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心理諮詢 首頁 > 線上心理諮詢
 
留言者
小華
日期
2022/07/05
留言內容
你好,就有一次和同事討論粽子有幾個角,我回答三個角,就叫我吃粽子數一數有幾個角等等,就認為我做事不細心,就說話酸我,就說我出錯幾率高,聽了就很煩,我只是沒注意生活小細節就這樣說我,怎麼辦
版主回覆

小華妳好!

       來信提到同事對於妳小細節的錯誤,推測妳做事不夠細心,用一些酸言酸語批評,說妳犯錯機率高,讓妳感到很厭煩。相信任何人遇到這樣的事,都會不舒服的、會感到煩燥、覺得委屈、受傷、不被理解,即便真的錯在自己…。會有此反應,也代表妳是在意朋友、在意別人的看法,猜想妳自己也不想這樣,只是不知道如何去做改變…相信妳應該也不想自己一直會有這樣出搥的狀況發生!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每個人都會犯錯,只要能改正錯誤,錯誤就會越來越少。如果真的是我們做錯了,有人提出質疑或是自己有察覺,妳是選擇坦然接受並自我改正,還是維持現狀?

當有問題想要解決,唯有先改變自己,如此別人對我們的看法也會跟著改變,那要如何改變自己呢?首先要坦然接受我們自己的不完美,因為沒有人是完美的。除了來自朋友的提醒外,若要察覺到自己的狀況,或許可以跳脫自己的觀點,以別人的角度來看我們自己,這樣或許可以找出我們的罩門在哪裡,這樣就可以避免、減少錯誤,要不要試著做看看呢?這是不容易的,但,只要開始就不會太遲,就算未來再有小小的狀況發況,只要能即時發現、調整、改進,相信一定可以有個愈來愈好的自己。

希望我們的回覆對妳能有所助益,若妳還有想進一步探討、了解,可再來信或來電生命線自殺防治1995專線,線上桃老師們會願意陪伴著妳、一起成長、一起面對、加油!

回覆時間 2022-07-15 17:23:20
留言者
桂花雨
日期
2022/07/09
留言內容
已經忘記有多小的時候開始我一直被親哥哥性侵好幾年,直到我月經來為止,雖然已經停止「生理上」的性侵,他還是繼續造成我「心理上」的壓力。故意將電視轉到成人頻道,說著:「我好想打手槍」或是曾經進到我的房間看見放在抽屜裡的胸罩問:「這是妳的啊?」因為我和他只相差一歲,他會比較我們的成績,會嘲笑我是笨蛋、說我補習很浪費爸媽的錢...... 國小被他性侵但是當時的我不知道發生的那些事就是性侵、國中常常和他吵架但還是會有一些正常的對話和相處、高中我長大知道小時候的我被性侵了,於是我再也不跟他說話了,唯一的對話是吵架。 高中是最需要專心讀書,準備考大學,但是我高中三年過得好痛苦,在學校上課時我甚至會突然想起那個惡夢而淚流不止,讀書時也無法專心,晚上自己一人面對無盡的黑暗難以入眠,只能無聲地痛哭,在被眼淚浸濕的枕頭裡睡去,曾經做惡夢夢到他,他在夢裡又要性侵我了,在夢裡的我一直哭,不知道該怎麼辦,突然從夢中醒來,發現現實的我也在哭。那時我好害怕,以為自己得了憂鬱症或是生病了。 怎麼辦? 第一個告訴的人是我的好朋友,她也為此忿忿不平,但是她似乎除了聽我訴苦之外也不能做什麼。 第二個告訴的是我的爸媽。原來我並沒有打算告訴他們的,旁人可能不能理解,但是我自己覺得住在同一個屋簷下的人知道了這一切,之後的日子會有多尷尬和奇怪?曾經我也想告訴學校輔導老師但是終究沒有勇氣說出口,但是這時的我已變成憂鬱、易怒、脆弱的人了,我常常和爸爸媽媽吵架,因為我覺得他們都不了解我、只有「金錢上」的關心我(買衣服、旅遊、請家教、補習班)而沒有「心理上」的關心我(擁抱、和我好好說說話、溫柔地引導我說出煩惱)我甚至常常有想要離開這個世界的念頭,因為我活著很痛苦,在和爸媽吵架的時候,我有幾次脫口而出「我要自殺」。他們覺得我說的話太重了,所以我們又開始了一次吵架,或許是憤怒的或許是憤怒的情緒助燃,我終於說出來了「我從小都一直被他性侵」 爸媽很正經,爸爸一直詢問我事情的經過,媽媽則是還在剛剛吵架的生氣情緒裡,他們說等我考完大學考試會處理這件事,也會帶我去看心理醫生 和爸媽講完,我並沒有覺得比較好受,而是和我之前想像的一樣,家裡的氣氛變的奇怪了,而且過了三個月到現在,他們還是沒有帶我去看心理醫生,經過那天之後,也沒有和我提起那件事,我不知道他們私下有沒有討論或解決,但是在我的視角,他們「完全沒處理」。 晚上我又睡不著了,因為哥哥大學放暑假回家,讓我覺得在家壓力好大,今天在網路上看到一則文章才讓我聯想起一件很嚴重的事,就是我國小開始陰部偶爾會莫名很刺痛,我也一直不敢和爸媽說,隨著年齡增長次數有減少很多(大概一年才會發生兩三次刺痛)但是我現在連想起來,會不會是因為被性侵造成的感染?但是我要怎麼和爸媽開口帶我去看醫生,又要苦惱我了...... 我該怎麼辦? 曾經我以為我們家「很正常」結果現在才發覺完全不是,只有愛吵架的家人和曾經性侵我的哥哥 雖然他們有很令人稱羨的工作,也給我富裕的生活,但是外人看來幸福的面具之下卻是已經惡化的關係 為什麼我不能和其他女孩一樣「正常的」過日子呢? 我的生活已經失去了色彩,沒有目標,變得不快樂 我好想忘掉那段痛苦的記憶,重新開始一段幸福的生活
版主回覆

