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心理諮詢 首頁 > 線上心理諮詢
 
留言者
日期
2020/06/13
留言內容
對未來感到茫然失措。 畢業後預期收入大概不出四萬到六萬間,以目前行情來說,如何有可能在雙北地區置產? 沒車沒房,如何能夠成家立業?總是預期未來人生就是勞碌一生後孤獨死去,反觀高中同學畢業後擁高薪及高社會地位,感到痛苦不已。 有時想看用什麼方法可以賺快錢,也會搜尋看有無簡單不痛的自殺方法。打過幾次1995了,也看過精神科了,但是負面的想法仍不斷出現,讓我無法認真做該做的事,更看不起自己,呈現惡性循環。
版主回覆

親愛的柳,你好:

讀完來信,感受到你對於自己的人生有一些目標或期許,年紀輕輕的就能思考未來,真的很棒。看到高中同學擁有高薪和高社會地位,任何人難免都會投以羨慕的眼光,也許是拿自己和別人比,自覺得不如人,內心背負著不小的壓力,辛苦了。

曾經有專家分析過,年輕人想靠工作賺到的錢買房,可能要不吃不喝至少15-25年不等,可見置產的難度真的相當的高。能夠未雨綢繆的預期畢業後工作的薪資,是否也曾經計算過購車、買房需要有多少錢呢?如果不靠家人的資助,我想這應該不是一筆小數目,更需要時間從長計議,而非一蹴可成的。

親愛的柳,你的專長或所學是什麼呢?每個人畢業後的第一個工作起薪,通常是用學歷決定的,隨著工作年資和經驗的累積,薪水才會慢慢的增加。然而薪資增加的幅度和速度,除了行業的前景外,更取決於自己在職場中,是否不斷的自我提升、充實專業的技能外;更重要的是人際關係的經營以及人脈的累積,這些有可能成為將來轉職的助力。

低利率時代,再加上通膨,想靠著微薄的薪資置產,真的很難。閒暇時,不妨多充實理財的知識,並由每個月的薪資提撥固定的百分比做為理財基金,進行投資,想辦法把自己的錢變多。買房子所需考慮的面向更多,特別是周遭的環境以及生活機能,不妨依照自己喜歡的地區,先租屋住看看,也可以藉由看屋,了解市場行情和相關的銀行貸款和利率,這些都有助於將來購屋的抉擇。

看到別人成功的光環很容易,但更值得探討的是其所付出的努力,渴望成功而找一個成功的人當做學習的典範,並效仿其奮鬥的精神,付諸執行,可以增加成功的機率,然而每個人的才能、背景不同,拿自己跟別人比只會徒增心裡壓力,不妨將今日的你和昨日的你做比較,只要有任何一點進步,就該給自己一點掌聲鼓勵。

親愛的柳,都如何定義高社會地位呢?賺快錢指的又是什麼呢?為何會有賺快錢的想法?負面的想法每個人都有,適度的運動可以增加大腦內多巴胺的分泌,趕走負面的情緒。看精神科,醫生怎麼說?要知道有人隨時關心著你,當你遇到任何負面的情緒,找不到合適的方法解決,需要人陪伴時,也可以來電生命線1995專線,線上的輔導員會陪伴著你一起面對問題,釐清困境;亦或可寫信至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http://dph.tycg.gov.tw/mental,點選諮詢問答集,由專業人員回覆喔!祝福你。

