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心理諮詢 首頁 > 線上心理諮詢
 
留言者
小毛
日期
2018/03/22
留言內容
我目前高三 我不太清楚自己的狀況...總是時不時的就突然陷入很龐大的情緒凹陷裡 以前高二也這樣而且持續一段時間 後來又突然好了一點 而這年開始 又是這樣反覆著 沒來由的覺得胸悶窒息 會有「覺得自己像假的」這樣的感覺 覺得自己跟自己的靈魂是很分開的 對自己的一切像個旁觀者 然後一直很害怕 但我一直找不到原因 明明自己的生活就跟大家一樣也滿好的各方面都是 然後當我那些想法又大量湧入時 我甚至害怕覺得我再這樣下去 會讓別人開始察覺我是假的 雖然這些話連我自己都不是很明白我究竟想說什麼 然後很多想法都一直很矛盾完全不能組織成一句像話的話 然後反覆的浮現在心裡矛盾 然後覺得自己很空虛 空空的 拆開來裡頭什麼也沒有這樣子 我前面是一直不打算說的 因為似乎好像完全無法讓人理解我要表達什麼連我也無法理解 而且我也無法說出口 也曾想過可以找學校輔導老師輕鬆的淺層的稍微聊聊 但是很害怕 我預想著我沒辦法面對面說出來 也查過那種用電話諮詢也覺得很害怕 用打字的感覺稍微好一點 但在打字的同時也還是一直顫抖... 我還是覺得我好像沒理由要難過什麼的 但一直無法真正的脫離 所以請問我到底出了什麼問題...麻煩您了
版主回覆

小毛你好:

收到你來信,感受到你的茫然、迷惘、擔憂、與無力甚至不知所錯,相信內心很煎熬的,真是辛苦、難為你了!

雖然從你來信,我無法得知你發生了麼事,但試圖想了解你如何克服目前的狀況,這是很有勇氣的;你說「我還是覺得我好像沒理由要難過什麼的」,但是我認為,有時候情緒的發洩並不是單一事件,可能是長久累積下來的、可能是同時有很多事件的壓力綜合起來引發的;承認自己難過,並不是懦弱,而是勇敢,能面對自己的問題,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你說是嗎?

提到曾經想過找學校的輔導老師,但是因為害怕而沒有去做,是不是因為熟悉的學校環境,無法讓你卸下防衛的心;不知有沒有考慮過尋找與自己生活比較有信心的醫療機構中的身心科之類的,尋求專業諮詢,來協助自己了解現況,以便知道自己要如何面對與克服。

親愛的小毛,因為不知道你具體發生了什麼事,但卻莫名的引發了情緒的低潮,也讓我有些擔心,雖然說怕自己沒法好好說明自己的情況,但是,請你放心,生命線1995協談專線,線上的輔導員會很有耐心的陪伴著你一起面對問題,了解困境。信中也提到,好像筆談就能讓你放鬆、放心的書寫心情,當然,只要願意,當你有想法,也可以用文字表達下來,繼續寫信來生命線或是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網站:http://dph.tycg.gov.tw/mental/.喔!

祝福你

回覆時間 2018-03-27 11:33:00
留言者
沛沛
日期
2018/03/18
留言內容
我目前是高二學生,有讀書壓力,154公分,只有32公斤,母親因為我太瘦常常罵我,語言傷害,甚至叫我去死,我很喜歡吃東西,但是都暴飲暴食,吃了又怕胖,也擔心太油膽固醇太高等等一大堆問題,吃飽有罪惡感,知道自己該增重才行但是心裡對於吃飽一直有種罪惡感,而且吃飽後會很想要大發脾氣,導致我看書心情大起大落,該如何做才能放下自己的心理障礙呢?
版主回覆

親愛的沛沛:

看到你正面臨對學習壓力、與媽媽互動的壓力、飲食與體重問題等問題,多重問題交織下的迷惘與憂心,真是令人心疼!

