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心理諮詢 首頁 > 線上心理諮詢
 
留言者
Miya
日期
2021/03/10
留言內容
我是第一次上來抒發我的心情⋯因為我沒有人可以說也不敢說!我是一個全職媽媽,有一個2歲女兒,我是一個很糟糕的人,脾氣不好,又沒耐心,我不知道我應該要如何改變自己,沒有耐心又煩躁的時候就像變個人似的,完全克制不下來。現在他已經兩歲了,我遲遲還沒改變,我無法做到耐心的跟她好好的說話,好好的溝通,現在變得只要我講過一遍,小孩如果沒有記起來或是認真聽一直重複犯錯,我就只會用打罵的方式,當下的情緒我真的是崩潰到不行,怒吼著為什麼你這麼笨,怒吼著為什麼我講那麼多次都不會,尤其一件事情犯很多次了以後,我真的很納悶,為什麼你要故意一直犯錯呢?到底為什麼,我問她為什麼,但她完全不說話光會哭,這時候我就更生氣了,而且很煩躁,煩躁到叫她出去不想看到他,有時候還會打他屁股,甚至會逼著她一定要跟我說話,說出為什麼要一直這樣⋯可是時間拖長了,事情反而沒解決,還有一堆的事情等我去收拾⋯等到我情緒冷靜之後自己就開始哭,而且很捨不得她竟然有我這樣的母親,我覺得自己很該死⋯每天都在這樣的循環裡,很愛他可是又捨不得又無能為力⋯我知道她長大的時候也許會不要我這個媽媽,我也知道也許她長大的時候會厭惡我並且離開我,我好希望能做到耐心跟她說話並且不能發脾氣也不要打罵,我知道我是一個失敗的母親⋯
版主回覆

Miya你好:

  全職媽媽一點都不輕鬆,不是在家陪陪小孩、簡單弄個餐點、打掃家裡,不用為了五斗米折腰就好的行業,而是超級擔心、超級費心的行業,時時刻刻要擔心孩童安全,煩惱孩兒的飲食,更要處理幼兒的情緒反應,真的很不簡單。

  2歲的孩童,已經開始進入語言的爆炸階段,可望獨立自主,對任何事都充滿了好奇心,但也會因為表達能力和大人之間的落差,而有過度的情緒反應,因此這個階段的爸媽常常會覺得孩子很愛哭鬧,想要以哭的方式達成自己的需求目的。因此,這時候每天24小時都必須處在這個壓力鍋之中,真的很難不爆炸呀。

  這段時間你過的真的很不容易,也知道你會因為處罰了孩子後,會有心疼愛自責的感覺,個覺得因此自己不是一個好媽媽,覺得很無力處理面對。這時候你能想到來信尋求協助,並對自己的問題,尋求克服的方法,這是一個非常正確的選擇,真的很棒。

  家人上班後,家中雖然你和孩子是相處在一起的,但其實這時候的你一定是很孤單的,沒有人能及時理解你的想法和聊天對談分享你的生活點滴,因此這時候的你,一定要學習察覺自己是否壓力開始變大了,一旦快要到壓力的臨界點時,就要能適時跳脫出來,儘快把壓力釋放掉,才能用調整好的心境再次面對幼兒。

  從你信中,我也發現到,你是很疼愛孩子的,只是當孩童無法照著你的要求完成指示時,兩人情緒都湧上來時,往往理智線就被憤怒給衝破了,事後的只會讓自己更覺得無助和懊悔。

  每個人面對壓力和釋放壓力的方式不同,所以也請你要想想,以往你都如何調適好自己的情緒?如深呼吸、聽音樂、找好友聊天…等等,找到能立即釋放自己壓力的方式,就能早點從負面情緒轉正面情緒,並可避免同時與幼兒的情緒都處在高張的情境,而造成最後用打罵的方式來處理問題,並讓自己事後更覺得難受過意不去。

  除此外,或許你也可以透過社區的一些資源,如媽媽社團聚會、鄰里文康活動,藉由外出一起參與活動,讓孩子有其他可以玩鬧的夥伴,轉移時刻黏著你的需求,也可創造出讓你心靈放空片刻的好機會喔。

  從你簡短的來信中,我只能先從關鍵的訊息中,嘗試理解你現在的處境,雖然效果可能有限,但也期望先從最顯而易見的問題中,提供你一些不同的思維,進而讓你找到適合自己減壓、減震的情緒處理方式,並讓你可以快處調整心情後,再處理孩子情緒的技巧。若當下仍無法控制自己情緒和壓力時,也歡迎你能主動來電(生命線1995專線)和我們聊聊,透過即時的協助和陪伴,除了讓你心情能有平復和舒緩的時刻,也可和你一起討論和面對。

  祝福你,平安順心!

