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心理諮詢 首頁 > 線上心理諮詢
 
留言者
劉俊毅
日期
2021/08/28
留言內容
救我
版主回覆

嗨,俊毅:

看到從〝我想死〞我試過兩次〞到〝救我〞3封來信,僅僅3小時40分鐘,我們感受到這220鐘內的你,內心一定陷在絕望、難過、無助、徬徨甚至猶豫和後悔…..在這麼多複雜的情緒裡翻攪和煎熬,那種說不出、無人可說無人能懂的感覺中你的狀況一定糟透了!現在的你還好嗎?

看著來信我們很擔心和思考著俊逸你發生什麼事情了?腦海浮現出好多好多的畫面:

是人際關係中出現困擾嗎?是和家人意見相左爭吵嗎?溝通上出現困難嗎?

是職場與同事相處不睦嗎?在職場上被霸凌嗎?

是經濟發生了困難了嗎?入不敷出嗎?失業嗎?

是疫情改變生活方式不適應嗎?

好多好多的疑問想和俊逸核對和討論,因來信簡短我們無法得知,非常期待你能告訴我們目前的你困在哪個風暴裡。

來信說〝試過兩次〞,不知道你試過什麼?但我們相信你內心一定很痛很難受,俊逸,我們很願意當你的耳朵,很願意和你一起討論,那個讓你陷入絕望又渴望有人能懂得的情境裡。很期待你再來信告訴我們,你的處境你的心情,每次的訴說都是勇敢的表現,我們覺得你很有勇氣,雖然持續面對這樣的痛苦,但仍想著如何改善現狀,雖然瀕臨崩潰邊緣,但你仍然保有自己的態度,願意嘗試更多的可能,所以邀請你在信和我們談談你最近的變化,以及後續的打算,讓我們陪伴你度過這段難熬的日子。

但因書信往來曠日廢時,若情緒來襲無法自處,可以來電生命線1995、線上隨時都有專業的輔導員能及時陪伴你,和你一起面對問題討論祝福你平安順心!

回覆時間 2021-08-31 11:47:55
留言者
吳奕欣
日期
2021/08/20
留言內容
我時常在家中感受不到關心、認同,非常沒有安全感、玻璃心、缺愛,因為家人是屬於說話很難聽那種(例如:你爸怎麼會生出你這種小孩),從小聽到大又不常得到稱讚,我會將自己的內心封閉,偶爾會心情莫名低落,也常常有自殺的念頭,注意力無法集中,經常在崩潰時眼淚伴隨著拿頭撞牆壁或自殘來發洩,幾乎每晚都會想著負面的事。由於我和家人說話時經常感到不悅,因此我瘋狂用著3c產品逃避現實,也是我少數能獲取快樂的方式,因為在網路上能獲得認同或是看見一些美好的事物,但這遠遠無法彌補現實給我的傷痛,由於我玩得猖狂,家人自然而然的把所有事情都怪罪在手機上,然後沒收,但是這樣我就失去了大部分的快樂,沒有辦法發洩,因此每次被收走後我都會更加抑鬱許多,我知道我確實已經太誇張,但是我必須要瘋狂的逃避現實才能暫時忘卻那些抑鬱的想法。在我生病時,家人也不會有什麼關心的話語,怕他們覺得麻煩,且希望被關心的我,感冒總是嚴重到發燒了才會請求帶我去看醫生,總是希望在我已經感冒得非常嚴重時,能問我一句「還好嗎,要不要去看醫生」,但我從未等到過這句話。我平常都是忍耐著酸言酸語,因為我知道和他們說也不會理解我,但還是有3、4次大崩潰和家人吵起來,我明明知道家人不會理解我,卻還是在每次爭吵時抱著那一點點的希望和她說能不能改說話的語氣和用語之類的,而我得到的回答是「沒有辦法,我改不了,你怎麼不自己改」,聽到時真的很難過。最崩潰的一次吵架,讓我深刻的留下了心理陰影,那天我由於怕被打,是躲在廁所中鎖門邊哭邊和他們爭論,我永遠忘不了那一天,我在廁所中已經哭到全身在抖,手腳無力已經沒有了知覺甚至已經是控制不了的程度,用力的嘶吼和他們爭論,沒有半個家人認同我,也沒有絲毫的要讓步,當天我的爸爸和其他家人都在門外斥責著我,還被自己爸爸說出了怎麼會生出這種女兒,那一刻,我真的絕望到了極點,無論說什麼,都只會被扭曲意思,在廁所裡時的我不斷想著乾脆我在浴室中瘋狂的撞牆,把自己撞到頭破血流,或許他們就會退讓一點…,但是最後我並沒有實行這個想法,還是默默地吞了下去,之後每當想起這件事都會忍不住流下眼淚。我不太擅長表達,我也只能大概說說,還有很多事情都沒提到,說了我只是想知道這樣的我是否有憂鬱症呢?我不希望被治療,該懂的我也都懂,我只是希望得知自己有沒有憂鬱症,因為如果有的話,或許我還能博得一些關心…..,亦或者….錯的根本是我呢?
版主回覆

