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心理諮詢 首頁 > 線上心理諮詢
 
留言者
李名櫞
日期
2021/06/23
留言內容
和朋友聊天的過程很愉快,但很常突然就脫離聊天的情緒,突然就變得不想繼續聊天。也有時聊天結束後,明明是很正常的聊天,卻會自己感覺剛剛太激動說太多,很不高興。這些讓我很困擾,越來越不想和別人聊天了。我有在想,會不會是和我不常跟人交流有關係。
版主回覆

名櫞妳好:

  來信談到和朋友聊天的過程很愉快,但常突然脫離聊天情緒,不想繼續聊天。結束聊天後,卻感覺自己太激動、話太多,讓妳很困擾,這種感覺我也有過,確實會困擾。

  聊天結束後,自己會再檢視聊天過程有太激動、說太多了,真不容易!由此,我想妳應該是自我覺察能力很強,很在意與人互動感覺,關心朋友貼心的人。

  若能自我覺察,自己可改善的地方,相信一次一次的反思;一次一次的修正,未來與人互動聊天,應該會享有比較多的愉快過程;困擾將越來越少,妳覺得如何?要試試看嗎?

  妳在想,會不會是妳不常跟人交流有關係,若妳有這想法,要不要試試以後多跟人交流呢?也許多與人交流有機會累積與人良性互動的經驗。有需要時歡迎再來信或打1995生命線電話,生命線願陪伴妳一起討論。

  祝 妳 事事愉快

回覆時間 2021-06-28 09:17:39
留言者
A
日期
2021/06/22
留言內容
我的情緒一直都不是很穩定,身邊的朋友以前時常要忍受我突如其來的崩潰,所以我的朋友越來越少…我也很害怕剩下的人有天會離開,每次崩潰想找她們的時候就會浮現出以前的樣子…然後就會放棄,家人一直以為我的同學都對我很好,我也不想破壞家人對他們的印象,更不想讓他們擔心,之前我有一陣子的低潮,跟家人以外的人幾乎都沒有什麼聯絡,但等到我不在這麼嚴重的時候,我剩下的兩個朋友沒有我處的更好,他們聊起來的時候,我好像就只是多餘的,他們已經看不到我的存在,跟我聊天的時候回的都只有一兩句,可是沒有我的時候他們無話不談…我要怎麼做,沒有她們的話,我在友情這部分就什麼都沒有了…
版主回覆

 A你好:

  我們人很難離群索居,所以我們需要朋友,朋友可以分享喜怒哀樂,紓解心中的情緒與生活的壓力。所以當你說因為自己情緒的關係,朋友一個一個離開了你,就連僅存的兩個朋友跟你的關係也淡了,也沒什麼話可說。你害怕在你情緒崩潰的時候,找他們說他們會受不了而離開你,所以有事想找人說也不敢說!在這樣的情境之下,你的心裡一定很難過是嗎?本來找朋友紓解情緒,是緩和自己心理困境及壓力的一個很好的方法,但目前你的狀況似乎連最後的管道也消失了,所以你會感到焦慮不安。辛苦你了!

  當你遇到問題時,在之前你會認為朋友可以包容、接納自己當下崩潰的情緒,所以會在朋友面前發洩你的情緒。但是朋友的包容往往會是暫時性的,如果與朋友的相處模式經常如此,彼此的感情會被這種無理由的發洩而消耗掉,影響到與朋友的和諧。所以你現在擔心朋友都會離開你,要解決這樣的問題,可以從影響你人際關係的情緒問題來處理起,以下觀點提供你參考:

  1. 自我覺察:情緒為何而起?情緒生的時候最常的處置方式為何?情緒處理完後感受如何?是緩解了?還是不安焦慮依然存在?還是又一次地藏在心裡!
  2. 情緒的源頭:我們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很多事會在潛意識留下印記,形成很多的情緒按鈕,通常是以畫面或感覺的形式存在,以後在生活中出現類似的事件,只要觸發到你曾經相同的情緒,自己也許就會失控,所以處理好與自己內在的關係,外在的這些問題就會慢慢消失。
  3. 學習與情緒的和平共處:與情緒和平共處就是理解和接納我們的每一種情緒,開心、快樂、悲傷、憤怒等等,把它們當做來你家做客的客人,它們會來,也會走。學會與情緒的和平共處是我們一生都要學習的功課,每一個情緒產生的背後也許都是一段曾經被壓抑的感受,探索背後的真正原因才能真正遠離情緒的枷鎖!
  4. 念頭:念頭決定事件發生後的心情及處理方式;結果是難過失落還是開心?附一篇貼文:轉念後出現令人驚訝的結果https://www.gvm.com.tw/article/68526

  如果你還是感到失落、無助、焦慮找不到適當的人可以傾訴,也歡迎直接來電生命線1995線上的輔導員能陪伴你一起面對問題喔!

回覆時間 2021-06-28 09:13:48
留言者
Tiffany
日期
2021/06/22
留言內容
我覺得自己是那種很容易想很多的人,理智上明知道“不會吧?”但就是會忍不住一直想,一點小小的跡象或別人的一句話、一些舉動都會讓我朝壞的方面一直想,想很多,最後搞得自己心情很差。雖然經驗是常常事實跟我想的不一樣,但也有些時候符合我最糟--甚至更糟的設想。最近疫情只能傳訊息聊天,一個好朋友突然都沒有訊息往來,我傳過去也都已讀,我又忍不住開始想“自己是不是被討厭了”或我是不是不夠好,我是不是哪裡做錯什麼,是不是我又要失去一段關係了。我有努力保持自己的心理健康、我會正念、冥想、會寫感恩日記等等,但有時候這些思緒就會在不經意的時候鑽進腦袋,把穩定的心情啃食殆盡,也不知道要跟誰分享,我好想大聲告訴別人,其實我會焦慮、我會不安、我會有很低落的時刻、有時候我會情緒性飲食、我想要找心理諮商師、我會自己哭,但我不敢,我知道說出來可能就會好很多,但我還是很難實際行動。
版主回覆

親愛的Tiffany :

  反覆閱讀你的來信,感受你常常被負面情緒卡在自己挖掘的壕溝裡,又因新冠肺炎疫情無法與朋友相聚只能發送簡訊,但對方已讀不回,讓你有種被討厭的感覺,頓時情緒陷入憂鬱的深淵裡,這段日子你辛苦了,讓我們一起討論是否可以找到解決的良方。

  疫情期間因不能群聚人們避免外出,人際關係連繫全靠網路視訊增加連結,我們發出訊息很期待親友們的回覆,有時對方會已讀不回讓我們很受傷,未回覆是事實,但人際關係的改變是始於自己的解讀。所以即便是解讀,也要是正面的思考才行,對方不回的因素很多,包括很忙事情很多没空回,或還在思考怎麼回,也可能牽涉到需要另一人的意見才能準確回覆,更可能其實没認真看,只是在用手機時不小心划到或根本没看到,但卻會出現已讀不回的現象;如果真的很擔心也不適合只是忐忑不安地瞎猜測,不然一直猜測對方不理自己,兩人的關係就會跟自己的期待一樣,真的愈來愈糟,因為(疑心生暗鬼),破壞關係的最大殺手就是不信任,如果兩人或群體關係中存在著不信任,則各懷鬼胎的結果終會使關係無法繼續或存在著表淺的和平。如果有點擔心可以直接使用網路line或打電話跟對方寒暄,便可解除我們心中很多的疑問與誤會。

  信中談到你想找心理諮商師訪談知道說出來可能就會好很多,但最大的問題是知易行難,問一問內心什麼是你最近想要去解決或最希望去改變的? 如果已經改變了或得到解決的樣子是如何?你曾用過哪些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當你得到你想要的,你的生活會有什麼變化? 最近一次你曾經成功地做到一點點你要的改變是什麼時候?你怎麼做到的?就像你會檢視自己的內心焦慮與擔憂,也很努力保持自己的心理健康、使用正念、冥想、會寫感恩日記等等正向方法一樣,從容易簡單慢慢地一件一件做起腳踏實地得完成,相信生命一定有所改變,生活更美滿。