回覆時間 2021-03-15 13:29:36
留言者
葉小潔
日期
2021/03/09
留言內容
我弟很會罵家人笨蛋白癡,只要我這個姊姊或者媽媽做錯,他罵這麼簡單的事情都不會,感覺就是個沒有耐心的人,有時候他說話語氣態度真的很差,我有時候不自覺的落淚,不知道是要兇他還是要好好跟他講,不知道這個算不算言語霸凌
版主回覆

Dear小潔:

  妳好~~感謝妳在生活苦悶時不忘提筆寫下心情感受,讓我有機會與您一起面對生活中的難題。收到來函,從簡短的文字敍述中約略得知,弟弟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出言不遜動不動就惡語傷人,缺乏修養的言行舉止讓妳很難受,不懂得尊重的他,說話總是口無遮攔不經大腦,完全没有顧慮到妳的感受,心疼妳一直黙黙地在承受著這些負面的言語。對於該斥責還是好好跟他溝通,卻又陷兩難無法抉擇,因此即使心裡很受傷委屈還是選擇忍氣吞聲,辛苦了。

  生活中,我們害怕被社會排擠,被別人嘲笑,總是維持著光鮮亮麗的形象,習慣性地將自己的禮貌、教養展現給我們的同事、朋友甚至陌生人。

  而在最親近的家人面前,我們的態度反而非常隨意,直來直往不太「裝」,因為覺得是自己人沒關係,所以在自家人面前,呈現的都是最真實的自己。

  「你怎麼這麼煩啊,能不能不要管我了?」或「你怎麼這麼不聰明啊,這件事都跟你說過幾百次了!」這些話是不是很熟悉?這些未經修飾的話語,通常都是對最親近或最熟悉的人才會脫口而出,或許只是慣性的口頭禪,但當彼此對言語的認知想法不一致而有差異時,很容易因為「說者無心聽者有意」而產生誤會,俗話說:【話不說不明,燈不點不亮】所以家人間若能適時保持良好的「溝通」不但能了解彼此的想法,更有助於增進彼此的情感與互動,也可避免不必要的誤會。

  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對至親的家人來說,也不例外。

  總會有人讓你生氣、讓你難過、讓你咬牙切齒。並不是他們有多壞,而是因為你很在乎。越是在乎,越是在意,就越受傷。

 

  生活中,不愉快的事,看似複雜,其實簡單,關鍵在於我們怎麼看待了。

  看得開就不生氣,不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看不開就生氣,有點情緒也很正常。但,一定不要生悶氣,不要想不開,不要把不良情緒壓抑在內心,更不要在別人的陰影中迷失自我!

  與妳分享一個故事:

英國有一對很有智慧的夫妻。布朗先生正在教他五歲的兒子安迪使用剪草機,父子兩剪得正高興時,父親進門去接電話。

五歲的安迪把剪草機推向父親最愛的鬱金香花園,不一會,已經有兩公尺長的花圃遭殃。

布朗先生出來,鐵青著一張臉。眼看他的拳頭已經高高的舉起……忽然,布朗太太出來了,她看見滿目狼藉的花圃,馬上知明白發生了什麼事。

她小聲、溫柔地對先生笑道:「喂,我們現在人生最大的幸福是養孩子,不是在養鬱金香。」

三秒鐘後,他們交換一個吻,一切歸於平靜.......

透過"智慧" 的眼睛看,你會發現原來每一個人都有值得你尊重及學習的地方。

 

  一位哲人說過:「你的心態就是你的主人。」

  好的心態,可以讓自己更豁達樂觀。

  人最大的敵人不是別人,而是自己;努力地改變自己的心態,學會積極地看待人生;要想事情改變,學會凡事都往好處想,我們無法改變環境,但可以改變心境,我們無法改變人生,但可以改變人生觀。路,不通時,選擇轉個彎,心,不快時,選擇看淡;改變一下自己的態度,去適應不同的情況,才能開心過好每一天。

  我們不是聖人,所以常走錯路,路,沒有錯,錯的只是選擇。如果,在一條走錯的路上,別人都步履蹣跚,愁眉不展,而我們卻依舊笑顏如花,坦然前行,久而久之,就成了錯誤路上的一道風景,亮麗了別人的眼睛,也愉悅了自己的心。當我們的心不同了,腳下的路也就不同了,陽光會明媚,傷痛也會遠離。

  用樂觀的心態面對生活,妳才能過得更幸福!。

  祝福妳~~~最後,當妳心中感到苦悶無助需要我們的支持與陪伴時,歡迎隨妳時來電1995生命線,生命線是24小時全年無休,線上的輔導員會陪伴妳一起面對問題。若妳願意也可以再來信生命線或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網站:http://dph.tycg.gov.tw/mental/