回覆時間 2020-06-19 10:11:47
留言者
心好累
日期
2020/06/12
留言內容
有個對自己而言很重要的朋友,不曉得該怎麼處理和他的觀念衝突和差異,我很生氣他不把我說的情況當一回事,禁止我求援,這對我來說並不公平!他根本不懂我的情況,憑什麼用他自己的想法去干涉我想怎麼做!我有我自己的壓力和人生關卡,他既然沒辦法幫我過,又怎麼能來干涉我怎麼處理這個挑戰?常常跟他講到一些事情,討論到最後,我會很生氣講了些本來不是他的錯的事,拿去責怪他,我覺得很恐懼焦慮悲憤內疚,他也會被我挑起來直接很急的講一些難聽的話,可是我不是真的是那個意思⋯⋯好後悔,每次都是這樣,而且他已經說了如果我不改他可能覺得也沒必要繼續關係,如果失去他我不是不能過日子,但會加倍困難⋯⋯請問我該怎麼改善?也因為我曾因為自己的問題傷害過他導致他現在很多事情不敢跟我說,我也肯定這是他保護自己的方式不去干涉,但這也對溝通造成一定的困難⋯⋯但我自己的問題又不是一時半刻可以改善,心好累⋯⋯是不是該先暫時拉開一段距離,不要再跟他接觸比較好?感覺很悲傷
版主回覆
親愛的「心好累」:
  從妳的來信,感受到妳是一名重視朋友的的人。妳說當在生活中有所困惑、疑難時,自己有一名很重要的朋友,會與他討論、尋求陪伴。妳陳述與這位朋友的相處,以及在面對他的一些回應「似乎,與自己原先預想的結果並不相同」。而這種猶如「反客為主」的情境,好像使妳感受到自己是無法處理眼前的問題與挑戰;又或者,屬於自己的問題與挑戰,感覺是被過度涉入的,而自己能夠處理並面對的成分變少了。當面對到上述的情境,妳試圖表達了妳的生氣,並且說了一些話,這些話則似乎讓兩人彼此的關係產生變化,甚至受到了傷害;而當自己能回過頭來,想想當時發生了什麼事、自己當時的一些行為,也有著很多的心情產生,如妳所說的:悲憤、內疚、後悔…等等。其實妳可以一方面適度地表述自己,而另一方面也請妳未來可以試著設想對方當時的狀態,如此兩人的溝通因為涵蓋著「說與聽、訴說與瞭解」,兩人的關係才能如細水長流般持續走下去。這個部分是需要進行練習的。
  此外,想和妳分享的是:「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道路」。走在屬於自己的路上,有時會與屬於其他人的道路有所交疊,或是兩人呈現平行貌,甚至是分岔…等等,因著所走當下路況的不同,也會與其他人有著不同的互動;而妳與朋友的關係,他有時候是能陪妳走上一段,而有時候則自己是須單獨走上一段,又或者其實也可以讓「其他人(親朋好友)陪自己走上一段」的情境。這些都是可以有的選項,而妳可以依著當下自身的需要,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無論是什麼方式,別人的意見都可以是妳的參考,但主導妳的道路仍是自己,他人只需要信任與尊重妳的決定,然後陪伴守護著妳就好。
  肯定妳能夠為這段與重要朋友的相處議題來信討論。這封信中妳有著高度的覺察能力,知道自己和朋友在溝通時的狀態,「能夠有著覺察是邁向良性溝通互動的開始」。而當在表達溝通時,若能說出自己的「事實、想法、心情、需要、請求」(這五個元素,順序可調整),那麼將能使對方更理解自己的狀態;舉個例子:「某某,我遇到了一件事(事實),這事處理起來很困難(想法),所以我現在的心情很難過(心情),需要有人陪伴(需求),不知道你能不能聽我說說話?(請求)」。若所說出的話,能夠涵蓋三個以上的元素,那麼,就能減少在溝通互動的過程中,彼此因理解訊息上的落差而產生誤會,如此關係生變的可能性才能下降。
  妳可以試著練習以上的建議,或許自己與朋友的相處狀況能有所調整改善;而妳所問的是否彼此暫時拉開一點距離,也是不錯的;只是不全然「不接觸」,而是在察覺互動已處在緊張之際,離開現場給彼此一些空間也是可行的。另外,在此提供給你兩支電話專線;其一是「生命線專線1995」,其二是「張老師專線1980」兩支專線上皆有受過訓練的輔導員,能夠陪伴妳更細緻地討論與朋友的相處狀況及因應方式。當然,平時若是感到心情低落而無法自處、當下無朋友可傾訴的時刻,也是可以撥打專線訴說心
情和事情的。
