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心理諮詢 首頁 > 線上心理諮詢
 
留言者
lina
日期
2017/06/29
留言內容
我受夠我的家庭了。我覺得我的家人都很虛假,在外人面前總是扮演著幸福美滿的假象,殊不知許多家裡自己的問題都不敢去正視,衝突或是誤會,從小到大都不願意正視。我已經20歲了,我好想脫離這個家,有時候我甚至想著要去沒有人認識我的地方,好像要快點獨立生活,離開這個讓我窒息的環境,這個環境帶給我的痛苦,我已經快要不能承受了。好煩、好痛苦、真的好討厭這個地方。家不是應該讓人感到舒服的地方嗎?
版主回覆

Lina你好:

       的確不是每個家庭都能讓人感到舒服,從信中感覺到你的家庭帶給你很大的壓力,而你並不喜歡那樣壓抑的氣氛。我不知道你和家人的相處模式如何,不過你提到家這個環境是讓你不舒服的。我們雖然沒有辦法選擇出生在什麼樣的家庭,不過Lina你已經二十歲,知道什麼樣的地方是安全的,當這個環境讓你感到不舒適,我們可以偶爾讓自己離開,去一個安全而舒適的環境放鬆。像是圖書館、咖啡廳、公園、運動場或是藝文館等等,都是很適合放鬆壓力的地方。

        從信中還看見你發現家裏的衝突、誤會不被正視,你希望你的家人能好好溝通,去了解及復原彼此之間的關係,而非僅僅維持表面上的和平。溝通的確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在面對父母時,常常難以用平等的角度交流。但溝通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當一個人改變了,溝通模式也就改變了。就像原本只是老師單方面講課,當一個學生提出問題,這個教室裡的溝通模式和氣氛也就改變了。從信中無法得知Lina你和家人間的溝通方式,但可以看出你並不喜歡目前這種狀態。或許我們可以試看看從小小的地方開始慢慢改變這個溝通模式,例如眼神、動作、語氣這些非語言溝通。多一點眼神接觸表達想要交流的意願、使用肢體語言表達關心、在說話時放柔語氣嘗試做進一步交流等等,都是能夠傳達訊息的方式,當然,語言也是一個最常使用的溝通方式。溝通需要時間,也不一定總是成功,但沒有關係,不用勉強自己不斷嘗試,壓力大時就找個安全舒適的地方,好好的放鬆自己。

        若有其他困擾著Lina的事情,也歡迎Lina再次來信生命線或是來電1995,讓我們一起度過生命中各種挑戰。祝福你!

回覆時間 2017-07-12 11:43:00
留言者
生菜沙拉
日期
2017/06/28
留言內容
我覺得父母很愛錢,只顧賺錢,沒有任何的關心,也沒有任何的問候,就算住同一屋簷下,也幾乎不見面,生病了也不管死活,他們只是路邊攤,何時休息可以自己決定,但父母也生病了他們還是照做不肯休息,我覺得非常憂鬱,很想離開...
版主回覆

親愛的生菜沙拉 你好:

  從你的來信可以看出,你對於父母的價值觀有些不認同,認為他們太過在乎金錢而忽視了親情與他人的感受,並能感受得到你真的因此感到困擾且難過萬分,對父母這樣的狀況十分的不諒解,甚至有些無助。

  你希望得到父母更多的關心與問候,也希望他們能在賺錢之餘,對家人有情感上的付出。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價值觀落差是難免會發生的,更何況是朝夕相處的家人,然而此時唯一最好的方式便是溝通,或許這聽起來有些陳腔濫調,由於在你的來信中並未提及,你可以先試著冷靜地、好好地跟父母談一談這件事情以及你的擔心,即使談起這件事情可能會使彼此有些不愉快,也不是立即就能夠將問題解決,但至少可以對父母的立場有更進一步的瞭解,瞭解彼此的想法是很關鍵的開始,父母也許有他們的考量在,唯有彼此良好的傳達了自己的想法與感受,才能更有方向的衡量該如何解決。而溝通的時候,盡量先別急著反駁或是針對彼此,放下原先的不滿,試著去傾聽,也試著去傳達自己的難受給父母知道,讓父母了解這樣的狀況對你來說已經造成很大的傷害,讓他們看見你的難受。

        溝通後還有任何問題的話都歡迎來電生命線1995,或是來函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網站:http://dph.tycg.gov.tw/mental/,做任何進一步的討論!