回覆時間 2021-03-15 13:26:16
留言者
張星
日期
2021/03/07
留言內容
總覺得自己得了控制狂症,自己在這半年內瘦了10公斤左右(不知道為什麼),爸媽都很希望我能夠胖回來,使身體機能能夠恢復,但我卻在意身材,事實上心理覺得現在的體重能維持就好,不太會想要胖回來,但卻常常喜歡控制著妹妹,一心希望他能夠胖起來(不要比我瘦)有點見不得人好的感覺,前一陣子他都會乖乖聽我的話好好吃東西,但最近他卻開始反抗我,身為國中生的他可能也會在意同儕之間對身材的要求吧,有時候會開始這個不吃那個不吃,但我不知道為什麼就會不由自主的想要逼迫他吃(就是不希望他瘦)搞到自己精神壓力很大,每天想著如何叫他吃,但又不能被父母發現我這樣逼他,真不知道為什麼自己會這樣子想要控制他......他最近也對我很反感,動不動對我發脾氣,我也覺得莫名其妙。有天晚上睡覺的時候,身體還不自覺的走到書桌前拿起美工刀,準備讓她消失在這個世上,因為覺得沒有他,我的生活就能夠很輕鬆很快樂(但幸好我回過神來時有趕快把刀放下)
版主回覆

  反覆閱讀你的來信,感覺正面臨青春期的你們為身材與進食間產生矛盾心結,父母希望多吃多健康讓你倍受壓力,你轉而控制妹妹飲食造成彼此衝突,讓你身心俱疲,這段日子辛苦你了,讓我們一起討論是否可以找到解決的良方。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對健康的定義:「是生理、心理及社會適應三個方面全部良好的一種狀況,而不僅僅是指沒有生病或者體質健壯。」生理健康可以用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 BMI)來衡量肥胖程度,其計算公式是以體重(公斤)除以身高(公尺)的平方,正常值為18.5≦BMI<24,如果你與妹妹的BMI都在此範圍內都屬於健康,無須擔心身材走樣。

  你們都正值國高中求學期間需面對課業、人際關係的多重壓力,又因身體荷爾蒙的變化,情緒高低起伏快速,都會造成反抗衝突。其實大家漸漸長大都可以為自己健康負責,尊重彼此決定,家人相處會更和諧。

  信中談到你覺得有不由自主的控制欲,半年來瘦10公斤代表你內心產生焦慮憂鬱情緒影響你的生活作息,捫心自問是否缺乏自信,需要控制別人來產生快樂,總覺得問題出在別人、事情要在掌控下才完美,這都是焦慮憂鬱的原因,我們應該面對問題,對自己的快樂負責,而不是期待別人讓你快樂,我們合理設定對他人的期待,還要接受人生大部分時候總是充滿未知數,就因為環境多變人生才會過得精彩。

  嫉妒是一種內心最黑暗的情緒,在人所能表達的情感中,嫉妒是最令人不安的一種。因虛榮心常與他人比較,就可能羨慕進而產生羞愧、憤怒、怨恨等情緒,對生活、人生、工作、事業都會產生消極的影響,嚴重者,甚至不擇手段地破壞、報復他人。例如多年前清大女研究生為男友爭相吃醋將女友人殺死用王水毀屍想讓對方永遠消失,這是嫉妒心下讓人走偏了路犯下滔天大罪也毀了自己大好前程。信中感覺你害怕妹妹的身材瘦下會比你好看,酸葡萄心情湧上心頭,你施壓要她進食,在她不如你意時感到生氣,在潛意識驅使下想讓她消失,這是很危險的思想與行為。想一想你內心是否擁有沒自信的自己?害怕失去什麼?正向改變是否讓你變得有自信?如何積極做法能達到你的目的?當我長大成人邁入職場工作需面對同事長官、找尋伴侶、結婚生子時將面臨更多比較競爭,現在的你能全面地認識自己,既看到自己的長處,又正視自己的差距,揚長避短,發掘自身的潛能,積極學習專業技術,展現其獨特性才能,將來必能一枝獨秀。

  最後,要跟你說的是,你願意把心裡的話講出來,這是很棒的,你可以向家人反應你的感受,因為家人是彼此關愛著對方。若焦慮憂鬱情緒一直持續,找朋友陪伴說說,運動或到戶外走走,看一場電影,都是舒壓方法,如壞情緒已經影響到你的睡眠與生活,就必須要尋求專業醫師或心理師的協助。生命線歡迎你有需要時隨時來信,也期待收到你分享後續的生活訊息;或寫信至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http://dph.tycg.gov.tw/mental/ 點選「諮詢問答集」,會由專人回信給你;另外歡迎你來電1995,線上輔導員會陪伴著你並即時討論問題,或許對你有所助益。祝福你!

