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心理諮詢 首頁 > 線上心理諮詢
 
留言者
小麗
日期
2018/05/26
留言內容
我跟好友同事說婚前性行為有流血,結果好有同事鬧翻臉,我怕此事張揚,感覺沒隱私,怕全公司都猜我處女膜受傷,雖然我說過無關處女膜,那畢盡不是好事,也無關粗魯問題,只是怕她那同事只說頭不說尾讓人會, 感覺會被人出賣怎辦
版主回覆

親愛的小麗,

收信平安。

我們無法控制他人的言論,但是我們要深信:「謠言止於智者與時間。」若真的被說出去就面對他,時間過了,謠言也會消失,或被其他新鮮事覆蓋,而聰明的人也會看出對方是道人長短者,自然會做出正確的判斷,而從中幫助你澄清事實。

從這次經驗可知,說出口的話就永遠不是秘密,未來若有秘密想分享,可以寫在自己的筆記本或日記中,若想聊一聊煩惱可隨時來信或撥打生命線1995與輔導員談談,我們遵守保密原則,所以個人的隱私獲得保護,同時獲得專業建議。

成長過程的經驗累積讓我們更加茁壯,人生過程難免遇到低潮,請讓我們支持你一起往前,我們隨時都在。

祝福您!

回覆時間 2018-06-07 04:54:00
留言者
青青
日期
2018/05/12
留言內容
你好,上次看了你們的回覆之後,在想法跟感覺上也好了跟改變了許多,真的很感謝你們,這次也是有些煩惱想來問些意見,不過不是我自己,是關於我弟弟的。 就從我弟自己的小時候開始說起吧,大約在他4-5歲的時候,看他跟銀居小孩玩如果不開心就會容易會有生氣以及打人的暴力傾向,而在托兒所畢業跳舞時也是坐在角落只是看著地板完全不跳,求學時期寫作文時也是一個字都不寫,只在桌上玩指甲直到結束,小時候有很多時候都會看他自己一個人用自己的雙手打來打去的樣子,朋友是不多,大多玩在玩再一起的就是我表弟了吧。 而在國中時曾經有過被他班上同學霸凌的事件,我從她聯絡簿內容得知的就是有一兩位男同學好像會時不時地鬧她的樣子,搶他的聯絡簿,罵他髒話等等,在後來有一次我弟弟爆發有打對方的樣子,雙方家長就來到學系跟老師和當事人處理。而到了高中後他貌似沒有讀到想要讀的科系所以不想讀,但是我爸就是強逼著他要去讀,那時我弟弟也是第一次大吼了我爸,不過到最後還是照我爸的意思進去讀了,但是中間的學期成績很差,我弟弟就是不想讀,到了高三上學期時就休學了,他曾經跟我說過很羨慕她朋友讀了他想讀的科系,在大約高二開始有跟我再一起做餐飲誒的工讀,不過在他休學之後就沒做了,從那之後到現在大約6-7年都沒有工作的一直在家裡。 而自家裡的生活情況的初幾年,房間環境跟衛生狀況和精神都比較差,甚至有時候會自己用頭撞牆壁,而後在近幾年才感覺比較好一點,比較會跟親戚交際,衛生狀況也比較好,也會做洗碗跟燒水的家事,不過除了這件事,其他時間就是睡覺跟打電腦而已,在去年有趣上過高中,不過貌似又是我爸自作主張,所以在上了一個月後也沒去了,最近聽爸媽說有去職訓局,但是我跟我妹說去了之後回來的那兩天有聽到他在捶牆壁。而且在去年他自己說他這幾年這樣是因為他脖子裡有長瘤等等,所以才會覺得沒辦法集中注意力,晚上打電腦是因為有瘤的關係睡不著才會這樣,也聽他一直有在清喉嚨吐痰,我跟我姊就信以為真,說明年的年初就會好了,後來在今年過完年後看他依然還是一樣沒變說明年的年初就會好了,我就問他說你的瘤好了嗎?要不要去看醫生?他就整個不回答我跟迴避我,我當然知道他的伎倆才這麼問他的,看他這樣八成就是裝病才這樣的,而且他有時候感覺壓力大跟心情不好,他就會對家裡貓咪揮拳出氣,問他原因他也不說,整個就是讓人覺得很差勁。 