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心理諮詢 首頁 > 線上心理諮詢
 
留言者
邱克
日期
2018/04/27
留言內容
其實我也不知道該打什麼... 只是剛剛去做了一些線上測驗 都滿嚴重的 只是我還在嘗試安撫自己沒有那些症狀 就算有都是暫時的 我也不知道怎麼說... 可能我這種人 本來就該承受這些吧 .. 人家說孩子是父母的禮物 可能我是例外 只是拖累 對吧? 我的存在本來就沒有任何意義 就算我離開 也不會有人記得 我只要笑著說再見 他們就可以安心 我本來就是這樣的存在吧 .... 我也想結束 可我還想孝順 還有很多責任 可是 我好像沒辦法扛了 ... 對不起 ... 怎麼一睜眼就這麼累呢? 不敢上班 沒辦法面對人群的我 很沒用吧? 不喜歡被指正是因為我覺得我必須做到最好 不想被人當弱者 所以就什麼都不說 自己暴怒 自己承受著 是我抗壓力不夠好嘛? 是我的問題對吧? 是我的存在我的出生本來就是個問題吧? 就連交朋友 別人對我太親密 我也不安 別人對我太冷淡 我也難過 太親密的時候我在想 幹嘛 是不是要來傷害我 太冷淡的時候我在想 我很惹人厭吧 他是不是聽過我 所以很討厭我吧 連賴群組還是好友傳個圖片 我也害怕得要死 要充足勇氣才敢開啟 連有人加我好友 我都在內心歇斯底里 ... 這樣的我 很沒用吧 未來也會沒用吧 哈哈 我不知道我在打什麼 也不知道你們會不會理我 我不敢去看醫生 ... 也不知道為什麼 就是不敢 我連死都 造成別人的麻煩 我已經一一道別了 但我該用怎樣的死法才不造成麻煩而且最痛快 很抱歉 ... 如果你們會看 辛苦你們了 浪費時間在我這種人身上 ... 對不起 我不是故意的 我只是不知道怎麼辦了 超載了 我媽說 如果不是因為我 她不會一直受苦 我爸說 她怎麼會生這麼笨的孩子 它們說 我以後會很沒用 哥哥回家的時候 媽媽會問 要不要熱菜 要不要再吃什麼 我回家的時候都沒有 .. 明明哥哥就罵媽媽很兇,怎麼是我要承受不重視的結果 明明我就為了他們放棄這麼多 連我的人生都放棄了 .... 網路上的人說 說我沒用 說我父母生我這種人很可憐 說當我朋友的人很可憐 說我又醜又黑 說了很多攻擊我的話 從外觀攻擊到我的性生活 人 真的好可怕 真的很可怕 ... 是我抗壓力不夠好 對吧? 我這種人 ... 沒資格痛沒資格要求 沒資格活著對吧? 如果我死了 它們一定很開心 .... 對不起 讓妳們看到我這種人的文章
版主回覆

邱克:

細讀妳的來信,一直在想妳一定承受了很多的壓力,讓妳的情緒一直處在非常低盪消極的狀況之下。當一個人的身心失衡時,真的會害怕人群、會想躲起來、會覺得家人朋友既親近又疏離甚至會有自我了斷的想法。這一段時間,妳的內心一定受盡煎熬,辛苦妳了!讓我們一起來想想有什麼方法可以改善妳目前的狀態。

妳說到「做了一些線上測驗,自覺嚴重,還嘗試安撫自己沒有那些症狀…」,其實要診斷自己是否有什麼病症,最好的方式就是求助專業醫師來診斷,除了他們的專業醫療學經歷之外,還會輔以多重交叉的測驗才能確診。線上測驗大多只是趣味性的,可供參考,千萬別真的就自我診斷囉!令我們擔心的是妳不敢上班、沒辦法面對人群、害怕與朋友建立較深的關係,且有自殺的念頭。妳能來信,就表示妳想跳脫自己處在混沌不清的狀況裡,我們很願意和妳一起來面對妳的焦慮與害怕;但仍是需要專業醫師與諮商師的協助才能有明顯的改善,妳可以將內心的困惑、情緒跟他們探討,醫師有許多方法可以讓妳的症狀得到紓解,其中也涵蓋藥物的治療與心理師的諮商,這是很重要的。所以邱克,妳可否試著鼓起勇氣尋求身心科醫師的診治,就像妳願意來信連接上了我們,讓我們關懷妳、陪伴妳,這就是妳跨出了幫助自己的第一步。

