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心理諮詢 首頁 > 線上心理諮詢
 
留言者
迷惘的待業青年
日期
2021/01/25
留言內容
1. 大學時的好友前兩年神隱,那時在準備考試,當時她可能壓力很大,講話和想法都很負面很7pupu,常常抱怨家務事,我那陣子不想被掃到颱風尾就稍微跟她疏遠了,她後來漸漸退出我們的朋友團,我想聯繫她都找不到,覺得很難過,覺得如果當初可以多支持她一點就好,但也不確定我能否做到因為她抱怨的東西抱怨了好幾年。 以前和大學朋友相處的模式是,我會自嘲,而且也不介意別人說我怎麼樣,有時候真的生氣我跟別人抱怨後就算了。但隨年紀增長,越來越不喜歡這樣的互動模式。 而現在我的好友離開了該朋友圈,以前會一起參加這個朋友圈的聚會,但現在我覺得和她們某些人在某些部分都格格不入,不論是嗜好、個性、想法都不太一樣,一起喝咖啡吃飯時我也不想跟她們分享我的事情,因為朋友之一會喜歡用吐槽的方式開我玩笑,我不喜歡這樣。我到底要怎麼樣才能離開這個朋友圈呢?社群媒體太方便,我不想要他們找得到我。 2. 隨著年紀越來越大,朋友聯繫的越來越少,而家中有些家人行動不便&生病需要照顧,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失去我家人(上天堂),而也因為這樣 花在朋友的時光上也變少了,先生工作也很忙,不知道該怎麼調適,覺得很煩躁。
版主回覆

親愛的迷惘待業的青年,你好:

  讀完來信,信中提及對於好友的抱怨和負面情緒,似乎已經超越自己所能負荷的範圍,因此採取疏遠的方式,來避免遭受池魚之殃,卻在好友淡出朋友圈後斷了聯繫,懊惱著當初如果可以多支持他一點,就不會這樣了;以及朋友圈聚會的互動和溝通方式,不喜歡被吐嘈的你,而有著不自主的想逃、不想被找到的想法,卻又想不到完美的處理方式,感到鬱悶、憂煩而無所適從,真的辛苦你了。

  是否曾經聽過,半杯水的故事呢?樂觀的人,覺得還好仍有半杯水可以解渴;悲觀的人,就感嘆為何只剩半杯。相同的一件事,卻因每個人的成長環境和受的教育,而造就了不同的價值觀和習性,而有了如此的差異。生活中總有些大大小小的壓力,面對壓力時,有人會選擇不同的活動來舒壓,例如:看看書、找朋友聚聚、到戶外踏青等等。多運動可增加腦內多巴胺的分泌,也有助於遠離負面的情緒喔!親愛的朋友,你能夠覺察自己在人際關係中引發的煩悶情緒,真的很棒。面對壓力時,你都做些什麼活動來舒壓解悶呢?

  “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友直、友諒、友多聞”、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給我們的啟示,也在在的說明了“朋友的重要性”,然而在複雜的人際關係中,溝通與互動卻是一門很深奧的藝術。當我難過或傷心時,也會找朋友訴苦,有人陪或有人傾聽,可以讓心裡好過一些,但並不會期待事情一定全部會因此解決;相同地,當朋友有心事找我訴苦時,即便同一件事講了很多次,我也會在傾聽的過程中,給予適當的安慰、支持、與陪伴,讓他覺得自己不是孤單一個人。我覺得朋友是~分享快樂,快樂加倍;傾訴悲傷,悲傷減半。有時我們常會因為不好意思或害怕破壞氣氛,而隱藏了自己真實的情緒或需求,讓別人誤以為我們能夠接受,最後反而當不了朋友,而漸行漸遠。對於被吐嘈的你,是否曾勇於表達內心的需求和想法呢?人際關係的技巧,也是需要學習和練習的,不妨藉由閱讀相關書籍或參加課程來補強。