再來說說我爸媽的部分,其實現在看我爸媽對我弟弟的部分,感覺有點失職,我在大約托兒所的時候到小學就覺得我弟弟的行為有點奇怪了,就想說為什麼我爸媽他們都沒有帶他去看醫生?而關於媽媽對我弟弟的態度就是保護跟寵愛過度,從小對我弟弟的事情就是要我跟我其他兩姊妹們幫她做東做西,都覺得我弟弟不會,他做不好,在高中打工要跟主管講事情也是叫我們去幫她說,甚至是在去年在我弟弟去考駕照也教我幫我弟弟準備考試的東西,我說他自己為準備(他自己真的有準備好),總之對我媽媽教育弟弟的態度就是覺得慈母出敗兒,對什麼大小毛病也都覺得沒什麼大不了的,也就對為什麼對我弟弟的狀況沒發現甚至沒帶去看醫生就不覺得奇怪了。 而關於我爸在之前也都有講過幾點了,他就是態度嚴厲,言語跟精神上跟少許肢體上的暴力,重點是講沒幾句話就生氣口氣不好,脾氣跟EQ真的很差,真的覺得我弟弟的脾氣是被我爸爸給影響的,有些如出一轍,固執不好自己不隊也不知悔改,依然堅持要照自己的方法做,旁人說的都聽不進去。就拿去年諮商的事情來說,在去年時有針對我弟弟的問題去做過兩次的諮商,除了我弟弟之外的人都有去,諮商師說的意思跟方法就是我弟弟這個年紀已經很難改變,要解決的方法就是讓他自己出去獨立生活,懂得獨力照顧自己,才是最好的,我跟我姊妹都覺得這個方法是最可行的,然後要問我弟弟意見跟想法是怎樣的,慢慢地去跟他溝通跟引導和要怎麼做,假使還不願改變就搬出去等等絕對不能讓他再繼續在家裡了,但是我爸爸跟我媽媽不肯,尤其是我爸爸說我弟弟這問題跟爺爺和叔叔的問題跟情況一樣,說諮商師不懂我們家,在那邊亂說亂出主意,結果就是說我爸爸他自己最了解,所以就是用他自己的方法做,但是說要溝通我爸爸根本不會,講沒幾句就生氣口氣差,更覺得我弟弟根本什麼都不懂都不會,不相信他會有什麼意見跟主見,然後再前幾個禮拜跟我爸說關於我弟弟會打貓的事情,他只說可能是因為他沒有買飯回來我弟弟肚子餓所以才生氣,他還覺得好笑,我聽到後跟我姊妹們都覺得很傻俺跟無言..覺得我爸爸的個性真的很無知..還伴隨老是脾氣EQ差..覺得真是差勁透頂..現在只是打貓..難道不會有哪天真地動手打人甚至是殺人的可能嗎?為什麼我爸媽都沒有想到這層可能性?還固執己見用自己的方法,聽不見諮商師的建議,想到就覺得我爸媽真的很無知..而我媽媽也是不願意讓我弟弟出去,雖然最近有聽她說要給他趕出去了,不過我想可能性很低,也跟我們說他有在改變要給他時間等等..反正諮商後也適用他們自己的方法,每每跟他們勸說,他們也都歇斯底里地拒絕,說了也無用,既然他們要如此,我也沒辦法。 有問過我弟弟說要不要去看醫師或是做諮商,他都說那個沒有用,他自己是毫無意願跟想法的,現在的狀況就是整天在家裡睡覺跟打電腦和洗碗燒水,完全沒有想要進修讀書和工作的意願,也沒有想要改變的樣子,所以我想問說關於這種情形假使真的想要改變的話,應該要怎麼做比較好?現在覺得最壞的結果不是變成一輩子的啃老族,最差的..就是社會事件上那些殺人殺親的案子了..
版主回覆

青青:

妳寄來的信寫了非常的多,裡面的內容大致都是你弟弟跟你家人的問題,從來信中知道妳很盡心盡力的在為妳弟弟的問題而努力,希望能夠改變他的行為。只是父母對應的態度,與弟弟本身的個性使然,似乎很難有所改善,因此有很多的擔心,妳辛苦了!

妳說弟弟在小時候有許多的行為就可以看出造成現在不想作為的一些端倪。只是妳的父母親那時候還看不出事情的嚴重性,沒有在那個時間點好好來針對你弟弟當時的狀況找出真正的問題點,錯失了改善他行為的最好時機。   表面上一些事情已經過去了,但在他的心裡可能留下了很大的陰影及創傷,甚至伴隨的他成長,人格特質也因此偏離。看來妳弟弟是害怕跟人相處,焦慮不安的狀況是一直都存在著。