妳好:

    來信提到,國小時被年長一歲的哥哥持續性侵,直到青春期,哥哥轉為不斷的言語猥褻,言語嘲諷暴力,兄妹二人的相處偶有爭吵,直到高中才了解年幼時的自己被哥哥性侵,兩人的相處轉變為只有爭吵,自此無法安心讀書,常常想起過去,猶如惡夢般的出現在思緒中,不願告訴爸媽,擔心破壞家人間的和諧與相處,一次在和爸媽的爭吵中,說出了這個秘密,爸爸關心當時的細節,媽媽沉浸在爭吵的情緒中,兩人當下表示聯考後再處理,並會帶看心理諮商,自此家中的氣氛如自己所擔心的,變得很奇怪,爸媽絕口不提,也沒有陪同就醫的打算,哥哥放暑假回家,感到莫名的極大壓力,每每想起過往,與狼同住不知該如何是好,爸媽的漠視,更不知道該如何面對,表象的甜蜜家庭,覺得快樂早已不屬於自己,又該怎麼重拾幸福!

       原本認為正常的家,爸媽有著人人稱羨的工作,提供了優渥的生活,高中時期了解到哥哥的行為是性侵之後變了調,性格大變,悲觀、憂鬱、易怒,腦海中時而出現自殺的念頭,雖然爸媽提供了物質享受,但感受不到關懷,和哥哥之間的關係更是交惡,除了吵架,有著更多的害怕與厭惡。和爸媽說被哥哥欺侮的事,相處多了許多尷尬、不自在,學測後一直等待著爸媽實踐承諾,給自己公平的交待,並陪同看心理醫生,但對於事後絕口不提的爸媽,感受到的只有冷漠,加上哥哥暑假回家,更不知道如何自處,孤獨、恐懼的感覺,時常出現。現在的家好似枷鎖,困住了原本應該青春洋溢,開心迎接大學新生活的妳,關於身體上,感覺陰道的不舒服,懷疑有所感染,如果媽媽沒空陪妳就診,能否請值得信任的長輩、好朋友陪同就醫,排除身體的不適。曾經想和學校的輔導老師,說出心裡的秘密,雖然卻步,但很棒的妳,知道自己的問題,願意勇敢面對,和同學訴說,雖然沒辦法有實質的幫助,但卻有支持的力量。關於被家人性侵,絕對不是妳的錯,年幼的孩子,不懂也不敢反抗,心理上的陰影,真的需要安排心理諮商,透過協談釐清內心的恐懼,撫慰受傷的心,但對於爸媽的態度,不再信任,能否不要再等待,心裡繼續受煎熬,現在的妳,已經漸漸長大,學著自己查詢相關專業的諮商師,做好心理準備,邀請爸媽陪同初次就醫,之後視狀況再決定能否自己去諮商,沒有爸媽在場,或許更能說出心裡話。翻開心裡的舊傷,情緒上會很不堪,對自己的責難,種種的心結,才有機會鬆綁。另外很重要的功課,學會自我保護,不管是面對哥哥,還是之後的大學生活,請記得妳已經長大,不再是國小時期的小女孩,只能默默的承受,學會求助,自我保護。