  渴望有朋友、期待被同理、孤單或難過時有人陪、說說話,這些都是很正常的。看得出你對於好友失聯有些懊惱,是否發生了什麼事情是來信中沒有提到的?而讓自己的情緒陷入煩悶呢?如果長期情緒累積讓你感到身心不適,或持續感到低落等,記得需適時就診身心科尋求專業的協助。要知道有人隨時關心著你,當你覺得悲傷、孤單想要找人傾訴心事或遇到任何負面的情緒,找不到合適的方法解決,需要人陪伴時,也可以來電生命線1995專線,線上的輔導員會陪伴著你一起面對問題,釐清困境;亦或可寫信至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http://dph.tycg.gov.tw/mental,點選諮詢問答集,由專業人員回覆喔!祝福你。

回覆時間 2021-02-02 14:57:23
留言者
黎明卿
日期
2021/01/27
留言內容
我目前就讀高一,我父母在我小六升國一時因為老爸外遇而吵著離婚,他們前前後後吵了3年…… 在他們吵架的期間,我充當了我弟妹的代理媽媽、我家裡所有人的垃圾桶、傳聲筒XD這也逼的我不得不成熟懂事(誰叫我是老大呢……) 終於~我升到了高中!我以為我會對這一切麻木,結果等來的卻是遲來的憂鬱和傷痛,升上高中後……我每天都不想上課,也不想和任何人交談,因為我覺得好累……但是學費已經繳了,不去又不行,我每次上課時都好希望能被車撞死,這樣我就不用活的這麼累 在學校我並不孤僻,反而很正常,也有自己的固定小團隊,學校的我很活潑開朗,但是他們不知道,其實我不想和任何人交談……為了正常我不得這麼做 我真的真的好累,在家裡沒人聽我說話,在學校還要裝……我也知道「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但我真的覺得我已經撐得夠久了,我可以休息了吧……每次看到有人自殺,都只有羨慕的份……如果我有自殺的勇氣我也想要!(儘管我會途中後悔) 我很痛苦,但又有誰知道?在他們眼中我永遠是那個很冷漠的人……依舊是對任何事都漠不關心的人 放過我吧……
版主回覆

  明卿,很心疼你,比一般同齡的青少年們,更早要面對現實的人生,必須要超齡的學習獨立和照顧年幼的弟妹,這種感覺真的很孤獨和無助。國一到高一這三年多來,你幾乎身兼了弟妹的照護工作,家裡的和諧,還必須維持透過你的傳導來維持,真的是很令你無奈和無助,在這最需要家庭的時刻,卻是你挺身而出來維繫家庭,可以感到彼時的你,是多麼想隱藏住自己的真心和情緒,是多麼的壓抑,好令人心疼。

  你說升上高一後,原以為會對這一切慢慢感到麻木,但結果等來的是遲來的憂傷和傷痛,是因為你上高中後,家庭氣氛又有不同的轉化了嗎?才造成你覺得無力而感到厭世嗎?我可以感受到,你是一個很有責任感和重視家庭的孩子,為了父母的和諧,必須隱忍自己情緒,居中傳遞訊息,更必須顧及弟妹年幼的心靈,盡到照顧他們、保護他們的工作,更可以想像到,當你離開家到學後,是多麼不願意提及家裡的任何事物,還必須裝成若無其事和同學們相處…家不是一個講理的地方,但卻是我們成長、生活和思念的地方,家裡有很多瑣碎的事,不是像童話故事中那麼幸福美滿,而是必須經歷更多的爭執、撕裂和縫合,沒有絕對的,沒有必然的,但卻是我們必須經歷的,感覺似乎有些辛酸和難過,但往另一方面想,也總會有一些溫馨、快樂的時光,是值得你和家人共同留念的。或許當下,你已經對長期的氛圍所困擾,並感到無助和厭煩,但也請你試者想想,這段時間以來,你分別和父母相處和互動的情形如何?有沒有和他們說出真心話的機會?還有你在弟妹的眼中,是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呢?他們是否對你非常的依賴和信任呢?