來信提到你的體重過輕,且有暴飲暴食、飽食後的罪惡感等問題,這點讓我很擔心你,是否有考慮尋找專業諮詢,確認自己的身體狀況,如學校的輔導老師,或醫療院所的身心科等等,以即時獲得專業的協助,了解應如何照護自己的身心健康。

來信提到媽媽的言語傷害,在升學壓力下,且自己身體狀況不甚良好的狀況下,還受到言語責難,想必你內心是相當委屈與難過的。曾經,在我高中求學的階段,與我媽媽的相處關係也是很惡劣,總是為了一些不大不小的事鬧脾氣,這樣的大吵與冷戰交織著的關係,其實讓我內心很煎熬,但我卻從不願意溝通,而是把心封鎖了,封閉了與母親的交流…。上大學後,在媽媽的某次生日,當關起家裡燈光,客廳只剩蛋糕上的蠟燭亮光搖曳著,掩映著媽媽頭髮上的那一絲絲銀色髮絲…,那晚,我躺在媽媽身邊…問了我媽媽?為什麼以前總是用惡毒的言語管教我?我媽媽訝異的看著我,彷彿她不復記憶有這樣的過往…。我才發現,在媽媽的成長背景中,那樣的表達方式、管教方式,是她唯一知道的,而她的出發點是「愛」、是「擔心」、是「關心」,我帶著眼淚笑著對我媽媽說…,我的感受不是這樣的…也好遺憾,我們把這些話放在心裡那麼久,讓我們母女倆冰封了好多年。

親愛的沛沛,我不知你與媽媽之間發生了什麼事,形成了這樣的互動方式,,不知是否曾經與媽媽溝通過?用甚麼樣的溝通方式?回想過去,是否曾經也有什麼事情與家人存在重大歧見,而自己又有用過什麼樣的方式達到傳達內心想法呢?所以我們仔細的想想,如果媽媽是出自於「愛」,是否我們也可以在「愛」的支持下,試著不同方式和媽媽溝通。比如透過面對面的傾心對談、又或是卡片、或是line等即時通訊軟體的交流方式…,利用機會讓媽媽了解你的真實感受與情緒。這樣是不是比消極的情緒低落,更好些呢?!當然,面對生活中的每一個課題都是需要勇氣去嘗試的。今天,你能來信求助,想知道該如何做才能放下自己的心理障礙,也是你有勇氣面對問題的第一步,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好嗎?

以上的觀點與經驗分享予你,希望你能有多一點不同方向的思考。也請妳一定要記得:妳的身邊,有人在關心著你!若是無法靠自己的力量度過情緒的低潮,請尋求協助,也可以來電生命線1995專線,線上的輔導員會即時陪伴著你一起面對問題,釐清困境。或再來信生命線或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網站:http://dph.tycg.gov.tw/mental/.喔!

回覆時間 2018-03-27 11:26:00
留言者
小英
日期
2018/03/18
留言內容
我從小就是被領養 我養父總是對我很不滿意 不管我做的再好也是一樣 搞到我很想結束生命! 我跟兩個養哥哥差很多 畢竟他們是我養父親生兒子 他們口氣怎樣沒事情 至於我就不一樣 就是因為我不是親生的 對我有理所當然的不滿
版主回覆

親愛的小英:

很高興收到你的來信,信中提到從小就被領養,感覺到養父對你和養哥哥的教養態度很不一樣,面對這樣的差別待遇,讓你不自覺的聯想到「可能是因為自己是被領養的而非親生的,所以才會這樣」;同時你也提到不管自己做的再好,養父總是對你很不滿意,甚至想要結束生命。似乎妳感受到的不公平對待讓妳很難過吧!