       過去的陰影,暑假期間和哥哥同住在家裏,想過有什麼辦法,減少互動的機會,避免肢體、言語的暴力、衝突?除非爸媽在場。因為氣憤爸媽的不關心而引發的衝突,想想是不是和原本希望的「擁抱、和我好好說說話、溫柔地引導我說出煩惱」,背道而馳呢?如果先前的吵鬧無法得到爸媽的關注,能否改變其他的對應?如妳所說,爸媽的高所得,想必工作需要承受極大的壓力,怎樣才能讓他們願意撥出時間陪伴?在慌亂、害怕情緒低潮的時候,隨時可以撥打1995的協談專線電話,和線上老師說說自己當下的想法、情緒,尤其當想要結束生命的念頭出現時,讓我們陪著妳渡過這個艱難,一起討論可以如何讓爸媽看到妳所受的苦,如何避開哥哥的暴力,在心理諮商時期伴隨而來的種種情緒,在黑白的日子裏,有人陪伴、支持,一起渡過黑夜,讓桂花的清雅重現,好嗎?祝福妳!

 

歡迎來電:生命線1995

或寫信至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http://dph.tycg.gov.tw/mental/

點選「諮詢問答集」,會由專人回信給您!回信內容

回覆時間 2022-07-15 17:15:31
留言者
父母很易怒暴躁
日期
2022/07/05
留言內容
我爸媽很容易暴怒,隨便一件小事都可以讓他們爆炸。 尤其是我的媽媽,我不喜歡和她說話,因為她總是很易怒。每當她自己說話口氣不好,我也好不太高興,我回話也會稍微有點不爽,而這時候,我媽媽就會超大聲的罵我說「不要給我跟大人硬嘴!他媽的!」總是叫我不要罵髒話,可說的都是她自己,叫我生氣不准摔東西,我從來沒有過,都是她自己摔門、摔杯子。 而每次,她都因為錢而來罵我。衣服該換了,跟她提一下,開始罵我是個只會跟家裡要錢的賠錢貨。只是偶而想要跟朋友一起出門玩,要100元根本不能吃三餐的錢,希望她可以貼補我一點,就可以把話說的很難聽。 總叫我要孝順、不要只會要錢,可我真的無法接受,我已經盡力孝順了了,不頂嘴、按他們的做,我也從來沒有「主動」要過零用錢。 只要跟錢有關係,所有事情都可以說的很難聽,吃飯可能比她預期的多了10元,就說我都不知足不會節儉,日常生活用品沒了,我提一下,就開始破口大罵我花大錢,養了我一個賠錢貨。 說我不自己出去打工,不是我不想,是真的找不到,沒有人想要短期工讀生啊(現在暑假,我之後要去外地讀大學)。 溝通在這個家不存在,他們只認為自己是最厲害的教育者,不可能奢望和他們溝通的。 若是一直覺得我賠錢、無禮、沒前途,那當初為什麼要生下我?
版主回覆

親愛的父母很易怒暴躁:

   妳好!感覺得出妳在易暴怒的父母長期相處模式下讓妳很有壓力。妳常在金錢花用超出母親預算值上被辱罵為賠錢貨,這讓你很受傷,甚至懷疑出生在此家庭的意義為何?母親言行都是孩子模仿及崇拜的對象,也是孩子的避風港,母親用辱罵及鄙視態度對待,長期處在這樣的氣氛中的妳一定很辛苦吧! 

