盆栽,你會願意挪一個空間給它放,所以你內在的感受,你就要花時間,去聽它在說什麼,你可以用一些很簡單的方式進行,好比定時寫寫日記,定時讓自己放空,給自己時間獨處,到大自然裡走走,感受自己的身心,這裡的重點是,你是要放鬆的感受它,別人怎麼看你,和你毫無關係,你要怎麼活,也和別人毫無關係。好好的跟自己說聲「對不起」,這些年一直沒學會愛自己.為自己製造好的心理空間,就是要找一些對自己有益的事來做。看看書、聽聽音樂、做做運動,這些活動雖然是獨自一人,確又能讓自己享受孤獨,唯有透過這樣的訓練,才能讓自己內在力量更強大。
小葳,逃避解決不了問題,人生有很多不能自己選擇及作主的事,只有接受,不執著,才不有所苦 ,痛苦也不會常久 ,把握當下最真 ,當你ㄧ個人哭時,只有自己痛苦 ,當你對別人微笑時,別人也會對你微笑 ,要痛苦? 要快樂? 決定在自己 。我在面對困境時常用「四它」來處理並且當成座右銘,希望對你也能有幫助。
「面對它」 - 正視困境存在,不逃避不畏懼‧
「接受它」 - 接受困境磨鍊,不怨天不尤人。
「處理它 」- 用智慧處理事,以慈悲對待人。
「放下它」 - 盡心盡力就好,不計成敗得失。
如果你的困擾還是沒有辦法解決的話,記得!尋求專業的身心科醫師幫忙是非常重要喔!若還有想討論跟分享的事情,歡迎妳直接來電生命線1995,線上的輔導員能陪伴著妳一起面對問題。也可以再來信生命線或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網站:http://dph.tycg.gov.tw/mental/說說心中的困擾喔!祝福你!
|
回覆時間 |
2017-03-20 02:58:0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