因此父親要他去讀高中雖然他不願意,最後還是臣服在父親嚴厲的壓力下,只是後來高中也沒有完成。妳說他有時候在家裡會用自己的頭去撞牆壁,拿家裡的貓拳打腳踢來出氣、或關在房間打電動跟玩電腦,這樣的情況看來是非常的嚴重,因為他不想走出去、害怕人群。所以他會編了很多了謊言,例如說他腦部裡面長瘤裝病。可見你弟弟他只要接收到一點壓力,就索性把自己縮在一個角落裡。而父親他的脾氣以及EQ,讓弟弟從小就耳濡目染,行為就如妳所說的如出一轍。母親又是百般的寵愛,沒有給孩子成長的機會,錯過了學習的黃金時期。所幸他還有你們幾個姐姐的關心,因此若能跟你弟弟做深度的溝通,讓他能夠願意給專業醫師治療或者諮詢師的協助,才能夠看到問題的癥結點,畢竟還是要他打從心裡想要改善他的人生,才會有改變的可能。

而看來他也不是什麼都不動的人,最起碼他知道要幫助家裡洗碗燒水等等......只是他還沒有找出自己的興趣,這個時候還是需要家裡的人給予溫暖、支持、還有姐妹的陪伴,這是對他非常重要的。而妳可以將內心的想法,跟父母溝通,並和弟弟多多的聊天,例如說些同年紀朋友的一些工作或讀書狀況,對未來人生的築夢等等,一定要讓你弟弟先去給醫生診治,討論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配合醫療與諮商,若能有些小改變,讓他學習到什麼是個人小成就,才能累積他的自信心,他才有能力成長。

看得出妳很擔心弟弟的狀況,為了家人,妳真的辛苦了!如果妳心有餘力,可以試著從妳開始來改變這個家庭的狀況,包括家人、父母還有弟弟的問題。但妳必須要有心理準備,所有的養成都是從小時候就有,甚至可推到祖父母輩或更前幾世代,所以不可能短時間就能夠翻轉,一定要有耐心的陪伴弟弟,才不會如妳所說以後成為啃老族或者社會上一些可怕的事件發生。若真的不行,那麼就請妳先照顧好自己,讓自己成為一個善良且有正能量的人;有時候,會因為有一顆好的種子,而為這個家啟動了希望喔!

以上若還有其他的問題,歡迎再來信討論,妳也可以來電生命線1995,線上會有專業的輔導員陪著妳來面對問題,走出困境。

祝福妳!

回覆時間 2018-06-07 04:53:00
留言者
0
日期
2018/05/21
留言內容
  您好,請問如果是語言表達能力有問題該怎麼辦,因為我已經搞不清楚自己是哪個方面的問題了,很多時候我說不清楚也可以說想不清楚自己在想什麼,像寫這些文字我就寫了又刪、刪了又寫,想法好像碎片、一個片段一個片段的,沒辦法很有組織邏輯的思考,我不知道是因為詞彙量不夠?語文基礎沒打好?邏輯組織思考薄弱?常識知識不足?雖然好像是互相影響,但是範圍太廣太多了我不知道該怎麼辦,跟人相處常常不知道說什麼,或是描述、形容、解釋不清楚很多事情,我查過很多方法,不是我不訓練自己,是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練習,我已經很久時間陳述不出很多想法了,我不想每天只會說這些話,我知道有兩個方法會有效,第一個是每天寫一篇文章,第二個是學完一個概念用自己的話說一次,可是我真的很久的時間一個字寫不出來,跟很多事情我無法用自己的話複述不出來,對不起這個問題真的困擾我好幾十年了不知道該怎麼辦,希望可以幫幫我謝謝
版主回覆

親愛的朋友:

你好!看完你的陳訴,知道你為了語言表達問題及與人相處不知道該說些什麼?一直困擾著你好幾十年,你的心裡一定不知所措,同時也讓你失去了自信心。

關於你的問題,其實很多人都有跟你一樣有類似的情況,這個問題的層面又深又廣。

每個人的生長環境受的教育都不相同,在我們的傳統教育裡,學生很少被訓練口才教育這是原因之一。還有心理層面自卑加內向,更讓我們不知該如何適度的表達語言,也會讓我們不知道如何與他人溝通才是最好的。

全球首富巴菲特在他的自傳《雪球》裡,有提到自己年輕的時候也是個害羞、內向、結巴的年輕人。後來他決定改變這些弱點,特地去上溝通表達的課程。巴菲特的例子告訴我們,就算投資頭腦如此靈光的人,他的口才也是需要被訓練和學習的。

