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心理諮詢 首頁 > 線上心理諮詢
 
留言者
Yuu
日期
2020/05/05
留言內容
最近的我不知道為什麼心情總是低落,也很神經質,常胡思亂想我知道別人沒有那個意思,但我總覺得他們不喜歡我了。每天都要裝作很開朗笑得很開心,我覺得這樣能讓我在學校交到更多朋友,但這好像顯得我很做作。最近有個朋友我跟他關係不差,她要我陪他吃晚餐,我明明跟他很好卻又不敢跟他在一起吃飯,我總擔心著會不會沒話題聊很尷尬,因此很想逃離社交活動,可我明明就有很想跟她相處,卻又很害怕沒話題
版主回覆

親愛的Yuu,收信平安

看到你的信,我忍不住笑了!我看見一個大男孩靦腆又真誠的模樣。是的,這是許多青少年甚至成人都有的情況,面對人際關係的擔憂,更細緻的去理解,可能是因為擁有比他人更敏銳的感受而產生的感覺,這個感覺,有時候可能只是自己一時的誤解,或是對方一時的情緒,更何況,我們確實不需要討好每一個人。

看到我稱呼你為親愛的Yuu,希望你不會有虛偽的感覺,對於像你這樣真誠的孩子,我都喜歡這樣稱呼,如果你稱我為「親愛的老師」我會很開心的。我確信只要帶著善意去做的事都是真誠不虛偽的。

另外,你這個可愛的男生,有個關係不差的女生邀你一同晚餐,你卻拒絕了?你內心不想拒絕只是擔心因為自己的難聊壞了關係,可是對方知道原因嗎?我有個建議,底下的連結是一位心理師裘凱宇在youtobe的談話,他一直在人際關係上做教學,短短幾分鐘,應當可以讓你改變一些想法,試試看好不好呢?https://youtu.be/fW88-LPm21g

讓別人覺得你很好聊的超簡單方法

 

再來,我們很歡迎你打電話來1995中心談談,也歡迎你再次來信。如果你願意,學校的學生輔導中心的老師,也一定可以提供你很棒的建議。

你很棒,有敏銳的感受,相信你能善待你的朋友和自己,不要輕易放棄與對的人互動。最後祝福你,愈來愈能分辨感覺,永遠真誠相待自己與他人!

 

回覆時間 2020-05-07 09:39:55
留言者
琳琳
日期
2020/05/02
留言內容
爸爸常常時好時壞,好的時候很好壞的時候就會一直找我跟媽媽麻煩,而我們一直打算搬出去,但是因為我們總是心軟所以都是中途又說不搬,但是這次確定一定要搬了,但是我卻害怕,怕他不會讓我搬或是跑去我的學校鬧,雖然我很清楚我一定要搬出去但是我真的很害怕他。
版主回覆

親愛的琳琳:

 

看了妳簡要的來信,可以感覺到妳現在忐忑不安的心情,很希望趕快能夠離開這個和爸爸同住的家,但又擔心擺脫不了糾纏,讓妳非常的擔憂、困擾。

我可以感受到爸爸對妳和媽媽已經造成很大的壓力,雖然有時對你們很好,但永遠無法彌補他使壞時,對妳們所造成的創傷。因此,讓你們數度有想搬離開的念頭,但也因為念在親情的天性,妳們也不斷的委曲求全,希望能有轉變的機會,但似乎情況卻一直沒有好轉。

我知道妳爸爸的行為,已經讓你不想再去面對他,但卻一直無法逃避,我很心疼妳現在的處遇,也希望能分擔一些你的困擾,在此同時,可否也讓我多了解一些妳和父親互動的狀況,以及他如何找妳和媽媽的麻煩等,多透露一些訊息,可以讓我們更能適切的提供妳建議,和可能的協助。

知道妳已滿心期待即將搬出去的時刻,但也感受到妳對未來的茫然和憂心,深怕再一次被留下來,或是面對未來可能更激烈的反應和衝突,這真的非常讓人沮喪和焦慮。但我也想知道,在以往經歷過多次欲走還留的情境下,妳是怎麼熬過來的,妳和媽媽之間,是否在這個議題上一直能相互支持呢?平常妳是如何面對這一切的困境和壓力?知道你們處境的親友有哪些?能提供你們哪些資源或協助?以往有沒有什麼人、事、物,可以讓妳短暫的忘卻這些煩惱和憂心,或是妳們曾做過什麼事,可以讓父親化解暴戾之氣的氣氛嗎?