   從小到大,在原生家庭中與父母及手足互動的當下,家人遭遇挫敗或生氣時,習慣透過怒吼、喝叱的激烈途徑來表達情緒,只為了收到一些預期的效果;或者,家中的父母,有人常在不順心或孩子不聽話時,高聲辱罵甚至暴力相向,殊不知孩子也在不知不覺中學習到了這樣的情緒應對模式。其實親子間溝通、關懷有很多方式,暴怒雖然也是其中一種行為,但得到的卻是反效果,會讓彼此間關係更惡化,距離更遙遠,此舉實在值得商榷!信中的妳提到金錢的超支更會惹怒母親,不知妳曾否深入了解母親為什麼會有如此行為?金錢的匱乏的深層意義是什麼?例如害怕妳長大後入不敷出,要妳學習錢要花在刀口上?相信父母的出發點是愛妳的,只是表達的方法讓你感受不到。正如妳信中提到暑假過後就要到外地讀書,其實這是一筆開銷,父母也願意栽培妳,讓妳習有一技之長,未來找到理想工作就能經濟獨立,這也是一種愛,雖然母親在氣頭上辱罵妳,使用錯誤的方法讓你感受不到她對妳的愛,但若此時妳也用相同的方式硬碰硬,造成彼此都受傷,實在是不智之舉。

    相信妳一定很想改變與母親的關係,妳可以問問內心遇到什麼事讓妳們彼此衝突?如果面對、解決了,妳會過什麼樣生活?是否有過類似事件已經完美處理過的經驗,妳是如何做到的?如果還遇到彼此衝突時絕對不要反擊,人在氣頭上不會說出好話,不妨進一步表現出關心及同情心,其實跟母親生氣也沒用,不如展現出妳對這件事的重視,讓她認為你也想一起面對、解決問題或關心她的處境,等對方發洩完怒氣,可試著把大家情緒帶往正面方向,告訴母親妳理解她的感受,並提供一些可行的解決辦法,展現妳重視所面臨的問題,讓彼此間在心情漸漸沉澱下,關係變得更和諧。天生我材必有用,現在的社會是男女平等的時代,待妳經濟自主,展現自信及價值時就能回饋家人,或許到時候就能真正改善母女關係!

    最後,要跟妳說的是,妳願意把心裡的話講出來,這是很棒的,這也是妳積極想要改善關係的開始。若焦慮憂、鬱情緒一直持續,請找妳的朋友或學校諮商老師陪伴、說說,也可運動或到戶外走走或看一場電影,都是紓壓方法,如果壞情緒已經影響到妳的睡眠與生活,就必須要尋求專業醫師或心理師的協助。生命線歡迎妳有需要時隨時來信,也期待收到妳分享後續的生活訊息;或寫信至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http://dph.tycg.gov.tw/mental/ 點選「諮詢問答集」,會由專人回信給妳;另外歡迎妳來電1995,線上輔導員會陪伴著妳並即時討論問題,或許對你有所助益。祝福妳!

回覆時間 2022-07-14 14:06:28
留言者
Even
日期
2022/07/08
留言內容
你好~我來自外縣市~是否能找你們尋求幫助嗎?我因為債務問題~動到想自殺的念頭!想自殺的念頭一直在我腦海打轉!我是身心障礙者!因為自卑!而不敢主動尋求協助~也不敢打電話~我哪裡都尋求不到幫助!我也不知道如何開口~也不太會主動打專線~我很緊張~如果你這裡沒辦法尋求協助~也謝謝妳~是我打擾你們了~
版主回覆

親愛的Even

    一個人長期承接著無助焦慮的情緒,身心痛苦的真實性又有誰能知道呢?請讓我在這封信中試着理解妳的無助與痛苦。

    信中提到因為債務問題,在腦海中有了想自殺的念頭,「上帝讓妳走了一條這麼坎坷的路,事情都已經爛到這個地步了,還有什麼可以繼續爛下去,如果沒有這件事情發生,那妳確定以後就會過着幸福快樂的日子嗎?」。讓我們一起來生命亮點吧!

    一個人由於生理缺陷或某些心理缺陷,久而久之自卑就成了人格的一部份,長期就會有行為的退縮和迴避的態度,Even我感覺這樣的狀態。如果當遇到某件棘手的事情(債務),碰到拿捏不準或掙札著面對某件事情,都應該向朋友或家人尋求支持。很多人面對這種情況會覺得對不起家人,怕家人擔心,但想想遇到事情在背後支撐着妳的也是家人,讓家人幫助妳真得不丟臉,所以好好生活,好好工作,一切都會過去的!當很真誠的把自己遇到的困境跟最瞭解自己的家人交談,也是轉機的開始。如果目前不知道如何開口尋求協助,可以用寫信方式或寫line跟家人朋友求助,另外正確看待自己的自卑的心理,找出自己的長處,肯定自己,「謙虛,善於體諒人,不會與人爭名奪利,安分隨和,善於思考,做事謹慎」,這些都是自卑者的優點,認識這些優點可以增強生活的信心,為消除自卑感奠定心理基礎,自我鼓勵,相信事在人為。