親愛的奕欣:

反覆閱讀你的來信,感受到你想得到家人愛、關懷卻常常挫敗,瘋狂使用3C產品得到快速成就感卻填不滿心中想得到家人認同的坑洞,內心充滿懊惱及失望導致身心俱疲,這段日子妳辛苦了,讓我們一起討論是否可以找到解決的良方。

邁入青春期的你希望能獨立做事及得到家人認同,你是否注意到你與家人有同樣溝通及處理事情模式,例如你常使用吵鬧方式想得到關愛,家人就用酸言酸語對待或冷處理、暴力相向,結果兩敗俱傷。我們的言行像丟球遊戲球投向牆壁你很大力投反彈力就更大就容易受傷。想一想你怎麼做可以達的到家人的讚美例如在校得到好成績、協助做家事..等?什麼時候家人認同過你?如何做到?如果得到認同情境會是如何?相信聰明的你可以找到蛛絲馬跡身體力行必能達到好成果。

我們常常希望得到父母家人的認同,為改善並增進父母家人之間的感情我們可以嘗試運用馬歇爾·盧森堡博士的「非暴力溝通」的四個步驟:觀察、感受、需要、請求,將自己的想法適當地表達出來。

第一步是觀察,在溝通時,盡可能如實地傳達事實,而不是主觀評價。你可以說:「我觀察到你(家人)對我未完成什麼事感到生氣不滿意」。

第二步是感受,盡可能忠實地體會自己當下的感受以及試著體會對方的感受。你可以這麼說:「你對我一直否定我,我感到很難過」。

第三步是需要,進一步體會自己以及對方感受後面的「需要」。你可以說:「我知道你們很愛我,希望我長大獨立、成績表現更好考上好學校,但我也需要你肯定與關注。」

第四步是請求,提出「明確請求」,明確地告訴別人,我們希望如何能找出滿足各自需要的方式。你可以說:「希望下次我完成事情時給我讚美,做不好的地方也明確告訴我,讓我有進步成長的空間囉!」

信中提到你瘋狂使用3C家人強力阻止你,導致雙方強烈爭吵,此事件看出家人擔心你因網路導致身體傷害及未來前途堪慮問題,雖然對待方法你不能接受,但也看得出家人對你的愛。因疫情影響,網路發達學生利用3C產品學習新知是一種趨勢,善用工具學習新技能讓生活充實,但不要成癮在遊戲中。你可以發展多元興趣例如運動、閱讀、畫圖、養寵物也是不錯舒壓方式。 最後,要跟你說的是,你願意把心裡的話講出來,這是很棒的,這也是你積極想要改善自己的開始。若焦慮憂鬱情緒一直持續,找朋友陪伴說說,運動或到戶外走走,看一場電影,都是舒壓方法,如壞情緒已經影響到你的睡眠與生活,就必須要尋求專業醫師或心理師的協助。學校輔導老師也是求助的管道之一;生命線歡迎你有需要隨時來信,也期待收到你分享後續的生活訊息;或寫信至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http://dph.tycg.gov.tw/mental/ 點選「諮詢問答集」,會由專人回信給你;另外歡迎你來電1995,線上輔導員會陪伴著你並即時討論問題,或許對你有所助益。祝福你!