來信說到:「我該用怎樣的死法才不造成麻煩」,親愛的孩子,只要是自殺絕對沒有痛快的,不僅身後的樣子很可怕,更可憐的是面對失去孩子的父母,他們再來的人生就只有痛苦與悲慘而已了。你是個孝順的孩子,雖然現在的人生處在谷底,卻是有機會藉由身心的療癒,讓自己的人生有不一樣的風景。不管環境如何我們只有面對它,去改變自己的所謂「命運」,例如跟家人相處的模式,也許父母親對妳的要求比較嚴格、管教方式理念不同,妳聽了感到不舒服,但仔細想想他們的出發點其實是愛妳的。只是傳統的父母親跟子女之間很難用行動或語言來表達愛,明明是關心,但是說出來的話卻令人很不舒服,他們不知道這樣的互動,對敏感的妳來說已經造成了傷害。妳也知道還有許多的責任未完成,也很想好好的孝順父母,所以試著理解他們能力的極限,以及天下父母愛子女的心。往往當我們學會了感恩後,就會發現原來我們擁有的比別人多很多呢!

另外太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其實才是對自己最大的傷害。天生我材必有用,父母親生下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個體,決不可輕視自己的存在,尤其是在逆境中成長的我們一定不可以向命運低頭的。無論是家人或朋友,我們只要對他們釋出善意,遇到時主動微笑點頭,這就是良善人際關係的開始;慢慢的可以更進一步噓寒問暖、聊天,那就更棒了!雖然說的容易,但做起來卻是有難度的。為什麼會如此呢?因為當我們沒有真正的去學習怎麼做,每每遇到人就會卻步不好意思。其實只要重複的練習就能夠習慣成自然,這真的是很有效果,我就是這樣練習來的經驗,而且都屢試不爽。如果妳願意,可以在房間面對著鏡子一次又一次的重複練習;相信只要妳有心,世界會因為妳有所改變。

找一個最能夠信任的朋友,跟他談談妳的感覺,要知道和別人對話可以幫助我們釐清一些雜亂的心情。畢竟心裡的壓力有時候一個人是無法承受的,若我們沒有適當的表達出我們內心的狀態,家人朋友可能無法真正了解到妳內心的苦;若很難去表達自己的情緒,也可以用寫的方式,就如同妳寫信給我們這樣的方式把它説出來,讓家人知道妳的確實狀況。真的希望妳能讓自己成為快樂陽光女孩!

談論至此希望能讓妳有一些正能量,若妳依然覺得心情還是很低落,歡迎再來信生命線或直接來電生命線1995,會有專業的輔導員陪伴著妳一起面對問題、整理情緒、走過困境,或許對妳能有所幫助。

祝福妳!

回覆時間 2018-05-11 05:24:00
留言者
Seymour
日期
2018/05/03
留言內容
你好,目前人在國外,無法直接找到諮詢。我已經30歲目前在打工度假,因為以前讀書和工作都是在本地,沒有離開過家裡,也沒有離開外縣市過,所以從來沒有出去外面生活。 現況跟自己朋友(三個人)一起生活,關於外出生活自理並非難事,最大的問題是我無法融入小團體中。三個朋友,兩個女生和一個男生,這兩位女生感情比較好,男生也和他們有話聊。久之我覺得自己雖然在場,但是說的話都是沾邊,並非以自己為主題。 而行動的時候我總是走在後頭,我逐漸開始在意各種細節,也開始在團體過多付出(類似幫忙洗衣服和家事,他們會不好意思而婉拒)。 以前在學校生活我算是很活躍的人,跟每個人感情都不錯,但是不深,也因此這樣我時常在分組會變成落單。只是在學校生活並非全部,都是一段時期,而現在因為和伙伴們一起生活工作,變成24小時的模式,我內心壓力也每天很緊繃。 我知道是自己的問題,無法放開自己,也無法坦然和他們說說自己的心裡話,怕給他們壓力(甚至讓他們覺得我在責怪他們),所以我始終都在忍耐的情況下。 觀察纖細和感受敏銳是我最大的問題,可是我卻無法調適心理,很難讓自己不疏忽這些細節。又因為交通(開車)和自己無法獨立的狀況,我現況也無法跳脫這生活圈。 儘管我知道這不該是我結束打工度假的理由,我也不想要因為這問題結束,但是繼續下去我卻感受到自己無法負荷心裡問題。 希望能幫助我。謝謝。
版主回覆