  祝福妳,未來順心!後續也仍可為著自己的需要持續來信和我們討論生活事件,也可以寫信至「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http://dph.tycg.gov.tw/mental/,點選『諮詢問答集』」,將會由專業人員回覆。
回覆時間 2020-06-16 20:39:36
留言者
日期
2020/06/10
留言內容
我了解您所說的 可是我媽媽不知道是不是很愛吵架欸 事情是這樣我現在有在學校重補修 然後那天重補修老師 別人我不知道 起碼對我而言是兇的我嚇到了 重補修的老師就突然說阿你怎麼沒帶課本我就嚇到但還是輕聲細語說:不然你在兇什麼 不過是沒帶課本 大不了這堂課我不上 然後我就走出去了 跟媽媽聯絡說我出去了 原本關係就在不好了 他就還是霹靂啪啦罵一堆 說什麼學分都已經在不夠了 還對老師這樣 我也忍住 等到我回到家我就解釋他就還是聽不進去所以我們兩個就吵架一直吵越吵越烈 之後我就發飆:你為什麼不聽我說話 好 要講大家來講 看到你我就想到滿嘴長瘡的人 你以為你是誰敢在這邊跟我大小聲阿 不過是一節課 有那麼重要 就算我沒上課那都是你欠我的 怎樣 你敢有意見嗎 你都不聽別人說話別人何必尊重你 媽媽說 你是要氣我是不是 我說對 這也是你活該 欠我的 誰叫你不相信我 我說我真的被嚇到你還幫別人說話是怎樣 不要太過分喔你 你給我好好檢討自己 然後我們就到現在都沒說話了 明明他錯為什麼他還敢理直氣壯賭氣 他有沒有想過如果他是別人 因為我們是家人別人的話他跟我賭氣我早就把他罵哭了
版主回覆
何,
  收到你的再次來信,同樣是與媽媽的相處狀況,這次遇到的是覺得媽媽對於在學校受委屈的你,沒有先理解狀況,而直接指責,讓你很是受傷,也很氣憤,於是和媽媽還是如以往的有了言語衝突。 在信的開頭,你提到了能夠理解老師上一封信對你的建議,那麼要請你先想一想,你是否有在這常發生的言語衝突中,找到自己能夠來改善的方法呢? 例如 用詞、態度、口氣。因為人與人至間的溝通是要靠言語與態度來進行的,缺一不可,而溝通也不是每個人與生就具備來的能力,必須是要考不斷的學習與練習,才能達到良好的溝通與互動;從你的兩次來信內容,可感受到你是一位敏感與反應靈敏的孩子,也希望能得到媽媽的傾聽與認同,只是在與媽媽的溝通上,目前遇到了障礙,然而溝通是兩人雙方要一起努力的,信中你有提到媽媽與你爭執會有難過的狀況發生,這正說明了媽媽其實與你是一樣的,也希望能夠得到你的傾聽與認同,但卻總還是發生誤解與爭執。 雖然媽媽是我們的長輩,人生閱歷也比較多,但並不表示對於任何的狀況都能面對自如,也是會有做不好與無可奈何的狀況發生,所以我們不妨先看看自己能夠有哪些改變或發法,對此一狀況可以獲得改善。
  聰明如你,相信你一定能找到適合你們母子溝通的有效方式,例如 寫信或通訊軟體的訊息,也是其中一種溝通的方法,可以好好的將自己的心聲寫下來,讓對方有足夠的時間與理解雙方的心情,而找出能夠好的方式回饋給對方。
  鼓勵你也能來電1995,直接與我們線上的輔導員聊聊,在對談中或許能激發出更多改善與母親的溝通方式。
回覆時間 2020-06-16 20:35:42
留言者
日期
2020/06/13
留言內容
你好,我本身沒有心理疾病,但最近有位朋友向我透露他有在吃抗憂鬱的藥物,於是我就花了一些時間聽他傾訴。在他傾訴的過程中我可以感覺到他在壓抑自己快要爆發的情緒,感覺他現在沒有辦法在他人面前釋放自己真實的情緒。我知道面對憂鬱症患者時儘量不要向他們提出什麼積極正向的意見,也不要叫他們加油,所以我只是握著他的手不斷告訴他,「沒有人會怪你」、「我們都會陪伴你」。我也有問他平常會不會希望有人陪伴,還是比較想要獨處。他告訴我有時候會想要一個人,所以我儘量不會主動去打擾他,並告訴他需要有人陪的時候一定要找個他信任的人。我常常會想要關心他但又害怕打擾到他,所以不太知道要怎麼樣做到適時關心才能不讓他感受到壓力。還有,因為他心理的問題,時常會忘記重要的事情。這樣的他在其他不知情的人眼裡顯得有些不盡責。我有時候聽到,會想為他說些什麼,但又害怕他不想讓人知道他有心理疾病,所以我最後只能選擇什麼都不說,默默聽他人抱怨他的「不盡責」。想請問我應該怎麼做比較好呢?是不是真的不要為他平反,默默的在旁邊聽就好,還是再找一個值得信任的人討論要如何幫助他?這樣會不會有種背叛他的感覺? 我並沒有想要成為一個「拯救」他的人,只是想知道怎麼做比較不會傷害到他......謝謝。
版主回覆