回覆時間 2017-07-12 11:31:00
留言者
11
日期
2017/06/27
留言內容
你好,在月初曾經來跟您聊過工作問題。自己畢業三年卻沒有過正職。大學是文史科系的,不好找工作,為了度生活找了服務業兼職,但是我怕人,動作又慢,就連新來的人都學得比我快。撐了半年在深感服務業不適合自己&自己能力不足的壓力下走了。然後找了條件低的作業員,也一樣因為動作太慢,一個禮拜就被主管給炒了。然後找了一份美工。我本身沒有學過美工軟體,靠著摸索好不容易到一個做出來還能看的地步,但上司有意應徵一個更專業的工讀生來替代我最後也離開了。雖然念著國考的書但完全沒有信心可以考上。然後存款快消磨光了,我不想求助家裡,我不知道該往哪裡去。
版主回覆

親愛的11你好:

再度收到來信可以感受到你目前面臨的不只是工作不穩定和不確定的壓力,更面臨經濟上窘迫的現實,為難你了!

上封信我們有談到所謂危機就是轉機,當有發現自已在工作上表現不如己意時,剛好是可以讓我們好好審視自己的時候 ,如果我們慢慢從兼職的工作中找自己的興趣和專長慢慢累積自己的實力,當發現自己某方面不足時再加強研究或進修,我們也看到你很努力找了許多不同的工作累積自己的經驗,很認真學習但因動作不夠純熟讓自己吃盡苦頭,辛苦了。如果只是我們因為對工作不熟悉凡事都得在職場重新摸索學習相信對你對雇主應該都是有點困擾,但如果我們有機會可以先學習好專業的知識和技術,再去尋求適合的工作會不會讓自己的擔心和壓力減輕呢?在此提供下列資訊供你參考

1.勞動力發展署全球資訊網https://www.wda.gov.tw/

2.台灣就業通職訓課程查詢https://www.taiwanjobs.gov.tw/Internet/index/CourseQuery_step.aspx

來信中提到自己動作慢,我們相信勤能補拙,但如果清楚自己的問題卻又讓自己一心兩用會不會讓自己更無法做好任何事情呢?好好想想如果自己一邊工作一邊準備國考那時間和體力上自己是否有能力可以負荷?我們相信111一定是個體貼的孩子當存款快消磨光了卻還不想讓家人知道,不知道你不求救的原因是?但一定有你自己的考量,可是如果壓力大到自己已經無法承受那是否可以重新考慮自己的堅持呢?

我們非常樂意與11討論造成困擾的問題,但書信往來曠日廢時可能無法立即舒緩自己的不舒服,你可願當有話想說的時候來電1995生命線,讓我們線上的輔導員陪你一起度過人生的低潮!好嗎?

