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心理諮詢 首頁 > 線上心理諮詢
 
留言者
陳吟華
日期
2021/04/20
留言內容
我有嚴重的無法信任的問題,以至於我22年來沒有找過誰求救,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溝通障礙。 從幼稚園開始我就不怎會控制情緒,總是會情緒突然高漲後瞬間低落,會不受控制的傷害別人,然後又自己躲起來哭,成長過程中也有控制不住自殘的經歷,因為一直對這樣的自己很自卑,一直覺得自己的不正常是因為自己不夠努力,所以平時很努力的想維持好形象,有時還是會情緒爆發,無法控制的抓傷自己和尖叫,但如今20幾歲,已經能忍著走到無人的地方和廁所在崩潰,抓傷自己的地方也能控制在不顯眼的地方。 最近因為分開住爸爸出了很嚴重的車禍,聽到姐姐談論未來的狀況,情緒爆發到之前曾未有過的地步,甚至還剪了自己的頭髮,暴風般的情緒一直持續到隔天中午,才漸漸回復理智,因為覺得很恐懼,所以嘗試跟媽媽溝通,但是媽媽嘴上說著了解,語氣也溫柔,卻說這只是輕微的症狀,叫我試著不要用小孩的思維解決問題,我知道要別人了解另一個人很困難,但是卻又覺得搞不好自己才是錯的,應該要在更成熟一點更努力一些,但是我還是會覺得很痛苦,壓抑的時候很痛苦,自責的時候很痛苦,不知道哪個才是真的的時候很痛苦,努力維持平時的樣子也很痛苦,真的很想將自己的生命一刀了斷,卻又放不下媽媽。
版主回覆

親愛的吟華,收信平安!

  漫長的成長歲月裡,都忍著辛苦被不聽話的情緒牽引著!而妳為了維持旁人心目中良好形象,情緒一來是將自己躲起來大哭一場,甚至刺痛自己都得顧慮不想被別人看見傷痕,將自己的心情壓抑、隱藏、同時又自責是自己不夠努力,其實這些過程對妳來說是一次次的咀嚼傷痛,然而漫長的二十年妳都用這樣的方式 、心態,反反覆覆的希望自己更好一點,可是讀完這些讓人心疼的敘述,我們更加體會到妳已經是疲憊不堪,累到只剩下心繫的媽媽支撐著妳必須勇敢活下去的動力了!可見妳受情緒控管的折騰,是使盡全力的壓抑,雖然表面上回復平靜,而引發失控的因子究竟有因此被消融嗎?妳自己可以回想看看,這個檢視很重要喔!我說清楚一點:若妳因為某個點而情緒失控,而經過一番妳習慣的方式紓解情緒,除了要消融掉內在的不舒服之外,應該還會有一些領悟,也就是從這次經歷過程中,累積了下次面對挫敗或心情受影響時,該有應對的能量,這樣才是有效的抒壓方式,可是妳一路走來是處於自責、努力維持、是非對錯的猶豫,而重點是每個環節對妳來說是不斷的痛苦、痛苦、再痛苦…!我有點不忍心在往下讀了!

  年紀輕輕的妳卻已經與情緒困擾苦戰了二十餘載,那需要多大的毅力和能量消耗啊!我們感受到妳的一再挫痛,然而哪怕妳是多麼的心力交瘁,仍不放棄的鼓起勇氣願意與一個素昧平生的我們分享,我相信就是個契機吧!我將其比喻為乾枯的心靈,被一場及時甘霖滋潤了!才有機會讓我們瞭解你的痛,所以我們很誠摯的邀請你可否撥空拿起電話打給我們,將那些埋藏、壓抑在心底的任何複雜的迷思,可以在我們的陪伴下徹底釐清與適當的宣洩。

  我很肯定這是能幫助你的方法之一,而也一定還有更好的方法,我們還是很樂意與妳一起探討,已經累積了二十年了,應該會需要多點耐心慢慢的消融它,我們希望能一直陪著妳,直到找回真真實實妳喜歡的自己,那會很有自信的不畏旁人的眼神,快樂的做自己的主人喔!

  最後想提醒吟華,不忍心放下媽媽的孩子令人敬佩,妳是個孝順又善良的好孩子,爸爸發生重大車禍,身為人妻還能如此冷靜的安輔妳,無非是不想造成妳太大的壓力,這讓我深感到了母女連心的偉大情懷,現階段要跟媽媽一起照顧爸爸,親情的力量很難有旁人可取代的,這時候家人最需要的是一個溫暖的擁抱!