回覆時間 2021-08-31 09:29:31
留言者
廖文歆
日期
2021/08/24
留言內容
我很在意朋友之間的關係,但我太在意了,讓我過的很累,我曾經在學校被兩個最好的朋友霸凌,從那之後我不太敢接觸人,也只跟一群朋友玩,這些人都是網友打遊戲認識的,但是不知道怎麼了,自從他們開始認識別的人,我也有把男友跟男友朋友介紹給他們,結果後來我開始慢慢不被在意 被冷漠,原本會一起玩也因為不知道什麼原因,不一起玩了,男友跟男友的朋友也比我跟他們還要好,我覺得很煩躁,我越在乎什麼什麼東西就越容易離開,我越來越自卑,覺得根本沒有人想跟我玩,沒有女生的樣子,媽媽也常常言語羞辱我,我覺得這個世界根本就不缺我一個,接下來要開學,又要找到新朋友,我真的好害怕…我沒辦法再去承擔那種被冷漠被排擠的感覺…真的好痛苦。我有中度憂鬱症,從上次吃完藥就還沒回診因為疫情,只是我覺得我應該沒救了。
版主回覆

文歆,你好:

正值準備開學、面向新環境,面臨過往同儕相處的不好記憶影響而產因擔憂,同時又為憂鬱症所苦,難為你了!

來信中提及「男友跟男友的朋友也比我跟他們還要好」、「沒辦法再去承擔那種被冷漠的感覺」,在此,我們不妨也觀察、了解一下朋友們間的相處模式?是否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但其實更重要的是要思考我們是否必須雨露均霑的維持跟每個都很好?我們可以用心看看團體中、並同時檢視一下自己的個性與對友誼的定位與期待,自己適合什麼樣的交友圈、交誼方式、有哪些同學或朋友的待人特質適合自己學習或是自己想擁有的真朋友呢?人的性格千萬種,每個人所交往的朋友也是,不限於開朗的交誼型夥伴,與你分享一本書「善待他人,也不要委屈自己」一書,書中提到:溫暖、可靠、誠實,會讓人想要幫助你、做你的朋友,並且為了你多付出一點努力--只因為到最後他們純粹的只喜歡你。與人互動時,可以保持誠實又圓融,傾聽但不苟同,展現尊重且能暢所欲言。冷靜、有禮、善良,會讓人產生好感,而好感度正是黏合劑,並且把熟人變成真正的朋友。或許開朗活潑的人會讓我們很快的熟悉起來,但真正的友誼卻是能默默的真心陪伴我們的,一位體貼、溫馨、守候在朋友身邊的貼心夥伴。

信中提及「媽媽也常常言語羞辱我」,不知與母親相處是有什麼情況?我們也沒法從短短數字中武斷揣測與具體分享,另外,對於母親言詞對你帶來的傷心,不知是否有與母親溝通過?好調整彼此溝通互動的方式呢?另外,提到有中度憂鬱症,但因為疫情遲遲未回診,這點讓我們很是擔心,近期疫情已略有緩和,希望在開學前文歆能找時間回診,也建議可以將自己近期的苦惱跟醫生溝通,看是否能協助你改善之。

以上的觀點與經驗分享予你,希望你能有多一點不同方向的思考;最後,想跟文歆提醒的是,若仍感到情緒低落或想再深入探討,可以來電生命線1995專線,線上的輔導員會即時陪伴著你一起面對與探討問題,或再來信桃園市生命線。

祝福你!