  在很多研究中,若家庭中出現父母爭執和離異的情形,常常會使孩子伴隨出現冷漠的性格,和同儕之間很難建立信任感,更難有積極的互動行為,不利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因此,首要還是在你周遭之間,有哪些人,是值得你信任的?可以聽聽你現在的感受,給你一些心靈雞湯的陪伴和勵志,藉由一些高質量的認真和積極態度,讓你對現實社會減少畏懼和煩躁,或是可以透過自己的興趣如打球、音樂、社團等等,找到一個分擔自己情緒和轉移憂愁的方式,都能讓自己過得較為舒坦。

  知道你已經有很強的輕生念頭,真的也很令我擔心,現階段更希望有個管道能讓你盡情抒發,並給你更多專業的意見和陪伴,哪怕是學校之中的輔導老師,也是可以幫助你的方式之一,我想透過專業的心理諮商和輔導老師的協助,可以更為快速釐清你的問題和針對你的困擾,引領你找到可能的解決方式。知道你已經有了自殺的念頭,甚至已經構思被車撞的方式來結束生命,這真的是很令人擔心,因此在此跟你做個不自殺的約定,希望在你感到憂鬱和絕望的時候,請你一定要先來電與我們聊聊,讓我們即時協助分擔你的情緒,若有機會更希望你能預約心理諮詢面談,讓你不再是一個人面對和處理問題。除此外,也請你在面對心理壓力時,能先靜下心來,思考適合轉移自己情緒的方法,脫離負面環境的地方,安靜的處理自己的情緒,並考慮適時找機會分別與父母溝通,希望他們能正視家庭上的問題和孩子們的心靈需求。

  明卿,我們非常關心和在乎你?只是從有限的文字裡,我們僅能概要的提供一些不同的思維與想法,很難完全達到協助你的目標,若你依舊感覺困惑的話,請你可以隨時來電生命線1995專線,線上的輔導員會陪伴著你一起面對問題,釐清困境;亦或可寫信至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http://dph.tycg.gov.tw/mental,點選諮詢問答集,由專業人員回覆喔!祝福你!

回覆時間 2021-02-02 14:55:05
留言者
曾經存在過
日期
2021/01/19
留言內容
單親卻行同孤兒無家屬無人能依靠的自己,四年前因一場車禍讓經濟陷入困境,本持不到最後一刻才向外求援信念苦撐至今的四年後,卻因長達四年來的漫漫復健、積蓄用盡、待業狀態,現下所有社會援助資源,不管政府機關或民間組織皆不再符合,讓這四年來不想輕易動用社會資源一分一毫的自己,該信念已不再信任與毀滅: (1)每尋一處團體,就得面對深埋心中夢魘(原生家庭)向對方鉅細靡遺陳述,一而再再而三的凌遲、如同被侵害的受害人血淋淋面對法院一再開庭與檢警不斷要你重覆陳述... (2)身形外觀與生活環境表象看不出端泥,就如同使用大眾運輸博愛座一樣、處處受人歧視與不信任:想著彼此都是陌生人、口說無憑,所以想很多的事先花了非常多時間準備好紙本文件讓陳述當下也有文件可供對方一一現場檢視,單純帶著「希望你能真的相信我,我現在真的無力靠己才找人幫忙」。卻沒想到我的這個舉動讓對方直接認為是想找人為自己還債、只是要來騙取社會資源、連一眼都不願瞧瞧桌上那堆文件... 為什麼要這樣人性本惡的誤會我?難道一定要缺手斷腿坐輪椅一身骯髒又年邁來求助你們才是被政府被民間團體所定義的弱勢嗎?來自民意代表將爛攤子丟包給社會局、來自社會局直白裸裸的鄙視厭惡眼神、來自家世良好深受高階學位薰陶里長那深信「天下無不是父母」價值觀、來自數支國內宗教組織與國際團體拘限於案件三個月內時效性(比照公家機關)與特定人物、來自法扶硬性呆板規範而無視經濟有限千里迢迢急尋求助/窗口卻寧可將之推說下次下次再下次的再來現場確認等候機會而非內部自省機制是否該以求援者視角為導向、事事都要將我推向那無盡深淵的原生家庭/已屆中老年了為何不能將我個人視為一個體戶的對待呢!深惡痛絕不符任何社福資格皆源自血親財產這不食人間煙火過時國家法令 原先只是純粹的經濟與物資與陪伴關懷求援,現在已是心靈碎光光、淚也流盡的關起門來不再有任何動作了,非常後悔為何要求助、早該像現在這般靜悄悄安祥地迎接自己最後一刻、無人知曉的... 慢籤藥物刻意斷了、受社會局激添四肢發麻巨痛翻不了身的連躺一週未見消退、冰箱明明殘留少許里長上週末贈予剩食卻空腹多餐的毫無食慾、冷颼颼寒冬讓天天心律不整吸不著空氣的自己相當雀躍:最近的社會新聞好多呀,往年過不了年關的人們總是特別多,如今廢人般的自己也終於加入你們了,沒想到會這樣帶著微笑笑容...去年已當天使的你有在等我嗎
版主回覆

