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心理諮詢 首頁 > 線上心理諮詢
 
留言者
未進化的人類
日期
2021/07/03
留言內容
我看了你的回覆我的心情很平淡, 謝謝你知性又耐性看完許多抱怨. 大部分來說認為出現自殺情形的時候已經是病態了, 要是我爬文或者是看完某些電影認為已經病態的人,除了傷害自己或者是傷害他人才能紓解自己情緒. 又或者原本正常生活,某些病態的人干擾使自己也成了病態這種人生能活下去的理由只剩下報仇. 法律處罰看的見的犯罪. 那些以病態犯罪的從可而見是過著多病態的人生, 一星期前診所醫師有推薦我尋求身心診所. 目前我的精神狀況對於不必要的吵雜聲會覺得很刺耳, 忍受不了之後脾氣就爆發了, 我也不懂我自己是不是挺負面的,甚至有些躁症. 人際關係上沒有常常能聯絡或者可以引導我的朋友 盡可能聊著聊著就沒話題了. 與其面對著壓榨或者欺壓不如放手犯罪也許才是我人生的責任.
版主回覆

未進化的人類

       閱讀你的來信,能感受到現在的妳,是用了多少理智的心來回覆此信,真的很辛苦及不容易啊~除此之外,還是很心疼被感情所傷的妳。也許,妳會覺得被受傷害的人是妳,身為回信的我又如何能懂妳的傷。確實,受傷的人是妳,但我從妳如此沉重的字裡行間之中,感受到妳被情深深的傷而且又讓妳陷入了痛苦與否認自己的深淵。

       妳為自己取了一個很特別的名字「未進化的人類」,我猜想是否含有其他的寓意,想傳達你的感受是那麼的純樸與真誠。而如此純真的妳,卻得不到妳所期待的愛情。看著週邊的人,更加讓妳難受。如今的妳,又要如何一個人去面對這樣的失落。

       然而,反覆讀著妳的文字時,感受得到妳無法相信自己、也無法接受自己為何得不到愛,的氣憤。如此憤怒的妳卻開啟了攻擊妳自己的念頭,甚至也有想傷害別人的念頭。雖知妳已陷入失落與痛苦的深淵,但我不清楚為何也無法理解,妳這個念頭「與其面對著壓榨或者欺壓不如放手犯罪也許才是我人生的責任。」是怎麼爬入妳的腦海裡。

       此時的妳,心中應該有許許多多的念頭,那一個念頭對於妳來說,是最過不去的;那一個感覺,是妳不願意去觸碰的。先停留在那,好好的感受。例如:我被拒絶了,我感覺好「丟臉」。就停留在那個「丟臉」的感覺裡,並且好好去面對這個「丟臉」的感覺,也許這個感覺讓妳不好受,但這個不好受,真的會讓妳的身心有那些變化。也許,下次我們可以聊聊這些在妳身心上的變化。

       要接觸真實自己的感受,是需要有勇氣。我相信,妳能來信訴說妳此時的狀態,妳的勇氣是無庸置疑。同時,如果妳願意,妳也可以利用1995生命線、1980張老師專線、1925安心專線,這些專線都專業的協談人員可以提供即時的對談。

回覆時間 2021-07-16 15:12:26
留言者
陳和豐
日期
2021/07/08
留言內容
我是巴士迷兼油電車迷兼自行車迷兼計程車迷。我決定的工作就是做網路拍賣跟開計程車,街頭藝人,父母自己的怒氣有必要發洩在小孩身上!自己壓力大又不是我的問題!有必要這樣嗎!
版主回覆
和豐你好:
       在生活中有許多的事讓你心煩,父母的價值觀、母親的碎碎念,還有酸民及號稱的正義魔人⋯等。你的工作或許你的父母親有意見,他們的表達方式讓你很不以為然,母親對你的關心讓你倍感壓力,甚至一聽到又在講相同的話,你的情緒就被撩起!你的工作開計程車、街頭藝人、網路拍賣會接觸到各種型態的人,有機會遇到「三觀」不同的人,此時若跟他們有所對話,你的心情會是如何呢?你連續發三封求助的信,現在的心情感到緊繃、憤怒、焦慮是嗎?