  吟華,我們很期待妳的來電或再次來信,先藉此祝福吟華爸爸早日康復,也祝福妳找到開心自在的自己!

回覆時間 2021-04-28 14:44:35
留言者
call my name
日期
2021/04/20
留言內容
感覺被捲入越來越複雜的同性地位競逐和鬥爭裡,請問我該怎麼辦?就算不去鬥人也會被霸凌,覺得非常厭煩恐懼焦慮悲憤,很疑惑自己在同性內的定位到底是什麼?
版主回覆

親愛的朋友,收信平安!

  聽到妳說,自己被捲入同性的地位競逐和鬥爭中而遭受到霸凌,這種莫名的委屈以及忍讓,令妳感覺到恐懼、焦慮、悲憤,不知該如何是好,也感覺到深深的厭煩;但同時又充滿疑惑,好像不知道自己在同性之間的人際關係該如何定位自己。我深深的體會著妳的感受,就好像過去的生命經驗中,自己曾經的遭遇一般。我也曾經懷疑人生,為何有如此多的苦難,一直到來到生命線服務,我真切的發現,這是許多人共同的經驗,許多人受到排擠和霸凌,有時候是因為自己表現太突出而受到嫉妒,有時候是因為機緣巧合,遇上他人正處於失衡的狀態,必需要以霸凌他人做為發洩。因為妳說得太少,我不能從字裡行間猜測出真實的狀況,但是我要說,在相類似的經驗中,我心疼妳。同時,我也希望這麼年輕的妳可以理解到人生這條道路是必需要親自去體會的,老天有衪的安排,只是現在的我們還沒能明白。

  如果說人生是一條長河,在河床中確實滿佈了各式的奇石砂泥,但又同時存在著更多不知名的,新奇的或好的玩的寶貝,也許是美麗的水草,也許是鮮活的魚蝦又或者是當地地質的特產,或者是人為的垃圾,甚至有些河流中更藏著寶石或金砂。然後水流就不斷不斷地流過,有些石頭激起一些水花,有些石頭阻塞了流水,然後形成了小小的堰塞湖,最後又轟然落下成為一道白練般的瀑布。妳說,這條河流有多精彩?人生也是如此,每一個困境都會成為一個新風景,只要我們能夠超越它。超越不若吃飯那麼簡單?如果是,那豈能稱之為超越,那又如何精彩?

  我從妳的文字中,看見許多的情緒感受的表達,知道妳是感受敏銳的人,對於發生在身上的事件,能清楚的知覺並且表達,我相信妳一定擁有同理的特質,才能覺知到她們的狀態,不去攻擊和反擊而只是承受。對於你問到「疑惑自己在同性間的定位是什麼」,其實無論在那裡,只要確定做人做事能忠於自己的內在、不愧於天地,也就是好好的做自己。四周環境裡的明爭暗鬥,實在不是我們可以掌控的,或許也會有如你所說的「不去鬥人就會被霸凌」的狀況,若我們很清楚無法在這樣的環境與之周旋,有機會,或許也可以考慮尋求更適合自己的環境。

  而妳提到這些事令妳感覺到恐懼焦慮和悲憤,我相信這讓妳很難承受的,雖然我不知道現在的妳是在校學生還是就業中的女孩。若目前暫無機會找到較和善的環境,我必須鼓勵妳去尋求支援。如果在校,可以找師長或輔導室的老師談一談,找一些化解的方法。若是工作中,公司是否有人資部門可以幫助,或者妳在經濟能力許可時,更好的方法是去找心理諮商師聊聊。當然,我們1995生命線或1980的張老師,也是很棒的資源可以提供協助。生命線與張老師,有線上輔導員能即時與你一起面對問題和討論,另外妳也可以繼續寫信過來或寫信到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 http://dph.tycg.gov.tw/mental/,點選諮詢問答集,由專業人員回覆,這也很好。

  親愛的孩子,不要選擇自行面對,要知道超越後才能有好風景,而超越也不是那麼樣的困難,只要我們用對方法找對資源。我們歡迎妳,在妳困惑無助時,隨時來電或來信,讓我們成為妳生命河流中超越困頓時的最好支持。

祝福妳,親愛又勇敢的孩子!

