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心理諮詢 首頁 > 線上心理諮詢
 
留言者
廖瑞騏
日期
2017/03/02
留言內容
您好,因為家裡有些狀況導我和前夫離異,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樣,女兒的性格完全了一個樣,但14歲的她不是變叛逆也不是變得不愛唸書,是變得在外面非常活潑,但在家裡卻感覺十分孤獨,雖然她總想表現她是快樂的,但我還是能感受的出來她內心的掙扎,而她現在沒有安感的情形說是越來越嚴重,不敢自己上樓梯不敢自己上電梯,不敢一個走在馬路上,否則她就會心跳加速變得十分焦躁不安,甚至覺得有人想傷害她,所以想請教一下我是否需要帶她去個醫生呢?
版主回覆

瑞騏,妳好:

        我們的人生有很多不能自己選擇及作主的事,在失婚的過程中,總是避開不了心碎及心傷,自己內心所承受的痛苦,想必是常常讓你痛徹心扉。當一邊要療癒自己的傷痛時,又得顧及到孩子的種種感受,猶如蠟燭兩頭燒,真是難為妳了。在信中妳對女兒細心敏銳的觀察力,若不是真的用心是很難去覺察到的,離婚後妳覺得女兒的不安全感、焦躁、恐懼讓你非常擔心,在外的表現與在家的情緒反差很大,所以讓你想尋求專業的人士幫忙,這樣的舉動及想法也再次的印証,你女兒能有妳陪伴在她的身邊,真的是她的福氣!

        很多時候,大人世界裡發生的事,孩子在理性上實在不懂,感性上卻受到父母親的牽引,累積了不少負面的情緒,有時孩子們會不斷的消化大人給的情緒,看似情緒暫時安放了,可是如果沒放對地方的話,也會埋下日後容易情緒困擾的伏筆。所以,父母離婚後,如果對子女生活的安排及心理的調適上能更用心,彼此保持良好互動關係,子女就會較少出現嚴重和問題行為,更可以擺脫破碎家庭的負面影響。當然,有些離婚的雙方是很難有這樣的合作關係,所以如何幫助孩子走出父母離婚的陰霾,可能就落在妳的身上了。

       至於如何幫助女兒,有些方法及想法或許對妳跟女兒能有些幫助,提供給妳做參考:

1.告訴孩子事實真相

找個時間,雙方心平氣和的和孩子坐下來談,如果不行的話,自己來也行,嘗試用孩子可以理解的語言和表達方式,告訴孩子父母必須分開的原因,這是協助孩子面對離婚的第一步。過程中,父母千萬不要在孩子面前互相指責批評,因為這種行為最讓孩子難過傷心。試著鼓勵孩子跟前夫有好的關係,你跟前夫離婚後,婚姻關係就終止了,但你的前夫仍然是孩子的爸爸,説對方的壞話對孩子的心理建設一點好處都沒有。

2.讓孩子説出心裏話

孩子可能在心裏想,“如果爸媽不再愛對方,那麼他們也可能不再愛我”。孩子也可能這樣想,“如果爸媽都做得不好,為甚麼我要做得好呢?”要多鼓勵孩子説出自己心裏的話,這可以幫助他們減少憂慮。有一點要請妳留意:你的孩子需要你在感情上支持他,所以不要反過來要孩子支持你。他是你的孩子,不是你傾訴的對象。

3.仔細體會孩子的感受

當孩子是青少年時期,情緒也特別敏感,對於父母離婚的反應,可能有悲傷、沮喪、憂愁,也有可能漠不關心,每種情緒都有它代表的意義,父母如能仔細觀察體會,將可以減低對孩子的傷害。

4.讓孩子分享你的想法

父母真誠的和孩子分享自己的感受,當孩子能體會父母的痛苦與無奈時,也就較能調適自己與寬容父母了。

5.給孩子愛的承諾

要讓孩子擺脫「被拋棄」的陰影,父母必須給孩子愛的承諾,讓孩子肯定自己,也肯定父母的愛,進而對自己有信心,對父母的愛也有信心。

6.調整自己的生活

多照顧及疼惜自己 ,女兒隱藏她真正的情緒,在妳面前表現的很快樂,背後的期望就是希望愛她的媽媽也能快樂,不是嗎?假如有時候,你會覺得壓力很大無法應付,請不要放棄自己,要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調整自己步調,才不會使生活陷入失序無助。最現實的問題就是經濟壓力與獨立照顧子女,如能適時尋求幫助,將不會孤軍奮鬥,也可讓自己輕鬆點,另外,我們除了以孩子為生活重心之外,也要試著尋找自己的社交圈,培養自己的興趣。記得!有快樂的媽媽才有快樂及自信的小孩。

        如果寶貝女兒的狀況,已經影響了她的生活及造成困擾的話,尋求專業的身心科醫師幫忙是非常有必要的喔!相信女兒在妳的關心、理解及陪伴下,ㄧ定能走出心中的那道枷鎖,祝福妳們母女倆!若還有想討論跟分享的事情,歡迎妳直接來電生命線1995,線上的輔導員能陪伴著妳一起面對問題。也可以再來信生命線或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網站:http://dph.tycg.gov.tw/mental/說說心中的困擾喔!