     有些改變也許需要經過很長的時間,集合很多人的力量,才能真正看見,在成果出現之前,請忍耐與等待,調整心態接受不是每次都能有成果,但只要曾經努力過,就無愧無悔了,例如在妳看過信後就鼓起勇氣打電話給我們聊聊,也許這也是克服自卑感的方法之一哦!  

     想做什麼就去做吧!找回自己的自信心很重要哦!所以想跟老師説説就不用再猶豫了,如果真的開不了口也很歡迎再次來信,也可以寫信至桃園社區心理衛生中心https://dph.tycg.gov.tw/mental/ ,點選諮詢問答集,由專業人員回覆!如果仍有其他問題,或找不到情緒出口時,想找人說說,歡迎你直接來電生命線1995,不管你想說什麼輔導員都能陪伴你,在該次電話協談時間內,陪你一同討論該如何面對困擾,或許對你能有所助益。這是透過電話的協談諮商模式,因為疫情的關係接線人手較少,若撥不進可能要稍後再撥。祝福你!

回覆時間 2022-07-14 14:03:23
留言者
蘭櫻雨玥
日期
2022/07/06
留言內容
我擅自停藥了 教會也沒去了 也沒有回診了 妳問我原因嗎? 因為我累了 吃藥沒有比較好 停藥一開始戒斷作用讓我很難受 大概五天吧我都處於一個很暴躁的狀態 到了現在半個月了 我開始睡不著整晚都沒睡 在現在7/6早上5:35我有了想死的念頭 我只跟幾個人說我停藥了 但我的家人一個都不知道 舊的藥我都磨碎倒馬桶了 我其實也不知道我這麼做的意義是什麼 可能又是另一種希望有人發現我的異狀後來關心我吧 我很努力撐著自己的身心靈 假裝我很正常 但事實上我很痛苦 我真的好想死 真的 假如我可以再勇敢一點 上上個月吧又或者三個月前 我就可以從我外婆家頂樓跳樓自殺了 但我卻連續兩次的放棄自殺 原因卻只是為了那些真正關心我的 但我反而有點恨她們 為什麼不乾脆點讓我對這世界徹底放棄 讓我死的痛快點 不好嗎? 我不明白妳們花時間救我們這種人的意義是什麼 我也不知道我在這裡打這些幹什麼 我甚至根本不知道在螢幕那一端回我的人 是不是人類 也根本不認識 我也不知道我一直說自己要當社工是出自什麼心理 我搞不好不會幫助人 反而會找人一起集體自殺 在這個網站上 搞不好很多人都覺得我的發言很危險 希望我受到法律制裁 或者早點結束我的生命 畢竟這裡是公開的網站 我想應該很多自己家人是病友的 看到這裡一篇篇的文章 會給我們這些生病的人 冠上各種不好聽的名號吧 這也是為什麼精神病一直被廣大人民怨恨的原因之一吧 更何況隨便一個思覺失調都可以讓死刑犯逃離法律制裁了 又或者一個躁鬱症還是什麼症的都可以隨便躲開所有一切指控 那那些真正生病的人 該怎麼辦呢? 與其一直試著幫助我們這些正在受苦的人 為何不想點辦法 幫我們解決這不公平的事呢? 有些醫生也很缺德 分明知道自己幫的 病人 不是什麼好人 卻還是幫忙開立假的就醫證明跟診斷證明 憑什麼啊 我也想好好活著 就像我沒生病一樣 但這種感覺怎麼說 我就是覺得自己特別不一樣 特別怪異特別無能 我能怎麼辦 我也只能在這裡對著一個幫我無數次的姊姊發脾氣 除此之外我還能幹嘛 像我這種性格惡劣的人 又有什麼資格在這裡求助 我應該說過吧 要自殺的時候我會來留言 我想那封留言的時間 應該不久了 我要20了我覺得我活的很夠了 至少這世上的苦 我沒少經歷過 而且我比原本預定活的年紀 多了兩年 姊姊我真的很痛苦 但妳應該不能理解吧 不能理解我的痛苦跟罪惡感 畢竟妳不是我... 