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心理諮詢 首頁 > 線上心理諮詢
 
留言者
安靜
日期
2022/03/13
留言內容
您好,我在去年成為一名新手媽媽。 生產完其實對寶寶還沒有太大的情感,只覺得他好難照顧,為什麼一直哭,有好一陣子,他哭我也跟著哭,謝謝先生即時發現我的異樣,給予大力協助與支持,讓我覺得當一個媽媽其實不用這麼焦慮,也越來越愛我寶寶了。 後來,因疫情關係以及保姆虐嬰等新聞案件,與家人討論後,決定還是展延了育嬰留停。 女主管就口氣很差的說:如果現在不趁他還小的時候托嬰,以後寶寶給妳帶習慣了,人家反而不要收,要我好好想想。雖然她最後還是同意我展延,但有種被指責的感覺,很想回嘴:我也是做了很艱難的決定呀!難道我不想回去嗎?帶小孩沒比較輕鬆啊!我們年輕人的爸媽也還不到退休年紀,總不可能為了照顧兩三年的孫子就退休,孫子上學了,那他們之後要幹嘛? 然而最近快要返回職場,為了托嬰而煩惱,從去年底就找了私托,今年找了保姆都未果,讓我這陣子又開始憂鬱了起來,動不動就自責,夜晚偷偷流眼淚。 難道雙薪家庭就這麼難嗎? 一定只能犧牲媽媽嗎? 一個人在家顧小孩到我都不知道該怎麼社交了。 回歸職場真的還能適應嗎? 要準時上下班接送寶寶,女主管跟同事是不是又要酸言酸語了呢?等等好多負面想法接踵而至,而且每個月都會有一段時間特別低潮,一直不斷想起以前,甚至更久以前做錯的事,不斷反省自責,覺得自己好差勁,我都好怕我的情緒影響寶寶。 我知道這些情緒,對於大多數的人來說都只是小問題,但對於現在的我來說,真的好焦慮。 謝謝您看完這篇抱怨。
版主回覆

親愛的妳好:

知道妳現在深受產後的生活困擾,且在雙薪家庭的壓力下,不論是育嬰留停、還是幼兒照護上,都讓人倍感壓力,真的是很令人心疼和不捨。

新手媽媽面對的難題真的很多,雖然迎接新生命的到來,是一件值得開心、慶賀的事,但是長達10月的懷胎,身形體態的轉變,卸貨過程的痛苦,和照顧新生兒的筋疲力盡,無時無刻都讓人瀕臨在崩潰的邊緣。

以當前的職場環境,雖然勞基法對於產假、育嬰留停等,都已經有明確的規範,不過部分職場上的雇主及主管,在面對生產、育嬰的職業婦女時,還是存在著很多個人的偏見,短時間真的是不容易改變的,的確讓小家庭有很大的困擾。其實現在育嬰留停無論是媽媽或爸爸都可提出申請,但重要的是,要經過雙方冷靜的討論和權衡,這樣對照護嬰兒才是最好的決定。

雖然大環境是令人困擾的,但真的很敬佩妳,仍克服了這麼多的問題,艱辛的走來,真是個偉大的媽媽。也知道妳面對托育上的困境,在遲遲無法解決問題前,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做錯了什麼,壓力都已經大到讓自己都憂鬱了。

妳說或許這些事,對別人來說都是小問題,但我想跟妳說,其實我們大多數人也都是這樣經歷過來的,那段路程真的好艱辛、好無奈,只要稍有不慎,家庭可能會面臨失和或破碎的局面,怎能不會讓人煩心呢?