回覆時間 2021-04-26 10:23:26
留言者
陳和豐
日期
2021/04/20
留言內容
外婆碎碎念,外婆家空間很狹窄,我是一個有計畫。有夢想的青年,準備要自己買房子。新家還沒整理好前暫時住外婆家,外婆家房間空間很小,不好走動,啊我爬樓梯運動是有嗎!?這樣也要碎碎念,我體質比較怕熱,啊是不行是不是,唸什麼東西!倚老賣老的!
版主回覆

親愛的和豐,你好!

  從你的來信中,我們深深的感受到外婆的碎碎唸,讓你的情緒衝擊,很生氣也很煎熬,真是辛苦了!當情緒如此生氣下,和豐選擇來信,將內心的煩悶說出來,適時讓情緒有個出口,你做的很好。很值得按個讚喔!

和豐 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家庭總會帶給我們許多的影響,有一些甚至不是正向,愉快的,甚至有時還充滿著無奈,痛苦或者是暴力,傷害。

  看到你這麼年輕,就有計畫有理想,而且還已經購屋置產。真的讓我們很讚嘆!你真的是一個有為的青年。

  不知道搬到外婆家有多久了?有告訴外婆預計要借住到何時的時間嗎?借住的期間有沒有給外婆一些補貼?或者幫做一點家事?

  其實你覺得房屋空間狹小不便,相信外婆也有這種感受。假如我們心存感激外婆的收留,讓我們借住打擾。在面對外婆的碎唸時,心情也許較會平衡。

畢竟外婆的情緒出口只有碎碎唸!

  和豐,如果情緒上仍無法紓解時,很歡迎你再來信述說你的心情。也可以直接來電1995專線,線上輔導員很樂意陪著你,一起度過一段困難的時光。

祝福你 順心平安!

回覆時間 2021-04-26 10:21:19
留言者
日期
2021/04/20
留言內容
你好,我在身心科以經就醫用葯兩年,接受長期抗戰的我在上一次回診中彷彿被判了死刑,我被確認診斷出來的是難治型憂鬱症(沒有實質確認的重鬱症患者)、邊緣性人格,以及其他併發症狀,幾乎多到我已經數不出來以多少病症,我問醫生說:「除了我線在吃的葯,還有沒有更強效的葯來壓制我的病情?」,醫生非常友善,但他跟我說:「我的用葯以經壓制病情到很非常極致了。」,其實我聽到非常挫折,我那一瞬間覺得原來這世界上真的有藥物無法治療的病,目前正在思考我該自型斷藥靠自己的意志力去控制,還是去看精神科,我已經有過嗑藥自殺兩次的前例,由於我屬特殊體質,可以看見自己的未來(這比較屬於非醫學學系範圍內),導致我對自己的人生感到非常厭倦厭惡,我至今都在思考著怎麼自殺,而不是怎麼活下去…我來這裡請教,並非需要做什麼心理諮詢,只是想請問我的症狀究竟該不該看精神科。我覺得我不論吃藥還是自己壓抑都不受控制,所以找到這裡的管道,想冒妹請問我的問題究竟該 怎麼辦。 #補充1:我的症狀有憂鬱症、焦慮症、恐慌症、人格分裂、邊緣性人格(毀滅性人格很嚴重)、社交恐懼症(幾乎無法出門)、幽閉恐懼症。 #補充2:有自殘自殺濫藥傾向,對人生毫無目標也不想尋求目標,毫無求生意志,每天只想著如何自殺,但又有那麼一絲的希望自己能夠回歸正常人。 #補充3:用葯主要為三科羅菲絲、半顆克癲平、安立復、兩科保安思樂碇、景安寧(備用)、瑞丹碇、FM2
版主回覆

親愛的花:

  看了你的信,真的很為你擔憂,知道你受到憂鬱症的困擾,持續在身心科就診並服藥了兩年,但卻毫無起色,甚至被醫生診斷為難治型的憂鬱症,並引發其他病症,真的很令人掛心你的狀況。

  這兩年來,感覺的到你雖然無助、厭倦,對自己的狀況感到厭惡,甚至有過輕身的想法和念頭,但值得慶幸的,雖然你不過有多痛苦和難受,還是有一絲絲的期望,能回歸正常人的生活,可見你並不是毫無病識感的,更有努力思考,如何改變自己的念頭,這真的很不容易,也很令人欽佩和開心。

