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心理諮詢 首頁 > 線上心理諮詢
 
留言者
日期
2018/03/18
留言內容
我母親七年前罹患癌症,身體狀況時好時壞,也曾一度焦慮而看心理醫師,目前病情還算穩定,但是我無法控制的每天一直關注她的生活(質疑她吃不夠、休息不夠等等),常常成為兩人衝突的來源,另外,我也會在她表現出不舒服的時候,一方面覺得擔心,一方面又覺得疲憊煩躁,最後又會有罪惡感,一直循環,感覺越來越喘不過氣。我自己工作壓力也大,沒有什麼休閒生活,以前休假喜歡待在家裡,但現在回家壓力也好大,脾氣和耐心都越來越差,甚至遷怒其他家人,怪罪他們沒照顧好母親等等,有時候我可以感覺到,其實自己在家裡的存在才是大家壓力的來源,好想消失卻又走不開,生活的重心都在工作和家庭,很久沒有開心過了,完全沒有精力再有其他社交生活,對未來已經沒有希望感,我不想再一直怪罪別人了,但是我每天不是對別人憤怒,就是對自己憤怒,請問我該怎麼辦?
版主回覆

舒你好:

從來信中看到你長期因為擔心母親病情,又將照顧責任壓在自己身上,導致自己幾乎沒有喘息空間,相信一定很辛苦,也真是難為你了!有時我們為了符合世俗的價值觀,認為所謂的「孝順」,就是承擔起父母老有所養的照護責任,我們理所當然的應該當個順從的、體諒的孩子,看起來是和諧的,但這畢竟是表象,長期的妥協下來,反而讓我們的心喘不過氣來。

信中提到「一方面覺得擔心,一方面又覺得疲憊煩躁,最後又會有罪惡感,一直循環,感覺越來越喘不過氣」,有時候,我們害怕表現出情緒,覺得「情緒」是會影響周遭、影響工作與生活,所以,我們學會戴上盔甲,偽裝自己的堅強、壓抑自己的情緒,讓自己情緒隔離,以為這樣才是對的。有時後,這樣的「情緒隔離」確實有其作用,它讓我們保有力氣去面對危機、專注的面對困難;或許短期的「情緒隔離」是種選擇,但是,要注意,不可以讓「情緒隔離」與「壓抑情緒」成為習慣,因為長久下來,這會鈍化我們對周遭一切的感受力,這並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

你說「甚至遷怒其他家人,怪罪他們沒照顧好母親等等,有時候我可以感覺到,其實自己在家裡的存在才是大家壓力的來源」;從這裡可知,你是位貼心的家人,檢視自己是否做得不夠、是否哪些做錯了。但是,長期這樣的自我要求下,慢慢的,我們會感覺自己並不重要,而大家的感受才是更重要的。周慕姿在「情緒勒索」一書中提及:一旦你想要為別人的情緒負責,你的人生就會為了別人而活。你生命的的目的與意義,只剩下追逐別人的情緒跡象,與擔心自己是不是又怎樣造成了別人的情緒。所以,我們有時候要適時地做好情緒界線。

曾經,我也歷經了父母先後罹癌,而我的兄長們都在外工作,自己往返奔波於工作、醫院、學業之間,我也曾經怨家人、怨自己…把自己搞得身心俱疲。有一天,我父親在病榻上不捨的看著我,告訴我,叫我用心看他…他是如何照顧自己的,要我必須學會自己放寬心、原諒自己無法周全身邊的一切;他看在眼裡我的付出,但他不捨我的過度自我苛責。其實,我父親給我上了很寶貴的一課,讓我學會放下,讓我學會看見別人、原諒自己。當我慢慢放下後,才驚覺原來家人間的愛處處綿密交織著,我沒有自己想像中的孤獨。