信中雖未提及「養父對於自己做的再好,卻總是不滿意」的事情是那些,以及養父都如何表達他對妳的不滿意?但卻可以感覺到妳心情低落、挫折、甚至傷心難過。但小英真的好棒,並沒有逃避或放棄這樣的課題,甚至選擇勇敢面對;能寫信來,除了抒發心中的不舒服外,想是也有想知道如何改善和養父之間的關係吧!可見養父在你的生命中應是一個很重要的人,所以你才會如此的渴望得到他的認同、肯定和關愛。

信中提到養父對你有很多不滿,不知道都是什麼樣的事?通常人對於自己愈在乎的事情或人,因為是很認真的對待,若結果不如預期時,自然會有不滿意的情緒產生。而一般而言真正在意女兒的父親對女兒的教養方式有兩種,一是寵愛有加、一是嚴加管束,前者是想到女兒將來會嫁作人婦,在家不疼更待何時;後者則是希望女兒在家能有多一些的學習,將來有本事不會被欺侮。無論是慈父或是嚴父,其實都是對女兒的不放心。而女兒也總會在某一段時期和父母有著叛逆的心結,常常會覺得不被了解、被管很多,臉色自然也不會好看,於是親子間就有著不少的衝突產生。雖然來信簡短,並未說明所有事情的細節,但能感受到的是你和養父之間都很關心並在意著彼此,只是你們還沒有找到一個很好的溝通方式,讓彼此知道對方的想法。

雖不知你目前年紀多大,但你說從小就被收養,想必和家人一起生活相處也有一段時間了,你覺得養父是怎麼樣的一個人?平常的為人又是如何呢?已經有了自己的孩子(哥哥們)後,卻還願意收養沒有血緣關係的妳,這樣的父親真的很不容易。他應該是個很有愛心且令人敬佩的人,除了養育過程中所需要增加的經濟開銷外,在教養上也要花費更多的心思,只為讓家裡的孩子能成為很棒很好的人。而且女兒和兒子的教養方式是很不一樣的,因為女兒的安全是所有父母最在意的,自然會用比較高的標準來要求你,而忽略到脆弱敏感的你所期盼的是一份父親的慈愛或讚賞;因而讓妳承受到一些嚴格教養的壓力,導致妳的不開心。

可以試著和父親做一些良性的溝通,例如,從平常的聊天中或者寫封信讓他知道妳的心情;想想若沒有溝通過而讓彼此原本的美意變成怨懟,真的是很可惜!為了和養父之間的相處和互動能有所改善,你也可以上網或到圖書館找找有關"子女如何和父母溝通之類"的書,看看如何解開你們之間所存在的認知差異,特別是你所說的你覺得你做的很好了,但他卻覺得不滿意的事項,唯有先了解認知上的差異,知道如何溝通或互動才能相處的更融洽。

親愛的小英,看見了你的孤單難過,以及長期渴望得到養父的疼愛,卻未能如願的失落和挫折,這一切讓我們好心疼你。對於來信提到養父對你有很多的不滿意,而讓你有想結束生命的念頭,不知除了覺得被不公平對待之外,是否還有其他的事呢?是什麼會讓妳想以付出寶貴生命為代價?我們真的很擔心你的狀況,要知道有人在關心著你;若是在情緒當下無法自處時,請尋求協助,也可以來電生命線1995專線,線上的輔導員會陪伴著你一起面對問題,釐清困境,直接的對話或許能找到適合妳的方式;亦可再來信或是寫信至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http://dph.tycg.gov.tw/mental,和生命線一樣會有專業人員回覆喔!祝福你!