  最後,要跟你說的是,你願意把心裡的話講出來,這是很棒的,這也是你積極想要改善自己的開始。若焦慮憂鬱情緒一直持續,找朋友陪伴說說,運動或到戶外走走,看一場線上電影及遊戲,都是舒壓方法,防疫期間要做好防疫措施例如戴口罩、保持安全距離及勤洗手,如壞情緒已經影響到你的睡眠與生活,就必須要尋求專業醫師或心理師的協助。生命線歡迎你有需要隨時來信,也期待收到你分享後續的生活訊息;或寫信至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http://dph.tycg.gov.tw/mental/ 點選「諮詢問答集」,會由專人回信給你;另外歡迎你來電1995,線上輔導員會陪伴著你並即時討論問題,或許對你有所助益。祝福你!

回覆時間 2021-06-28 09:08:59
留言者
黃雅彗
日期
2021/06/21
留言內容
您好,我最近很常和另一半發生爭執,但這次最嚴重,他昨天說有時候對我很反感,還說了一堆受不了我的話,說我遇到情況都不懂得調適。 我自己覺得我心理狀況的確不好,我會把所有事往最壞方面去想,然後開始爆哭、不自覺打自己咬自己撞牆之類的,我真的有很努力在調適了啊,否則我早就有一堆傷口了…… 我們是遠距,目前已兩個月沒見面,吵架也無法當面說。 我一整天很努力不要亂想,也避免使用手機,但情緒來我真的無法停止,我好痛苦…
版主回覆

親愛的雅彗,你好:

  讀完來信,對於信中所提和另外一半常發生爭執,且這一次對方的言詞,似乎超過了你所能承受的範圍,而感到難過。雖嘗試並努力想調適自己的狀況,然而隨著負面的想法或情緒的浮現,卻顯得徒勞無功,甚至做出輕微傷害自己的行為,此時此刻想必是痛苦和無助的。在此艱難時刻仍不放棄且勇敢的寫信求助,想要走出困境的心態,真的很棒,也辛苦了!

  每個人的價值觀和想法會因成長背景和所受的教育不同,而存在著差異性,即便是來自同一個家庭的兄弟姐妹,也不一定都會有相同的價值觀或想法。人說相愛容意相處難,很多人在步入婚姻後,因為住在一起更清楚的看到對方的生活習慣,例如看似小事的刷牙擠牙膏,有人習慣從中間擠,而有人則從後面擠,遇到此情景時,有些人會要求對方要跟自己一樣,而產生摩擦或爭吵;有些人則能包容差異,互相尊重。也有人因爭吵,在過程中適度的溝通,因而更加了解彼此,而讓感情增溫的。你和另外一半通常因為什麼樣的事情,而起爭執呢?最近常爭執,是否因為COVID 19三級警戒,非必要少出門而引起的呢?常爭吵指的是每天、每周還是多久呢?在爭執過程中你們是否讓對方知道彼此的想法,或所能接受言詞的底限,並試圖在過程中找到均衡點,更加的了解彼此呢?不妨試著列出爭執的事件內容、頻率後,再排列優先順序,逐一討論或溝通。

  這波變種病毒的疫情來勢洶洶,全世界的每個國家無一倖免,台灣因為疫苗覆蓋率不夠,衛福部為了保護大家的健康,三級警戒延長到7月12日,面對長達兩個月生活習慣的改變,確實也會讓人有一些壓抑或悶悶的感覺,不妨試著找一些居家可以舒壓的活動,來緩解心中的壓抑和焦慮。例如:看看書、線上電影、聽聽音樂、或跟著線上瑜珈老師一起運動、打電話或透過視訊關懷遠處的親朋好友等,都能夠適當的舒緩緊繃的身心喔!你和男友分隔兩地,無法天天見面,不妨也可以視訊聊聊天,透過鏡頭看看彼此最近的狀況,一解相思之苦。