來信提及「對未來已經沒有希望感,我不想再一直怪罪別人了,但是我每天不是對別人憤怒,就是對自己憤怒」,看到你這樣自責,真的很讓人不捨。其實,真正讓我們覺得無法消化的,有時不是事件本身讓我們產生的「情緒」,而是事件之後,我們「自責」的情緒。親愛的你,不知你是否曾經將自己的擔心、自己的不安跟媽媽及家人提過,不知你是在甚麼情境下、用甚麼樣的溝通方式?回想過去,是否曾經也有什麼事情與親友存在歧見,而自己又有用過什麼樣的方式達到傳達真心、表達真意的目的呢?所以我們仔細的想想,家是來自於「愛」,是否我們也可以在「愛」的支持下,試著各種方式和家人溝通,比如透過傾心對談、又或是line等即時通訊軟體的交流方式…,利用機會讓親友了解你的真實感受與情緒。這樣是不是比消極的自責、情緒低落,更好些呢?當然,面對生活中的每一個課題都是需要勇氣去嘗試的。今天,你能來信求助,也是你有勇氣面對問題的第一步,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好嗎?

以上的觀點與經驗分享予你,希望你能有多一點不同方向的思考。若是無法靠自己的力量度過情緒的低潮,請尋求協助,也可以來電生命線1995專線,線上的輔導員會即時陪伴著你一起面對問題,釐清困境。或再來信生命線或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網站:http://dph.tycg.gov.tw/mental/.

祝福你!

 

回覆時間 2018-04-11 03:26:00
留言者
小旻
日期
2018/04/02
留言內容
一年前學校老師偏袒其他學生,那些學生是我曾經的好朋友,他們編了一個罪名,然後把一切的錯都推到我身上.從那時開始我就很排斥老師,也很容易被刺激到然後崩潰.再加上我的爸媽不是長期在我身旁(我在國外留學),我跟他們說了我的想法他們卻也不理我,到最後還覺得是我在說謊...現在我常因為別人的一句話就胡思亂想,覺得他們是不是嫌我很沒用,也常常自己一個人沒有理由就狂哭,有時候這種感覺會一直持續一個月多,到最後我有了自殺的念頭,也曾想過要去找心理醫生,但都放棄了..我是不是有憂鬱傾向
版主回覆

小旻你好!

反覆看了小旻的來信,在信中提及因校園生活的不愉快而有想要自殺的念頭,令我們擔心也對於小旻感到不捨,但小旻願意來信與我們分享及述說自己的狀況,這代表著小旻希望生活可以有所改變,想要找到一個宣洩的出口,這是值得肯定的事情,小旻沒有放棄,反而找社會資源幫助自己!

在信中提到同學,曾經也是好朋友。因為一個事件,讓小旻對老師或同學心灰意冷,甚至對人性感到失望。事件發生之後,你和父母親談到了,但是他們不僅沒有支持你,甚至還懷疑你說謊。我相信你的心裡,一定是非常的難過和無助。這樣的狀況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你才會情緒激動,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甚至去看了心理醫生。你被好朋友出賣,心理所受的痛,若不是親生經歷的人,是很難體會的。

親愛的小旻,我想要和你分享,像我和你一樣年紀的時候,我也是非常在乎同學對自己的一些作法和想法,但是往往有時候也不盡如人意。所以只好自我調適,讓我自己的生活更加的快樂。具體的作法就是,首先要運動,透過運動流汗的過程,忘掉煩惱、鍛練身體。第二步,回憶自己過去快樂的事情,為什麼當時可以這麼快樂呢?或許你突然會發現,其實快樂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每天告訴自己,我要快樂!只要你常常正向思考,照著前面那2個方法去行動,我相信你一定會為自己找到出路喔!

以上的觀點與經驗分享予你,希望你能有多一點不同方向的思考。若是無法靠自己的力量度過情緒的低潮,請尋求協助,也可以來電生命線1995專線,線上的輔導員會即時陪伴著你一起面對問題,釐清困境。或再來信生命線或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網站:http://dph.tycg.gov.tw/mental/

祝福你!