回覆時間 2017-07-12 11:29:00
留言者
葉益郎
日期
2017/07/04
留言內容
您好: 打擾了 抱歉! 禍不單行是我近幾年揮之不去的夢靨 ,原是貨櫃車司機,三年多前深夜一場車禍結束了我快五十年的彩色人生.我讓主管受到公司的指責自然主管對我恨之入骨,同時我母親被醫師宣判癌症末期要我心理有所準備,我因車禍肋骨骨折無法工作正好陪媽僅剩不多的日子,在外工作的長子也放下工作守著一手撫養他長大的阿嬤,直到訣別的時間到來 人生必會經歷生老病死,幫媽辦完後事兒子卻沒有回到現實生活,原想時間能治療她受打擊的心,沒想到竟然失控到必須送桃療醫治,我那時被主管排擠在公司過得很窩儾,最後只能無奈地接受提早退休,但是主管未曾放過我,在我退休金上大刀一砍讓我心靈再被踐踏, 另外我不能接受兒子患了 思覺失調症的宣判,我認為他是因阿嬤離去而傷神過度,我開始尋求任何能夠讓他恢復的機會, 結果被許多神棍騙了不少錢,他的症狀未有好轉 ,我不放棄任何機會卻也讓他覺得我為何用異樣眼光待他,可想而知我在神棍眼中是個凱子 兒子最後多了張身障卡 兒子奇怪的自言自語不被女兒接受 女兒更認為我偏心只照顧哥哥 鄰居更是在兒子背後指指點點 我只好帶他換個環境 但是我也要工作 她自己一人獨處時就會到鄰居家按門鈴 說是要找我 時間久了自然又被白眼 所以在換住所 本來日子就入不敷出 五月我突然覺得身體不舒服 拖到受不了到醫院看病 ˇ結果是 心臟主動脈剝離當時馬上要手術 手術前我跟醫師說我不要手術了 我身上可以用的器官 請醫師把他們全取下來給需要的人 因為我已經過著痛苦的生活好久了 我想一切到此為止 我還記得醫師笑著對我說你有這個心意很好 現在妳先不要多想 住院21天 出院簽分期償還醫療費用切結書交一萬多元還欠三萬三千多....一個月沒有工作收入 , 出院面對的是龐大的債務,銀行催債連轉圜空間都沒有還可以消遣噁心我一番 房東體諒只說多保重 房租六月也讓我先交一半,可是我現在知道歲月已逝 體力如老人 我為了生活 出院當天就工作 但是 我連走路都會喘........社工幫我申請急難救助金一萬元非常感謝 但是我的壓力真的隨著時間加增 我當時或許就不該動手術 讓我臨老的不幸人生就此畫下句點可能才是對的 之前擔心兒子家人 那些都不是我能力所能改變 我真的好後悔 為什麼我沒辦法撐起一個家?
版主回覆

親愛的葉先生

你好記得你是在去年來信時,你的來信就像現在的來信一樣信中充滿了無望與後悔。知道你在身心受挫的情形下很勇敢的努力的過了一年這真的是很不容易啊但是也因為你的承擔你的子女沒有失孤你的兒子仍然有人照顧、你的女兒依然可以對你撒嬌怪你偏心。

知道你今年五月動了心臟主動脈剝離手術現在還在分期支付手術費應該是受了不少苦對於這一連串的事若你能轉個念頭來看這件事或許能讓你有不同的心情。三年前的提早退休雖然是因為深夜車禍所致但是卻也讓你有時間能夠陪伴著癌末的母親走過最後的時日兒子的思覺失調症其實只是在那個時點被確診卻不能歸因於阿嬤的離去因為思覺失調症就是過去的精神分裂症是一種腦內思考與知覺功能發生失調的現象通常會造成生活上一些無法自我控制的困擾甚至會有幻聽幻覺的狀況出現照顧的人會承受很大的壓力臨床上只要有妥當的治療這種思考及知覺的失調症狀都可以獲得良好的掌控。他有幸能有你這位父親照顧他就像很多罕見疾病孩子的爸媽一樣為了愛他可能需要付出他們的一生陪伴這孩子辛苦是必然的這或許就是我們此生的功課。每一個人、每一個家都有不一樣的苦難與幸運我們怎麼承接決定我們和孩子的人生能否過得更好。

你對兒子與家人或許不能改變什麼但是你卻可以設法讓自己不再是不幸的。若是身體允許工作就先感謝一下我們自己還有工作的能力醫生與社工都是你的貴人我們也在心裡默默的感恩他們。對於銀行的催債可以試著和他們面對面協商讓他們知道你的狀況看看是否能延期或減少成數。至於那些騙錢的神棍只能當作是詐騙集團慶幸被騙的是錢不是我們和孩子的生命。記得永遠要把生命看得比任何東西都重要這樣才會有好命若連自己都看輕自己的生命那麼老天也不來幫忙了所謂「天助自助者」就是這個意思。若兒子打擾到鄰居除了道歉也要看孩子是否需要讓醫院來照顧可以請教醫院社工請求協助。生活怎麼過才能讓自己好過是我們必須為自己努力的 。

在情緒無法抒解的當下可以來電生命線1995線上協談員可以陪伴著你面對問題討論或許能有所幫助喔祝福你

回覆時間 2017-07-12 11:28:00
留言者
女孩
日期
2017/07/05
留言內容
老師您好,我是個容易緊張的人 開始上班後,緊張的狀況更嚴重 每次上班就覺得很緊張 一緊張就導致做不好 我有試著找出我會緊張的原因 發現我應該是害怕犯錯,害怕被責罵 我有跟家人談過,他們說就是放鬆心情 我也有試著在上班前自我鼓勵,想辦法讓自己別這麼緊張,但好像沒什麼改善 想請問老師我該怎麼做,謝謝
版主回覆