  信中提到心裡狀況很不好,指的是什麼呢?情緒來,指的又是什麼呢?生活中總有大大小小的事牽動著我們心裡的感受,而會有情緒也是很自然的,如果難過想哭,那就大哭一場吧!用健康正常的方式適度的宣洩情緒,有益身心健康,但千萬別用傷害自己的方式喔!對於信中提到輕微的自我傷害讓我們好擔心,思想比較負面的狀況有多久了?若時間持續很久,不妨可以先尋求專業醫生的協助。親愛的雅彗,要知道有人隨時關心著你,當你覺得悲傷、孤單想要找人傾訴心事或遇到任何負面的情緒,找不到合適的方法解決,需要人陪伴時,也可以來電生命線1995專線,線上的輔導員會陪伴著你一起面對問題,釐清困境;亦或可寫信至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http://dph.tycg.gov.tw/mental,點選諮詢問答集,由專業人員回覆喔!祝福你。

回覆時間 2021-06-28 09:05:35
留言者
小羚
日期
2021/06/21
留言內容
我有憂鬱症和焦慮症,在過去有吃藥控制,但現在沒有回去回診拿藥,因為我無法接受自己有這樣的病,我知道這是很多人都會有的,但我認為自己沒有資格得病,讓家人朋友擔心的自己,是很丟臉的事,只要工作上或是生活上有犯錯,我就無法原諒自己,很恨自己為什麼會犯錯,即便周圍的人都要我不要想太多,我卻無法自拔的陷入自責,導致睡眠產生障礙,生理和心理也很痛苦,一直胸悶想吐也呼吸困難,覺得大家都很討厭我,並且覺得我很厭煩,不管在哪一個地方我的想法都充滿罪惡感,這也讓我無法喜歡上人,即便是親人,我什麼感覺都沒有,除非很親,不然即便發生什麼事,我也不會產生傷心的感覺,這讓我覺得自己感情很淡薄,太冷血了,即使有人對我溫柔對我好,我也害怕自己會讓對方不愉快而保持距離,我很討厭這樣的自己,甚至出門想著要是有一台車把我撞了該有多好,時不時會想去死,不想給人添麻煩,我一直認為自己沒資格活著,但我又擔心著家人,這讓我感到痛苦,不知道該怎麼辦,都30歲卻連自己想做什麼都不知道,我想喜歡自己但是卻又有聲音不斷的反駁我,當我說對不起,腦海浮現說著你沒資格說對不起,沒資格活著,沒資格犯錯,你活著是最大的不幸,讓我很想哭著並把自己破壞掉
版主回覆

親愛的小羚

  謝謝你在感到焦慮無助的時候來信給我們,讓我們能夠陪著你,一起面對這生活上的種種低落情緒與想要喜歡自己的困難。 你提到自已有焦慮症與憂鬱症,曾經用藥治療過,但因為認為自己沒有資格,更不想讓家人親友擔心,所以已經停止回診不再接受治療,這樣的舉動真的是讓人十分的擔心,根據臨床研究顯示:腦內啡不足會引起焦慮症與憂鬱症的症狀,會主動的影響人的情緒憂鬱與焦躁不安、失眠…等,讓人會一直困在憂鬱與焦躁之中,而無法去感受幸福與快樂,就如你現在所受到的低落情緒折磨。 焦慮症與憂鬱症的引發狀況,有許多的原因,有先天性的遺傳、後天性格的驅使、生理內分系失衡的影響…等,在這些不可控的因素下,常常讓人深陷其中無法自拔,有些情緒精神狀況是和人體中的血清素有關,若隨意的停止治療用藥,就無法讓這些物質獲得調整與平衡,而會讓自己低落的情緒越來越被放大,你的負面情緒也會被堆積到壓垮自己,讓自己陷入困境,如此一來,更會讓身邊的親友擔心與難過,違背了當初你停止治療是因為不想讓身邊親人擔心的初衷。

