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心理諮詢 首頁 > 線上心理諮詢
 
留言者
盧柏弘
日期
2018/04/11
留言內容
我最近很徬徨不補習的我,是否能夠維持課業不被擊倒,長久以來一直把補習當作一種藥物,且持續濫用,但當我清醒時,不在依賴補習時,腦海中卻時盤旋負面想法,害怕自己失敗,害怕自己做不到,甚至想放棄學習
版主回覆

親愛的柏弘,你好:

因為中心的電腦異常,到現在才回信給你,在此對你深深的感到抱歉。看到你把補習形容成一種藥物,真的是太貼切了!沒錯,很多學生都有補習成癮的現象,總覺得放學後去補習班是一種彌補老師沒教到,自己上課沒聽到的遺憾,說穿了就是要安父母、師長及自己的心,不是嗎?我很高興你有不依賴補習而自我主動學習的勇氣,剛開始要調整長年的讀書習慣確實不容易,但光是這點的覺察就足以說明你願意改變,願意跳脫原本的學習模式,不被傳統教育給框架,雖然對自己讀書的堅持及執行力有所懷疑,但要相信自己已經踏出「主動學習」的一大步,真是恭喜你!

說起「補習」這個字眼,相信會是許多人成長的夢魘,當然也包括我,不過,你可以仔細想想,「為什麼我們要去補習呢?」明明是「學校教過的為什麼放學還要再去補習班聽一次?」,「這補習真的比較有效果?還是只是心理作用?」,如果對某個學科或知識想要有更深入的了解,而去補習就會有如虎添翼的功力及效果,也就是說,學習是一種自發性行為,如果失去了自發性那一切就沒有意義了,當然效果也不大。就如打電玩一樣,很多青少年,不用老師教導自我摸索如何提升戰鬥力的「方法和工具」也能打出一片天,不是嗎?其實補不補習,跟書讀得好不好是一點關係都沒有。堅持有耐心的按部就班做好每一件該做的事情,讀書就該實際的讀、紮實的讀,而工作就該仔細的做、認真的做,這樣才是不二法門,有了這樣的學習態度,相信對人生的任何學習都有很大的幫助。

柏弘!很高興你把人生的自主權找回來了,有件事必須提醒你,有了自主權也就意味著要對自己的決定負責,我們常用不好的結果,去否定我們的過程,好像結果不如預期必然是我們在過程中做錯了什麼,記住!不要害怕失敗,因為每次的失敗都是日後成功的資糧哦!假如還有事情想討論及分享的話,歡迎直接來電生命線1995,線上的輔導員能陪伴你一起面對問題,也可寫信至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http://dph.tycg.gov.tw/mental/,點選諮詢問答集,由專業人員回覆喔!最後祝福你ㄧ切順心如意。

回覆時間 2019-01-27 02:11:00
留言者
Shin
日期
2018/03/20
留言內容
老師您好:我是一名高三生,自從高中開始心情就不是很穩定,例如遊戲連續輸了好幾場,被媽媽念就會忍不住吼回去,因為心裡就是有一口氣過不去,又或者是被老師連續針對一段時間,甚至萌生出要傷害老師的錯誤想法,雖然我深知這些是錯的,但就是沒辦法停止,我猜想這可能跟課業壓力又或者是國中時曾經被霸凌的結果,請問 我需要找心理醫生接受治療嗎?
版主回覆

你好:

因系統異常,未能即時收到你的來信,請見諒!

  看到來信,感覺上了高中的你,延續著國中時期的不愉快,心理承受著很大的壓力,始終壓抑著自己,想藉由遊戲逃離課業的壓力,反倒讓媽媽和老師擔憂,更注意你的一舉一動,在虛擬的世界,競爭的輸贏裏,讓自己又嘗到失敗,打擊自己的自信心,惡性循環下,更加無法克制自己得情緒,衝動之下的回應,反而讓自己又添加了「懊惱」的情緒,開始懷疑自己,更加沒有自信。