有幾種方法與你分享-

言之有物:說話的內涵豐富、有故事性。這需要靠大量閱讀、生活經驗的累積。

言之有序:說話條理分明,有組織、有重點。這需要透過常常與他人討論、溝通、練習上臺說話。

言之有理:說話經過思考、辯證,能提出自己的觀點、論述。這需要經常練習提問、思考、辯論。

言之有據:所說的話,有憑有據,能夠舉例、證明。這需要思考、探究、蒐集資訊、觀察的能力。

言之有禮:與人互動溝通時,能察言觀色、具有同理心、具備應對進退的智慧,這需要培養社交智慧、EQ的能力。

提供你一些資訊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雖然你說寫這封來信,寫了又刪、刪了又寫,修改了很多次,其實你已經在思考、組織、建構和我們的溝通了。而且你的來信,簡潔、俐落,言之有物,若不是為了當作家或是專業寫手,這樣的文句結構已經是很不錯的呢!或許你對自我的要求很高,想要做得更到位,這是值得肯定的。只是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給自己嚴格的訓練,但是卻需要循序漸進,千萬不要落入不斷的自責的困境中。你所提的兩個方法是很棒的自我訓練方式,這樣的文字累積對你是有很大的幫助;偶有瓶頸,就先放下,走出戶外看看天空、大自然,或許能給你不一樣的靈感與啟示喔!

如果你有什麼疑問歡迎你再來信討論,祝福你!

回覆時間 2018-06-07 04:52:00
留言者
張筱喬
日期
2018/05/30
留言內容
因為上星期三同學打了一個電話,是老師說的,說如果我沒有穿班服,就全班都不能穿了,但是之前就找不到了,後來想起會有什麼後果,例如:全班罵我,就想起之前被罵的場景,好恐怖,我害怕所有的人和事和罵,更加強以前的害怕的事情,本來以前就憂鬱症,自從這件事,過了之後,我又被打回原點了,那時好了一點點。
版主回覆
親愛的筱喬,
 
從你的來信知道你是個重視團體及老師規範的女孩,找不到班服是眼前的事實,想到可能會重新面對無法想像的責備,不由自主的恐懼害怕,讓你更怕之前憂鬱症又會再令你招架不住,還好你有試著去關心自己的身心,並願意將你的苦惱寫來與我們討論,辛苦也難為你了!
 
雖然我們不知道何時需要統一穿班服,也不知道班上除了你以外是不是也有別人忘了穿或也找不到班服以致全班無法一致穿,但如果時間還允許,也許可以考慮將找不到班服的事實告知老師,並詢問是否有其它方式可以讓同學一樣穿班服,而你有替代方案可行,至少讓老師與其他同學都能了解你的有心。
 
我們每個人都會在不同階段,害怕自己的粗心或無意間的與眾不同,會造成別人的不認同,但勇敢尋求諒解及解決方案才是人生成長的過程,不是嗎?相信未來你回頭看到自己現在勇敢面對問題的態度,你會為自己拍手喝采!祝福你
 
以上的觀點與經驗分享予你,希望能有多一點不同方向的思考。若是無法靠自己的力量度過情緒的低潮,請尋求協助,也可以來電生命線1995專線,線上的輔導員會即時陪伴著你一起面對問題,釐清困境。或再來信生命線或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網站:http://dph.tycg.gov.tw/mental/.喔!
回覆時間 2018-06-07 04:44:00
留言者
Lily
日期
2018/05/21
留言內容
該怎麼跟不喜歡的人相處呢?
版主回覆

Lily妳好:

看完來信Lily似乎在人際關係上有了些困擾,尤其是自己不喜歡的人,辛苦妳了。

〝如何與不喜歡的人相處〞這個問題應該是很多人的困擾,是什麼原因讓我們無法和我們不喜歡的人相處呢,是不是對方的對話方式或處世的方法與我們不同,是我們無法認同的?是不是某方面其實是我們自己沒信心可以和那些我們不喜歡的人相處呢?相信這個問題的答案包羅萬象,因為可能和個人的特質、成長的環境、價值觀、互動的習慣.......有關,在與人相處時會感到痛苦通常在接觸時對很多事情非常在意,此時心理和生理會處於緊張狀態,因為總是壓抑真實的自己勉強裝出來的自己去與別人相處,所以會產生困擾。

想要輕鬆與人相處,我們覺得不需要特別花工夫的技巧,如果我們能坦率地順從自己的心情,也就是保持真實的自己;誠實是最好的待人之道,真實的自己能帶來真實的自信。當對方想法做法與我們不同時,如果我們換個角度去感謝對方帶給我們對事情有不同的看見,接受和包容對方的想法,努力去看對方好的一面,不但能讓自己的心靈安穩,也會變得更能以溫和的角度去看人際互動。我們要改變別人是相當困難的,如果我們可以每天做點小小的改變,相信假以時日會看到自己在面對人際關係上有很大的不同!

如果還處在情緒低潮,歡迎再來信或來電1995生命線,和我們線上的輔導員聊聊妳的不愉快。

回覆時間 2018-06-07 04: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