回覆時間 2018-04-11 03:25:00
留言者
謝宛妙
日期
2018/04/03
留言內容
我最近很鬱卒,感覺細胞死了一大堆。我在無塵室工作,職位是組長,手下有15人。我們的工作是輪班,6天日班,放三天,改上6天夜班,每天工作12小時,總共有三班在輪班。放假我幾乎是上網、睡覺,一點也不想出去走走,我會暈車,討厭人多,不喜交際,做事有點一板一眼,不喜歡罵人,很少當面修理手下,我覺得每個人都有尊嚴,更不喜歡跟人吵架,真正氣起來腦袋會一片空白,根本講不出話來。 我下面有一位同仁,可以說是我的好朋友,從分公司建立沒多久就一起進到公司服務,說起來算志同道合:對品質的堅持從來不變。但是從不知什麼起,因為有一班老是會把比較扎手的工作丟給我們接手,結果好像我們一直在做一些難做的工作,別人卻輕輕鬆鬆的過日子。之前我一直安撫,反正工作時間一樣,時間到我們也下班了,不要計較那麼多。可時間久了,同仁都覺得不平衡了,後來她更因此與我吵架,後憤而離職。 五年內,她均窩在家裡,也不去找工作,家裡二個小孩慢慢長大,差不多都靠前夫跟現任男朋友養活。前一兩年,我們恢復往來,公司因之前不景氣跑了好多人,我強力推薦她再次回來工作,因為小孩大了,開銷更大,她能力又好,可堪大任,後來她真的回來了,可是她說原本她中意另一個工作(在高檔的超市工作),雖然錢少,但工作時間短,快過期的蔬菜水果都可無償取回家,因為已經答應我,才忍痛犧牲這一份理想工作。 才回來就跟原本很要好的同仁冷戰,因為看不慣這位同仁因準備離職而擺爛的工作態度,好不容易我想辦法讓她們合好,這位同仁也離職了。 同樣那個班,換了一位組長,上班休息更誇張了,原本我們07:30上班,09:30休息20分鐘,11:30吃飯40分鐘,下午2:30再休息20分鐘,5:00休息40分鐘,19:30下班,以上是公司規定的時間。那一班則是每次休息30分鐘,吃飯一小時,下午3點或3點半就收工,直到下午6點再開工個半小時,然後就等下班。我們班則休息時間約25分,吃飯50分,16:50收工吃飯,18:00開工至18:50。同仁一直對此不能諒解,為什麼別人可以爽爽過,我們就要一直做,這些日子來為了平息同仁的怨氣,我也一再放寬休息時間,但實在沒辦法像那班一樣毫無顧忌,反正又是這樣那樣不合心意,我這位好朋友同仁自尊心特強,到處是底線、逆麟,妳無論說什麼她都自有一翻見解,可以駁到妳體無完膚。 反正她的中心思想就是公平,別人可以七早八早休息,為什麼我們不可以,別人可以挑好做的做,為什麼我們不可以。 我說我們做我們份內的工作,她說我們把工作做完,讓別人納涼,這叫管理死板!她說:我只要想到我丟棄了理想的工作,想待到生小孩,還要再這樣的不平衡環境工作才叫知恥,否則還要被說學那些無恥之人,我忽然覺得悲從中來。 事實是我無數次後悔找她回來,她沒有回來我們還是好朋友,她找到理想的工作我只會替她高興,當初鼓勵她回來不過是逼她再出來工作罷了! 我好難過,她發了line幾乎在痛斥我,說我說我辜負了她,可我只不過不想愧對我領的這一份薪水,每個人都說公司爛,我不想當那個讓公司爛的人罷了。 可她說我:做為一個主管,你每次都站在你的立場,你有站在我們的立場想過嗎?從來沒有!只會照著你的心情情緒變化,沒有一個原則。 我曾想為什麼這個職場那麼多劣幣,為了生活要如何待下去,有一天,你的自我行為讓我忽然了解了,有些主管才是源頭,就是劣幣製造機,就算是良幣也會被主管加工破壞成劣幣!我很悲傷妳讓我有這樣深深的體會! 我要是只為自己,我還需難過嗎?我還需一直調整嗎?可是怎麼都不夠,除非有辦法像別人那樣擺爛,可我做不出啊,我們老是罵那一班無恥,可我們卻要學他們嗎?我不願啊! 我需要有人開解,但我不知道要找誰,我是不是陷在那裡出不來啊!
版主回覆

