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心理諮詢 首頁 > 線上心理諮詢
 
留言者
Peng
日期
2016/09/14
留言內容
從國中就開始有睡眠癱瘓症 頻率雖然不高但至少往後每次發生時都知道自己在睡眠癱瘓 而且國中時期的睡眠癱瘓也只是在已經熟睡許久才發生的 但上了高中發現我可以一閉眼就馬上發生睡眠癱瘓 而且國中時的睡眠癱瘓是可以張眼睛的 而且結束時還是一樣感到疲倦所以能繼續睡 但高中因為是一閉眼就馬上睡眠癱瘓所以意識非常清楚而且連眼睛都張不開 還感覺自己被摸 甚至有飛起來的感覺 而且在發生期間想著什麼事 自己就會馬上感受到那件事的觸覺感受 一旦發生可以馬上睜眼 而且跟閉眼時間才差20分鐘 等於我根本完全沒睡著 這也算睡眠癱瘓嗎 請問有什麼方式可以解決嗎 我並不是常常晚睡的 不過頻率真的蠻高的 而且跟我國中所親身感受的睡眠癱瘓不同 還是這是另一種睡眠的症狀 有沒有專有名詞能告訴我呢!謝謝!
版主回覆

Peng,你好:

        看了你的來信,雖然你已經很習慣睡眠癱瘓的情況,但心裏還是有些許的擔心及恐懼是嗎?對於以上你提出的問題,可能找專業醫師ㄧ起討論,會比較有更正確的答案。

       睡眠癱瘓是一種有意識但無法動彈的感覺,通常發生在一個人進入清醒和睡眠之間的階段。科學家也確定此種症狀與生活壓力有關,多發生於青少年及年輕人。因為他們通常生活壓力大、作息時間不規律、經常熬夜,失眠以及焦慮,這些因素都是可能造成睡眠癱瘓的原因。有時劇烈運動後,使用大量碳水化合物較容易發生低血鉀症,導致睡眠癱瘓症。

       以下這些方法可以提供給你參考,希望能對你有些幫助:

1.適當的放鬆自己,如泡杯自己喜歡的飲料、練習深呼吸、散散步、營造良好的睡眠環境、多進行戶外運動。

2.保持足夠的睡眠,學習將每天時間規劃好,讓自己有時間休息。

3.盡量解除你生活中的壓力-特別是在睡前,適時的緩解心理壓力。

4.如果你是仰睡,也可以嘗試用別的睡姿。

       睡眠癱瘓是很多人都有過的經驗,假使症狀頻繁發生,已經嚴重影響到你的生活品質,可以嘗試求助醫生,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藥物進行治療。若還有睡眠癱瘓的問題,也可以直接上網找資料,並歡迎你直接來電生命線1995,線上的輔導員能陪伴著你一起面對問題。祝福你! 

回覆時間 2016-10-07 10:44:00
留言者
小慈
日期
2016/09/17
留言內容
我是第一次在這裡留言 因為我有一件困擾了我很久的問題 如果沒有這個問題我一定很快樂 在學校更活潑吧 應該是從國二開始一直到現在我已經高一了 在學校和補習班的時候會一直放屁 我想是我太緊張了 只要我後面有人就會想放屁 身體根本無法放鬆 我一直告訴自己要放鬆不要亂想 可是卻沒有用 我也看過醫生了 告訴過醫生我的問題 但是也沒有好 這樣讓我在學校不快樂 我想和一般人一樣 開心的在學校上課交朋友參加社團 還有什麼辦法呢...
版主回覆

小慈妳好:

很高興收到妳的來信,信中得知妳有個很大的困擾,對於這無法控制的生理反應,試過了許多方法能解決,但大都效果不彰。

小慈辛苦妳了,從信裡能感覺到妳的無助、難過,無奈,讓我們不經想問,小慈過去〝放屁〞這件事是不是曾帶給自己什麼不好的經驗,讓妳這麼在意呢?妳說在學校或補習班就會一直放屁,那是否在家或較輕鬆的環境放屁的狀況就會減少很多呢?是否就如同小慈信中寫的,有沒有可能是因為課業壓力太大而造成腸胃不適?或是吃了太多容易脹氣的食物造成的?還是吃東西太快或邊吃邊講話吃進太多空氣了呢?

