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I,喬伊~
我們在前幾封信裡談到很多有關喬伊憂鬱失落的心情,期間也看到喬伊有很強烈的情緒反應,在學校就讀的環境下,靠著學校輔導老師的協助及自己內在的力量,讓自己一次次撐過情緒的風暴,當然,暴風會繼續來擊,但喬伊並沒有被打敗,嘗試著寫信給桃老師,也會開放的與輔導老師討論,最棒的是,喬伊一直沒有放棄為自己尋找機會,看了一次醫生(雖然不是心理醫生),只要達到法定年齡,就可以自主的主動與專業諮商心理師協談.我相信大家都為喬伊努力為自己生命找出口而動容,即使喬伊想要跳過監護人的陪同,獨守這份失落啃蝕著渴望快點長大的你,啃蝕著想要獨立自主的你
不難想像,似乎有著一 道隱形的牆,阻隔在喬伊和父母親之間,不知它是什麼時候形成的?又是怎麼產生的?或許是父母親回應喬伊的方式傷了喬伊的心,也或許因為雙方的不善表達而產生嫌隙;而喬伊目前認為父母是不在乎的,這份失落,這份傷心,讓喬伊似乎在心裏悄悄下了一個決定:「關閉與父母溝通的大門,選擇不再相信父母,期待趕快長大獨立,就能做自己的主人」.感覺這樣的決定有著生氣與委屈,只是我們擔心的是:身心狀況的失衡是否會等待我們長大呢?
沒有錯,就法律上,只要達到法定年齡,我們就是一個完全行為能力人,享有憲法的義務與權利.我們將要為我們自己的行為負責。有些真理我們永遠都不知道為什麼,但我們就是知道它確確實實的存在.就像家人的血緣與父母的關係就是,雖然目前或許水火不容,倆看相厭,但只要我長大……。時間是偉大的魔法師,我們每個人都會在時間裡因著成長而轉化,所以喬伊真的不用太急著拉開距離,無論你是20歲,30歲,50歲或60歲,你都是父母的女兒,無論你幾歲,這都是確確實實不會改變的事實。妳可還記得,在記憶之初,爸媽是個怎麼樣的爸媽呢?而在長大的過程中,我們的自我形成,是否也讓爸媽不知所措呢?相信在持續成長的每一個階段,爸媽和我們都會面臨各種不同的相處心境,於是我們會為了「愛」有不斷的磨合、衝突、磨合…,然後慢慢的我們長大成人了,他們也老了。所以喬伊不會在未來的10年、20年、30年、50年都不讓父母知道妳的事、不與父母對話或是一直的討厭他們。只要有愛存在,那麼一切都可以試著來面對處理,妳說是吧!
目前的情況,我認為成不成年不是主要問題,更好的問題是「我期待我的爸媽可以和我如何相處?」,「我可以做些什麼讓他們能夠更理解我現在的處境呢?」。還記得上次在學校,光光是一天,我們都指甲揪著自己,那個難過,那份崩潰,又怎麼能真的麻痺自己,以為可以不在乎這份關係呢!所以我們不用躁進,先把自己的身心照顧好,與專業心理師談談,暫時保持安全距離,給自己一些喘息空間。等妳準備好,再來想如何和爸媽對話或相處。當然,顧全自己很重要,目前這個自己就是我們這個個體,但這是最基本的小我,等喬伊尋回生命中其它的支線,會發現它不一定是完美的我,但是一個更完整的「我」.然後妳就有能量去面對問題了,祝福你!
歡迎你再來信說說你的心情故事,或是寫信到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https://dph.tycg.gov.tw/mental/,點選諮詢問答集,由專業人員回覆;也歡迎你來電生命線1995,線上輔導員會陪伴你並一起面對問題即時討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