現在這個當下,我相信妳已經花了很多心力在評估新生兒托育的方式,但仍未找到值得放心的地方或保姆,我知道要找到能完全信任的單位真的不容易,可以參考親友或過來人的經驗,並在托育後,花些時間掌握和追蹤孩子的反應及照顧者的態度,這樣才能確保幼兒的妥善照護。

另外,育嬰留停後再回到職場時,的確要花一段時間適應,且職場的氛圍是否友善,其實現在都還是未知數,但我相信以妳認真的態度,也無須太過於在乎別人的眼光,做好現在的妳才是最重要的。

知道妳在產後這段時間壓力很大,情緒不穩定,半夜會獨自暗暗流淚,妳可以透過簡易的產後憂鬱量表,評估自己是不是已經有憂鬱症的傾向,若真有相關症狀出現,可以透過專業的治療師或醫師,協助引導妳走出困境,讓妳能更快調整好心情,面對生活上的問題。

很高興妳願意向我們訴說妳的心事,並勇敢的面對自己的困擾,雖然短時間對問題的協談無法更為深入,但若妳有情緒困擾時,歡迎妳可以再次寫信到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網址/https://dph.tycg.gov.tw/mental/,點選資訊問答集),由專業人員回覆,若情緒襲來無法自處時,可以來電生命線1995專線,線上隨時都有專業的輔導員能即時陪伴妳,和妳一起面對問題討論。祝福妳平安順心。

回覆時間 2022-03-21 12:21:36
留言者
ZON
日期
2022/03/18
留言內容
恐慌症+腸躁症病史,前則病情超過10年,後則病情5年,恐慌症有持續看診吃藥,腸躁症我是需要時服用,它們衛教什麼的我是知道,N年前負面的事已過去我暫時不說,但現在有很大困擾,除了醫療心理救助外(吃藥.調整藥物.放鬆呼吸.運動.正面思考.減敏療法.找事情做.但我明知會不舒服,不知怎樣,自己跟自己講那些就是講不聽,硬要讓自己活在那不舒服之中),有哪些方式可以緩解自己身心壓力。去年12月應該是腸躁症跟食慾不振(怕腹瀉)不知會低血鉀,他就一直出現精神異常甚至憂鬱傾向,掛急診才知是低血鉀,急診醫生說要多吃水果運動,門診要看低血鉀當天同樣不舒服,可是抽血出來是正常的,我是看完報告確認沒事情,才瞬間結束那些不舒服感受,今年1月原本好好的,2月又開始同樣不舒服感受(去年曾經的低血鉀的陰影,我無法抹去),起初我以為是我玩線上遊戲引起的,因為去年低血鉀那時候剛好開始在玩線上遊戲,之後沒多久不知是不是吃東西還是休息後精神狀態又恢復正常,之後家裡漏水,我們自己要整修,父親一直在搞亂我(大聲喊叫罵.而且溝通無效.一直製造精神壓力給我.躲房天聽歌也不是辦法),結果低血鉀的陰影,容易跑出來,發現靠食物休息才恢復正常,可能害我消化不良,才會容易餓到發瘋,身體會虛弱無力,那時候又剛好遇到烏俄開始戰爭,到現在我好像變成緊張焦慮照3餐發作(瀕臨恐慌發作),我把會造成心理壓力的這些問題排除掉還是會發作(目前剩下烏俄戰爭.家庭家人因素.自己問題.政府要漲我看緊張焦慮恐慌症場躁症的錢.看急診也要漲),它連恐慌症病友會不敢出門出遠門運動跟其他的負面感受都會跑出來(我明明有正常吃藥,嘗試轉移注意力失敗)近期事件1.跟老頑固的父親吵完架我去銀行辦事情,在銀行是先心臟亂跳後恐慌症發作(當下有用衛教教的處理)隔一個禮拜,電腦螢幕壞掉,早上都焦慮緊張感,還腹瀉,我這幾個月只要腹瀉,容易緊張過頭,特別是(好像快)1個月手掌腳掌特別容易冒汗,早上起床會緊張到肌肉會輕微震顫,跟家人講螢幕壞掉的事情精神壓力有緩解一大半,但冒汗到肌肉緊張我真的講不出口,後來買螢幕心理在打結還大抓狂,後續我已經確定要買了錢付了,恐慌症正好給我跑出來,回家途中精神狀態變成一半恐慌症一半正常,結果弄電腦的東西時,我完全沒任何精神上的不舒服(應該是100%已經轉移注意力在電腦身上.整個弄好了很想哭)隔天我要起床一點都感覺不到緊張,誰知吃完早餐老毛病又犯(疑似答應家人要一起去山上(塔)拜拜要出遠門)恐慌症陰影,早餐好像沒吃飽,吃水果有比較好,但要去拜拜的路上,上次低血鉀掛急診那天的反應又整個跑出來,因為這次感覺到機車使用中正常會震動,震到我胸口很不舒服,心臟一直要亂跳,放棄去山上,中途被載回家,被家人碎念,機車在震跟上次原本沒有要掛急診那天差不多意思,因為路上的工地在施工地震很大力,我也有種感覺,不知道沒去拜拜跟心理問題有無關聯,可是這次是不舒服…..沒辦法去 困擾總整理1.目前已經干擾到可能不想外出運動甚至回診什麼的,不是說恐慌症的人不要逃避跟其他技巧,讓自己位在某些環境下也不會怎樣2.如只在家裡運動又不足,沒吃腸躁症的藥如果在家運動有動到肚子,會容易腹瀉3我只能靠自己跟貼上網,家人從不給心理方面支持,還會給心理壓力4.身體太操疑似會更不舒服,如果是喜歡的事情好像沒有,好像是延遲半天還12小時以上才會不舒服5.手腳掌容易冒汗
版主回覆