 

回覆時間 2017-03-20 02:55:00
留言者
Debbie
日期
2017/03/09
留言內容
我覺得活著很痛苦,不想活了,每天要面對家人、朋友,我在學校之前跟同學鬧的不愉快,後來他好像有跟別人說我的壞話,我是不清楚但同學就用不ㄧ樣的眼光看我,讓我覺得他們好像都討厭我,我好像被討厭了。 交朋友好難??我很內向害羞,安靜,不善表達又不幽默,也不活潑,也不聰明,很正經,同學都不喜歡找我,現在的我不想上學,也很不想繼續面對這些事了! 我用盡各種方法改變,終究一事無改,我和同學的關係也回不去了~好像全班都不喜歡我,家人也不喜歡我,好沒安全感~活著好累好累好累~~~~~
版主回覆

Debbie你好:

       從這封信可感受到你在人際關係上受傷很重,不只和同學的關係、連分組討論的小組都被排除在外,而原本讓你有喘息空間、溫暖的家也出現問題。怪不得你會覺得活得很痛苦、很累 。

     在我回你這封信時我想你已經看過我所回的第一封信及第二封信了吧在這兩封信中有提到如何突破人際關係的困境及改善你的自信心的技巧。這對你在這封信所敍述的困境應該會有很大幫助。所以這個部分我就不再重複了!但我要給你一套做人的武功秘笈:

1.停止自責:給自己創造「有價值」的感覺是很有必要的,當我們覺得自己不夠好時,就會使自己總是處於不幸,給自己的身體製造疾病和疼痛。在人際關係上變得退縮、令人厭惡!

2.停止讓自己感到恐懼:許多人總是喜歡嚇自己,使得處境越發惡化,把一點小事想得很嚴重,對未來的生活想得最壞,這是一種可怕的生活方式,也是讓自己陷入焦慮及痛苦的原因。

       有的人對友誼也有這樣的思想,如果朋友不打電話來,就認為自己被拒絕和遺棄了。如果你發現自己,習慣性地在心裡自我暗示不好的事,請用想像美好的事物來替代它(如喜歡的人、事情、物、或是曾經經歷過的快樂時光⋯等)。當你學會停止讓自己感到恐懼時,你就會更清楚為何而活,也不再有不想活的念頭了!

3.讚美自己

「指責」摧毀內在的靈魂,「讚美」可以塑造靈魂。請認識你的力量,我們是無限智慧的體現,如果你輕視自己,就是輕視創造你的力量。請從最小的事、容易完成的事做起,並且告訴自己,你很棒。並且要不斷練習,讓自己變成強大。如果只試一次就放棄,那肯定沒有效果,就算只能做一分鐘,也請努力吧

4.關照自己的內在需求

       當你懂得看重自己,重視你的價值和內心深處的感覺,別人才會重視你,珍惜你。當你學會愛自己,在乎自己的需求,你的需要才會得到滿足,才能付出愛與接受愛。 作家羅勃‧克拉克說得對:「只有去愛不完美的自己,我們才有能力去愛有缺點的他人。」

若還有困擾,你也可以來電生命缐1995做電話諮商,它比來函更具及時性!這也是你可考慮的另一選擇。祝福你!

回覆時間 2017-03-17 09:25:00
留言者
朱書嫻
日期
2017/02/24
留言內容
我是一個安靜又不善於跟人溝通的怪人。因為國中3年那不堪的回憶。如今這現實的社會。。我不知道該怎麼活下去。。
版主回覆
親愛的書嫻:
  我可以理解你現在的心情,心疼你真的辛苦了。希望我們今天的回信可以幫助你找回一些力量,來面對處理目前這樣的處境。請你一定要相信自己,你是可以好好活下去的。

  你說你是一個安靜又不善於與人溝通的怪人。其實,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與喜好,有的人喜歡熱鬧、有的人喜歡安靜。有的人善於與人互動溝通、有的人比較不擅長。這些都是很正常的,只是每個人的特質不同而已。也許,我們可以學習喜歡的這樣的自己,也可以學習改變調整不喜歡的這樣的自己。所以,我並不覺得這樣是怪人。
  我不知道你國中三年經歷了怎樣不堪的生活,也不明白如今的現實社會帶給你什麼樣的挫折與困擾,還有你對現在的現實社會有什麼樣的困惑與想法,讓你覺得不知道該怎麼活下去。親愛的書嫻,你願不願意再來信多談一些,讓我們更了解你,知道可以怎樣幫助你,我們也可以一起來想一想,怎麼樣可以幫助自己好好的活下去。很希望你能再來信與我們多談一些,我們很樂意幫助你。或者你也可以直接撥打1995生命線或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網站http://dph.tycg.gov.tw/mental/,線上的輔導員也都能陪伴你一起面對問題。

最後,祝福你早日走出往日不堪的回憶、找到力量、勇敢的活下去。

回覆時間 2017-03-17 09:23:00
留言者
可樂果
日期
2017/02/21
留言內容
壓力下環境成長很多年了,時而好時而不好,其實都是在騙自己的,問題產生根本沒有解決,有時候想很多自殺的方式讓自己不要在這麼痛苦,有時候因為不希望家人因為我這樣而難過,但卻自己的壓力極大,無法溝通,無法宣洩,自己根本就不知道該怎麼辦,是恐懼還是太懦弱,還是太害怕
版主回覆

可樂果:妳好!