情緒的紓解是現代人必修的一門課程,或許會認為很難控制自己的情緒,情緒會被生活中家人、朋友或網路世界的酸民所影響。我們人在情緒來的時候的對話,很容易傷人及自傷,事後讓自己的心情很難平復。確實情緒來的時候是很難控制的,但是我們可以學習面對情緒的技巧,讓自己情緒來的時候可以從容的面對!以下的觀點提供你參考:
1.情緒化思考:「情緒化」思考,讓人越「想」越氣。當家人因不了解而指責,被外人莫名的評價,有時候每個人都會感到憤怒及不安,這是情緒在提醒我們「現在發生了什麼事」。若要是之後一直想著當下所發生的事情,如「媽媽又再說⋯,酸民講一些令人憤怒的話⋯⋯」這會導致怒氣像滾雪球般越滾越大,就會讓事態開始往不對勁的方向發展。這時候你可以試著只要承認「自己目前正陷入困境」,就不會陷入「情緒化」的狀態,也能開始改善困擾自己的狀況。也就是說,「情緒化」不是情緒的問題,而是「想法」所導致。這才是關鍵所在。
2.如何面對酸民:人謾罵的目的有兩種:「權力鬥爭」或「引發戰鬥」,落敗的一方會想要「報復」,當事人雙方落到這個階段時,想要解決問題已幾乎不可能。若要避免,當對方挑起權力鬥爭時,就不要隨之起舞。當意識到對方開始挑釁,想引發權力鬥爭時,要盡快脫身不要回應。
3.課題分離:自己的事自己做,別人的事那是別人的事不需要介入。人際關係的紛爭,大多都是因為干涉他人的課題所致。要區分是誰的課題,只要思考「因為這個決定帶來的結果,最後會由誰來承受?」
       關於自己的人生,我們能做的只有「選擇一條自認為最好的路」,至於別人要對我們的選擇做出什麼評斷,是別人的課題,是無法干預的。要學會懂得「課題分離」,因為當在意別人眼光和對我們的評價時,就會不斷尋求他人的認同。不要介入別人的課題(如你父母對你工作的期待),也不要讓任何人介入你的,這就是解決人際關係的煩惱方法。面對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只要做好自己該做的、不對自己人生說謊,至於別人如何評斷或是怎麼看待我們,因為無能為力所以無須在意。

如果你還是感到焦慮、憤怒也歡迎直接來電生命線1995線上的輔導員能陪伴你一起面對問題喔!祝福你,平安順心!

回覆時間 2021-07-14 16:29:28
留言者
膽小鬼
日期
2021/07/02
留言內容
您好: 我在現在公司服務20多年,兩年前我剛轉調管理部門,公司也成立新單位當然也來了新主管A,A很專業兩年來對公司是有貢獻,但也製造公司內部很多紛爭,A的個性不好非常非常情緒化,也喜歡打探公司內的八卦,且和許多同仁發生過衝突,但若同仁不會反擊,或不順她意,他就會持續性的以言語暴力對待,有些同仁因此離職或退休,因我是人資主管這些同仁都會找我談,我為了公司不受影響,盡全力安撫同仁,還幫忙A主管說好話,希望大事化小,小事化無,但我心裡總有罪惡感,所以也在前不久6月找機會向我主管報告。 關於我,因工作關係和A主管較常接觸,因環保或承攬商施工作業讓他不高興,A就會暴跳如雷以電話對我咆哮怒哄及責罵,每次接到這種電話都讓我緊張害怕,我因主管包袱是不會對A反擊的,當然為不讓他生氣,我會帶部門同仁趕緊矯正錯誤,我也會一直宣導部門同仁不要再發生錯誤造成A單位困擾及指責,我的部屬幾乎都接過A主管不禮貌的電話,對我則是持續性,我至少接到9次以上,每次A不聽解釋掛掉我電話都讓我恐懼到極點,最近1次是這週一6/28下午,那恐怖的咆哮怒吼到現在我不自覺想到都會心生恐懼害怕,也影響睡眠,這幾天還會莫名情緒失控大哭,昨天也被家人催促去看精神科,醫生說我壓抑太久爆發了,給了我藥減緩,我是被職場霸凌嗎? 年初A主管舉辦員工關懷課程,外師在講職場霸凌會有那些現象情形時,我竟然不由自主流眼淚,被這反應我嚇了一跳,我真的害怕自己是受害者,A主管很受老闆器重,因他的專業吧,請問我該怎麼辦?怎麼辦?我真的希望公司能盡速恢復過去的平靜,同仁間互相關心和樂相處,想到下週一上班可能會遇見A ,我現在就開始緊張害怕。 請幫幫我,謝謝。
版主回覆

親愛的膽小鬼:

       看了你的來信,敲著鍵盤要跟你回信,光是稱呼你『膽小鬼』我的內心就揪心不已。妳目前的處境真讓我感到心疼和不捨。這些日子妳是怎麼撐過來的?