嗨,很高興收到你的來信。

首先,想先邀請你自己謝謝你,看見自己的困擾,並願意尋求協助,這需要不少勇氣喔。然而,在信中,你提到了自己很容易緊張,一緊張就做不好,已經嘗試過一些努力,如在上班前告訴自己不要緊張,但這個方法似乎沒有什麼用,反而使自己更加緊張。

在這邊,想先邀請你一起思考一些問題,或許能夠幫助你找到令自己緊張的來源。你提到「自己是一個容易緊張的人」、「好像從以前就是這樣」,這種緊張的感覺一定困擾你非常久了吧,能夠感受到好像每次做事情時無法自在地做,擔心一犯錯就可能造成嚴重的後果,而漸漸地對自己也越來越沒有自信,失去信心。然而在壓力的當下,是不是有明確的來源?是不是有什麼事情令你害怕、擔憂?還是無緣無故地便突然緊張了起來?多久以前就有這些情況呢?有時候,如果能夠找到最初那個不舒服、緊張的經驗,或許能夠看出一些端倪。

接著,因為你提到了上班時也會感到緊張,情況更加嚴重。接下來的幾個問題也或許能幫助你找到緊張的緣由。上班時有沒有哪些人令你感到緊張呢?老闆、同事還是有其他人?是不是在上班時需要處理非常重要的事情或挑戰,如一場重要的簡報發表?除了上班前與上班時,下班後仍會感到緊張嗎?緊張的狀況持續多久?幾周?半年?緊張帶來的影響,除了工作上外,人際關係和家庭關係有沒有受到影響呢?

然而,我們一起探討了好多緊張的來源,但在這邊想和你分享,其實緊張的特質也並不是完全不好的。有時候,上台我們會緊張,要告訴自己不要那麼緊張,忘掉這種緊張的感覺,但反而適得其反,隨時隨地都在想著「自己是不是不緊張了」,結果反而更加緊張,這種「白熊效應」,都是每個人曾經經歷過的,這很正常。歡迎你在下班後搜尋「Kelly McGonigal」,對於壓力,這位心理學家有不同的看法,他提到了「當我們認為壓力是壞事,他才會危害到自己的健康」,並鼓勵我們和壓力做朋友。比方說,緊張會使呼吸急促,但你吸進更多氧氣,血氧量提升,因此頭腦清晰,更加專心,能準備迎接挑戰。感到壓力時,其實身體也默默地在協助自己面對這個挑戰,如刺激催產素分泌,讓我們去尋求身邊友人幫助,告訴別人你的感受。其實在很多情況下,會緊張很正常,而只要改變自己對壓力的想法,將壓力當成你的戰友,適當的壓力確實能帶來許多好處呢! 

若你擔心自己短期間內還是沒辦法讓自己放鬆,在這邊也提供你一些方法幫助自己。行為技巧,如肌肉放鬆技巧、腹式呼吸法,或是在工作上試著找到其他活動以轉移注意力,都能在你很緊張時,讓你放鬆下來,轉換心情再出發。除了行為上的一些改變,也想提供你一些新的想法,也就是改變你對緊張的認知、了解,如:

1. 認識自己的壓力源,並告訴自己這樣很正常

2. 試著與壓力這個好朋友相處,或許可以試著駕馭它,不要讓他太為所欲為

3. 多練習用正向的話鼓勵自己,如「我感到有點緊張、焦慮了,不過我可以做(什麼事)讓自己放鬆」,而非「現在有點緊張,天啊!拜託不要緊張,不然(不好的後果會發生)」

4.「雖然我會緊張,但壓力不會壓垮我,今天我仍然能把事情順利完成。」

最後仍很感謝你願意來信,希望上面的一些方法能夠幫助到你。假如你開始對壓力源有了什麼樣的認識,若還有困擾你的地方,歡迎來電1995,由線上協談員與你一起找到方向,我相信你一定能夠克服這道關卡的!衷心祝福你,期待你下次的來信。

回覆時間 2017-07-12 11: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