接下來的話我不指望妳可能全部記得 但是拜託妳看完 我蘭櫻雨玥 曾經也是個快樂的人 但不是因為我的生活很開心 而是因為我必須開心 因為我家是基督教 外公外婆是牧師師母 為了她們的面子 儘管有很多時候 我還是會亂發脾氣 但大多數時候 我還是靠著我這張嘴 哄著一個個大人開心 被誇獎說我懂事成熟嘴甜 我真的一點都不開心 假如我真的要死了 我真的希望我家人可以知道這件事 很小的時候 我們過聖誕節 我抽到了一隻熊娃娃 再過了幾年我拿到了一隻烏龜娃娃 又過了幾年我拿到了羊娃娃 但在我某一年搬家的時候 只剩下那隻外婆送我的羊娃娃 妳問我其他的呢? 我問了家裡所有人沒人知道 有人說丟了 有人說送人了 有人說搬家途中不見了 那些娃娃每一隻我都很珍惜 有爸爸給的婆婆給的朋友給的同學給的老師給的 可能在妳看來很幼稚的一段話 但我真的很難過 因為只有看到那些娃娃的時候 我才是真的開心 而我之所以那麼喜歡跟老師打好關係 就是因為我跟同學處不來 妳有經歷過上暑期輔導班 在圖書館開心的去找我認為是朋友的人時 卻聽到她親口說出 快點啦我們去說雨玥的壞話吧 事後只是拿妳送給她的娃娃當道歉禮 還完全忘記那是妳給她的生日禮物 妳又能理解當妳跟同學一起去圖書館寫讀書心得時 只是不小心踢到同學的腳 同學卻哭著說我打他 然後就被外聘的老師罰半蹲走路繞整個圖書館座位區一直到兩節課後的下課嗎? 妳又能知道當我升上國小三四五六年級時 每天到學校都只能寫 哭是沒有用的這句話寫不知道幾百次 罰寫各種課文 不能上社團課美術課音樂課體育課外師課 罰寫考卷罰寫單字罰寫各種東西 功課明明寫完了還被擦掉重寫 而原因是同學欺負我我哭了氣到只能用尖叫回應 老師卻護著那些成績好家裡又有錢的孩子 還有被罵是妓女婊子 我只是說了句閉嘴啦 就被罰寫我就是無能的人我活該被罵 我污辱他人還要寫成作文 寫完還被說寫的很爛 我從小作文就是六級分的人 被說寫的很爛 也不想想她出的是什麼題目 小六最後一次運動會前 班服在學校被偷 我只能穿運動服 班導為了拿精神總錦標 叫我不要跟著繞場 要我自己回到五樓的教室 一直到全校繞場完畢解散 但我能說什麼畢竟喜歡我的不是班導也不是同學 而是科任課的老師跟偶然認識的老師 但其實我爸爸在這期間的每一個暑假寒假都有帶我出去玩 上了國中國小的同學繼續散播謠言 連一開始開學新認識的同學 不到兩個禮拜就因為謠言遠離我 有誰是真正願意認識我的呢? 國一下由童軍老師帶我去找輔導老師 在那之後我又開始了只跟老師打交道的生活 我知道我的情緒控管本來就不好 但我真的努力在收斂了 至少我不會哭也不會尖叫 就是成績差了點 到了國二我開始就醫 時不時的失控爆走 輔導老師跟理化老師還有健康中心的阿姨還有社工 大家的陪伴我很開心 但我還是沒能去成畢業旅行 原因是因為國二下學期結束前兩個禮拜 我徹底失控 也是那時候第一次住院 我在醫院被欺負 但被關禁閉的是我 被打針的也是我 而我出院後開學後 同學們的話題跟看的照片 我完全融入不進去 後來考完會考 我跑去圖書館幫忙做裝飾 卻因為大發作最後沒能完成跟老師的約定 上了高中 一開始都還好好的 到了學期中間的時候 那些說是朋友的人卻開始冷落我 因為我一直換工作 常常沒有錢吃飯 自然也不會跟她們出去玩 我手機也沒網路 她們就以為我故意不回她們 而老師們也都不太喜歡我 唯一喜歡我的教官 也不知道什麼原因離開我們學校 高一下我就闖禍休學了 休學一年期間 認識了一個病友 一個女生 認識沒多久我們在一起了 先是出院後去到她在的公司上班 