  你的信中寫到:[我想喜歡自己但是卻又有聲音不斷的反駁我,當我說對不起,腦海浮現說著你沒資格說對不起,沒資格活著,沒資格犯錯,你活著是最大的不幸。]看到你這樣的否定自己真是讓人非常心疼,不知在你成長的過程是否有人曾如此對你說過,還是你的宗教信仰、學業或周圍的群體不斷地洗腦著你人應該反省的各種罪洐,例如 :從不知為何從你口袋掉在地上的紙屑被人誣指你亂丟垃圾之類的小事到A闖禍卻被不明究理的人栽贓成你的倒楣事,在這個許多人在社群媒體惯用筆舌殺人,或可以隨意指責別人莫虛有罪名,連不夠有自信或不化粧都會成為被攻擊話題的社會,你能分辨什麼是你可貴之處嗎?讓我們一起來討論究竟什麼該被接納而什麼才該自省。

  1.善良/體貼/高自我要求:從你不想讓別人擔心、造成別人的困擾,對自己也有許多的要求,由此可見你是位非常善良體貼有想法的女孩,看到你對於自己的每次犯錯都會十分的自責不已,覺得別人都很討厭自己與無所不在的罪惡感,這些都讓很想喜歡自己的你受到阻礙。 不知道是甚麼原因讓你會有大家都討厭自己的感覺,是否是因為曾經有因為犯錯而被過度指責的陰影,或是求學與職場的霸凌對待,如果是這些外在不好的經驗造成了你對自己的否定與不信任,與內心的傷口,我們就應該好好的來面對這些存在心理的傷口,學習看到自己的優點~ 例如總是體貼身邊的人不希望造成周遭人的麻煩與困擾、不想讓親友擔心…等,這些總為別人著想的特質,都是非常難能可貴的良好特質。

  2.懂得時常自省的謙和特性:你提到隨時都充滿罪惡感,內心不斷有聲音提醒自己沒有資格活在這個世上的想法。孔子曾說:[吾日三省吾身],這是提醒我們要避免常犯錯的良好方法,但卻也是造成容易使人充滿罪惡感的原罪心情,也是許多太遵循傳統儒家教育會產生的負向結果,;現今整體社會文化價值觀有所改變,為了釐清是否這種信念是造成你罪惡感深重的憂鬱原凶,請你想一想你的罪惡感是會在犯錯後出現的想法,還是沒來由的心中會一直冒出這樣的負面想法,而無法控制呢? 如果是因為犯錯而產生的罪惡感,會不會是你對自己的要求太高,所以無法容忍自己的任何錯誤發生,若是如此的完美主義,這真的是會讓人非常的辛苦,因為我們不是神,就算是神仙也難免有錯,有句諺語是這樣說的 “神仙打鼓也難免有錯”,沒有人不犯錯的,犯錯也是很正常,尤其是越努力的人,越容易犯錯,因為經歷的事情多,當然就有很多機會去嘗試到各式各樣的挫敗,而這些挫敗的經驗,就是讓我們有機會學習與避免再次犯錯的機會,往成功更邁向了一步,就像愛迪生在發明電燈泡之前,已嘗試了上千種的錯誤失敗方式,但這些也讓愛迪生知道了上千種不能製造成電燈泡的方式,所以很多事情都是一體兩面的,如果我們能夠換個角度思考,無意的過錯並不是這麼的罪不可赦,想想當別人犯錯時,自己是否會對犯錯的人無法寬恕,還是會反省自己是否也有錯而同情對方,這樣也許能夠讓你對自己的錯誤能開始有所包容,能解開自己~不容許自己犯錯的制約想法。  但若是因為沒來由的心中就會一直產生罪惡感與否定自己的情緒而無法自拔,那麼這有可能就是憂鬱症與成焦慮症在作祟,這因為生理不適而產生的負面情緒反應,除了有負面想法以外,同時也會引起心理的焦燥憂鬱與失眠,甚至自殘的狀況發生。 若是心就已經生病了,真的無法只靠積極的想法與作為就能平復這些負面思緒,還是必須依賴專業醫師的持續治療,才能獲得改善。