善良的安,

從妳的來信可以感受到妳對朋友的關心與體貼,不但花時間陪伴傾聽,還為了保守朋友的秘密,默默忍受別人對他的種種指責。妳一方面很想幫助朋友,另一方面擔心會增加他的壓力或是傷害到他,妳獨自承受這一切,真是難為妳了。妳找我們討論該如何幫助他,這不是背叛朋友的行為,所以不會傷害到他,妳大可放心。

這位朋友除了心理情緒問題外,時常會忘記重要的事情,使得別人對他的「不盡責」有所抱怨。然而,由於妳不是當事人,未必能全然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貿然出言為他平反,有可能效果未如預期。妳已盡力保護朋友了,因此不需要為此感到內疚。

就如妳所言,妳沒有想要成為一個「拯救」他的人。再者,妳不是神,無法為朋友做最好的安排,但若能減少他前進的麻煩、阻力,或許是個可思考的方向。例如:妳引導他記下待辦事務,協助安排優先順序,再從旁了解情況,適時提點他。

另外,即使喜歡獨處的人,也會希望有人在乎他、關心他。因此妳的關懷與提醒,可讓他了解他並不孤單,或許還能有助於他降低「不盡責」的機率。不過,妳不需要預設太多想法或立場,盡量以平常心來看待。畢竟那是他的人生,他需要用自己的力量來完成那些生命功課。

既然妳能找到可信任的求助管道,不妨鼓勵他也試試看。他除了可以來信求助,更可以在心情低落,想找人說話的當下,撥打1995專線,直接和線上的協談老師聊一聊,不但能及時緩解他的情緒,他的問題在逐步拆解下,或許能從中找到著力點。只要他持續努力,人生視野及生命寬度將會不一樣;只要他不放棄,終有走出人生幽谷的一天,讓我們一起祝福他吧!