回覆時間 2021-08-30 17:37:39
留言者
pupi
日期
2021/08/21
留言內容
親戚剛聽說朋友母親情緒失控會拿菜刀威脅他的時候說你不要跟這種不正常的人交往,然後改口說可能他惹她媽生氣,我很討厭她一開始的說法覺得很刻薄沒有同理心,很賤,有病,很生氣
版主回覆

Pupi 你好

從你對親戚說法的感受中,讓我看到了你的正義感及良善。確實直覺話語常常會令人感到不舒服。

由信中可以感到親戚的想法似乎已對你造成困擾,但人類是群居的動物,生活中避免不了的就是來自周遭人群的關注,奇妙的是我們通常都會在意這些,並且常常因為他人的看法而影響到我們,尤其是與我們關係密切的人。我在想這件事是否已經對你形成壓力?當然在日常生活中本來就充斥著各種壓力,雖然說適當的壓力可以促進人們的進步,但如果壓力超出個人可以負荷的那就可能會造成傷害,這時就要適時的尋求其他資源幫忙,你寫信來分享你的想法就是一種不錯的方法。

Pupi你說討厭親戚「不要跟這種不正常的人交往」這種說法,從你用詞中可以發現你對這種說法真的感到很生氣,但在這憤怒的情緒背後,我覺得有兩件事情是我們需要注意的:

第一:當我們在生活中遇到確實存在著危險因素的過激行為時,除先要確保自身的安全外,如果有需要應該勇敢的向外尋求協助。

第二:為什麼這件事會讓你如此的生氣?除了信中所提的原因是否還有別的因素存在,例如事件認知的差異或者是人、事、物對你有特別意義……等等,因為惟有釐清根源才能找到最佳的應對方式。

Pupi很高興你能來信分享你的心情,如有需要歡迎再次來信,也可以寫信至桃園社區心理衛生中心https://dph.tycg.gov.tw/mental/ ,點選諮詢問答集,由專業人員回覆;另外如果當下有情緒難平,想找人說說時,歡迎你直接來電生命線1995,線上隨時都有專業的輔導員能即時隌伴你,一起討論問題。祝福你平安順心。

回覆時間 2021-08-30 17:34:16
留言者
不想努力想離開
日期
2021/08/26
留言內容
覺得就算長輩死了 我大概也能用這種方式生活下去 擺爛耍廢尋找自己人生目標的步調 慢慢來 他可能會感到討厭吧 覺得我給他麻煩 但我不欠他什麼很好的成績 什麼一份很好的工作 或者要養你的責任 我好累 想安靜的死掉 死在一個離他很遠的地方 很辛苦我也很開心 我希望自己可以做到這樣 我想要有自己的朋友圈 遠遠的遠離他跟他的家人對我的貶低和酸言酸語 我只想被朋友紀念 不想要被他們記得 我討厭那些人 覺得他們好煩 好噁心 我好討厭 不是沒有快樂的時候 但我不想努力了 我好累 試過很多方法都沒有用 我覺得我為什麼要當一個乖孩子 他們既不懂我的悲痛 也不能理解我為什麼急於離開他們 他們卡在自己的問題裡要我體諒他們 我好累不想要這麼做 為什麼我要再花半輩子的力氣 去討好這些原本就不怎麼喜歡我的人 他們懷疑我 也提防我 對他們而言我是個難搞的人 而不是什麼很好親近的人 他們覺得自己的做法一定是正確的 我好討厭那些過時的想法跟做法 只感到噁心 他們對待我只是一個有親戚關係的麻煩人物 我不想要跟他們往來 好累 死在家我也覺得快樂得多 每次感到自己生存的力量來源是家族就會覺得猶豫、自己沒用,一點點吃掉自己獨立生存的勇氣,很討厭這樣,想要改變
版主回覆

親愛的不想努力小姐,收信平安!