        親愛的ZON你好,很開心你願意分享你的煩惱。透過你的文字,可以感受到這些症狀是如何地困擾著你。想必你也為此深感苦惱吧!承受著這麼多壓力,仍舊勇敢地走下去。

       感覺得出來你付出了許多努力,來面對恐慌與腸躁症。譬如規律回診、放鬆呼吸、運動、正面思考、減敏療法與轉移注意力等,看來你是個十分用心的人呢! 在來信有提到,雖然用了這麼多方法,但仍然深受症狀所苦,並詢問還有哪些方法可以減緩自己的身心壓力。關於這個問題,以下幾個方法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與醫師提及自己的近況與規律回診。藥物與行為療法是相互輔助的存在,藥物可以幫助減緩症狀,但無法消除內心的焦慮與恐慌。行為療法可以處理內心的想法,但當生理症狀已經失控時,效果就會大打折扣。最理想的狀況還是藥物與行為療法互相截長補短。鼓勵你可以主動向醫師提及自己最近的狀況,詢問是否能調整處方籤,也許當症狀被控制住,行為療法如正向思考的效果就會漸漸浮現了。

        繼續尋找自己喜歡的事情。你有提到當正在做喜歡的事情時,不舒服的感覺會延遲才跑出來。雖然沒有提到你喜歡的事情是什麼,但可以透過文字感覺到你十分地投入喜歡的事情,連恐慌的感覺都被拋到九霄雲外了。鼓勵你可以繼續尋找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如果可以變成長期的興趣就更好了。

       時刻覺察自己的內心,注意身體發出的徵兆。在信件內文中有提到,在恐慌發作之前,心臟似乎會撲通撲通的快速跳動。如果在下回恐慌發作之前,心臟開始快速跳動時就即時應對,例如調整呼吸或找事情做,防止恐慌如滾雪球般越滾越大變成惡性循環,會不會是一種可能的應對方法?

       也可以試著出門親近大自然。古代文人雅士如蘇軾身不逢時,便向大自然尋求心靈上的慰藉,可知大自然在無形之中便有療癒人心的作用,不知道你是否有機會能夠偶爾出門散散心,看看大自然?也許對於焦慮恐慌,會有意想不到的改善呢!

       透過你的來信可以感覺到你已經很努力了,只差一點點就柳暗花明又一村了!如果還有遇到什麼問題都歡迎再度來信,告訴我們你的困擾,我們都很期待能協助你解決煩惱。最後祝福你之後能夠漸入佳境,我們都會在背後支持你的!