家庭問題在我們的心理,是一種痛到無法呼吸的秘密,我們承受了以往家醜不可外揚的錯誤觀念,擔心受到更多的異樣眼光,因此很難向周遭的朋友、師長開口,而且往往家庭問題衍生出許多法律和道德上的困境,更讓人無所適從,從而讓自己承受莫大的精神壓力,沒有人應該獨自去面對這種事的。因此,收到妳的信,知道妳願意與我分享所遭遇的故事,這非常不容易,也非常讚賞妳,願意為了自己的未來尋求可能的協助,是一個十足的小勇士,很令人欽佩和嘉許。

我知道妳還有很多沒有提及的境遇,因此能立即給予妳的幫助也有限,但我知道政府及民間單位、學校,都有一些對於家庭問題提供的服務和協助,我們也可以一起來研究討論看看,能否給予妳一些支持,讓妳未來面對可能的反對時,能有更實質的幫忙和處理。也許你的父親也是需要幫助的人,不論他是否有情緒精神心理方面的疾病,或者傳統的思想禁錮著他,更有可能他發生難以解決的事造成不安,以致他對待你們母子,出現反覆無常時好時壞的行為。無論如何,看來你爸爸和你們母子都是需要協助的對象,不要害怕向別人開口求助,也不必將有時出現壞行為的父親視為仇敵,當你勇敢釋放出求救的訊號,就能集結較多力量與資源來協助你的家庭。

親愛的琳琳,我們非常關心和在乎妳?只是從有限的文字裡,我們僅能概要的提供一些不同的思維與想法,很難完全達到協助妳的目標,若妳依舊感覺困惑的話,請妳可以隨時來電生命線1995專線,線上的輔導員會陪伴著妳一起面對問題,釐清困境;亦或可寫信至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http://dph.tycg.gov.tw/mental,點選諮詢問答集,由專業人員回覆喔!祝福妳!

 

 

 

回覆時間 2020-05-07 09:36:14
留言者
S
日期
2020/05/03
留言內容
我媽又再次生悶氣不講話了。她總說誰誰誰每次生氣總是不把話說開,選擇用冷戰的方式很傷感情,也折磨同住家裡的其他家人,可是她忘了,她好像總是這樣。好幾次了,這次也一樣,我只是睡醒問他一個問題,就莫名其妙被冷言以對,我以為是她跟爸爸又鬧不愉快了,我爸不知道是神經大條還是他假裝不知道發生甚麼事。如果真的不是我和爸爸的問題,我媽她曾說過長大的人不該把脾氣發在無辜的人事物上,可她怎麼又沒做到了。。好幾次都這樣,我的生活本就充滿著壓力,原以為回到家庭該是讓我最放鬆的,但常常我都要面臨這種無來由的情況,有時她跟爸爸感情好了,就開始針對我的生活習慣、做事的想法,希望我改變。她對我總是很嚴格的也不公平,她說因為我比弟弟優秀,所以理當會對我嚴格,如果是這樣...我寧願自己不那麼優秀。她作為一個母親,沒餓到我,我是不太會向她要求要甚麼,不過物質方面她不會虧待我的。可是精神方面,她真的很不公平。她真的是個很善解人意的人,總是可以理解別人心裡的苦,可是她不能理解我,因為她總說我擁有的比別人多更多,是很幸福的!那些我認為的不如意,都是小事。她總是對別人無所求很願意幫助別人,可是她大概是這世上對我最最嚴厲的人。為甚麼有話我不能當面跟我的母親說呢?不知道從甚麼時候起,我很難再向她傾吐心裡的事,再說了...她現在根本不想跟任何人講話,除了我弟。。
版主回覆