再來是跟她一起搬出去住 然後跟她一起去台南玩一個禮拜 再後來我到另一所學校就讀夜校 然後因為我離職了就搬到她家去住 住了一段時間我們分手了 但我還是繼續住 然後聯絡上國中的第二位童軍老師 跟著她一起去到新的教會 在這期間也認識了我乾媽 跟她到處玩到處跑到處吃 過了一小段開心的日子 到今年5月多 我去住院回來後就被趕出她們家了 在這期間我換了不少工作 後來我回來姊姊家住 回來住的第二個禮拜我斷藥了 住到現在我還是沒找到工作 打這一段我也不知道是有什麼意義 但我就是慢慢回憶然後慢慢打出來 有很多我已經跟妳說過的事 但就拜託妳看完 反正也沒人會聽到我說這些了 畢竟都不是什麼快樂的事 我好希望回到只是出門去家樂福都可以開心睡好覺的年紀 ...
版主回覆
親愛的雨玥:
真得很抱歉!因為中心最近太多事情了,一件一件都是急件,所以擔擱了不少朋友的來信,也包括了雨玥的來信。記得我曾告訴過雨玥,我們是不會讓妳一個人獨自面對低落心情的,偶而會有些延遲,但一定會回信的,向妳致歉囉!
收到妳自述從小生活點滴的來信,或許妳覺得不知道為什麼會這麼做,我倒覺得妳能重新回溯過去,也是一種整理。尤其妳說到:「我蘭櫻雨玥 曾經也是個快樂的人」,雖然妳說是為了讓大人們開心,所以妳必須讓自己是個懂事的孩子,而事實上你並不開心。而我看到的是雨玥從小就是個能給人歡喜的孩子,這是很好的特質;大部份的孩子是隨性而為,就像你說儘管有時候也會「亂發脾氣」,這才是孩童的本質。但因為你可能從小就擁有個老靈魂,太早知道怎麼應對大人的世界,也讓妳的心境跳過童年而提早懂事。也或許是這樣,妳在同年紀的同學或朋友中顯得處處和別人不一樣,因為這個「不一樣」並非主流,所以一般人看不懂只會用異樣眼光來對待,這也是為什麼妳一直覺得過得很辛苦。如果妳能夠健忘一些或是多一點不去在意別人的看法,或許妳還可以阿Q的開心過日子;但是妳的五感太敏銳了,加上身心症的搗亂卻也讓妳不知道在什麼時候、什麼情況下會失控,於是很多的同儕甚至老師都無法理解真正的雨玥內心。
在那些慘淡的日子裡,不盡人意的令人無所適從,總覺得永遠被不公平的對待著。雨玥,或許我無法完全理解妳內在的痛苦與罪惡感,但我卻是打從心裡心疼妳的所有感受。想著在好幾個夜晚無法無法入眠的妳、想著在凌晨等待著有人回應妳的空虛;孩子!我其實很難過這樣的雨玥,但我也同時看到沒有刻意掩蓋情緒說出自己真正想法的雨玥。而妳不會是一個人的,關心或許會因為事情而遲到,卻絕不會缺席。
妳的停藥讓你面臨戒斷與失衡的痛苦,我不是專業的醫生,無法給妳絕對的診治處方;但是,妳才是真正自己的主人,妳的身體會知道什麼才是對妳最好的,做了一個放棄的決定或許就得有一個可以取代的方案,這樣才不會有空洞。就像在真人真事的電影《美麗境界》的那位得到諾貝爾獎的數學家約翰.納許終其一生與思覺失調奮戰和相處,他知道吃藥會讓他大腦無法做深入的思考,而數學是他一生的最愛,於是他設法讓自己折衷在用藥與否以及頭腦清楚與幻覺之間,最後讓他的理論得到了諾貝爾獎,這個理論對學術界有著很大
的貢獻。
雨玥,在痛苦的夜晚,給我們來信,繼續述說你心裡的聲音,我知道妳是在抒發內在的情緒,所以不會認為是在對我發脾氣。我還是想著如果妳可以,就算沒有上教堂,或許也向上帝發出祈求內心平靜的願望,我想有一天妳會感受到祂的回應的。祝福妳!
回覆時間 2022-07-12 2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