回覆時間 2022-03-21 12:13:57
留言者
鄭祐承
日期
2022/03/12
留言內容
你好,我是一名15歲的學生,經歷長期的憂鬱也是一名棄嬰。 我小學法5年級時我的養父養母把我送去國外讀書,第一次接觸過外的世界難免有些害怕 但這樣也是我第一次被霸凌,我的第一個學年 在瑞士,剛來到學校的第三個月 我開始被我的室友霸凌 我有告訴我的養父養母,但他們說小孩子打打鬧鬧沒什麼大不了的,所以我釋懷了 這也讓我的第一年沒嘗到甜頭。 第二年 他走了 我很開心 但也開始感覺到孤獨了,學校都是外國人 唯一說中文的也只有中國人 沒有一個台灣人 我感覺到孤獨 但也很常嘗試和他們玩在一起,我成功了,到了學期末 我想回家了 但我沒告訴我的養父養母。第三年,我開始在晚上的時候悲觀 但我從未告訴任何人 但這只是輕度,我習慣在別人面前保持開心,曾不想把壞心情留給別人。第四年我已經習慣了孤獨 中文吃晚飯喜歡的安靜的地方看書但也會嘗試和別人玩只是變少了。第一個學期結束 我回台灣了 我也轉學了,我到了一個新的陌生的環境在宜蘭 剛開始的一個禮拜都還好 但之後我開始變了 下課會獨自走來走去,吃完午餐晚餐我會回房間獨自待著,晚餐後還有兩節課到8:20,我們有2個小時的時間可以做任何事,第三個禮拜開始我習慣去我們學校3樓的一個門口待著因為那邊不會有人,我喜歡在那邊聽音樂獨自待著,到了第三天有個女生過來了跟我同班,之後又有2個人1男1女的過來了,我們都聊得很開心 直到上個禮拜也就是我的第6個禮拜我開始和他們遠離回到了我獨自一人的時光,這個禮拜5我們放假了 可以回家,我心情非常低落 因為我沒事情做 禮拜五的晚上 我去了我養父養母的一個夜景很好的空房也就是在桃園的展演中心旁邊,我從9點多一直待到了11:30左右,我當時邊聽因為邊唱歌思考人生,也想自殺了 這大概是我第30多次想要了 我從25樓的陽台往下望但我抓住了我自己,不讓我自己做傻事,我當時想了5次要不要但我還是沒有,待到了11:30我叫了Uber回家,回到家後我和朋友聊著天,隔天早上也就是今天我覺得去看心裡醫生了 但我不敢告訴我的養父養母 我也想自殺了… 我不知道該怎麼幫助我自己也不知道該怎麼辦。 祐承敬上
版主回覆

祐承,感謝你來信,與我們討論你的困境。

當我看完此信時我胸口是如此激動又刺痛不已,眼淚濕了我的雙眼,真不知你如何渡過這漫長的時日,現在請允許我好好緊緊擁抱著你片刻……。

你一直在適應陌生環境、不斷要去認識陌生的人,你很辛苦吧,這同時也不得要接受如此的挑戰,真佩服你。

15歲以前的孩子一般都還在父母呵護下面對周圍事務,但你卻單打獨鬥的,應是感身心俱疲的,感到非常非常的累吧,想找個地方休息吧。大人也不見有如此的能耐呢。給三個讚賞!!!

一開頭長期憂鬱、棄嬰的字眼,是否能對調為棄嬰而長期憂鬱呢?

在說棄嬰時你想到是什麼畫面、感受、想法、會做什麼?

是否被棄嬰=自卑两個字困住自己,相信一定阻礙你能快樂的原因之一,難道他就不能享受世上的一切嗎?

自卑這二字是全世界所有人都有的,只是如何看待他是激勵還是障礙而已,這是可由自己決定的。

棄嬰身份不允許自己有任何任性的舉動,不時壓抑自己的情緒,是嗎?

霸凌者的離開,肯定讓你開心的,但為何讓你感到孤單呢?是如父母說的打鬧嗎?還是與他相處時間比任何人都長,產生情感了呢?

不知你的孤獨的定義是什麼呢?

