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朋友:
很高興收到你的留言!謝謝你和我們分享你珍惜家人相聚時光的心情,以及你從中發現矛盾。從留言中,可以感受到你的困惑,還有未能把握的惋惜。反覆讀著留言中描述的情況,我想到「身體界線」與「親密感」的概念,請容我娓娓道來,希望能協助你理出一些思緒。
身體界線是什麼?是每個人的身體願意接受其他人碰觸的限度。它的重要性在於:我們是自己身體的主人,每個人都擁有自己身體的自主權,可以決定自己的身體界線。當我們感覺這個碰觸不舒服,我們有權利大聲拒絕。當然,我們也要尊重其他人的身體界線。要補充的是,說到碰觸,不只是較為私密的親吻與擁抱,諸如摸頭、搭肩、勾手,或肩並肩坐在隔壁,都屬於身體碰觸的一種。
那要怎麼設定自己的身體界線呢?很簡單,我們的身體會告訴我們。像是留言中提到的身體不由自主反抗、想哭或想躲開,都是提醒的訊號,彷彿在說「現在這個觸碰超過我的身體界線啦!」我猜想,到這裡你都懂,但是為什麼明明想親近,卻會感到不舒服呢?這是因為身體界線(也就是留言提到的身體親密舉動)與親密感之間,沒有絕對的關係。所謂親密感,指的是「情感上」的熟悉與瞭解,通常是透過時常分享生活與心情建立起來的。
擁抱不代表親密,親密也不一定要擁抱。雖然我們的身體界線說現在不想擁抱,我們仍可以透過分享心情來聯繫感情,兩者並不衝突。身體界線是因人而異,而且沒有對錯之分的!年齡、性別、成長環境、文化背景,甚至是所處的時間、地點與時空背景,都會影響一個人的身體界線。比如說,多數人擁抱嬰兒的意願大於擁抱成人(年齡)、法國初次見面互碰臉頰打招呼(文化)、伴侶在辦公室避免身體碰觸(地點)、疫情期間保持社交距離(時空背景)。
我猜想這次的經驗,也讓你有些嚇到了吧。但是,若是身體感覺不舒服,請讓我們陪你一起勇敢拒絕。即便再怎麼親密的人,都要尊重你的身體界線。若是想要更靠近彼此,也可以試著分享這樣的心情(我很珍惜家人相聚時光,希望多聊聊彼此的生活,但我不習慣跟人擁抱,可以聊天就好)。最後,若是親密舉動涉及碰觸私密部位,請務必向你信任的大人或老師求助。
每一次訴說都是勇敢的表現。若有想補充或不清楚的地方,歡迎你再留言和我們分享。若想找人即時聊聊,也可以撥打生命線電話「1995」(電話直接撥4個數字即可),由線上的夥伴即時和你聊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