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心理諮詢 首頁 > 線上心理諮詢
 
留言者
葉子
日期
2017/04/02
留言內容
我是一位去年畢業的女生,與異性相處的問題讓我的生活與工作備受影響。我好像有異性恐懼症。在高中時我性格內向害羞,只要看到男生就會臉紅,當時我只跟幾位要好的女生朋友玩。到升上大學時(大學讀中文系也是有點想避開男生),大二時我發現這個問題很嚴重,因為出社會工作時不管男生女生都一定會遇到,我不想在逃避,也想擴大自己的交友圈,覺得這樣很不正常,大二下時我開始參加社團,但是我與男生相處時緊張焦慮臉紅還是不斷的發生,我嘗試一個人去面對男生,不管是上課時,還是社團或任何活動,覺得這樣會進步比較快,到大四時,覺得自己跟男生相處時好了些,雖然身體的不適,緊張焦慮臉紅還是不斷發生但頻率較剛開始時少了些,到出社會後參加職業訓練也教了些男生朋友(但身體的不適仍不斷在交流時發生,是自動化的發生),出社會後,男生這塊好像變得更糟了,因為社會比學校更大,在工作與生活與到男生身體比在學校時不適,有時只是勉強地與對方說了幾句話。在生活上遇到男生時也會覺得身體不適。 我用了很多方法解決男生的問題,但是都無法釜底抽薪的解決,每天都活得很痛苦,有時覺得是不是自己壓力太大讓一切惡化,但是每天醒來只要想到男生我就會很想哭,很害怕自己以後怎麼辦,我只是想自由快樂的生活,卻覺得自己越努力離目標就越遙遠。 我用了實體訓練(直接和男生相處),想像訓練(用腦海想像和男生相處),信念的調整(把他們當自己的兄弟家人),靜坐,並在放鬆時(潛意識較強時)不斷自我正向的暗示(與男生想處時全身會非常放鬆),運動(讓自己原本易緊張焦慮的性格進行調整),但現在我還是無法見到效果,每天都活在壓力與痛苦哩,我到底該怎麼辦,是哪裡出了問題,請幫幫我。
版主回覆

葉子你好:

很高興收到你的來信,也很高興你願意跟我分享這個困擾你很久的問題。你很清楚的分析自己遇到的困境,也發展了許多建設性的解決方式,你遇到困難,而努力想要解決問題的態度令我感到十分佩服,覺得你是個很努力的人。

在信中你有提到你認為你從高中開始之後跟男生相處的時候就會緊張焦慮不適,並且在大二的時候開始想要找到解決的途徑並為此付出很多努力,但到目前為止都沒有達到明顯的效果。想必你一定對這件事情感到非常的困擾,覺得自己很不正常、壓力很大。

我認為你可以試著放鬆心情,不要給自己太多的壓力,因為聽起來你快要被自己的壓力給壓垮了,你積極地想要解決並為此付出努力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但是給予自己太多壓力的話,就像你所說的,會離目標越來越遠。

另一方面,我想邀請你去想一想,在高中之前的你是如何與男生相處的呢?因為信中你有說到你是從高中開始才發現自己有這個困擾,那會不會在高中之前的你是能夠比較自然地和異性相處的呢?你可以試著給自己一點時間去回憶那個感覺,並把它帶回到現在,或許會對你有一些幫助。

你有提起你在職業訓練的時候還是有交到一些男生朋友,雖然相處中還是會自動地產生一些不適,但聽起來他們與你的相處是比較自然的,對你的負擔也沒有那麼大,或許你可以從跟他們相處中,找到對你來說比較適合和自在的模式。

