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心理諮詢 首頁 > 線上心理諮詢
 
留言者
日期
2020/08/19
留言內容
我今年25歲 在旅行業上班,我覺得我已經成年人了但家人總是管很多事情 只要他們覺得不妥的事情 他們就是把我當成還是小孩的樣子罵,覺得每次這樣都影響到我的心情,像最近我買了生日禮物送給朋友,我是用我自己賺的錢來買,但她看到收據後就直接打電話來劈頭就罵,要求我將帳戶攤給她看,想要了解我是如何花錢,明明自己已經是成年人了 為什麼不能用成年人的方式去處理,這個我實在困擾已久。
版主回覆

親愛的廷

  你好!你已經成年進入職場,很希望家人對待自己的態度可以有所調整。尤其是在金錢上面,自己努力辛苦賺到的錢,當然會希望可以依照自己的意願分配使用。你這些想法,都是很正常且正確的。你也是一個很貼心善良的人,雖然家人對待你的態度充滿了控制慾,但你仍然顧念家人親情承受他們這樣的對待。這樣的困擾,讓你不愉快,你也沒有和家人反目,而是選擇來此求助。處理此事,你的成熟與善良,非常值得稱讚。

  相互關心是家人間最溫暖的特質之一,尤其是上一代的長輩們,他們從你呱呱墜地開始,保護著你,照顧著你。漸漸地你長大了,能力越來越好,懂得照顧自己,知道如何保護自己了。但他們常常會忘了調整你在他們心中的程度,不免會過度關心。即便你已經成年了,他們仍會覺得你永遠都是孩子。深怕著你被騙,擔心你亂花錢…等。家人的內心裡有著很深的恐懼,而這個恐懼是來自於他們不願意見到你承受挫折。我們當然需要家人的關心,因為家是我們最溫暖的避風港。但我們也該適時的讓家人知道或體會到,我們已經長大了,我們會照顧及保護自己了。甚至,在某些時刻,你可以回饋他們的愛,保護或照顧家人。

  如何才能讓家人體會到你已經長大了,是有能力保護自己,照顧自己的成人呢?首先,家人最擔心的是你的金錢花用的觀念。不可否認,這的確是一個非常敏感的議題。一個成人的經濟獨立自主需具備一些要件的,不單單是指你能自己賺錢,自己花用,還必須包括你能負擔自己一個人獨自生活時所必須的一切花費。以及你是如何支配你的收入,是否有適當的分配與規劃。從你的來信,我猜測你應該是與家人同住。那麼如果你搬出去住,就必定會有一些必要的支出(例如:租屋、餐飲、交通)。這份省下來的支出,你是交給家人,還是就是自己留著花用。這當然沒有一定的標準與答案,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規劃與分配。當家人對你金錢使用提出關心時,你可以耐心的說明你的安排與規劃(當然實際上你也必須是有所規劃才行)。透過耐心的說明,家人可以理解你的安排與規劃。家人就會放心你不會亂花錢,你能替自己安排好。俗話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透過財務安排,當遠慮近憂來臨時,我們的生活才不致受到太大的衝擊。

  另外,必須強調的一個概念就是界線概念。你已經成年了,未來你有可能會進入婚姻,生育子女,組織自己的家庭。雖然現在的家庭仍是你的家,但家人之間必須要有一道隱形的界線存在。這個界線雖然不實際存在,但可明確的區分問題的領域。哪些問題是家人的問題,哪些又是屬於你的問題。現在的家人與你之間似乎沒有明確的界線存在,導致家人無法明確的區分金錢的花用是他們的問題還是你的問題。所以家人會要你把帳戶攤開來給他們看,他們想要審查你的金錢花用情形。在台灣的家庭裡,這樣的界線概念並不普及。這跟台灣人民的組成與文化有著很大的關係,但只要開始關注,未來就有機會慢慢被重視普遍成為大眾的觀念。

  能夠成為家人都是因緣聚足的一群人,家人都是彼此在乎的人,花點時間好好去和家人溝通這樣的界線概念。界線概念不只在金錢的議題上可以運用,對於人生的選擇與規劃也是相當的需要這樣的觀念。未來若你在這方便還是有遇到困擾,很歡迎你再次來信與我們討論。或者,心情煩燥時,你也可以電話播打1995生命線協談專線,線上的協談人員都會提供專業的協談與溫暖的陪伴,有助於你心情平復並釐清問題。祝福你

回覆時間 2020-08-21 14:49:21
留言者
黃薏玲
日期
2020/08/16
留言內容
我感覺自己有憂鬱症 但是又感覺沒有 我每次遇到讓自己崩潰的事就會大哭 常常覺得很負面 對世界毫無希望 感覺自己不管做什麼都是錯的 感覺自己什麼都做不好 想傷害自己 想自殺 也自殘三四次了 我不知道這樣算不算憂鬱症 但我覺得好痛苦......
版主回覆