       妳在公司服務20多年,兩年前轉調管理部門。我不知道那時候妳成為一個單位主管是平調,還是高升。但可以肯定一件事,公司同時成立新單位出現了A主管,在那個同時也是妳夢魘的開始。對嗎?

       面對一個與妳個性完全不同的人,在同在一個公司共事。妳大可保持距離,井水不犯河水。然而偏偏妳和A同是單位主管而且必須緊密合作,公司才有產能。於是妳周旋在屬下和A之間;妳極力安撫屬下還不斷幫A說好話,要屬下盡量配合A。 目的無它,只是顧全大局不要影響公司。

       這樣的苦心,吃力不討好的模式妳也撐了兩年的時間,真是不容易啊!這麼辛苦卻沒有達到妳的預期。「過度的壓抑大到只要接聽A的電話都會心生恐懼害怕」對你而言這是多大的折磨啊!最終換來的是在家人的催促下看精神科。不難想像現在的妳是多麼懷念「過去同事間彼此的和睦相處,每天過著開心又平靜的日子」。

       今天你不因困境打退堂鼓,選擇調職或退休。反而越挫越勇,願意來信把問題呈現出來,設法找到解決的方法。我覺得你是一個有智慧的人。危機就是轉機,現在讓我們一起來討論,如何扭轉頹勢,改善現況。重拾在職場上用輕鬆愉悅的心情過著開心又平靜的日子。

首先我想問膽小鬼;妳認為妳和A在公司的位階是平行還是上下關係呢?

       妳信中有兩次提到A很專業 很受老闆的器重。然而在信中我感受到妳是一個待人溫和、守本分 ,加上20年的年資。老闆才會給妳人資主管的位子。我覺得妳也被老闆器重只是妳不自覺罷了。妳跟A在職位上是平行且同等重要。妳漠視了妳的能力,妳下意識不自覺矮化自己。也是妳當面對權威時(A的專業、強悍)妳會緊張害怕的原因。

       從你的來信中,我看到的是A有專業能力但卻不善與人互動,不順心就咆哮、怒罵、甩電話。有時候一個人用憤怒表達情緒,其實是他心裡想不出更好的方法解決困難,用虛張聲勢來武裝內心的焦慮和無奈,這時憤怒其實是一種求救訊號。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A主管就不是一個可怕、討厭的人,而是一個需要協助的人。

       面對這樣的狀況,提供幾個處理原則給妳參考:

1.  溫和且堅定的態度和溝通過程中保持中立客觀就事論事,不諉過,不帶情緒字眼指責對方或包庇屬下,別讓你的情緒被帶著走。記住,對口語施暴者,討好、示弱只會增長他的氣焰。雖然適度的拒絕是需要學習跟勇氣的,但這是基本立場跟界線原則。

2.  如果A連說話機會都不給,常會甩電話,確實會造成相當大困擾。有沒有嘗試過別的方法?例如試著用MAIL方式或line。清楚表達妳對事件的立場和作為。(寫信留底,Line也可放在群組成為日後保護自己的證據)這些都是可行方法。

3.  A主管會邀請外師來上員工關懷課程,某種程度上是否也意識到自己的狀況,但卻無法找出解決、調整的方法呢?還是他像是「國王的新衣」童話故事裡的國王,穿著新衣逛大街。只是公司有沒有人有足夠的勇氣跳出來告訴國王真相。不論是前者或是後者,感受得出來公司及A主管都需要協助。

4.  確認主管是否確實知道A的狀況(你有提到曾跟主管說過A的狀況,主管的反應是什麼呢?)。不從個人的喜好,而從身為人資主管的「職責」與主管討論及示警的A的狀況。反映因為有多數現職、離職或退休同仁曾找妳談過A的狀況,基於「民法」、「勞基法」、「職業安全衛生法」等相關規範,如果公司不協助A改善它目前的狀態,未來有可能會讓公司陷入違法之虞。而我們也不是希望趕走A(因為A很受老闆器重),而是希望透過協助改善A的狀況,來達到雙贏的效果。(例如:透過教練式引導、員工協助方案服務等)

       當然,目前最重要的還有妳的健康狀況,你多久沒有好好跟自己的身體、內在好好相處?希望妳聽從專業醫師指示定時服藥,相信身體會很快復原。惟有先調整好自己的狀況,妳才有更多的心力能協助公司、同仁來處理職場人際的議題。