親愛的S:

妳好!讀著妳的來信,用文字描述著與母親相處的不愉快。文字的背後,感受到妳渴望被母親肯定,被母親理解,很希望母女關係能更親密。一個在乎母親感受的女兒,這一切都出自於妳對母親的愛,但這份愛因為沒有認真的理解彼此,而讓妳受傷了。或許我們可以一起來看看並好好討論一下妳與母親之間的糾結。

  在來信中妳提及母親是個很善解人意的人,總是可以理解別人心裡的苦,可是她不能理解妳。母親總說妳擁有的比別人多更多,是很幸福的,那些妳認為的不如意,都是小事。不知妳是否曾經聽過一種說法,「在母親的潛意識裡,女兒可能是自己的延伸」。所以妳的好與壞,成功與失敗,與她有著莫大的關連。她對妳的嚴厲與要求,或許就是在對自己嚴厲要求。母親也曾經是女兒,她看著妳,就像看著曾經的自己。但人的內心怎麼可能沒有衝突與糾結呢?當衝突與糾結產生時,母親其實也不知道如何處理自己內心的問題,所以選擇用冷言冷語或冷戰來表示無聲的抗議;而似乎妳也會採取同樣的模式回應於她。無論妳或母親用這樣的方式對待自己最愛的家人,都會讓妳覺得有壓力而無法放鬆,覺得家庭氣氛很糟。或許這就是妳的自覺,而這個自覺,是一個非常棒的開始,可以慢慢的讓妳正視自己內心的問題,是一個改變的契機。不要小看這個改變,當改變一旦開始,不只妳個人,還有可能改變一整個家庭的氣氛哦!妳在來信中說到,妳很難再向母親傾吐心裡的事,這的確是親子間一個很關鍵的問題,想要建立親密與聯連,合適的溝通與正確的傳達是非常必要的學習。如果妳沒有辦法在母親的面前講出自己內心真正的聲音與感受,也許可以轉換一下方式,例如寫信或傳line,都是很好的方法。而且,這些方法我個人覺得比面對面的對話更好。在寫信或傳line 的同時,妳透過文字的述說,可以再一次的整理自己的想法與感受,可以更完整且更貼近內心的表達。而母親在讀妳的信或line時,她可以多一些緩衝的時間,不需要當下立刻回應,也給母親一些思考。透過這種非面對面的溝通,妳們之間可以慢慢展開對話,瞭解彼此心理的苦或傳達對彼此的愛與關心。漸漸地,妳們的心靈才能越來越靠近,親密感才能再度回到妳們母女之間。

在此同時,我們也要回頭思考一個問題,就是「情緒界線」的問題。我們生活周遭的一切人際關係,或多或少都與我們有直接或間接的產生關連。而我們是不是常常在人際互動中,犧牲了自己的感受與需求去配合別人,也許是太需要別人的肯定,過度在乎別人的感受,太想當好人,或者是習慣自我懷疑…等等,在這些人際關係的互動中,如何能悠遊其中又不受到傷害,我們需要與他人建立一條「情緒界線」。而這條界線,保護我們,也保護與我們互動的人。母親之所以冷言冷語或冷戰,是因為她有情緒了,而這個情緒是她的,不是妳的,妳不需要去接她傳出來的情緒。妳必須清楚這個界線,才能保有自己內心的平靜。若母親願意也想和妳聊聊自己的內心,妳可以試著和母親展開對話;若母親還沒準備好,也要尊重母親以她的方式來處理她自己的情緒。妳不需要為此負責,也不必認為母親是針對妳,這只是她的方式而己。清楚的界定情緒是誰的,妳就不會處在高壓的情境下,而覺得不知如何自處了。母女之間的關係的確是個大課題,有機會妳們母女不妨一起去上上自我探索與自我成長的課程,或許可以幫助妳們認識不同面向的自己與對方,對彼此有更不一樣的發現呢!若還是有需要找人聊聊的時侯,也可以打1995生命線協談專線,線上輔導員將會陪伴著妳一起面對妳的煩惱。歡迎妳能再度來信說說妳的後續,或者寫信至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http://dph.tycg.gov.tw/mental/,點選諮詢問答集,由專業人員回覆!