  你說國中時期曾經被罷凌,心中留下了陰影,猜想當時的你,心裡一定充滿了恐懼,壓抑著自己的憤怒和委屈,不敢還擊,默默的承受,現在遇到類似的氛圍出現時,就會有退縮和想報復對方的念頭,即便知道老師的出發點是為自己好,仍然忍不住的想反抗,對媽媽就直接出口了。試著想想,現在的你和3-4年前的不同,不管在身高、體型,想法上,都有明顯得不同,身邊的資源變多了,應變的方法也增加了,不需要靠委屈自己來度過危機,就像嬰兒時期,只會用哭聲來引起大人們的注意,長大一點後,如果還是只會哭著要東西,是不是讓身邊的大人覺得反感,適得其反呢?因為長大後,可以用說得來告訴別人自己的需求,對不?高三是人生的學習過程中的關鍵時刻,我想你比任何人都清楚自己學業上的程度,也清楚爸媽的期待,對於即將面臨的學測,除了逃避是不是可以做些不一樣的選擇呢?如果因為自己覺得壓力大就遷怒於身邊的人,是不是和當初那些罷凌你的人一樣,對不?

  從來信中看到了你的自覺與善良,會反省自己的言行是否有偏差,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應該尋求心理醫生的協助?不過從短短的幾行字,實在無法判斷,不知道是否曾求助於學校的輔導老師,還是家裡有關係比較好可以信任的長輩,可以陪著你去就診,亦或是來電1995,和線上的老師直接討論,每一次心情不好或情緒暴走前,和老師立即處理你的情緒,避免事後更大的懊悔,好嗎?祝福你!

回覆時間 2019-01-27 02:09:00
留言者
心如
日期
2018/12/16
留言內容
您好,請問如何可以不委屈自己,又能維護彼此良善的互動?無論是對陌生人或者朋友家人。謝謝:)
版主回覆

心如妳好:

看到來信,感受到你面臨著與人相處尺寸掌握的迷惘,也冀望自己能帶給對方溫暖的良善互動模式,真是窩心的女孩,但也辛苦你了!

人是屬於群居的,在乎同儕情誼與認同感,是相當正常的。有時我們為了符合同儕的期待,獲得同儕的認同,會要求自己應該順從、甚至逆來順受,看起來是和諧的,但這畢竟是表象,這樣的妥協,長期下來,有時反而讓我們的心受傷了。在乎普世的價值觀,如果正巧自己的觀點與之有差異,難免產生內心衝突,內心將產生是妥協的隨坡逐流,又或是堅持做自己而與之抗衡?這都是需要勇氣與智慧的,都是要多方評估後才好做出決策。不過,要知道的是「自我認同」,應始於要「愛」自己,人生無論如何,終究是「自己」在感受最後的喜怒哀樂;也無論如何,最後都得靠自己做出最終的決斷!不論決策是什麼,沒有對錯;只是在當下適不適合,僅此而已。

來信提到想知道如何不委屈自己又能做到良善的互動,與你分享「善待他人,也不要委屈自己」一書,書中提到:溫暖、可靠、誠實,會讓人想要幫助你、做你的朋友,並且為了你多付出一點努力--只因為到最後他們純粹的只喜歡你。與人互動時,可以保持誠實又圓融,傾聽但不苟同,展現尊重且能暢所欲言。冷靜、有禮、善良,會讓人產生好感,而好感度正是黏合劑,能夠讓組織活躍,並且把熟人變成真正的朋友。

與你分享美國文學作加瑪雅.安傑盧的「早晨的脈動」詩篇(On the Pulse of Morning):

人們會忘記你所說過的話,

忘記你做過的事,

但是他門永遠不會忘記你帶給他們的感受。

美國總統 狄奧多.羅斯福曾說:「相信自己做得到,你就成功了一半」。而在「善待他人,也不要委屈自己」一書中也正好分享了有三個工具可以幫助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變得更加有自信,第一,保持正向的態度;第二,為即將進行的事情做好萬全準備;第三,從這裡開始,提供安定人心的力量,幫助別人建立自信,並且強化你的整個團隊(或周邊的夥伴),讓它成為一個上升的螺旋。

來信提及「如何可以不委屈自己,又能維護彼此良善的互動」,可見你是位體貼的女孩,內心是充滿愛的女孩,唯有基於「愛」,我們才會自我檢討自己是否做得足夠、要求自己承擔起彼此互動結果的多數責任、才會懷疑自己付出的不夠而應更加的去承受一切,真令人心疼!今天,妳能來信求助,也是代表你正視自己存在的問題,這是需要勇氣的,而面對問題,解析問題,正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讓我們一起來嘗試與努力,好嗎?