有很多種可能的原因,我們可以試著逐項嘗試改善,看能否解決這個問題:例如,調適自己的心情、放鬆壓力,試著從運動、閱讀、書寫等等,讓自己的焦點轉移到自己感興趣且能讓自己愉快的事情,這樣會不會讓放屁的困擾少一點呢?或是少吃些容易脹氣的食物,如:豆類,豆製品或奶類、牛奶、優格等等.........。但如果上述方法都試過了,還是沒有改善的話,我們就得想想是不是,要再一次去大醫院做詳細檢查囉!

但其實放屁是很正常的生理反應,也並不是我們想控制就能控制的,也有很多人和小慈有著一樣的困擾喔!試著放寬心,告訴自己放屁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換個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或許會有不同的收穫喔! 祝福妳早日恢復快樂的自己。

歡迎妳再次來信或來電1995,讓我們線上的輔導員陪伴妳走過這段低潮! 

回覆時間 2016-10-07 10:34:00
留言者
Huang
日期
2016/09/15
留言內容
大二我轉系和班上一群女生很好裡面有兩個我從大一就很好的,大三我和這群裡面其中兩個一起實習感情超級好 有一天他們突然不怎麼理我 我就開始避開,到最後雖然有問她們原因是說一開始太好可是還是沒有很了解我說我脾氣差所以討厭,但我以為說開就沒事她也說還是朋友但之後也沒什麼交集,直到今天上課我才發現誇張的排擠,分組不理我就算了拍照打卡也算了 我發現之前的群組大家都退光然後辦新的,重點連原本很要好的朋友竟然也不理我...我在實習的時候她們不理我已經夠痛苦了現在我更痛苦到爆炸感覺快死的感覺常會想不開但不會真的去做因為我愛我家人!可是一想到下禮拜要見面就很痛苦 能不能請你告訴我該怎麼做
版主回覆

Huang 你好:

首先很感謝你願意跟我們分享你內心的苦楚。大學生涯中,人際關係的和諧與否及與老師、同學間的相處,佔著舉足輕重的份量的。一但遭遇朋友的排擠,心裡上難免會讓你覺得徬徨無依。雖然你很有勇氣的去了解原因,而最後她們卻選擇背棄了你。

誠然這樣的結果很令人沮喪,但是,如果你不放棄,仍想要恢復往日情誼,我們是否可以想想看還有什麼可以去努力的地方?若是已經盡心也盡力挽回,卻仍然得不到善意的回應,那也只能說跟他們是緣淺或無緣了!

俗話說得好:「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可以想想自己的強項與長處,讓自己成為更有價值更出色的人,甚至發光發熱的話,自然而然的就會吸引到那些與你磁場相近的人聚合而來。在求學的過程中或是往後人生道路上,與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學習一起為伴的話,那不是更愜意些嗎?至於那些「道不同不相為謀」的無緣人,我們就笑一笑揮揮手,

放過他們吧!

理情治療大師『艾利斯』說:會困擾我們的並不是發生的事件,而是我們對該事件的想法。
事件+認知=情緒

正向想法﹏健康快樂情緒!

負向想法﹏痛苦悲傷情緒!

大學生活是多采多姿的,期待你在學業、社團及人際關係上都能有更大更好的揮灑空間,活出更為亮麗的你喔!是期盼也是祝福!也請記得我們隨時都非常樂意傾聽你的心聲的。 

回覆時間 2016-10-07 10:33:00
留言者
日期
2016/09/18
留言內容
您好 我想請問 為什麼在跟家人朋友出門時,只要人越多我就會越不想說話..到最後都不講話了,開口的次數也越來越少,在每一次群體拍照的時候我心理都會有一種我是多餘的.就算沒有我也沒關係的想法.. 在工作方面,只要給長輩看著做,心理就會開始厭惡,開始反感,導致工作做不下去..今天家人問了我你是不是自閉還是心理有問題,我真的不知道怎麼回答. 我常常在想 我心理真的是不是生病了 從高三開始 已經兩年了 可以請老師幫我解答看看嗎? 謝謝您
版主回覆

朱, 你好

    似乎朱關閉了與外界溝通的動力與欲望,即使跟最親密的家人朋友相處時,都覺得有一種不被了解,不重要的陌生感。如果我們在自己從小生長的家庭中,無法獲得家人的認同與支持,就好像漂浮在水面的浮萍一般,無所適從,隨波逐流,這種無法感到安身立命,找不到歸屬的感覺,是否是令朱不想開口說話的原因呢!