 

祝福妳與母親!

回覆時間 2020-05-07 09:29:34
留言者
吳念謙
日期
2020/05/01
留言內容
最近不知道為甚麼會突然控制不了情緒然後就傷害自己,已經失眠大概6個月左右了,常常睡不好一直做夢然後睡眠斷斷續續的,2點3點以後就睡不著,有點焦慮的感覺可是又沒辦法控制自己不去想東想西的,對自己原本很喜歡的東西突然沒有興趣,突然很不想去學校,偶爾會有想不開的念頭出現,會開始想著為甚麼我要存在這個世界上,不知道從什麼時後開始很少發自內心的開心,不知道要怎麽解決
版主回覆

親愛的念謙,你好:

讀完來信,對於信中提到最近因為~”控制不住情緒而傷害自己、原本喜歡的東西忽然興趣缺缺、腦海浮現奇怪的想法、甚至懷疑自己存在的意義”等事苦惱著,內心覺得憂鬱、感受不到來自內心真正的開心,卻又不如何突圍,辛苦了。受困於諸多的負能量,能不逃避而勇敢面對心理健康的議題,並寫信來求助,這樣的念謙真的很棒喔!

人在不同的年紀,扮演著不同的角色,肩負不同的責任,也因此多多少少承受著不同的壓力。適度的壓力,有助於成長;過度的壓力,若未適當的抒發,短期內會讓人疲憊、不快樂,長期下來則有可能生病。念謙,目前是學生嗎?其實看似平凡的學生學習生涯,也潛藏不小的壓力,例如:畢業面臨同窗摯友即將分離無法朝夕共學、進入新學校重新適應環境、參加升學考試面對未知的未來壓力更不小。我在學生時代,也曾經不想去學校呢?當時面臨考高中的壓力很大,擔心落榜或沒考上理想的學校,會讓大家失望,後來找班導師聊聊,掌握到考試的準備和答題技巧,且找幾個同學一起複習功課,互相砥礪,除了順利通過考試的難關,更因為課餘一起運動或四處走走,而培養出良好的友情,日後在生活上有任何快樂和不快樂的,都可以互相傾訴和扶持。

最近控制不住情緒,是否發生什麼事,讓你在情緒上的起浮比較大呢?念謙年紀輕輕的就懂得控制情緒,是如何學會?以及何時開始的呢?人的情緒本來就會被周遭的人事物所影響,遇到難過的事或壓力大時,可以選擇健康的方式,來宣洩情緒或舒壓,例:大哭一場、找人聊聊、到郊外走走吸收芬多精。睡不好情緒就來~覺得懶洋洋的、對事情提不起勁、有負面的想法。運動可刺激腦內多巴胺的分泌,趕走憂鬱或是負能量的想法,也可以強健身體的機能。親愛的念謙有運動的習慣嗎?要知道有人隨時關心著你,當你遇到任何情緒或睡眠的問題,找不到合適的方法解決,也可以找專業的醫生協助,需要人陪伴時,也可以來電生命線1995專線,線上的輔導員會陪伴著你一起面對問題,釐清困境;亦或可寫信至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http://dph.tycg.gov.tw/mental,點選諮詢問答集,由專業人員回覆喔!祝福你。

回覆時間 2020-05-07 09:11:17
留言者
李宜雯
日期
2020/05/01
留言內容
我每天醒來都很累,但是我已經睡了7個小時,多夢,會說夢話。心情低落一段日子了,常常為金錢煩惱,討厭工作不得不工作。我是半工半讀,學業壓力也很大。內向的,不喜歡與人相處。最近喜歡飆車、對他人產生厭惡、有敵意,喜歡唱反調。覺得人生沒希望,看不見未來的路,也不知道要做什麼。容易想很多,又無法控制,常常頭痛,把藥吞下去後的馬上就好了(藥效應該沒那麼快) 最近聽到吵鬧的聲音就會吧耳朵捂住,感覺很不舒服。想過要去身心診所看看,又怕是我想太多,請問我需要去身心科診所嗎?
版主回覆