以上的觀點與經驗分享予你,希望提供你多一些思考方向。如仍覺得困惑與心情低落,也可以來電生命線1995專線,線上的輔導員會即時陪伴著你一起面對問題,釐清困境。或再來信生命線或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網站:http://dph.tycg.gov.tw/mental/.喔!

祝福你

平安喜樂

回覆時間 2019-01-24 11:41:00
留言者
Rachel
日期
2019/01/17
留言內容
整體上來講,應該不算我的問題 但我卻因為男友身上帶著的這個問題深深困擾著我 我男友有焦慮症,在他身上比較頻繁出現的症狀是易怒,時常一點小事,我覺得根本不需要這麼生氣,他卻會大爆炸 我知道他他的情形,所以會體諒他,但是卻承受不住他生氣時所帶來的言語傷害,一方面想盡量體諒他,一方面又覺得,就算生氣也不用說出這些傷人言語吧? 一次又一次讓我心裡也變好累,面對他時我變得很脆弱,當面對他生氣時的言語,即使不是很難聽的言語,也會讓我崩潰大哭,甚至是聽他抱怨其他事讓他生氣,也會覺得很難過,覺得這件事明明不需要這麼生氣的,為他的情緒,也為我們的未來感到擔心 越來越不知道剛用什麼樣的方式,以及什麼樣的心態面對他才是最好的,不知道该用什么方式帮助他,他越来越好,也让我能继续坚持下去
版主回覆

Hi Rachel,

    讀完你的來信,心中一陣不捨,對一個女孩來說,戀愛的過程應該是樂多苦,喜多於悲,大部份的時間是沉浸在幸福的氛圍裡,享受著兩人你濃我濃甜蜜的世界.,但我卻感受不到你的喜悅和戀愛中女人該有的嬌癡、雀喜,更惶論感覺幸福,相反的,因為男友的焦慮症,讓你莫名的得承受言語的傷害,這傷害一而再、再而三,然而,雖然你的心已經傷痕累累,但你仍然想要找方法去幫助他,可見你應該是很愛他,是嗎?又或則,其實他是一個大部份時間都很好的人,只是發起脾氣來,他就口不擇言,語不傷人,死不休,話像把劍一樣,句句非把你的心撕成片片,他不會罷休,是這樣嗎?

      親愛的Rachel,不知道你們交往多久了?剛開始交往時,他會這樣嗎?他的焦慮症有多久了?有穩定就醫嗎?當你們和好時,是否有針對發生過的事,他所說過的傷人的話,討論過?你有跟他說過每次他發脾氣時,你的感受,痛苦及因他的易怒,你開始對你們是否有未來感到懷疑嗎?若有?他怎麼說?若沒有,是否該找找他做個深度的交談,針對他的焦慮症,討論出因應之道,如你所知,男女交往,除了愛之外,溝通、互相、尊重是非常重要的,若只是單方一謂的體諒、忍耐、包容、委曲求全去成就這段情。這樣的關係確實是會讓人心累得不知怎麼走下去,所以得兩個人一起努力去找出解決方法,譬如:他講話傷人時,你就離開現場,或錄音,錄下他所講的話...諸如此類,二個人都同意這麼做,看看是否行得通?若這樣不行,現在社會上,可能是壓力、成長背景、身體狀況、人際關係...種種的因素,有焦慮症的人愈來愈多,經過吃藥及和心理醫生的協談,很多人的症狀都可以得到緩解,或控制,除了就醫外,也是可以透過其他方式來面對現在的狀況,例如來電1995協談專線,由線上協談員及時與你討論目前的狀況外,也可到衛生局心理衛生中心網站預約面對面協談或線上留言,網址:http://dph.tycg.gov.tw/mental/,點選諮詢問答集,亦有專人回信給你喔!

    以上觀點僅予參考,若有需要進一步討論,可撥打1995生命線,較能及時與你討論生活的難題,祝福你!