從妳簡短的來信中,我們可以感受到這幾年妳非常痛苦,甚至想以傷害自己的方式結束這個痛苦,可見這個壓力是多麼的巨大,壓著妳喘不過氣來,妳受了不少苦吧!

妳說:「無法溝通、無法宣洩,根本不知道該怎麼辦」,相信這幾年妳也非常的努力想突破這個困境,應該也用了一些方法,但似乎都沒有成功,所以讓妳更加沮喪。在這樣的壓力下,妳已經度過了很長的一段時間,這真的很不容易。知道嗎?其實妳遠比自己想像中的勇敢,只是還沒有找到與壓力共處以及如何抒解壓力的方法罷了,或許我們可以一起看看是否有一些解決方式,希望對妳會有幫助。

來信中沒有看到妳對壓力事件的敘述,是否因為太痛苦了所以不想去回想,還是有其他原因;在此我們希望能跟你有個約定,也就是「千萬不能傷害自己」,因為傷害了自己不但沒有了改變的可能,而且也會讓妳所愛的家人傷心。世上很多事情,當我們誠實的面對內在的自己時,會發現其實我們可以對自己更好些。也就是說我們可以自問:「當我面對的人或事衝擊到我身上,可能會讓我無所適從甚至痛苦;這些衝擊都是外界給與我們的,而我又是如何對待自己的呢?」。事實上沒辦法解決的問題也就是「目前」無解,那麼就承認它的無解,時間終會給最好的答案;如果連死都不怕,世上還有什麼過不去的坎兒。可樂果,不要害怕!轉個念頭想想,除了命不可以放棄之外,妳可以放掉些什麼?或許少一點對無解的期待、多一點善待自己的想法;試著讓自己好過,或許痛苦就會被轉化掉。

不知道在這幾年中,妳是否找過專業諮商,畢竟當局者迷,透過與其他人談談,有助於自我整理與釐清問題徵結;而且在討論的過程中會學習到很多的方法,讓自己抒解痛苦指數,比如說:參加成長團體或身心靈課程學習探索自我及轉念、藉由運動流汗讓身心狀態達到平衡、還有閱讀能從別人著述的書裡看到不一樣的人生觀、出遊觀看大自然的四季變化…等等,這些都是可以增加我們人生養分的學習,不妨嘗試看看。

妳能寫信給我們就已經跨出了改變的第一步,相信你對自己的人生是有期許的,讓我們有機會能得到妳多一點的訊息,妳可以直接來電生命線1995,線上的輔導員能陪伴著你一起面對問題。也可以再來信生命線或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網站:http://dph.tycg.gov.tw/mental/述說心中的困擾喔!

請記得我們和妳的約定:「不能傷害自己!」,不然就沒有改變的可能了。祝福妳!

回覆時間 2017-03-14 03:17:00
留言者
張凱文
日期
2017/02/27
留言內容
我偶爾會有想傷害自己或是家人的想法 這讓我有點害怕哪天會不會做出這些舉動 我認為在我工作和社交方面並沒有什麼壓力 在心理咨詢之外 不知道能否推薦一些能消除這些想法的影片 謝謝
版主回覆

親愛的張凱文您好:

    從你簡短的來信當中看見了,雖然你有想傷害自己或家人的想法,但你並沒有這樣做,並且為了防範於未然,正在尋求不會真的這樣做的方式,這表示你知道傷害自己與傷害家人都是不好的事,也是不對的事,能有這樣的自我覺察其實不容易。

    想來,想傷害自己與家人這件事你是非常的重視的,也了解真做了這件事的後果可能是難以想像的,以至於你尋求了心理諮商師的協助,但我們想建議你或許可以尋求專業的醫師來判斷、評估你的狀況,這樣才會有適合你的處理方式,可以對症下藥,畢竟每個人的情況都不相同,不是嗎?記得許久以前看過一個小故事,故事內容大抵是有六個瞎子因為看不見,他們分別摸到了大象的鼻子、耳朵、象腿、身體、尾巴、象牙,而當有人問他們剛剛摸到的東西是什麼時,六個人的回答都是不一樣的,有人說水管,有人說柱子更有人說是很大的扇子…其實那是一頭大象啊! 很多時候我們自己在看事情的時候就如同這些瞎子,未必能夠清楚的看見或徹底了解,更何況是隱藏在腦袋裡的想法呢?

    因此,看影片對你的幫助是否能有實質上的效果,也許經過醫生的專業評估後,再來考慮也許更好呢!當然,我們也歡迎你直接來電生命線1995,線上的輔導員能陪伴著你一起面對問題。也可以再來信生命線或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網站:http://dph.tycg.gov.tw/mental/說說心中的困擾喔!」

回覆時間 2017-03-14 03: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