薏玲你好:
       看著你的來信知道你 受困於負面情緒帶給自己的痛苦、困擾,一定很難過 !幸好你能覺察到,而且積極來信諮詢,說出自己的煩惱後,有覺得舒坦些?
       每個人都有七情六慾,當我們面對事件發生時,自然會產生的情緒反應。難過時大哭,高興時大笑,激動時大喊,生氣時大罵,沒安全感時會感到害怕、恐懼,對這事沒自信時會焦慮不安.....。各種情緒的反應都是人之常情,我們都要學習「認識」情緒,適當「表達」情緒、「接納」情緒,甚至適切「管理」情緒。 如果過度壓抑還會讓人覺得更鬱悶。
         我們先細細想想:為什麼你總會覺得自己表現很糟糕?是自我要求太高?還是太在乎對方的認同所產生的壓力?是對自己沒信 心?那是什麼經歷讓你失去自信?自殘雖然可以暫時緩解痛苦,長期以來對身心也是傷害。
         其實你也覺察到自己很負面,懷疑自己是不是有憂鬱症,如果這些負面情緒影響到你的生活作息、失眠、無法工作、學習,破壞你的人際關係,這時可以考慮去看身心科門診,接受醫生客觀、專業的診療,或是你可以到學校輔導中心尋求諮商,都可以讓你更了解自己的負面情緒、憂鬱症,坦然面對,甚至改善,養成正面的能量。如有需要可以來電生命線1995,或上桃園市心衛中心網站點選諮詢答問集,我們都會陪伴你,支持你。

回覆時間 2020-08-21 14:46:41
留言者
好煩惱
日期
2020/08/19
留言內容
你好,我最近做了一件很後悔的事情,這件事情可能會影響到我的家人和朋友,最後會演變成什麼樣子我也不知道,所以心裡很焦慮。我一直告訴自己,事情都發生了就要好好的去面對,開開心心的生活、工作,但是我發現我做不到,甚至有時候會冒出不好的想法去解決自己,但是我知道這樣問題反而沒有解決,家人還會傷心、難過,而且我也會害怕。我不知道要用什麼方式才能調適我的心情,也不知道接下來要怎麼做...
版主回覆

親愛的,你還好嗎?

收到你的信,雖然短短的留言,卻能看到你的焦慮和不知所措,這令我們很擔心你的狀況!

在生命線的我們,非常重視你的安全,強烈的希望你知道,任何時候,我們都在,當你有傷害自己的念頭,請你務必打電話來告訴我們你的困境,讓我們一起來找出可供選擇的方法,去面對你的情況。只要活著,事情就有機會得到補償;再做傻事,就只是雪上加霜,同時再次嚴重傷害愛你的人。

我知道你很棒,你思考過這點了,千萬讓它成為保護你和你所愛的人的重要想法。你只是期待讓事情有變好的可能,而不是只想逃避的。在情緒不夠好的時候,難免想法負面,焦慮情緒來了,先停下來做幾個深呼吸穩定一下,打電話進來1995談一談,再一起共同找出可彌補的方式,好好面對現在和未來,答應我,可以嗎?

你沒有提到發生了什麼事,但我知道它的發生對你一定很重要,而造成的結果也一定很讓你失望和挫折,我能理解願意負責任的你有著擔心和對不起家人朋友的感受,只是一時你還沒找到方法,因而非常自責。

來吧,除了可信任的長輩或朋友,還有生命線的老師們願意和你一起面對問題,支持陪伴你。不論是工作、感情、關係、或是一時失察犯了錯,沒有不能解決的,只要我們真心誠意、勇於面對,就是一種解決的方法,同時盡力去找來資源幫助自己,你知道願意負責任的人,一定有人會看重,會伸出援手的。而你的來信,我能看到你是願意負責的。來吧,打電話來中心,說出困擾,一起來找出方法幫助自己。經過這一關,你會更成熟、更勇敢、更有自信和能力面對你的世界,也許也能有機會成為幫助別人的人。

來吧,求助的時候,生命線24小時都有專業的老師在,在困擾未解除前,我們期待接到你的電話,我們願意陪你面對!

歡迎來電1995,歡迎你!也祝福你!

回覆時間 2020-08-21 14:06:47
留言者
Lucy
日期
2020/08/16
留言內容
我本身就是一個愛胡思亂想的人,但近幾年我發現我總是太過於擔心焦慮自己的身體狀況,只要有一點不舒服我總是會把他想成很可怕的狀況,而且我會有病急亂投醫的行為!尤其是當我要出門旅遊的時候更是嚴重,我總是會擔心這擔心那,像是最近也是要出門旅遊了,但我的焦慮症狀又開始了,肩頸因為不舒服去針灸,隔天針灸的地方會痛,我又在哪裡無限擔心,我的焦慮已經嚴重影響到我的睡眠、工作、生活作息,每天早上起來總是心情低落,一點幹勁都沒有、也會覺得頭暈想吐,大家都叫我別想太多,我也知道,但我就是無法控制自己!
版主回覆

Lucy小姐:妳好

收到妳的來信,感受到妳的焦慮與不安,對於要出門旅遊就會有種莫名的恐懼,真是辛若妳了!是否曾經出門旅遊遇到什麼情況讓妳有負面情緒產生;還有妳出門旅遊的目是什麼,是自己選擇去旅遊或是有非去旅遊不可的任務要完成呢?若是前者,是否考慮過暫時不要出門旅遊,以舒緩焦慮的情緒,如是後者,我們一起來想想用什麼方法來克服對旅遊的焦慮好嗎?