回覆時間 2021-03-15 13:07:00
留言者
我覺得人生很沒目標
日期
2021/03/07
留言內容
我覺得人生很沒目標,也很沒有意義,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不管做什麼都感覺不到開心,對任何事情都提不起興趣,也常常很焦慮,只要事情沒有做完就會焦慮到哭,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我好想逃離這一切
版主回覆

  謝謝您的來信,您對自己與人生有些反思與檢視,也因此願意信任地和我討論,這是很好的。是從什麼時侯開始對人生感到茫然與焦慮或近期家裡、學校、課業、朋友(同學)…有發生什麼讓您感到有壓力的事嗎?

  您期待自己能找到人生興趣與目標,事情要如期完成…,但現實與理想上的落差,讓自己倍感徬惶與焦慮。感覺您是認真、自我要求高的人,所以很確定您已在尋求人生目標的路途上了,為了有更好的自己與表現,年紀不大,就能自我思維與探索人生,真必須給您按三個讚!!!

  感覺您很想脫離此憂鬱(焦慮)的漩渦,過去是否有過類似的狀況與問題,若有的話您這段時間是如何渡過的呢?以下一併提供您參考:

第一、凡事急不得,要同時完成多項工作,不是一件簡單容易的事,先有計劃再按步就班,一件一件的完成。

第二、事情沒做完會感到焦慮是正常的,負責任的人才會有如此的壓力,再者没有人是完美的,大家包括你我都不斷地在學習中,若事情太多,試著找到要領,再依輕重緩急來完成,把焦慮降到最低。

第三、可嘗試接觸和參與不同領域的活動或至輔導室進行相關心測,慢慢釐清自己的狀態、性向與潛能,找到自己熱誠喜歡開心且能持續的活動,我自己也是如此找到興趣的,再依此漸進地訂立人生目標,此時給自己一點時間與空間是很重要的。凡事非一蹴可及,適時運動、營養均衡,偶而散步散心,思緒放空,自我放鬆。

      平時若心情低落時,有親朋好友可以聊聊嗎?若長期持續有此困擾,並影響了您的生活與課業,會建議除了找信任的人談談外,必要時可以去就醫或尋求師長及輔導室的協助。我很樂意陪伴您並和您討論,歡迎並謝謝您的來信。日後尚有需要時,歡迎隨時來信,或進線1995生命線,我們共同面對問題。深深地感恩與祝福!

  祝平安 健康

回覆時間 2021-03-15 13:03:07
留言者
悲痛困惑
日期
2021/03/09
留言內容
常常跟家人講到困惑自己的問題或者需要他的贊同肯定時會收到鄙夷、不耐煩、輕視、厭惡的肢體語言,覺得他一定有病,明明自己無能還覺得別人無能,我想他應該就只是出於不習慣而去厭惡自己不了解的東西吧,每次接受到類似訊息都感覺非常恐懼焦慮悲憤痛苦,像是在最需要肯定鼓勵讚美時整個人被否定,剛剛升起來的自信心和獨立思考的自我意識被用力打了一拳又萎縮下去,感覺真的很糟糕
版主回覆

自稱悲痛困惑的小姐:妳好!

  從妳的來信中,瞭解妳會與家人分享困惑問題,令人深深覺得妳是個愛家的好女孩,想必家庭是讓你妳能撫慰心靈的安全堡壘喔!

  但,細膩的妳,會敏銳地感受到家人的互動中,偶有輕視、不耐煩的肢體語言,讓妳恐懼焦慮與悲憤痛苦。善良的妳,又能體諒家人應該是出自於不習慣於自己不了解的東西,而在無意識中表現出來厭惡的行為舉止!!

  可是,滿心期盼需要被肯定的妳,在此時卻像遭受重重一擊而自信全無!深深為妳的受傷、委屈、無助感到心疼與不捨啊!

  在人際互動中,每個人都有可能在無意識中出現一些情緒在肢體語言中,我們也很想有機會從別人的眼中看到自己的被重視。

  家人的相處模式總會因為彼此太熟悉而不拘小節。如果,妳覺得他們的直接表達,讓妳的心裏不舒服,可真誠的與他們談談妳的感受,讓家人了解妳的感受和需求,進一步藉由溝通而達到彼此互相提醒與改善。相信家人在互相關愛的基礎上,真實的表達彼此的情緒,也能建立自信和自我肯定喔!

  讓我們來回想一下:與家人的互動中,曾經出現過和樂、溫馨的畫面嗎?笑談之間,是否有些印象深刻的幽默情境呢?當時又是如何做到的?

  有時候遇到不順心的狀況,不妨暫時離開現場,轉移情境,如聽音樂、運動、閱讀、做自己想做的事….,都是轉化心情的好方法;也可以出外走走,或找知心朋友訴說,或尋求專業心理師的協助喔。

  當然!更歡迎你撥打1995協談專線,我們的輔導員都非常樂意24小時陪伴妳共同討論問題的,祝福妳一切順心如意!

回覆時間 2021-03-15 13: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