回覆時間 2019-01-24 10:17:00
留言者
momo
日期
2019/01/15
留言內容
你好,我第一次來進行線上諮詢 有滿多事想分享的,但一時之間不知道怎麼說起。 今天我第一次想知道,自己是否有恐慌症。好比我剛在網路上跟別人有爭執,我回覆表達論點時,還好,但一回覆完,就很怕對方來信充滿攻擊性或不可理喻的回覆,讓我突然覺得胃像開一個洞,很恐慌,又怕自己會忍不住去看,又覺得只要再一次爭執就會崩潰。這讓我想起跟別人發生衝突時,我都會很害怕,好像再一點壓力就會崩潰。但神奇的是,事後我都會忘記當時害怕的感覺,只是會悔恨當時怎麼沒有做出我要的行動。 今天趁著這恐慌的感覺還在時,我趕緊寫下來我的感受,為什麼這感覺在過去30年來,我都會馬上就忘了呢? (而如果我甚麼都不做,我又會把一件事記很久很久,數年之久,悲傷時又想起來) 另外我還介意一點的是,以前我曾遭受巨大的心理痛苦,當天去找了政府機關的心理醫生免費諮詢,結果那醫生一直說我鑽牛角,表情動作很不耐煩,一直跺腳,大聲地喝斥我這樣一直盧鑽牛角尖要怎麼跟我溝通。當時我非常慚愧又很痛恨,我當時認為這覺得不是一個正常的醫生要做的。這已經是幾年前的事情,但我一直有陰影,怕哪天我真的再次需要幫助時,會遇到這樣錯誤的人雪上加霜。 我一直有很多想做的事做,但總是會突然腦袋心裡非常痛苦。好比我以前想出國,但當我打開國外不同大學的招生網站,我就感到巨大的痛苦,心跳加速,腦子好像飛快運轉,然後全身無力又呼吸困難,只要依放棄馬上就輕鬆很多。也很快忘記這種感覺。我一直覺得自己是懶散懶惰,有部分也許如此,但是每次只要想前進幾步,這種誇張的不舒服感又會出現。 就像我現在沒工作,但有充足的存款,而我想找工作時,就會想起以前上班痛苦的心情,而又出現一樣的症狀 抱歉我想求助的事情真的很多,但請容我目前再補充一點 我一直好奇的是,每次只要是幫朋友的事情,我就會很大膽,比如晚上出去聚餐,幫朋友跟陌生人要電話,或是跟店家爭取折扣或特別的服務。但是一個人時,我甚麼都不無法,會心虛,會恐慌,就連權益受到委屈都無法捍衛自己。為甚麼呢? 我想像為了別人就能湧出力量一樣的保護自己,我該怎麼做到? 謝謝你看到這裡,希望能得到你們的回覆
版主回覆

momo:你好

         看來你是謙虛有禮貌的青年,勇敢有義氣為別人出力,卻受困於自己恐慌無力伸展。你願意敞開心胸,來信傾訴自己的煩惱,表示你有勇氣面對問題,尋求解決的方法,這已經踏出成功第一步。

         對治恐慌症,我們首先要先認識恐慌症,。通常神經敏感、好勝心強,追求完美主義者,或生活上有長期壓力的人,容易導致恐慌症,發生時就像地震來得急,也去得快,來勢洶洶,嘎然而止快的話前後10分鐘就過去,恍如生死ㄧ場,雖然事後忘了,但又不時擔心下次會再發生,產生「預期性的焦慮」,遇到可能刺激發作的情境就害怕想逃避,在想像和行為中處於惡性循環中。甚至擔心會發作躲在家裡,不敢面對人群。

         恐慌症是精神官能疾病中最能有效治療的疾病,只要藥物加上認知行為的治療,很快就會有成效,緩和控制恐慌的頻率。因此還是鼓勵你去看身心科,雖然你曾經有遇到不稱職醫生的陰影,時過境遷,現在醫療更精進,專業醫療對你的恐慌一定有效。

         要對治恐慌是需要時間和毅力,如果有親友的支持、陪伴,或參加恐慌病友的團體,彼此經驗交流,互相打氣,也會有助益的。

         我們生命中都會遇到一些困難和挑戰,這是一段人生的歷程,生命的課題。希望你能以堅毅的意志力面對恐慌,戰勝恐慌,打贏這場戰,如果需要進一步的諮詢可以來電生命線1995,我們可以提供即時的支持與鼓勵。祝你成功克服恐慌。

回覆時間 2019-01-24 10: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