  憂鬱症真的是不容易醫治的病症,不像傷風感冒或是胃疾一樣,少則數周多則數月就能靠藥物或自身的調整就能好轉,也不是單一靠藥物調整就能有顯著的改善的問題,除了要遵循醫囑按時服藥、看診外,可能還要搭配生活作息的改變、生活環境的改變和生活習慣的養成中逐一嘗試適合自己的方式,進而讓自己心情、心態上能舒緩和穩定。

  知道你想要自行斷藥,靠意志力來克服病情,我反而擔心因為斷藥後,身體的承受度不同,可能會讓你症狀更為加重和不易控制,這個用藥的調整,還是建議你,好好的與醫師討論,建立一個調整機制,再逐步嘗試改變,這樣會比較好一些。

  另外,精神科門診也是著重在精神官能症、精神分裂等腦部問題的專科,若你對現有身心科的控制上,感到效果有限,也不妨可以如你所想,到精神科將你的困擾和之前的用藥情形,讓專科醫師協助評估,相信多少會有幫助的。

  知道你因為這些心理上的困擾,以及有看見自己未來的體質,對未來感到無助和厭倦,常有自我了斷、解脫的想法,真的很令人擔心,也希望你,這段時間,若有一絲這種輕生念頭,一定要第一時間聯繫我們或專業的心理諮商團隊(1925 安心專線/1995 生命線),讓我們即時分擔你的情緒壓力,陪伴你度過心裡最難熬的時刻,也期待陪伴你到症狀好轉獲得控制的時候。

回覆時間 2021-04-26 10:17:40
留言者
小伊
日期
2021/04/19
留言內容
那個...您好... 第一次描述自己的心理, 如果有冒犯或是語句不清的地方, 請多包涵... 稍微介紹一下自己, 我是就讀台北私立高中的高一生. 國小是在基隆就讀...國中才跑到台北念書. 而這所學校是從幼稚園到高中一貫體制, 少數人是外校進入. 我國小是班上的中心人物, 所以跟大多數人都很要好. 所以當時的我認為, 我一定可以融入新環境! 我抱著強烈的希望, 我自身的正義感和踴躍度, 踏進了新環境. 但是,到了國中, 生活並非我想像那麼美好. 由於大多數人已經提早認識, 所以有很多我不知道的話題. 另外, 上課班上只有我會踴躍(明明國小每個人都會舉手), 和積極擔任幹部(想幫大家忙), 而被誤解成自戀愛現自我中心. 莫名其妙的大鴻溝漸漸地. 把我跟大家疏遠開來. 但是, 我不想這樣, 因此, 我開始減少自己的發言, 注意自己的行為, 自我鼓勵以後會更好, 一定會好起來, 不必在意其他人怎麼看我. 唯一要做的是盡自己的可能去幫助大家, 減少大家的負擔. 每當有人拜託的時候,我會直接說好, 並且把事情處理得很完美. 所以很多人開始仰賴我請我做事, 我很開心, 因為終於有人願意找我... 但是這並沒有消除隔閡, 反而越來越多人離我而去. 甚至出現公然攻擊我的玩笑和言論, 被全班公認是"真正"最討厭的女生(表面上是別人, 情報從一位女生朋友聽來的) 其實我心知肚明(那麼明顯的針對性)...但我無法理解, 明明做那麼多事, 難道我哪裡做不好? 可是老師都說我做得很好餒...我懷疑自己, 一定是我哪裡做不好, 一定是我的個性不夠好, 一定是我態度太差...一定是我...的問題... 是我太爛了...我又持續修改自己的形象, 持續為大家奉獻, 持續軟化自己. 但, 外來的壓迫越來越強, 還有我的個性過於軟化, 和本身擁有強大的同情心同理心和豐富的情感, 我開始有強烈的自卑, 甚至激烈一點, 有想自殺直接消失在這個世界上的念頭. 漸漸害怕去上學, 時不時會想一些負面的東西(如何自殺才不會痛很久? 消失後會有同學為我哭嗎, 還是他們會歡呼?) 我不知道該怎麼辦...所以我利用處理班上雜事去減少思考的時間 去麻痺自己的情緒... 以及擠出時間找老師聊天. 我把自己變成有如工作狂的存在, 沒有自我的班級奴隸, 被拿來笑的笑話, 無法拒絕的濫好人...這一切都是我自己造成的... 以上大概是我的國中生活的脈絡, 接下是到新班級所發生的. 持續忍耐國中大家的惡意攻擊, 後面我終於脫離到新班級. 為了不要重蹈覆轍, 我一開始就放低身段, 並且讓自己設法變成好聊天. 為了至少能進去一個小圈子裡...我開始試著接觸各種圈子. 另外, 持續幫助大家打理雜事. 發現高中的大家, 明顯比以前還要好相處, 應該沒什麼問題...吧? 但是一段時間後, 圈子逐漸形成, 我"似乎"也成功進入一個小圈子. 可是...後來發現, 我變成班上最邊緣的人...(為什麼...)我發現, 被犧牲的人永遠都會是我. 我不在似乎沒有造成任何影響. 我一直被忽略, 分組永遠都被強制分割, 坐車沒人跟我坐 , 41人倆倆一起都是我被剩下. 最近一部分男生也開始會開我玩笑, 只要提起我的名字就會開始笑我.我到底又做了甚麼...我不知道, 我明明盡可能讓自己融合了... 我到底哪裡好笑了?有人說可能是我的聲線太粗...可是聲線這東西我不能控制阿... 我... 報到底哪裡錯了... 我很害怕, 又會變成像國中那樣... 叫我不在意別人是沒用的, 叫我拒絕別人我也做不到. (已經完全內化了, 徹底的濫好人) 可以告訴我, 到底怎麼和別人相處才好... 我到底哪裡不對了?
版主回覆