宛妙你好:

在來信中可以感受到你是一位認真負責又為朋友著想的人。在公司擔任組長真的很不容易,對上:要完成公司所交代的任務,對下:還要關心照顧到組員們的情緒,真的是辛苦你了。

和好友因工作的事而吵架,好友也因此憤而離職,想必你的心情一定很難過。這些年妳默默的關心著你的好友,了解她的近況,更鼓勵她回來公司工作,你真的很為朋友著想!也很在乎你的好友。

好友及同仁們對於工作內容及休息時間和另一班不同,心中難免會有不平衡的,在職場裡同工同酬,同仁們會期待工作內容是公平合理的,若長期的承擔較難做的這一部分,心中就會有不平和怨言,你雖盡力的安撫及調整休息時間,但仍無法平息他們心中的不平衡,針對此事你曾和你的主管討論過嗎?是不是適度調整兩班的工作內容及統一休息時間,也許你這班的同仁們就較能接受,心

回覆時間 2018-04-11 03:17:00
留言者
曉曉
日期
2018/04/01
留言內容
我很想改變自己的處境卻不知道怎麼改變,像是說很多事情我明明知道不該那樣,卻跨不出去心裡的坎,例如:不知道為什麼我很害怕別人的目光放在我身上,因為害怕我經常躲在廁所不趕出去我害怕一出去便會被同班同學看到,我也知道其實被看到也不會怎樣,但我就是很害怕,所以一看到同學就會想躲起來,然後事情又在惡化,我害怕到不敢去上課,還因此被記曠課。還有我最近越來越茫然,不知道該怎麼做才好,也不知道到底誰錯誰對,我跟我的一個朋友吵架,我也明白以她的立場她會生氣是理所當然,可是以我的立場是她做錯,我跟她會吵架其實是因為我一時氣不過,對她發飆才會這樣,當下她也很不明所以,一個幾乎不會對人發飆的人怎麼就突然發飆了呢?事情大概是這樣:她跟我借東西,好比游泳課要用的蛙鏡,我跟她說過好幾次要記得還,但每次她都忘記還要我去找她要,她才笑笑的說抱歉我忘記了,我也總是跟她說沒關係,可其實我有點不爽,她的態度讓我覺得她跟本沒有在在意,但這也就算了,只要在我需要幫忙的時候幫我就好,可是這就讓我更火大,每次跟她,借東西,她總是想辦法推託,我真的不懂欸,幫忙一下是會怎麼樣嗎?以為每次笑笑的說抱歉,我沒有帶,妳去跟別人借好嗎?就會沒事嗎?我真的挺失望的,朋有不就是那個在妳有困難時願意伸出援手的人嗎?我因為這樣不想跟她講話,但也沒跟她鬧翻,直到有一次因為小小一件事我被觸發了,才罵她太過自我,那次我想去廁所,可是很害怕在路上遇到同學,害怕到想乾脆憋住,但我真的尿急,所以決定豁出去,那時她跟我同樣在校車內,我就請求她陪我去,可是她滑著手機跟我說抱歉,妳自己去一下好嗎?我知道上廁所要別人陪是超過了點,但她讓我覺得她就是那種遇到急事就會做事不管的人阿~難道這樣我又做錯了?我反覆的反省自己,都快不知道到底要怎麼辦才好,是要當一個爛好人當別人踩到我的地雷還忍氣,吞聲還是一鼓作氣把不滿說出來,可每次我說出原因,別人也不能理解,這讓我覺得很煩,快要不知道怎麼做才好~我好像一直在做錯事,像我因為情緒崩潰到沒有辦法去上課,我也知道這樣很糟糕,同學對我印象糟糕父母對我很火大,我也能明白,可是我真的情緒糟糕到無法去上課,我很煩真的,我對自己的處境太討厭了,卻不知道該怎麼改變,也找不到自己的盲點該怎麼辦?
版主回覆