親愛的曾經存在過:

  你好,在閱讀了你的信之後,我認為你是一個相當勇敢的人。即使你知道尋求援助會一次又一次,不斷地揭露自己過去的傷疤,你還是沒有選擇逃避,期待能得到幫助,想要繼續勇敢的活下去,我打從心裡敬佩你。我可以很明顯的從你的文字中感受到你的憤怒,對於不斷被拒絕援助而產生的憤怒,對於無法改善自己困難生活而感受到的失望無助以至於絕望。

  我知道你已經做過很多努力,很勇敢的去嘗試尋求協助了,但是現實是殘酷的,體制內的事是很難改變的。我並不是很了解公務機構對於是否符合援助對象的標準,但是應該有其補助的依據。但對於工作人員連文件都不看就拒絕你,這樣的工作態度,我也感到非常的難過與憤怒;但是與其再去糾結於被拒絕的理由,我們不如認真的好好想想,真的完全沒有人願意幫助我麼?沒有得到援助的我完全無能為力了麼?再努力思考過這些問題之後,也許答案還是會令你感到失望,但是我想你一定會從中有所收穫的。

  我曾經看過一本小說,講述了一個女孩,從小就因為各種原因,導致自己的照顧者不斷地更換,到最後甚至是由一位她國小畢業才認識的叔叔照顧的,一開始她也感到很不適應,很失望,難以接受,但是後來她慢慢的開始覺得,這是我的人生,雖然無法改變,但能從中找到樂趣,最終也獲得了幸福。

  我想說的是,人生有很多事可能是自己沒有辦法決定的,你已經做了很多努力去尋求補助,但是由於某些原因,補助沒有辦法通過。但不知道你是不是可轉換一個思路,努力去尋找是否有自己現在的身體狀況也能夠勝任的工作,或是願意接受你的身體狀況,幫助你一起完成工作的機構呢?如果還沒有,就這樣放棄自己的人生,是非常可惜的一件事。你是一位非常勇敢的人,放棄這兩個字我認為不適合你,在尋求援助這件事上,我也希望你能繼續下去;另外,尋找專業身心科醫生、心理師協助自己能更平靜的面對問題,也是非常好的選擇。你的原生家庭可能對你造成了很大的影響;但我們都知道,自己的出生是沒有辦法改變的,但是自己的人生可以由自己決定。相信你一定可以做到的,你一定可以從你的人生中找到堅持下去的意義的。

  如果有任何想說的,想訴苦的,想分享的,歡迎你再次來信;亦可寫信至心衛中心:http://dph.tycg.gov.tw/mental/ 點選「諮詢問答集」會由專人回信與你的。若是當下情緒無法自處,也可以來電生命線1995,線上輔導員能即時與你對話,並陪伴著你一起面對問題。祝你一切順利!

回覆時間 2021-01-29 09:13:06
留言者
未來還在
日期
2021/01/25
留言內容
跟新認識的朋友吵架了,她一副可有可無的樣子,我想他並不欣賞我的處事方法,也厭煩了無止境單方面包容我,可能很快就會離開,請問我該怎麼預防可能的分離?
版主回覆

未來還在你好:
  認識新朋友是可喜可賀的好事!看來你很在乎這段友誼,也很喜歡這新朋友,雖然有爭執,還是不想失去這個朋友,所以來信諮詢,希望能夠有留住新朋友的妙方。
  既然知道朋友ㄧ直包容自己,可不可勇敢面對,坦誠詢問朋友,自己有那些行為讓對方困擾的,進一步的溝通。已經覺察到朋友不認同自己的想法,也仔細想想:自己願意為挽留這朋友而作改變?
  據我了解友誼是建立在真誠交流、平等對待。只有坦然表現自己,讓對方接受真實的自己,不做作、不勉強求全,彼此了解、尊重對方,如此才能永遠。     
  我不是你的新朋友,無法給你肯定答案,只能幫助你作好心理建設;交友莫患得患失,朋友是可遇不可求,友情能長久是我幸,萬一不幸分手,也要讓自己的影響減到最低。畢竟你們才新認識,還需要更多的認識和磨合。給彼此時間、空間共同經營吧!如有需要再諮詢可以來電1995生命線,或上桃園市心衛中心網站點諮詢答問集,我們都會即時回應。祝福你