Seymour小姐妳好:

來信的困擾是必須和一些無法坦誠說真心話的夥伴生活、共事,尤其是日以繼夜24小時無法離開那種落單、孤獨的感覺,嗅不到讓心情喘息的空氣,整個心力都壓縮在觀照自己緊繃的情緒上,又無法跳脫這生活圈,苦於不知如何解套,身處異地求援無門,雖然是壓力大到快要無法負荷,但妳有不輕言放棄的勇氣 很不簡單,精神可嘉!

多數的異鄉遊子或多或少難免都會有思鄉、人際關係、生活環境的不適應,而從妳信中敘述並沒有工作上或生活環境適應的困擾,所以單就必須突破克服融入跟同事坦然互動這部分,Seymour小姐不知妳可曾體會過:在家靠父母,外出靠朋友,這句話對妳隻身在國外是多麼重要!整天生活、工作都在一起,目前你們的關係宛如患難與共的一家人,而妳卻將自己的心情封鎖起來,聚焦在與家人格格不入之細微小節,讓自己心情落單過不去,而有一些卻被妳忽略掉的大部份,就像妳是否有想過因為他們整天陪妳工作,唯有互相配合、支援等等才能使工作順利,而妳為他們在工作之餘多分擔的家事,他們也都感覺不好意思,才會委婉表示拒絕,這也顯示他們有感受到妳無私的付出。想像中能看到你們相安無事的為自己的理想打拼的畫面!這不就是妳選擇打工渡假的目的嗎?

能正面用美好的心情看見跟夥伴共同努力的過程並享受成果,感恩珍惜在一起的緣份,其實妳在這個環境下並無受到排擠,工作上也沒有問題,一切就在無法敞開的心房吧!至於妳的困擾無法融入小團體,我們用另一種角度看到的是:可以純粹是輕鬆、參與、聽朋友心情分享,而自己並不需急著應對,不也是很簡單很享受嗎?最後我們有一些簡單的話語想跟妳分享:態度低調是一種智慧,凡事懂得感恩是一種美德,而生活簡單就是一種快樂。目前以上三種情境妳都俱足了,這是我們幫妳從信裡的描述所讀到的感受,希望妳也能冷靜思考對應看看,想通了妳應該就是快樂打工渡假一族喔!心情對了,幸福就來了!祝福妳心開意解!若還有需要也歡迎再來信生命線或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網站::http://dph.tycg.gov.tw/mental/說說心中的困擾喔!

 

回覆時間 2018-05-11 05:23:00
留言者
日期
2018/05/01
留言內容
您好: 我想請問一下,非適應性完美主義,這算是精神疾病嗎?還是只是某種特質個性之類的? 謝謝您
版主回覆

孫你好:

來信提到〝非適應性完美主義〞這個名詞,相信你應該也在網路上搜尋過很多有關非適應性完美主義的解釋,從來信中我們感覺這個名詞造成你有些困擾了,辛苦了。

非適應性完美主義應該是比完美主義者更辛苦,為了要達成自我要求的〝完美〞需要付出更大的精力和時間不斷反覆檢查、確認、擔心.....在過度要求下,相對心理也較容易出現焦慮和憂鬱,在生理方面則有可能出現頭痛、偏頭痛、失眠、疲倦,腸胃不適....等等身心方面的不舒服;孫,你身心上是否有出現上述的情形呢?因為我們不是專業的醫生無法幫你做判斷,但如果你有出現且已影響到自己的作息或影響到別人時,我們是否可以讓專業的身心科醫生,做專業的判斷、做適合的治療,會不會比陷在無解的答案中好些呢?