親愛的曉曉你好:

        非常謝謝你願意寫出這些你內心沉積已久的痛苦,提起勇氣說出自己的困境並求助。在信中有看到許多你在學校中的一些想法,似乎會不知不覺的害怕他人的目光,好像他人的目光對你來說是種壓力,再加上在與朋友的相處上又有一些讓你不舒服的經驗,父母也對你感到有些憤怒,使你無法與任何人吐露自己的心聲並找到解決方法。但我非常高興你能來信與我分享你想要改變、突破盲點的心情,那以下我們就來看看這些限制住你的矛盾與掙扎。

        首先是對於他人目光的害怕,不知道為什麼就會覺得對於他人的目光有些緊張,是不是有些期待或是標準在你心中限制著自己呢?像是「認為自己該在他人面前表現得很好、很完美」,因此逃避在人群中出現就會減少自己在他人面前出糗的機會?或者是在與朋友發生一些踩到自己地雷的情況下,你會先審視「是不是自己做錯了?」,因此對於朋友的一些態度及行為選擇忍氣吞聲,即使那會對你自己造成很不舒服的狀態。而在你內心的掙扎中也可以看到你小小的自我在為自己辯護,發現自己是個濫好人的個性,讓你始終處於一個關係不平等、付出不公平的狀態。而這些長久累積的不舒服狀態,似乎也讓你的情緒處於不穩定的情況,忍著忍著就爆發了。好像在這些人際關係裡,重要的不是你自己及感受,是那些他人的眼光,自己卻不見了。

我也曾經有過類似的那段時期,沒有自我的活著,每天走在學校裡都覺得這世界的人都對我有敵意,或是以很高的標準來放大檢視我,好像我必須要順從他們、迎合他們、不反抗他們,我才能獲得他們的認同。因此,那段期間,我在所謂的「朋友圈」中,什麼意見都不敢說,什麼委屈的心情也都憋在心底,我以為忍著就可以獲得更多更好的友情,殊不知卻只是迎來因為不夠坦承、封閉自己的想法與心情而產生假面友情的情況。這種只是表面上看起來很好,私底下卻暗潮洶湧的友情,我曾經思考過,這是真的友情嗎?這樣的友情真的可以充實到心靈的豐足嗎?還是只是讓自己更空洞、麻木,直到自我空無一物?覺察到這一些之後,我開始發現,這是我自己的人生,如果我不重視自己的感受和意願,又會有誰重視我呢?從此,我開始把自己一點點壯大,試著把自己的想法及心情勇敢說出來,反而更加坦率地說出自己的想法,更親人、更無隔閡,我也因此交到更加知心的朋友。

所以,在這裡,我會希望你思考兩個問題:第一是對你而言朋友應該是什麼樣子的?可以試著給自己一點冷靜的時間思考,列點寫下你認為的朋友會有哪些特質與行為,跟你相處上會帶給你什麼樣的心情。第二是對你而言自己是什麼樣子的?自己在這些關係當中,有時候感覺到委屈卻不敢說出來,那時候你好像削弱了自己的存在,可能認為自己的存在必須要在這段關係中縮小,想要請你思考看看這樣的關係當中的自己到底在哪?