親愛的小伊,你好:

  讀完來信,對於年紀輕輕的你,能將自身所經歷的事件,以及內心的感受寫下來,並對於疑惑之處,寫信求助,想必是希望自己能真正的融入同儕圈、能被看見而不被忽略或犧牲。縱使你努力的放下身段、盡量幫助同學做一些事,想藉此拉近和同學間的關係,來得到認同或支持,然而卻事與願違的~好意總是被曲解、因此而被流言攻擊等等,心裡肯定是難過、挫敗的,而不知道該如何是好?真的是辛苦了!

  信中提到國小是班上的中心人物,指的是大家都關照你的一舉一動、你的需求等等,還是什麼呢?當下自己內心的感覺又是什麼呢?轉學後,離開原本的生活圈,中心人物的光環不復存在時,是否還記得當初內心深處的感受曾經是失落、孤單,還是什麼呢?重新融入新環境,需要勇氣,我們也看到了小伊相當用心的,希望藉由幫助別人的方式來製造和別人的連結,能有這樣的服務精神,真的很棒。然而我們更關心的是~小伊在助人的整個過程,是否快樂自在呢?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雖然說明了朋友的重要性,然而友情是否能長存,則取決於彼此是否都很用心經營。小伊與當初國小時期的同學,到目前還保持良好情誼的有幾位?而你們的友情是如何開始以及如何維持的?

  每個人都會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只是程度的輕重而已。任何人在接受到別人給的肯定、鼓勵、讚美等正評,內心想必是開心的;然而,被別人誤解我們出自於善意的行為或是負評時,內心除了難過外,是否有勇氣去表達或澄清,讓別人真正了解自己的本意呢?這也可能影響後續彼此關係的親近或疏離。每個人的時間和精力有限,而且朋友是重質不重量,實在沒辦法讓人人都喜歡自己或是變成好朋友。不妨試著觀察周遭和自己個性相近或興趣相同的人,透過共同的話題慢慢建立關係,再認識朋友的朋友;若是能在同學請託你幫忙時,同時也邀請他們一同參與、教學相長,歷經相同的事物,能因此熟悉彼此,所建立的革命情感,也能堅定彼此的友情。親愛的小伊,要知道有人隨時關心著你,當你覺得悲傷、孤單想要找人傾訴心事或遇到任何負面的情緒,找不到合適的方法解決,需要人陪伴時,也可以來電生命線1995專線,線上的輔導員會陪伴著你一起面對問題,釐清困境;亦或可寫信至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http://dph.tycg.gov.tw/mental,點選諮詢問答集,由專業人員回覆喔!祝福你。

回覆時間 2021-04-26 10: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