每個人亦需有獨處的時間,讓自己放鬆或整理思緒充電,有時是一種享受,我感到你似乎某些時候在享受一人寧靜時光,這是孤獨嗎?

缺乏能在他面前自在不用顧慮自己的形象隨性的自在的人嗎?

還是可抒發情懷交心的人呢?

於學校中你似乎不難交到朋友,可見你的親和力指數超高的,但多交往一些時日就採取和朋友們保持距離,有什麼顧慮嗎?對養父母有類似的狀況嗎?

還是……呢?

 

告知養父母自己遭到霸凌事件,期待獲得安慰被理解,感到被忽略了,是否對他們感到失望與期待了嗎?

有什麼事說了也沒用的感覺吧,所以開始拒絕表達自我感受,開始感到特別孤獨嗎?

青少年的孩子現在身心都有巨大的變化,其實對父母與這樣的孩子相處,父母們都很小心翼翼的,擔心你們會受傷,也最會與家長起衝突的,父母真是難為阿~

養父母似乎要給你更好的學習環境,培養你的能力而在社會中能占一席之地,而送你去當小留學生的,或許是所謂的天下父母心望子成龍的心境,但他們卻往往忽略孩子們希望大人在旁的陪伴呵護。

你留學的國家是否有不少同齡的華人孩子是這樣被父母送去他國讀書的,也不是每個人的父母會如此盡心安排,應有不少人羨慕你到國外增加視野吧。是父母對孩子表現愛的方式之一。

你有機會可向周圍同學們了解,他們的父母又用何種方式表現對自己的關懷。

從信中了解你是一個貼心的孩子,總是顧及周圍的人,營造祥和愉悅的環境讓人舒服,思維清晰了解自己的狀況,察覺力高,對事件的掌握強,這樣的孩子誰不愛呢,有這樣的孩子父母一定很驕傲開心又放心,能理解父母讓你當小留學生的理由之一。

自殺念頭出現時,是在什麼時間?什麼地方?碰到什麼人?發生什麼事?出現頻率?試著先做自我了解於就醫以利醫生評估。

謝謝你對自身狀態的了解,你確實有就醫的必要,請專業醫師評估你的狀況,你須告知養父母的,父母最後知道沒照顧好你會傷心難過又自責的,你一直有很多愛你的人在旁陪著呢。

最後要和你做一個不自殺約定,有自殺念頭時請立即打1995、1925,24小時陪伴著你,或找人聊聊、找醫生談談,千萬不要做傷害自己的事哦!。

我真的很心疼你擔心你,請進線1995讓我們獲得更多的資訊,能與你進行更精確的討論。

你隨時可再來信,或撥打1995生命線,我們隨時在這裡。

祝你平安

回覆時間 2022-03-21 12:08:20
留言者
日期
2022/03/07
留言內容
您好,我是從南部到桃園工作的女生, 因男友在桃園才到桃園找工作, 曾經住過他家半年,這半年實在無法適應他家如此緊密的關係, 我希望的是兩個人的世界, 而不是每天晚上要和爸媽妹妹去公園散步,除此之外,讓我很無力的是,他和妹妹感情太好 ,妹妹也是30好幾已經有工作的人, 而且我也可以感受到妹妹的敵意,所以我會想盡量不要三人行,我都跟朋友開玩笑說我好像小三喔, 感覺好卑微, 舉例來說:妹妹會硬把她自己吃不完的東西塞給哥哥, 或是坐車的時候 ,他妹就直接走去坐副駕, 然後在車上自顧的跟他哥哥聊天,我覺得我好像客人,或是妹妹下班時候,全家人會下樓迎接她,但我並不想這樣做,目前自己在距離他家20-30分鐘的路程租了套房,工作地點也在附近, 我不考慮搬回他家, 但他似乎也沒想要搬出來與我同住, 目前只有周末他會過來我租屋, 但這樣下去實在不知道如果結婚了要怎麼相處
版主回覆

Dear 燕:

       為了男友離家到了陌生城市工作,面對”妹控”的男友對妳不重視,與男友同住半年男友家人間緊密狀況讓你無法融入,自己就像是外人也因此搬了出去,但男友還是沒有想同住在一起,心中一定倍感委屈、生氣,更是擔心未來若真的結婚,這樣相處模式是否會繼續延伸下去而產生更多煩惱及苦悶。

       從你的來信感受到男友家人間關係是很融洽歡樂,妹妹還可以跟哥哥撒嬌、一同散步,全家一起迎接下班,相信妹妹是家中最疼愛的對象,而這樣的關係或許並不是排擠你,而是這些行為是他們過往就有互動方式,也是一種習慣,既然是習慣也會忘了分寸。

       不知你是否聽過婚前若愛上這個男人孝順,婚後很容易因對方孝順而需要作很多犠牲妥協,若男人婚前幽默重情義,婚後老婆就需擔心老公太重視朋友而忘了家庭,有太多例子愛上對方優點可能變成婚後吵架的源頭,所以很多事是一體兩面,端看兩人如何經營看待。

        二個陌生人到相戀到結婚,這中間會經歷很多修正調整才能走的更長久,信中看得出你的期待交往應該多點二人世界,但男友似乎把你帶入他的家庭應是期望你成為家中一份子,對於心中認為委屈想法不知是否有男友知道,他是你與他們家的連結者及協調者,彼此需學習把想法說出,作一些調整在感情上才能走得穩。

        燕,謝謝妳鼓起勇氣告訴我們你苦悶的事,歡迎你再來信或來電1995生命線及1925安心專線,當你身心無助痛苦,把困擾告訴我們,都有專人可以陪你聊聊或回信,或許我們沒辦法解決但這有一群受過訓練的人,願意打開耳朵聽你說,把苦及壓力說出來過程可以一起找到一個支撐或是減輕壓力的方法。

回覆時間 2022-03-21 12:04:29
留言者
反父權主義
日期
2022/03/06
留言內容
to 弟弟: 你也是被父權主義荼毒都不自知,卻還站在父權主義的角度上,打擊女性。但你為什麼不明白同性戀會被反抗,就是父權主義深耕柢固的錯,身為同性戀的你並不會比較尊重別人。 你真的很不願意了解家裡的人的想法,你覺得你很瞭不起嗎?自以為自己很懂人心,很懂我?很懂這個家嗎?你成長最多嗎? 你對我了解嗎?你對爸爸媽媽了解嗎?你真的有願意傾聽家裡的人的想法是什麼嗎?沒有,因為你覺得好累好麻煩,反正就是那樣。一堆被思想壓迫的人。 你自私的選擇對自己有利的角度,卻不願意去尊重多元的差異與正視這些不公平,進而恣意抨擊我這個受害者。 你對心理治療很了解嗎? 若你根本不敢去看心理治療,還隨便把跟一個戲劇系的朋友聊天當作心理治療,把朋友當成治療師,踐踏專業大概就是從這裡開始的。 若自己根本不敢去看心理治療,不明白去看精神科、去看心理師走進去那刻,有多需要面對自己,承受自己多少壓力,怎麼可以隨便的叫其他人去看呢?真的很沒禮貌。 這是種歧視,對心理疾病的歧視。因為不了解,這是種疾病,對自己有問題卻只要別人去解決,或是弱化別人的人格,真的過分。 這在某個意義而言,就是在罵人瘋子。罵人去精神病。是負面的標籤。 之前你對我說我這兩年停滯不前,我真的很難過。我努力很多,我只是還沒成功而已。 諮商師說:會不會是你們先攻擊他(例如攻擊你的職業不穩定)。造成你的反擊。 但你知道嗎?攻擊你的都是你媽媽,我都幫你講話,我還要花心力去承擔你媽媽把對你的不滿轉嫁到我身上,他在妳身上不敢說,為什麼受到反擊的是我,是無辜的我?是那麼努力的我。 我保護(隱瞞)你的同性戀,我支持你的戲劇夢想。 我真的好寂寞,我好無力,這個世界根本沒有人願意聽我說話。 你因為自保,傷害了我。你以為自己很成熟,好啊你出去阿,你到底為什麼不出去,滾出去阿!結果呢?你竟敢把我趕出去,說我出去住對我比較好。 這個社會若是有父權主義的一天,住哪對我來說都一樣。 不過沒關係,既然你也趕我出去,表面上講得什麼都不要,事實上,財產都在你的名下,若你沒有錢,你還可以這般瀟灑?若你要瀟灑離去,那你大可不要回來。 那天你亂跟爸爸吵架,收行李的時候哭哭啼啼,好笑。 那天你抱我,我只感覺到你的無助,我並不需要你抱我,是你需要有人可以抱。 我那刻真的希望你們全部滾開,可我又放下自己的憤怒,沒有把你推開,也安慰著你,你有辦法明白我那時得糾結嗎? 可你出去的那幾天,爸爸不斷在撞牆,一直問我你去睡哪,你回來的時候他好開心。 你丟下的包是我(和媽媽)在承受。 之前我打了1925好幾次,詢問怎麼與鬧自殺的男友分開,怎麼處理我爸的憂鬱(鬧自殺)。說真的,志工這方面的資訊懂得比我還少。 而實際上我想說的是:我也想死,我好想死,我不想在這邊了我到底該怎麼辦? 我情況的確不好,我不知道到底與你們這些人有沒有關係,但從文化脈絡上,你們確實脫離不了干係。 我12月開始做惡夢、有幻覺,我覺得好可怕,到底為什麼是我,2月把男友分手之後,現在噩夢比較少了, 可變成容易心悸、容易全身無力,我每天早上醒來,聽見的是:為什麼沒死一死?我不想起來。 可是我還是要努力,只有這樣我才能離開你們,反正你們從頭到尾就不歡迎我。我會走。 有人可以告訴我哪裡可以去嗎?
版主回覆