        曉曉,我認為在這個世界當中,其實每個人都很重要,而會把自己看得最重的,除了你自己,不會有其他人了。看到你在人際中的低落心情,我真的很心疼,但希望你能更看重自己的存在,適時把自己展現出來,或許反而可以交到更多互相付出、尊重你、愛惜你的好朋友。祝你能在你的人生當中,把自己壯大,在關係中不在受到委屈。也非常歡迎你隨時來信與我分享之後的發展!

回覆時間 2018-04-11 02:59:00
留言者
Domo
日期
2018/03/29
留言內容
Hi 我不知道從何說起................... 現實是我每次覺得自己有進步變個樂觀的人了,在樂觀的當下一切也都完美,我也覺得感激所有人事物,我的想法一直很矛盾極端我也無法控制,失眠也是陪著我長大了,我卻無法控制,心情好的時候就會覺得世界美好不捨得睡也很亢奮不累,心情不好的時候就是無法控制的無限思考鬼打牆的問題,就算我知道所有道理,也覺得真的沒有討厭的人了就算他們曾經傷害過我,可是我還是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起伏極大。 我也以為我終於學會愛上自己而可以享受跟自己和世界的相處,可是超過幾天沒跟朋友說話、沒有朋友在身旁就會突然崩潰,止不住的想哭,感覺像被卡陰的那種-因為在崩潰的當下我都還是記得所有學過的道理和方法,然後無限的想法一直在我腦海打架,我卻關不了機。 直到這個星期一我終於真的有衝動想自殺,也試著實行了,怕死跟想死的矛盾想法又打架了。 可是我只是單純的想要一個擁抱,卻沒人在身旁,每天我想要的也只是我以為最簡單的-給愛和被愛,卻感覺自己怎麼做都沒有用。 我單身26年了母體單身,難過的點是我不知道為什麼我覺得自己夠好了,只是永遠建立不起自信,覺得怎麼我一個單純的人,卻沒有幸運的遇到一個互相喜歡想互相簡單相愛永遠扶持的人,又同時覺得單身也很好-有朋友就好,可是又會常感到沒有價值-覺得我比一般人還沒壞的慾望和念頭,卻沒人欣賞。 抱歉如果我打的很跳tone,因為這就是我想法太多太跳的關係。 謝謝閱讀。 希望大家的每一天都會更好...
版主回覆

親愛的Domo妳好:

    很高興收到你的來信!讀完妳的來信內容,我們得知Domo正被負面情緒困擾著,真是辛苦妳了!

    我們日常生活中喜怒哀樂的變化,好像都跟情緒脫離不了關係。當我們擁有好的心情則事事如意;負面情緒產生就會愁雲滿布了。Domo提到自己想盡辦法的控制情緒,但最後還是無法控制住情緒過大的起伏而難過,看得讓我們好心疼哦!Domo當妳有了想自殺的衝動,也嘗試了,當下妳心裡想到的是什麼呢?心理牽掛的又是什麼呢?經過這次的經驗,當下次負面情緒產生,Domo會用什麼樣的方式來幫助自己呢?

    我們相信每個人都渴望著愛人與被愛,但是在對的人還沒出現的時候,我們也可以好好享受單身的自由與自在。單身一個人無拘無束,想往東就往東,想往西就往西,不用擔心著對方喜歡吃麵嗎?愛不愛看電影呢?他今天心情如何呀?我這樣打扮OK嗎?在我們真命天子未現身之前,我們也要好好的多愛自己一些哦!

    最後謝謝妳願意來信說出內心的無助,讓我們有機會能陪伴妳,如果心情過不去,請告訴我們,我們一直都在,妳並不孤單!如果還有任何的困擾,歡迎撥打生命線電話1995,線上的輔導員能陪伴著你一起面對問題。也可以再來信生命線或寫信至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http://dph.tycg.gov.tw/mental/,點選諮詢問答集,由專業人員回覆喔!

回覆時間 2018-04-11 02: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