回覆時間 2020-06-16 15:24:15
留言者
日期
2020/06/03
留言內容
我跟我媽媽吵架 媽媽叫我幫忙打開一個罐子因為我力氣比較大我打不開就罵我憨慢(台語) 我就說就是因為我憨慢 所以才要學 你怎麼那麼沒耐心直接罵人家 你以為你出生就是家庭主婦哦 媽媽可能就對我的態度不爽了 說你這是什麼態度注意你說話 我說我有說錯嗎 你針對是在針對個屁喔 罵我憨慢 你就不是從頭開始學的?有需要這麼傲慢? 然後我媽媽說你再這麼說話 我就停掉你的手機喔 我說你停阿 你停我就罵你罵的更難聽 我保證讓你氣到吐血 你要不要試試 媽媽說 你覺得你跟我說話這樣對嗎 我說不然你罵我憨慢對嗎 媽媽說如果你覺得當媽媽那麼容易你來當好了 我就不做媽媽應該做的事 你也自己煮飯 我說 哦~所以你的意思是 我應當死 你厲害你比較應該活就對了 媽媽說你是說到哪裡去 我說本來就是阿 因為你說不做事情還叫我自己煮飯想餓死我 我的命就不值錢? 媽媽說我只是比喻給你聽 我說 不會當媽媽當初就不要生 結果你知道怎樣嗎 媽媽打我 我整個人就發飆 因為他很少打我 說打屁喔 你手腳不協調是不是 妥瑞氏症? 還是腦子有問題 我是你是跌進糞坑裡吧 媽媽打我一巴掌說 你再說看看 我說要比硬是不是 你兇我比你更兇 畜牲 你的腦子要不要拿去研究一下裡面裝什麼 醜死了 你是被狗啃過嗎 你再罵後面還有更難聽的等你 媽媽聽了很難過說 我生你出來是要讓你這樣忤逆我嗎 然後就到現在我們都沒講過話 我主動說話他也不理 我也後悔過可是他感受不到 請問我該怎麼辦 以上對話皆真
版主回覆

何,

看完你鉅細靡遺的陳述與母親之間發生的經過,我們看到的你是個反應快、善於言辭,有想法的孩子。信件的最後你寫道:“我主動跟她說話,她也不理我,我也後悔過,可是她感受不到” 我們看到的是你的自責以及懊悔:其實你並不是故意想在話語上傷害母親的,可是不知怎麼著事情就演變成那樣了...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整件事情到底是怎麼了... 一切從母親罵你憨慢的語氣開始,這著實讓試著幫她的你很不舒服,就是那種「又不是妳叫我做事,我沒有在做的那種憋屈的感覺。」不管你回應母親的態度如何,你說的並沒有錯:“就是因為憨慢所以才要學,就像媽媽也不是一出生就會做家庭主婦。”沒錯!即便是孩子也在學習如何長成一個成熟的大人 ,就算是已有好幾個孩子的母親,也仍在跌跌撞撞中努力學習如何做一個好母親。有的時候大人們常常不自覺脫口而出的話語會傷到孩子,這樣的行為往往只是想刺激孩子能夠更好,(當然這不是正確的方法)但是更多時候它卻是反映了大人們心中受到的挫折、擔憂、恐懼,憤怒或失望。也就是因為這樣,大人們常會有詞不達意的遺憾 : 於是每天在家裡上演的對話,關心成了責備, 期許變成了要求, 著急最後成了咆哮…雖然這些情緒大部分都是跟孩子們互動中產生的,但其實真正的原因卻和孩子們的行為一點關係都沒有;它主要是來自於大人們生活中的壓力:也許是因為孩子們的成長不如預期,更多的是平常生活中累積的挫折感等等…所以身為孩子的你們或許需要辛苦一些些,幫助我們能夠成為更好的父母,因為沒準哪一天你們也會成為父母哪!

那到底該怎麼做呢?「她好像都感受不到我的悔意。」看到你洋洋灑灑地告訴我們事情的經過,相信你一定知道可以怎麼做了!如果說不出來,用寫的也是個不錯的選擇:試著把自己的感受、憋屈告訴她,同時讓她知道你為什麼後悔。最重要的是告訴媽媽你們可以相互學習用尊重彼此的方式對話。   母親愛孩子,對孩子的氣不過是轉眼之間。你說她感受不到你的後悔,可曾想過?媽媽說不定也在懊惱為什麼要一開始要用刺激的話語和你互動?很多時候家人的衝突是避免不了的,但也因為在那樣的過程中,我們學會了尊重彼此的界線以及如何正確的對待彼此,這是衝突最有意義的地方!

鼓勵你來電1995,和我們線上的輔導員聊聊,在對談中或許能激發出一些更具建設性與母親互動的方法也說不一定呢!

回覆時間 2020-06-15 10:5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