宜雯小姐妳好:

  來信中描述面臨的種種情況:有經濟、學業壓力,與人相處習慣有抗拒性,加上也許是生性內向,所以人際關係相對是比較薄弱,而我們的疑問是:是否能解讀為妳本性喜歡獨處呢?至於喜歡飆車,它是一種享受刺激而相對危險性高的樂趣!但畢竟有許多年輕人還是不畏生命危險的樂此不疲,所以現在我們雖然知道了,關於這點就不批評的與以尊重。當然還是要勸妳最好不要或多加小心囉!以上我們讀到的訊息除了提醒危險的飆車行為以外,其他看起來都還好,純屬個人習性或環境中難免面臨不順遂而產生的壓力,以至於必須去學習的抗壓性,相信這是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面臨的困擾;大家都在學習如何排解困擾與抒解壓力,所以依我們判讀,妳後續的睡眠品質差、心情低落、過度擔心未來發展、引發身體不舒服頭痛、對吵雜環境的不適應等等警訊,顯示你在調適心情及尋求紓壓之道,已經造成妳相當程度的不適應,很希望能獲得改善,甚至考慮就醫,但還不確定,這過程讓妳很掙扎吧!辛苦了!

  宜雯小姐,從另一角度我們看到妳是半工半讀,顯示妳有求知慾、上進心,也尋尋覓覓在尋找自己的未來的人生方向,雖然還不那麼明確順利,但妳的內在裡應該有深深的渴望,只是還會擔心,但也不算不好吧!而且妳因為自我覺察敏睿,感覺自己有改善的必要,並且不輕率抉擇的狀況下才會來信詢問,種種跡象證明妳是沉著穩重的在為自己步步為營的規劃,我們很讚嘆妳喔!關於妳的來信訴求我們簡單分析一些看法與你分享:俗話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所以我們要很中肯的告訴妳,發生在妳心中的困擾,同樣都會在別人身上發生,就像正在回信給妳的我也是,我有睡眠障礙,我必須上班工作,甚至加班都做不完,所以我得找時間做放鬆心情,短暫的休息,能讓接下來有更多的能量,得以持續走更長遠的路,其實我也不喜歡吵雜的環境,很享受獨處的安寧時光,我不確定在別人眼裡我是個怎樣的人,但我很肯定的告訴自己:這是現在我想要的生活方式,先把握好當下的每一天,才有心思規畫未來。

  同樣的我也要請宜雯小姐冷靜的自我檢視,妳安分工作,上進的求學讀書,喜歡獨處,懂得未雨綢繆的擔心未來,這些都是妳的亮點喔!也許啦,即使心情起起落落讓妳不安定,過程很辛苦,但卻是日復一日在為妳累積成長的養分不是嗎?能有接納自己不完美的勇氣,就像妳現在寫信給我們不就是承認自己有被幫助的需求嗎?每個人都一定有不足之處,如何彌補就看妳夠不夠了解自己囉!所以針對妳最後的問題:需要求助身心科診所嗎?我們的回應是:先想想自己目前的身心狀態,針對妳的亮點繼續加油,心情一定會有所改變,也就是至少先維持目前是ok的,必能一步步邁向正確且充滿能量的未來;而另外不足之處可以有再修正的空間嗎?這也是需要沉澱的心思考量喔!最後我們先用以上分享祝福妳了!若妳還是無法釐清自己的狀況也歡迎直接來電生命線1995,線上輔導員能陪妳一起面對問題,慢慢釐清妳心中的困擾喔!也可以再來信生命線或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網站::http://dph.tycg.gov.tw/mental/,點選「諮詢問答集」,會由專人回信給您!

回覆時間 2020-05-07 09: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