歡迎你撥打1995生命線讓我們線上輔導員,陪你一起聊聊你的困惑!期待你的來電~

回覆時間 2018-05-11 05:22:00
留言者
蔡美華
日期
2018/04/19
留言內容
你好 我在學校沒有朋友 跟人常因一些事情意見不合 也常跟人也些距離感 不懂得怎麼與人相處 就時常不想上學 但我喜歡讀書 只是。。。 是上高中才開始有這些問題的 希望能885
版主回覆

親愛的美華:

原本喜歡上學讀書的感覺,卻因為在校園中與同儕的相處問題,而感到不開心,相信美華是困擾與痛苦的。

來信提到,這樣的情況是上高中後才開始,不知在高中的生涯裡,是否有產生什麼樣的變化,讓你與同學的相處情況產生了影響與不同感受?又提及因與他人意見不合而有距離感,不知通常是因為什麼事情有重大觀念差異?是否嘗試過設身處地在同學立場上設想,為何觀念上會有這樣的差異?有時我們為了符合同儕的期待,而以為朋友就該貼心、甚至不應有衝突的見解,看起來是和諧的,但這畢竟是表象;又不知是否探討過為什麼?需刻意與朋友保持距離,是否是在害怕表達不同觀點後可能導致的衝突或帶來彼此間之冷漠?其實這樣的妥協,長期下來,有時反而讓我們的心很受傷。

信中提到「常因一些事情意見不合,也常跟人也些距離感,不懂得怎麼與人相處」,可知你是喜歡帶給大家輕鬆相處的氣氛,是位貼心的天使,但也提到「…就時常不想上學」,可知這些同儕之誼,也參雜了相處的壓力,而在不開心的情緒下,你仍貼心的自我探討與檢討,想找出改善方法,真是讓人心疼。另外,從來信中知道美華喜歡上學學習,這也是很棒的優勢之一,是否也嘗試將此發揮,化為與同學相處的媒介之一,如與同學探討學習心得等等,找到一個自己有自信、又駕輕就熟的話題,讓自己更自然輕鬆的進行溝通與交流。曾經,在我國中的時候,面臨了從鄉下轉學到北部城市,突然之間,我熟悉的環境、朋友都不見了,我也是倍感孤獨了好一陣子,後來就是透過找到自己的興趣(課業學習),透過擔任小老師,與同學交流課業上的學習問題,而逐漸克服了自己的孤寂感,甚至大大強化了自己在團隊中的存在感。

美華,你知道嗎?適時的反應情緒、表達自己真實的感受,不但能抒解憂鬱的情緒,也是正向的溝通管道之一。回想過去,是否曾經也有什麼事情與朋友存在不同見解,而自己又有用過什麼樣的方式克服,讓朋友了解你的想法呢?這樣是不是比要求自己默默承受而情緒低落更好些呢?當然,面對生活中的每一個課題都是需要勇氣去嘗試的。今天,妳能來信求助,也是你有勇氣面對問題的第一步,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好嗎?

以上的觀點與經驗分享予你,希望你能有多一點不同方向的思考。若是無法靠自己的力量度過情緒的低潮,也可以來電生命線1995專線,線上的輔導員會即時陪伴著你一起面對問題,釐清困境。或再來信生命線或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網站:http://dph.tycg.gov.tw/mental/喔!

祝福你!