  3.30而立信念的執行人:你真的是非常可愛,孔子也曾說過[三十而立],在孔子的年代,男生15歲女生12歲就結婚的很多,但現今社會中,那樣的標準是被禁止與撻伐的童婚,簡單的說—現在三十歲的人未必已有穩定的人生。你提到自己年過三十卻還不知道自己想做甚麼,不知道是指對人生沒有目標、還是對自己的興趣與工作不知道在哪而茫然?  然而每個人的生命歷程與目標都不同,人生的目標有很多種,工作、志業、幫助別人、認真過好每一天、讓身邊的親友都感受到快樂….等等,都可以算是人生目標與作為,有些目標感覺很偉大、有些則感覺很渺小,但無論偉大或渺小,只要屬於自己、適合自己的,都是值得自己投注心力去實現的;現今社會有很多人在30—40歲時生涯大轉變,再進修修讀碩士或博士、或轉職與所學或所從事的工作不同的職業,也許你現在的生活重心不是你所熱愛的,那麼是否有其他興趣吸引你,這些都是可以去嘗試的;有些也許你已經一直在做了,只是自己沒有發覺而已,所以試著想想自己現在正在做的事,也可以從這之中去發掘到適合自己的方式。

  4.擁有冷靜的頭腦:[因為充滿罪惡感的想法,這也讓你無法喜歡上人,除非很親,不然即便發生什麼事,你也不會產生傷心的感覺,這讓你覺得自己感情很淡薄,太冷血了,即使有人對你溫柔你也害怕自己會讓對方不愉快,而保持距離 ]~ 從你這裡的描述,更可以反映出你的善良體貼,其實每個人的情緒感受力與幫助別人的方法都不一樣,有時因為擁有容易受傷的心,所以常會控制自己的情感表現出淡定,但這並不就表示冷血,因為真正冷血的人,是不怕會傷害到別人,更不會怕讓別人不愉快而刻意保持距離的,所以這些你不喜歡自己的狀態,會不會都只是自己為了避免傷害別人與被別人傷害的保護色呢?也許,你的學經歷背景訓練你必須成為不可帶有太多情感,否則易失去客觀判斷而有違發現真象的狀況。更何況即便是親人也會因為互動狀況的不同而情感各異,這是忠於自我感情及理性處理情感事件的現象。但是,不要害怕去感受心中的感動,有時你可能擔心情緒一經挑動即無法克制,尤其在面對生死交關的時刻,你必須忍住悲傷以免淚水潰堤,學著控制情感的收發也是人生的一門功課,有的人甚至終其一生都在忍受不讓情緒發洩的壓抑之苦,且承擔著被指責冷血無情的罪名,是否很無辜,相信這不是你樂見的。

  你的生命中還有這麼多的疑問與功課需要去面對與學習的,死亡會讓這些功課無法獲得解答,也會讓關心你的親友們受到莫大的傷害,相信這也是你最不願意見到的,所以在我們有限的生命中,要如何來破解這重重的困境,是我們最大的任務,你願意來信給我們,讓我們一起陪伴你,我們也會隨時隨地的接受你的煩惱困惑,與你一起渡過這困境。  最後要請你再回去繼續接受有關憂鬱症與躁鬱症的專業治療,與醫生溝通你的情緒狀態,先利用藥物讓生理的狀況調整的平衡,如此才能有穩定的情緒來一一擊破目前心理所有的不好念頭,若有突然的情緒低落也歡迎你繼續來信或隨時撥打1995讓我們能隨時的傾聽你與一起找出改善的方法。

  桃園市政府心理諮詢預約 https://dph.tycg.gov.tw/mental/

  祝越來越好

回覆時間 2021-06-28 08:5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