回覆時間 2018-03-27 11:23:00
留言者
覓玄
日期
2018/03/15
留言內容
您好,最近我發現我強迫性亂想的狀況越來越嚴重,到了影響生活的地步。 最明顯的情況是我發現只要我常用或是在意的東西,我就會非常害怕他出問題,例如我習慣用電腦看看文章或是影片,那只要他稍微出了一些小問題,像是畫面會卡卡的之類的,就是那種小問題,或許是偶然的正常現象,或別人根本不覺得有甚麼的問題,但我就會非常在意,然後一直去想,這是為甚麼、要怎麼解決?別人的也會這樣嗎?更可怕的是連在用的時候既使他沒出問題我也會戰戰兢兢,覺得等下就要出狀況了,然後一旦出了狀況一定很可怕,就算明明現在沒有事,明明只是小問題,可我就是不受控制的擔心。甚至現在連還沒發生或的狀況我都會先擔心,明明我沒有出過這個問題,但看到別人有這個經驗,我就會覺得我的也很有可能,然後又再次陷入擔心。 最難受的是,我會不斷的去'測試',去看看他會不會出問題,如果真的出問題我就會非常恐慌,到最後會演變成不敢動到這個東西,但基本上我在意的東西都是可以緩解我心情的,是我在休息時間平復自己情緒的方式,但現在變成這些應該安慰地的東西,成了我心情緊張的來源,而我沒有其他事物可以來平衡負面情緒,或是一但有了,它又成了我新的擔心來源。 我真的覺得現在我像是一個嚴重傾斜的天平,傾斜在負面的那一邊,甚至我會有幾秒鐘的釋然,但只有幾秒,過了我又陷入陰魂不散的情緒裡,腦袋也昏昏沉沉,我該怎麼辦,我覺得自己像是強迫症,我應該讓自己還是去面對那些只是我想太多的東西嗎?或許習慣了就好?
版主回覆

覓玄:

你好!看來你對現在這些現象,感到焦慮不安且不知該如何處理是嗎?從本來是休閒最放鬆的活動,現在卻事事不順,所有事情都變成不對勁,腦子強迫自己從負面做聯想。從前當遇到壓力來時,你還有這些活動可以舒壓,但現在不僅無法再靠這些活動舒壓,它也轉換成另一個壓力源,可以理解你現在必然相當恐慌而且焦慮,希望趕快解決這些問題,恢復正常的生活。

覓玄最近你在工作、學業、家庭或感情上是否遇到很大的壓力而難以解決?你來信中所敘述的問題,那只是冰山的一角,真正的問題還潛藏在你的內心,你可能還沒準備好去面對它,所以它就把這股內在壓力,加注在你日常生活中在平常不過的事上面,來提醒你不能在逃避,該面對問題了!。以下有一些觀點提供你做參考:

1.重新檢視主體(學業、工作、家庭、感情⋯等)的壓力源,當你找到這些壓力源時,你可以用聖嚴師父的「四它」來處理。當你處理好主要壓力源,你所敘述的問題就不在是問題了!

面對它 - 正視困境存在,不逃避不畏懼‧

接受它 - 接受困境磨鍊,不怨天不尤人。

處理它 - 用智慧處理事,以慈悲對待人。

放下它 - 盡心盡力就好,不計成敗得失。

當你能勇敢面對它時,表示你不再逃避了,當你能接受它時,你已經向解決問題邁進一步了。當你能處理它時,你已經有解決問題的勇氣,這時候的你只要盡心盡力的做,不要再為過去的事後悔,對未來擔心,害怕做不好,害怕無法達標,一切盡力就好!

放下它,當你盡力解決問題時,問題能解決最好,若仍無法完全解決,你也盡心盡力了,再多的自責,於事無補,何必去為難自己,而讓自己身心俱疲!

2.放鬆練習:運動(跑步、散步)配合曬太陽可以增加血清素,讓正向能量增加,緩解焦慮恐慌情緒。靜坐冥想、禪修 、聽音樂⋯等可以有效降低焦慮不安的情緒,疏解壓力。

3.就醫:若已經嚴重影響到你的生活,上面兩個方法也都試過,可考慮看身心科,由醫師協助改善這些狀況。

若心情依然感到焦慮不安,恐慌情緒壓得你喘不過氣,也歡迎直接來電生命線1995,線上的輔導員能陪伴你一起面對問題。也可以來函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網站:http://dph.tycg.gov.tw/mental/點選諮詢問答集,由專業人員回覆喔!祝福你!