DEAR 反父權主義:

透過信件的內容,可以感受長期因性別關係在家中遭到一些不平等對待及歧視,但面對這樣家庭無力感、壓迫、為了最愛的弟弟成為家中代罪羔羊,受到的委屈不被看到還換來背叛,這一切情緒感受在字裡行間裡透露著,謝謝好願意提起勇氣讓我們知道你的苦、你的恨、你的難過、你的不知所措。

家是避風港也往往是最傷人的地方,但又是我們從小到大最緊密難以割捨的,但看到的是你因掛心父母責任心讓你無法逃脫那個讓你喘不過氣的枷鎖,從信中看出那些不論是家人、前男友接連而來的壓力讓妳已出現身心狀況,或許弟弟也感受到你的不快樂、壓力,希望你能走出去喘口氣調整身心,只是在溝通上若因情緒高漲就很難理性的把話完整表逹,能說的多是傷人的氣話,事後只有更多懊悔自責。

看到你一些用詞從「多元性別到受到權控的批判」讓我深深覺得你的知識水平是很高的,有些事並不是一朝就能改變,尤其長輩觀念、信念是從小養成的,現在的你試著多關照自己,當你為焦慮所苦時先試著對無法控制的事物暫時放在一邊,先專注在自己能夠掌控的事情上,去做一些自己樂在其中的事,讓思緒專注在新事物上,安撫自身情緒,或許很多事在心情平靜時就可找到解決的方法,就像你面對前男友過程很辛苦,但最後能勇敢處理而不在遭受前男友情緒勒索。

很謝謝你願意向我們訴說你此時的心情,但請你不要輕易放棄自己,從信中最後看到你已出現身心狀況,希望你能透過一些多元管道如妳的諮商師、身心科醫師、友人、生命線回信或1925安心專線、1995生命線,有專人可以陪你聊聊,在說或寫的過程其實都是在把積壓情緒作抒發,也透過別人回應來梳理想法,找到解決的方向,陪你度過陰霾的日子,每次的訴說或求助都是勇敢的表現...........

回覆時間 2022-03-21 10:4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