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ar 雪兒:
你好! 讀著你的來信,看到母親所經歷的身心衝擊,可以想像你母親的失落與悲傷,而貼心陪伴母親的你眼見她的陷落,既擔心又焦急,想必也是不好受的。
你來信提到母親短期內經歷一連串從失業、喪親到開刀的失落事件,這接連的衝擊對母親來說一定很難熬,也必定會經過一段失落悲傷的心理歷程。從心理學來看,人們遭逢失落後會經歷「雙軌歷程模式」:情感主導的失落導向VS.認知主導的復原導向(參考網址: http://web.pu.edu.tw/~pu10270/26/A02.html)。
情感主導的失落導向:人們會經歷悲傷帶來的苦痛、宣洩悲傷情緒、在情緒上放不下失落的人事物;認知主導的復原導向:則是轉移注意力、嘗試新事物、新人際或改變新生活。這兩個歷程來來回回如鐘擺,而有時也會有在兩極間發生停滯的情形。
母親在短期內接連經歷一連串的失落經驗,她可能還沒能完整經歷第一個悲傷失落的歷程就再度經歷下一個悲傷失落,這讓她之前的悲傷情緒被延宕與累積,甚至必須先轉移悲傷的注意力去優先以理智迎戰接連的衝擊,也就是媽媽的悲傷與失落一直沒有被完整的宣洩與照顧。終究,未完成「雙軌歷程模式」還是會來來回回無數次才能完整走完失落復原歷程。這也是為什麼你建議媽媽出去走走或是上上課可能使不上力。
來信提到母親最近幾個月常常哭泣、想到外公、覺得孤單沒有人陪伴(爸爸要上班且不擅於安慰人),可見得你的母親正在經歷情感主導的失落導向,因此好好的陪伴、允許媽媽表達悲傷是很重要的。因為自己在台北工作,週末回家陪伴媽媽,可以感覺到你想陪伴媽媽走過情感的暗夜,卻又覺得力不從心;其實你做得很好,因為此時家人的「陪伴」對媽媽是最重要的,試著傾聽她訴說悲傷或是邀她一起出去走走,都可以讓她心情不會一直處在低落的情境中。或許你可以把生命線介紹給媽媽,並鼓勵她來信或是撥打電話到生命線1995,讓專業的資源進入你母親的生命,輔導員可以陪伴她,並透過對話協助她度過這段難熬的日子。
最後,想跟你說,陪伴母親度過生命的低潮,這真得很不簡單,你辛苦了!希望你也好好照顧自己。若你還有其他的想要討論的事,歡迎你再來信,或者也可以寫信至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http://dph.tycg.gov.tw/mental/ 點選「諮詢問答集」,會由專人回信!也歡迎你致電生命線1995,我們願意陪伴你做你堅強的後盾、提供你即時的回覆(很多細節無法在寫信與回信的過程中即時處理)。祝福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