  不知從何時起,這種不被了解,不被重視的情緒,逐漸在朱的心理醞釀,慢慢發酵,<說了也是白說>,<說了也沒人在乎>,<說了又有誰懂我>,對當時就讀高中三年級的你來說,似乎都超過了你所預期,這一切的一切,還來不及給我們充足的準備,就上演了。到現在兩年了,朱你是怎麼撐過來的呢?

  如果我猜的沒錯,朱高三過二年,現在大概是19,20歲左右,在這青春時期,同儕有時會比家人更了解同年齡的朱,有時對家人難以啟齒的話,朱是否會與朋友一起分享呢?不知道高三那年發生了那些事情,導致了朱生活上的改變,致使朱從而懷懝自身是否生病了。朱能夠觀察到自身的變化其實足以說明朱有一顆非常敏銳的心,心理與生理的交互影響,使我們愈來愈迷惑,愈來愈不了解自己發生了什麼事,與其自己陷入恐懼不安的猜測,朱不妨給自己一個了解自己的機會,與醫生聊聊,其實這時候請教醫生的專業看法,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許多醫院都有家醫科或身心科提供就診,而生命線1995也很願意在朱的生命過程中,陪伴朱一路走來的苦與樂。 

回覆時間 2016-10-07 04:36:00
留言者
日期
2016/09/09
留言內容
我單親 跟媽媽 從有記憶以來到國中為止 我都是給保母帶大 一個禮拜被媽媽接回家甚至1個月以上 幼稚園大班的時候曾經被爸爸接回去住3個月 第一次見爸爸 卻也是第一次進警察局第一次上法院 那3個月除了第一個月 後面兩個月 我沒有活著過 打罵半夜罰跪關狗籠送去孤兒院門口 回到媽媽身邊後 生活也沒什麼改變 一樣是給保母帶著 到國中就直接被送去外縣市讀住宿學校 就開始叛逆 自殘刺青抽煙飆車甚至也有碰過毒品 到高中就開始半工半讀唸建教班 畢業後人生規劃計畫都有也正在走 但是被媽媽綁手綁腳完全沒自由 出門也不會想去人多的地方 人多就會莫名的煩躁 雖然我對自己很有信心 但是也很容易否定自己 沉澱時間也不一定 跟媽媽無法溝通也不想溝通 我也曾經很努力的做兩份工作存錢想做自己的目標 但時工作上也受打擊媽媽也不體諒 從小就有失眠的情況甚至日夜顛倒 我活著無法自主 沒有媽媽她又沒有我不能 可是我卻會因為這樣而被綁手綁腳
版主回覆

親愛的王先生:

經歷過這一段顛沛流離的童年生活,真是辛苦您了,當時年紀小小的您要承受這樣的生活除人令人感到心疼與不捨之外,另一方面也對您多了一份敬意,人都有曾經的年少輕狂,而您能夠走過叛逆,開始為自己的人生計劃並努力,如果這些事發生在我身上,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有跟您一樣的勇氣甚至能夠為了自己的目標而願意做兩份工作努力存錢,這一點就值得給您稱讚,真的是令我十分佩服。

從您的來信中可以看出您是一位獨立自主對自己有規劃也朝著目標前進的人,不過,您也提到了與媽媽的相處情況,似乎覺得自己跟媽媽無法溝通也不想溝通,倘若您關閉了與媽媽溝通的管道,那縻要如何才能夠讓媽媽理解您的獨立與自主呢?親子關係很微妙,青少年的成長正處於追求自我認同,獨立自主的階段,所以在行為、態度、觀念上的表現明顯的和父母親有差距,這需要透過彼此的溝通、相互瞭解才能給予出對方期待的信任與尊重。在母親的眼中孩子永遠是孩子,即便是己經成家立業為人父母了,母親對孩子的關愛都不會改變,如何讓母親的關愛適當而不會變成羈絆就需要靠彼此良性的溝通來改善了。

王先生,關於您從小就有失眠及日夜顛倒的情況,我們有點擔心您,若有影響您的健康也請您不要忽視身體的警訊喔,如果需要醫療,可以請母親陪伴您就醫,另一方面也能讓母親多了解您的狀況,這也是一種溝通喔。

如果您有任何問題歡迎您再度來信,也可撥打1995讓我們線上的輔導員陪伴您一起面對問題。祝福您~

  

回覆時間 2016-10-07 03: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