回覆時間 2018-05-11 05:21:00
留言者
真真
日期
2018/04/30
留言內容
我小時候常被大人們丟棄,爸媽跟奶奶常一直把我當球一樣丟,一下爸媽養一下奶奶養,媽媽也常離家出走丟下我跟弟弟,因為婆媳不合,有時候爸爸會跟媽媽一起搬出去,難後爸爸沒工作只靠媽媽一個人養家,3個孩子跟一個大人的開銷,還有房租費用,常常沒錢賣飯吃,後來真沒錢又搬回去,這樣的情況發生很多次, 我家重男輕女,家裡頭從小就灌輸我一個觀念,家務事都是女孩子要做男孩子不用,我從10歲就每天的工作,4點起床跟大人去市場賣菜,回家要掃地、拖地、洗衣服、塞衣服、煮飯、照顧弟弟,沒做就是被打,有一次過年弟弟們都有新衣服,只有我沒有,我就哭鬧拜託媽媽買給我,我媽媽不坑,就把我丟棄在市場,我還小什麼都不懂,因為害怕便拉著機車後座握把不放,但媽媽還是沒想帶我回家,便騎車走,我就這樣被拖行雙腳膝蓋磨到流血掉皮,後來弟弟看不下去,求媽媽帶我走,媽媽沒回應,弟弟就跳車求救,後來媽媽才帶我回家,長大後媽媽又離家出走丟下我們,變成我邊上課邊工作養弟弟,等我們畢業後穩定了,奶奶擔心我會搶走弟弟的財產想盡辦法讓我嫁,但我不想結婚,奶奶直接把我趕出去,我已經好久沒回家了,我想吃團圓飯,也想要一個完整的家。這些變成我心理很嚴重的創傷,我想放下這種怨,卻放不下。
版主回覆

真真你好:

你從小就在這麼惡劣的環境成長,你又是長女必需承擔較多的家務,或許你也認命,但過年時看到媽媽幫弟弟、妹妹買新衣卻沒有你的,你去爭取換來的是被機車拖拉的皮肉傷,媽媽不要我了。那一幕劃面我都為你抱怨,那有這麼狠心的母親,看著自己的女兒受傷還不管!我想你那時心中應該有許多?號為什麼?為什麼?

你父親沒有承擔家中的經濟重擔,你們家決定權又在你的祖母手上,加上又有婆媳問題,勢必你媽也承受許多壓力,這時的你,不小心變成你媽媽的出氣桶。回頭看看你的成長過程,媽媽有一個不幸福的婚姻,你為這個家也付出許多,吃了許多的苦,為的只是想要有家中的溫暖,就只是不聽祖母的話結婚,就被趕出家門。你也想放下,但心中的渴望(和家人團聚的溫馨幸運感覺)被剝奪,你無語問蒼天,為什麼?該何去何從?

你在這麼惡劣的環境成長,但對家的渴望卻沒有減少,心理想只是想跟家人在一起怎麼那麼難?以下有些觀點提供你去思考:

1.撫慰受傷的內在小孩:在你成長的過程中,只有付出卻沒有獎賞,感受到是被拋棄。讓你不由自主的去討愛,但外求不是自己可以控制,外求結果會使你更加受傷。你已經長大,可以自己獨立過活了,要去學習疼愛自己,擁抱、溫暖受傷的內在小孩,讓自己可以去追求屬於自己的幸福。

2.寬恕就是善待自己的表現:對你的母親、奶奶或許有一些不諒解,但那些不公平的對待,卻難以追討,放在心裡,每想一次就痛一次,「寛訴」讓自己能釋放空間(負面能量)讓自己正面能量補充進來。

3.規劃未來:在沒離家之前你盡心盡力為這個家付出,照顧弟妹,不得已離開家門後,表示你的責任已經告一段落,是開始為自己著想的時候。只有自己茁壯,累積實力讓自己過得幸福快樂,才有機會重拾家庭的溫暖。

PS:你可以參考張老師出版社所出版的「家庭會傷人」這本書,可以讓你的心靈得到療癒。學會如何走出家庭陰影,找回健康的自我。

若心情依然感到痛苦無助,也歡迎直接來電生命線1995,線上的輔導員能陪伴你一起面對問題。也可以來函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網站:http://dph.tycg.gov.tw/mental/點選諮詢問答集,由專業人員回覆喔!祝福你!

回覆時間 2018-05-11 05: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