      「所有的發生都是好事」這句話一直是我個人座右銘。在此也分享與妳。也希望這封信對妳有幫助。讓妳有個方向依循。

       當然改變不是這麼容易,例如很多的舊有習慣跟模式都得重新洗牌。面對不習慣不熟悉或著是別人的眼光。可能很快又回到舊習慣裡。

       改變需要付出代價,改變需要定力跟決心。當目標設定,一開始一定有很多想不到的問題衍生。我希望妳持續來信我們願意一路陪伴。或上網『桃園市社區心衛中心』進行免費諮詢面談預約。祝福妳!

回覆時間 2021-07-14 14:43:46
留言者
林家瑩
日期
2021/07/09
留言內容
我自己都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常常突然好想大哭 沒原因沒生氣 甚至脾氣越來越暴躁焦慮一點點事情做不好我都會暴怒,小時候 我媽媽常說我爸有心理上的問題,我不知道是什麼問題 我爸每一次都會突然的生氣打我 打我媽 甚至拿著刀追著我跑(雖然說國小的事情我卻記得很清楚 我媽總是說你爸爸和別人不一樣 我爸常常生氣半夜惠上房間砸東西砸門 甚至把我們所有人叫起床大罵一頓,我好生氣好生氣 記得有一次他又再一次的叫我們起床大罵我們一頓揍我一頓踹著我腿打我的頭….拿著刀揮舞著 他把刀丟出去之後我突然有種想殺了他的衝動 這種衝動不止一次….後來爸爸外遇了 爸媽也同樣為了這事吵了無數次,每一次我都看到爸爸在打媽媽 爸爸一生氣就叫我們去死去死去死 媽媽也叫我去死過 爸爸一生氣就把我和妹妹弟弟媽媽趕出家門不讓我們回去睡覺 常常講很多很多很多難聽的字眼跟話語 當時的我沒有什麼感覺 慢慢的 我發現時間過的越久 我越容易記起那些畫面跟事情的發生,也開始了做了我媽希望我走的路一路刀今天我壓力負面情緒真的好大好多…甚至負面情緒一來我總是有想死死的衝動,覺得到底 活在這世界上意義在哪?我看不到 沒有和家人講過 我知道家人們不會了解 曾經和媽媽提前過憂鬱症,媽媽說我有那麼容易得嗎?我問,你怎知道我不會有? 每天白天晚上一定都要和爸爸問好。 但是我不想 我真的沒辦法討好我爸爸 我媽讓我討好他 我做不到..每當這樣我腦中總是浮現各種過去的那些畫面 媽媽卻說我只記得壞的不記得他的好..我記得啊 可是壞的畫面勝過了好得畫面了⋯⋯只要我不回爸爸訊息媽媽會罵我不會做人 不懂討好他 我快受不了了⋯⋯ 不然爸爸總是說我們賤 不回他訊息 媽媽會跑來罵我 這種生活壓力讓我喘不過去 我好想死
版主回覆

家瑩,你好:

       家是因愛結合、互相關愛與扶持的地方,而家瑩卻夾在小時候的家暴記憶、父母之間為難與煎熬,難為你了!

       想跟家瑩提醒的是,父母之間的愛與怨與否,不是我們身為子女所能解決與涉入的,家瑩能在這麼長的時間夾在父母的一再爭鬧之間,已經很難為了。不知,對於處於父母一再爭執間的痛苦、母親對你的要求退讓等等,是否曾與母親表達過你的心思與想法,讓母親了解你內心的苦楚。想想,許多事情已發生了,我們無法搭時光機回到過去,時鐘的指針也不會倒轉。如果我們有心想要改變,就必須有決心面對不受過去支配的生活方式,而在要下定決心改變前,首先要分辨過去的一切是「可以改變的」或「不能改變的」。關於我們「經歷了什麼」,是無法改變的,但是「如何運用它」卻可以憑自己的力量去決定。既然如此,就不要聚焦在無法改變的事,只關注在可以改變的事,「接納自我」就是這麼一回事,而我們必須先能接納自我、珍惜自己,才有可能讓自己再出發,去接納周遭的一切。要知道的是「人生、生活」,應始於要「愛」自己,人生無論如何,終究是「自己」在感受最後的喜怒哀樂;也無論如何,最後都得靠自己做出最終的決斷!不論決策是什麼,沒有對錯;只是在當下適不適合,僅此而已。

       來信提及「今天我壓力負面情緒真的好大好多…甚至負面情緒一來我總是有想死死的衝動,覺得到底 活在這世界上意義在哪?」、「這種生活壓力讓我喘不過去 我好想死」,讓我們很是擔心你,不知是否想過尋求專業(如醫療院所的身心科等)確認自己目前的情緒狀況?以即時獲得專業的協助。

       以上的觀點與經驗分享予你,希望你能有多一點不同方向的思考。若是仍有其它困擾或想即時找人聊聊,希望你來電生命線1995專線,線上的輔導員會即時陪伴著你一起面對問題;或再來信桃園市生命線。

祝福你  平安喜樂!