也許我們有能力與智慧面對考驗,只是有時會陷入來自自己內心的困境,有探討過讓妳對旅遊的焦慮的原因為何?有堅定的意志就有強大的能量支持我們面對挑戰。焦慮已經嚴重影響到睡眠、工作、生活作息,是否有考慮看醫生,由醫生診斷來改善心情低落、頭暈想吐的現象。若還有心情不好的時候,可以再來信,或撥打1995協談專線,有輔導員即時陪妳一起討論生活的問題。

回覆時間 2020-08-20 10:07:22
留言者
小九
日期
2020/08/17
留言內容
您好,我剛剛有發問了 我還想再問一個問題 我有一個同事,有任何好康的他都要有,舉凡你手上一包餅乾,大的像是老闆娘請幾個人吃東西 我比較不能忍受的幾個例子 1.他想吃餅乾跟A同事說我想吃那個你買給我吃好不好(同性之間),每個禮拜都在發生 2.發生在我自己身上,則是我說想喝飲料他說我也要喝,買了他不付錢拿走飲料,三番兩次都如此 3.同事B買了一盒蛋塔三塊麵包請大家吃,他拿走了一盒蛋塔去吃,其他人三個人分一個小麵包,過了四天他吃不完那個蛋塔,他放茶水間 三番兩次如此 4.他想要一個包包,我的,他說你沒在用給我好嗎?(⋯我很不爽但過一個禮拜想說也沒用給他好了
版主回覆

親愛的小九,兩封信一併收到,謝謝妳的來信,讓我一同深思這個問題。

過去有段時間,我也發生同樣的感受,但是是短時間發生,然後莫名的又消失。仔細的想過,尤其是那些自認「長輩、前輩或資歷深」的同事、親友,又或是沒頭沒腦也不管狀況,只想說自己的事聊別人的八卦,卻以小事做為開頭的朋友,我總是想著如何遠遠的逃離。真實的狀況下,有時候的隔離讓我很自在,但是有時候卻又有些孤單的感受。

小九,妳敘述了事件和厭惡的情緒,但是卻沒有說出妳的感受,如果有機會,希望妳多說一些,甚至我會關心,這些事件情緒帶給妳困擾的程度有多少?不過小九已經發現,並且稱之為「人際阻礙」,那應該比當時的我更辛苦一些。回想,我當時找了一位讀諮商的朋友聊了幾回,發現這是年輕人常有的感受,在沒有過度的成為困擾時,許多時候在正確的覺察後,會自然的消失。小九只要多關心自己的感受,找到喜歡願意多接觸的朋友,應該慢慢會好一些。如果小九願意,也能隨時打電話到1995中心來談談,釐清一些感受發生的原因,中心會竭誠的為妳服務和提供支持的。

在這裡,我也想跟小九說說,從兩封信看來,都有一個共通的狀況,就是「界限」的問題。感覺到小九想保有一個安全的範圍,但感受總是被侵入而不開心,不論是對方對妳問候或閒聊,最終到同事跟妳索討包包,雖然不開心,但最後妳還是將包包給了對方,小九能思考一下,為什麼妳願意把界限再一次退後交出包包?背後的期待是什麼?比如是:想換取友誼?想展現善意?還是想修正人際阻礙…?原因很多,小九的原因是什麼?

另外,小九可以再思考一下,在你心理是否有一點安全感或應被尊重的感受被剝奪,而無人出面阻止的憤怒或羞辱,當你自己或群體的權益(上述的心理感受)被侵犯時,誰會願意挺身而出?是否在你的成長過程曾經有過這樣的被侵擾卻無力抵抗,也無人協助的茫然無助?而現在的你依然無力對抗或不想?不齒?

有時候一個群組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式生存,但久了,就好像雙人舞的關係,有人進就有人退,有人一直往前進肯定就是對方一直也願意往後退。如果有一方不配合,很快戲就會調整,因為唱不下去了。再一次問問小九的期待是什麼?是良好的人際?是找出情緒由來?還是想讓自己更舒服自在的做自己?這些期待想法的釐清,可以讓我們有方向,有機會選擇如何因應。信件沒有對話,很難完整的找出可以幫助妳的方法,歡迎小九來電中心討論,對妳一定能有幫助的。

情緒感受的出現一定有它的正向企圖,是來提醒幫助妳的,不要忽略它,尋求幫助是勇敢並且有智慧的,人生這麼長,小九是每一個經驗形成的,那麼轉化負面經驗是一件美好重要的事。祝福小九!

回覆時間 2020-08-20 09:4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