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映雪
妳好!看到妳在來信中,沉痛的敘述著童年時痛苦的記憶。當時年紀尚小的妳,在這樣充滿恐懼的家庭環境中成長,讓妳無法放鬆,無法信任,得不到家庭的滋養。家不是妳的避風港,這個家還讓妳受傷了!這個心裡的傷,肉眼看不見,沒辦法擦藥,所以一直沒有好。若沒有處理,那個傷就一直在那裡,時不時的會讓已經長大的妳回想時還會痛哭,還是會心痛。長久下來,這個傷對妳造成的影響,已經不只是暗夜裡的哭泣而已,它還對妳的人際關係造成深遠的影響。讓妳對人無法產生信任感,無法與人自在的交往與交流。在這麼多辛苦的情況之下,妳有意識到自己的情緒與心理狀況,努力的想要尋求解決之道,我們非常肯定妳。
我們先來看看爸爸的家庭暴力事件。從妳的描述得知,爸爸是有某些不順或工作壓力大時,才會出現家庭暴力。一個人在職場環境之中,當他認為環境對他不公平,或者,不合理的對待時,他會產生怒氣。為了保有這份工作,他不能發洩出來。但怒氣並沒有消失,而是暫時的壓抑在心裡,等到他轉換環境,到他可以發洩的場合(例如回家後),或者,面對比他更弱小的人(例如妻小),他便一股腦的全部發洩出來。在發洩憤怒的當下,爸爸是失去理智的,所以他無法顧及是否會對你們造成傷害。甚至,有可能因此而鑄下大錯,造成無法挽回的局面。在此討論這些,並不是要對爸爸的暴力行為開脫,合理化他的暴力行為。而是藉由這樣的解說,讓妳知道,為什麼爸爸會如此不顧家人情份的將自己的憤怒,任意的潑灑在家人身上。那時候的他,處於非理智狀態。對於一個已經失去理智的人,我們能做的,不是去和他對抗,而是暫時盡可能的遠離他。遠離一個因為憤怒而失去理智的人,不只是為了保護自己,同時也是為了保護失去理智的當事人。必要的時候,甚至應該報警,讓更有力量的人介入,以阻止他傷害家人,或者傷害自己,避免發生無法挽回的過錯。等他的憤怒發洩完畢,理智重新回到他的身上時才去和他溝通和對話。
妳有讓爸爸知道過去那些畫面與事件,在妳的心裡造成的影響嗎?外傷易好,心傷難治。如果妳不說,爸爸永遠不會知道他的行為與發洩憤怒的方式,在妳的心裡留下了一道又一道的傷害。如果妳願意,可以挑選一個好時機,在爸爸心情平穩,也理智的時刻。溫和的把自己過去受到的傷、心裡的話和感受告訴爸爸。這個告訴,並不是要求爸爸做任何的道歉與挽救。而是妳有能力與勇氣,把自己的內心說出來,這對妳而言,是具有象徵性的意義。當他人傷害了我們,我們能勇敢的告訴他:你這樣做,已經傷害我了。這個行為代表著,我們已經開始有意識的保護自己了。雖然家傷害了小時候的妳,但隨著年紀的增長,妳一天一天的長大,能力越來越好,妳可以開始學習如何保護自己。
在來信中妳提到有機會可以住校,遠離爸爸的家庭暴力,但妳認為若自己選擇住校是一種「逃跑」,自己應該陪在媽媽和弟弟妹妹身邊。妳真的是一個貼心的女兒和大姊,妳想要陪伴在他們身邊,守護著他們,是一份非常珍貴的心意。但不管妳有沒有住校,爸爸的暴力行為都不會因為妳是否住校而有所改變,媽媽和弟弟妹妹所要承受的家庭暴力是一樣的。我想邀請妳用另一種角度和思維來看待「離家」。如果妳有機會可以離家,慢慢學習「獨立」。藉由離家讓妳身上的傷害停止,妳可以有喘息的空間,可以好好療傷。才有餘力去經營自己、壯大自己、完善自己。也許有一天,妳才有力量,回頭去拯救媽媽和弟弟妹妹。當然,妳永遠都有選擇權,不管是否留在家裡,或者,離家去唸書。妳可以依照自己的意願與情況,做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
心裡的陰影不是一二天的創傷造成的,當然也不會一二天就處理好。這會是一條漫長的療癒之路,要有很多的耐心和毅力才能到達目的地。但只要開始,就會有達到的一天。妳可以求助學校的諮商中心,進行諮商。未來如果經濟能力許可,妳也可以求助心理師,找一個適合自己的心理治療師,讓心理治療師用心理學的方法,來幫助自己成為一個心理健康的人。在此之前,若妳還是有情緒上的困擾,一個人無法自處時,歡迎妳可以來電1995生命線,線上有協談人員可以與妳進行即時的協談。同時,也歡迎妳繼續來信,讓我們用文字的方式,陪伴著妳一起面對生命中每一個難題與挫折。祝福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