回覆時間 2021-07-13 10:48:40
留言者
是否該去看心理醫生
日期
2021/07/02
留言內容
您好,我是一個家庭主婦,但我跟男友沒有結婚,我們有兩個小孩,我男友上班,而我在家顧小孩,還有兩隻貓一隻狗,但是我男友一直覺得家裡很亂,每天回來他都覺得好累,看到家裡很亂他都受不了,覺得我在家裡那麼閒為什麼不整理,但我真的很想整理,我不知道該怎麼規劃自己跟小孩的時間,我覺得一團亂,不知道該如何是好,不知道是否該去看心理醫生,因為我每天都擔心哪裡做不好,男友回來之後是不是又是飆罵,我覺得生活沒有什麼希望,好累,家裡沒有人可以幫忙,只有我自己,真的不知道到底該怎麼辦才好
版主回覆

你好:

       原本承擔起照顧家裡的責任也是辛苦的,但為了讓另一半能感受到更舒適的家庭環境,也想能有所改變,只是苦於沒有有效方法,辛苦了。

       家是因愛而結合,相信你也是位體貼、窩心的人,才會有因另一半的反應而想改變,只是一時間苦於沒有有效方式改變。信中提及「真的很想整理,我不知道該怎麼規劃自己跟小孩的時間」,不知自己是否曾經有嘗試過怎樣的改變,而讓你產生不知該如何規劃之感(或挫折)?曾經我對於自己又忙於工作,也同時忙於在職進修,還得承擔起整理家務的多重任務下,時間的分配確實也讓我頗為困擾的手忙腳亂,我也深深感受到自己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中要去完成多項工作的重要性,因此,我開始嘗試著將每週要完成任務記下(當然任務要分輕重緩急),然後再將每日的時間區分成幾個區塊,把每個時間區塊要執行的任務作個分配,當然在執行過程中,自己也是滾動式的在修正計畫與時間的安排,慢慢的,我漸漸的可以有效的分配自己的時間。

       另外,來信也提及「男友一直覺得家裡很亂…,看到家裡很亂他都受不了」、「因為我每天都擔心哪裡做不好,男友回來之後是不是又是飆罵」,不知是否嘗試過與另一半溝通過你的困擾呢?讓另一半知道你在照顧孩子、寵物之間,產生了時間運用的困擾,或是與另一半一起討論如何規劃家裡空間的運用,甚至偶爾也可以用另一半休假日,全家共同來努力改變家庭環境呢?

       來信中提到「我覺得生活沒有什麼希望,好累,家裡沒有人可以幫忙」、「是否該去看心理醫生」,是否該找心理醫生,我們也不能武斷的揣測判斷,但關心自己的心是重要的,如果這樣的情緒低落等已發生一段時間,且已嚴重影響到自己的生活,是可以評估尋求專業機構的協助(如醫療院所的身心科等),以適時的確認自己的身心狀態並獲得即時的協助。至於桃園地區各處的身心診所,以下提供一個參考訊息,在桃園生命線臉書官網:2019/4/17【自我照顧篇貼文】一文即提供了桃園各處的身心診所資訊。另外,桃園市政府為了市民的身心健康,提供每位市民每年四次的免費心理諮商服務,可至「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網站的【諮詢面談預約】,查詢各地區的諮詢時間,再透過電話或網路提前預約,有多個地點與時段可供選擇。

參閱網址:http://e-services.tycg.gov.tw/TycgOnline/PublicHealth/aplyCases_Au10143.action)

       以上的觀點分享予你,希望能有多一點不同方向的思考;最後要提醒的是如仍感到困惑與心情低落,一時間需要找人聊聊,可以來電生命線1995專線,線上的輔導員會即時陪伴著你一起面對問題;或再來信桃園市生命線。

祝福你   平安喜樂!

回覆時間 2021-07-13 10:4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