回覆時間 2021-01-29 09:08:23
留言者
日期
2021/01/25
留言內容
你好,我最近和一個交往3年多的男友分手了,當然我是被分手的那一方,分手一周了,不管做什麼事情都無法轉移注意力,對所有事情也都沒有興趣,每天都覺得好無力,吃不下睡不著,就算哭到睡著也會被惡夢驚醒,還夢到我們幸福的曾經,醒來後更加空虛。網路上說不該做的事 我都做了,死纏爛打低聲下去挽回,真的覺得很沒自尊,而男友留下一句話,說希望我可以變更好 可以讓他重新愛上,我真的覺得很不公平,為什麼付出這麼多,最後受傷的只有我,放不下找有我,這麼痛苦的也只有我,而他卻好好的過他的生活,似乎有我沒我一點影響都沒有,每天每天都好痛苦
版主回覆

親愛的禎:

  你好!很高興收到你的來信。因為你的信任,願意來信與我們聯繋,讓我們有機會了解你的狀況,並和你聊聊說說。

  來信中提到因為你最近和男友分手了,心情感到悲傷鬱卒,且吃不好、也睡不好,盡了全力的精神設法想挽回這段感情,卻得不到預期中的對待,讓你覺得很不公平;也為對方並不像自己一樣的痛苦感到不值,這樣持續的悲傷與不甘,讓你感到痛苦難忍;在這樣的痛苦中,你能敞開心扉,與我們說說你的心情故事,也表示你內心期許自己能夠走出這樣的悲苦陰霾。

  感情的路剛開始手牽手走得很甜蜜,感情好時會相聚多,常約定回到彼此熟悉的地點,享受著愛情的甜蜜溫馨。只是相處的時間久了,各自的原本習性也都顯現出來,真正的磨合也自此才開始。除了彼此的眷戀與牽繫,還要能包容對方的一切。如果假以時日無法順利磨合,就會有一方想要退出這樣的親密關係,不再讓自己受困。也就是說感情無所謂誰對誰錯,只有雙方適不適合。對方提分手,可能有他的想法,我們不清楚他心中所遇到的問題,也無法掌控他的途境,只能先走好我們現在的路,沒有他的陪伴,剛開始你會覺得不習慣,你會撐不住內心的恐慌,但請你先停下腳步、靜下心來,試著理解並尊重他的選擇,我們會默默的守護著你,當情緒無法自處、悲傷的情緒再度來襲時,你可以來電1995桃園生命線,我們有專業輔導員24H即時陪伴著你與你一起面對問題,期待你站起來往前走,也祈願你每一步都穩健有力。

  說到「公平」,其實在熱戀時,彼此都享受到愛情的愉悅;而分手之後,是否過得好,就取決於自己的選擇了。若我們覺得「我」是個值得被珍愛,那麼先決條件就是不讓自己坐困愁城,好好愛自己。有空時,試著打開窗戶,看看藍天白雲,聞聞花香、聽聽鳥語,找到自己喜歡的人、事、物,如運動、旅遊、或找人聊聊說說;再重新找回自己的重心,把自己放在第一位。如果嘗試過這些你還是感到難過不安,請千萬不要委屈折磨自己,適時地尋找專業身心科醫師或心理師的恊助也是可行的。「天助自助」,除了外來的協助,最重要的是你對自己的期許,給自己信心與願景。

  如果你有心情不適、低落時,歡迎你再來信、抒發你的不舒服,亦可寫信至心衛中心http://dph.tycg.gov.tw/mental/  點選「諮詢問答集」會由專人回信與你的。讓我們陪著你、一起順利度過這段時間喔!祝你平安順遂天天開心!

回覆時間 2021-01-29 09: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