我仔細咀嚼妳的留言,對身邊的人充滿了隔閡、不相容,辛苦的妳經過多方努力仍不被看好,字裡行間透露著委屈、疲憊無力,甚至幾乎要失去生存的勇氣,形容"到死都會覺得快樂得多"好灰暗殘酷的念頭!這讓我收信者感受到妳的心力耗弱到不行,更加擔心妳無力支撐的安危!在此先說聲辛苦了,也請千萬要珍惜自己別太衝動喔!

我能體會到妳的心情是卑屈至極,但卻無法揣測讓妳想跳脫的處境究竟為何?是跟婆家的家人理念步調不協調嗎?家人之間相處若一直無法抓住該有的界線,那將會成為壓力來源的累積,這是我從信上"想要遠遠的離開他跟他的家人對我的貶低跟酸言酸語”所做的揣測,不知對否?

由於不確定妳的事由狀況,所以這次的主要回應先從我接收到妳的情緒困擾與妳分享:當壓力大到情緒幾乎過不去時,我想請妳先練習自我提醒:告訴自己每個人都有可能經歷不如意甚至受傷、心痛或各種不得已的被外在因素所束縛,壓抑情緒無法自處等等不愉快的片段,這些狀況所產生的心理狀態在在顯示自己處在一種過度壓抑的情境中,一個平凡人包括正在回信的我都是容許自己有這些難過、哀怨、不舒服的情緒反應,也就是接納自己是有喜怒哀樂很自然的情緒反應,有了這道過程之後,心情會些許沉澱舒緩,後續比較能傾向溫和理性,不會太偏激;然而誰都不希望讓太多的壓抑被隱忍或掩蓋,讓自己過不去,接著會有一些抉擇,有的因為怨懟、苦澀的堆疊,老是覺得自己很糟糕、頹廢,心情灰暗看不到希望,心思混亂之下行為脫序,造成場面不堪或留下遺憾不樂見的結局!

而妳能勇敢來信,顯示了妳即使心力交瘁到”儘存一絲”還是強調"想要改變",這讓我看到妳疲憊無力的心靈有如在乾枯的大地上,突然來了一場及時雨,吸飽了養分,也重起了生命的契機,在這麼負向情緒中還能有如此明智的念頭產生,可見妳是很懂得珍惜、保護自己,不想一直深陷傷痛中,真的不簡單,想法值得讚嘆與學習,妳是勇敢的智者!

除了向妳學習之外,我也想提供一些我對事情的看法與妳交流:其實怎麼看生活中的壞事,比糾結壞事怎麼發生還重要,妳想想看,我們之所以一直在乎一件件不好的事,有時候是因為不斷苛責自己,覺得事件發生都是自己的錯,然而當我們執著一件事情太久,反而忽略了放掉它的必要性,畢竟難過的東西握得再緊,也不會因此而變得喜歡,而在怎麼努力也改變不了不願改變的人,這種情況下我會選擇學習放下,也是放過自己,我們人在成長,有時不是因為得到甚麼,而是終於明瞭某些人或事終究不屬於自己,也早已不適合自己。懂得放下,會感覺事情怎麼發生並沒有那麼重要了,更重要的是別讓它主導妳的人生。

妳願意將內在的傷痛藉此發揮,已經是非常不容易的突破,猶如破繭而出之前將會經歷一番痛苦的掙扎,但終究已經探出頭了,別再退縮喔!繼續加油,才能有朝一日的展翅高飛!妳辛苦了!以上分享希望對於心情困惑的妳有些助益,早日找到心目中有意義的人生目標。

親愛的”不想”,若還有需要非常歡迎再次來信,或寫信到桃園社區心理衛生中心: http://dph.tycg.gov.tw/mental/,點選諮詢問答集,由專業人員回覆;也提醒妳若情緒無法自處時可以來電生命線1995,線上隨時都有專業的輔導員即時陪伴妳,和妳面對問題討論,能讓我們陪伴妳度過這段難熬的日子。也祝福妳平安順心!

回覆時間 2021-08-30 10:4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