回覆時間 2018-03-27 11:22:00
留言者
暖暖
日期
2018/03/16
留言內容
你好,我是個26歲的全職媽媽,孩子剛滿1歲。 我的婚姻及家庭關係都很正常。 因為長期親餵寶寶,導致我睡眠不良及不足,身體健康有些狀況。在寶寶副食品吃的良好的狀態下,我戒了親餵。 這幾天寶寶已經可以夜間連續睡5小時以上;而我也在生完孩子後第一次連續睡眠5小時,本該是開心的事,但卻只有剛戒的幾天。 這兩天夜晚我的心情極度低落,懷念孩子親餵的母子時光,我覺得自己並沒有做好心理上的準備。當孩子哭著跟我討安慰(親餵),我只能哄搖轉移注意力或者陪他哭,我覺得好不捨,覺得自己真狠心自私,為了自己的睡眠及健康就這樣硬生生斷了孩子一直從出生以來的習慣(安慰方式)。想著想著眼淚就一直掉。 這幾天吃飯也沒什麼胃口,會餓,但食物一吃進嘴裡就作噁。胸口偶爾悶痛,覺得心裡好苦。 這件事我嘗試與丈夫訴說,可無奈他公事繁忙無心理會;我也曾想與母親訴說,可惜她不善於傾聽。無奈藏於心中越想越苦,至此尋求協助。謝謝
版主回覆

親愛的暖暖,你好:

寶寶能有這麼疼愛他的全職媽媽,及在背後支持你讓你在經濟上無後顧之憂的爸爸,想必是上輩子修來的福報,才能出生在這樣的家庭!因為,不是每個媽媽都很幸運能當個全職主婦,有時候因為體質,工作,環境…..因此無法餵母奶,我一直覺得母奶是媽媽送給寶寶最棒的禮物!當然,不餵母奶不表示不愛孩子,每個媽媽都希望給寶寶最好.但有時候真的是需要天時地利人和的配合。但是餵母奶真的要很有毅力,是需要家人的支持與體貼的! 若是家人不支持或是冷莫以待,有時是會讓母親有點力不從心及無力感的,甚至會很傷心,你說是嗎?!

母性是因孩子的出生開始有了連結才更顯現出偉大,尤其,當你從出生的那一晚抱在懷裡親餵開始,看著小寶貝吃奶的樣子,小腳蹬著、玩著,眼睛又時不時的看著你,你低下頭就能看見,孩子可愛的小模樣,在這整整ㄧ年的時間裡,跟寶貝一直沒有停止過這樣親密的互動,因此很多媽媽要斷奶前後,內心的揪結及不捨可想而知。很多斷奶後孩子沒事,做為媽媽的心情卻有時會有失落、自責並對孩子產生愧疚感,甚至會很懷念餵母奶的日子,就像你時常會有捨不得、狠心的罪惡感而眼眶不由自主的泛淚不捨,尤其,你又是因為自己的睡眠及身體健康出現ㄧ些狀況,在不得不停止餵食的情況下,這些負面的情緒反應會更加強烈,我知道這對你而言是情非得已的決定,真的是難為也辛苦你了!

暖暖,我希望你能了解一件事,唯有快樂健康的母親才能培育出身心健全的孩子,你已經盡力也做得很好了,親餵只是教養中的一小部分,以後你能幫寶貝做的事情還很多喔!只要在親子關係中多用心,親密關係是可以一直持續下去的,我也鼓勵你多參加一些育兒媽媽團體,一來你可以跟媽媽們交流育兒經驗,二來孩子也有玩伴,好處真的不少,或許你生理上作噁、胸悶的狀況應該能得到改善,若長期下來不見有改善的話要記得尋求專業醫師的幫忙喔。下面有兩則資訊提供給你參考,希望能對你有幫助,https://fresh438.pixnet.net/blog/post/41898361-三天成功戒斷夜奶與親餵!十大原則報您知!

https://casanovab110.pixnet.net/blog/post/59407576-(9成媽媽都在擔心,母乳寶寶如何斷奶!)若還有事情想討論的話,歡迎直接來電生命線1995,線上的輔導員能陪伴你一起面對問題,也可寫信至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http://dph.tycg.gov.tw/mental/,點選諮詢問答集,由專業人員回覆喔!祝福你

回覆時間 2018-03-27 11: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