祝福你,如果你還有任何想要跟我們分享的事情,還是歡迎你下次的來信~跟我們分享你的想法

回覆時間 2017-04-12 05:06:00
留言者
樂樂
日期
2017/04/01
留言內容
您好!近期的我變得非常不安⋯⋯常常會出現一些焦慮不安的症狀⋯例如一直覺得週邊的人好像都不在像以往一樣的跟我相處,總覺得他們好像不太想跟我相處、也覺得自己的另外一半好像跟自己周遭的朋友過從甚密,總是變得對他有許多的不安與懷疑、甚至嚴重到覺得自己好像不再對這個世界有太多的興趣,對人感到恐懼⋯⋯ 我本身是在經營行銷的行業,接觸到的人非常多,以前不會有這些感覺,但近期來越來越嚴重,這樣的狀況持續了半年以上⋯我好憂心,但是我又不斷地鼓勵自己站起來走出去⋯但一次又一次的跌到谷底,一次又一次的快要沒辦法再這樣下去⋯ 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做了⋯我很害怕自己到最後真的什麼都不要了⋯⋯我也不知道我自己到底怎麼了⋯
版主回覆

樂樂:  

時代的變遷、社會的現實,把原來絢麗和諧美好的人際關係,蒙上了一層陰影,成為你爭我奪的現象,這樣的世界往往有慾求不足的滿足,而造成你我心中相互的猜忌。

個人的看法,心理層面也也許工作的壓力導致你對周邊的人事物都格格不入,總覺得身邊的人對妳不友善,不再如往昔一班的感覺,妳從事行銷工作,應該很懂得與人相處,是否自己主動與周遭朋友問候、聊天,就可以了解情況。事情也許沒如妳想的這麼糟糕,有點誤會更應該解釋清楚,才不會自己築起的圍牆,草木皆兵。而妳的另一半更應找時間與他聊聊,不能獨自承受壓力,與猜忌。

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因為相互了解,未來的路如何攜手共進,皆在妳掌握之中…..。

但妳的情況已有半年的時間了,不知過去是否曾看過醫師?建議妳不訪去醫院掛診找心理醫生看診,將妳的近況說明,就如同妳來信之內容般,寫許醫生會開短暫的處方簽,改善妳的情況。

所有妳憂慮的事,將迎刃而解,記得趕快先請教專業醫生喔!  祝福妳平安快樂。

回覆時間 2017-04-08 01:26:00
留言者
高中生
日期
2017/03/26
留言內容
我是一個高二生,最近不知道為什麼就是不想念書,就算坐在書桌前,就是唸不進去,可是我知道不唸不行,不唸就是沒成績,雖然我的爸媽不會管我,可是考出來自己看到那種爛成績還是覺得很煩,看到高三的學長姐開始去面試,我就覺得學測好像就快來了,我真的覺得很害怕,覺得到現在我還是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因為害怕,因為不知道,我只會逃避,不停的逃避念書這件事,就像明天明明是段考,可是我整個假日就是躺再床上玩手機,我不知道我到底怎麼了,以前明明到了段考,一定都是唸到半夜把它看完的,我真的不知道到底發生什麼事了....
版主回覆

你好:

首先,要謝謝你願意寫信來訴說困擾。從文章敘述聽起來,你似乎正處於一個迷惘的狀態。當今天發現逃避時,就是對自己覺察的第一步囉!這也代表你有開始注意到你目前的狀態了。

對於未來的不確定性,其實害怕是正常的事情!由於內容簡述,沒辦法在這裡探討你害怕未來的什麼事。而你在文章中有提到一直玩手機,因此猜測你的注意力被3C用品吸引走,達到暫時不用思考眼前的問題的目的。但可以試著每天留一小段時間(不多,十分鐘也好)給自己,把情緒和想法寫下來,看看自己怎麼說~也可以多和同儕、師長聊聊,也許會發現你不孤單,也會發現不同的意見!也許在這些對話的交叉比對中,你能夠慢慢篩選出一些自己喜歡或不喜歡的方向。

有句成語說:「學海無涯」,知識並不局限於課本亦不局限於你目前就讀的科目上。而是在這片海中找到方向,透過學習的方式向前探索。希望你可以找到未來想努力的方向!祝福你!如果你還有其它的疑惑,可以再來信或來電生命線1995 ,我們輔導員會陪伴著你一起努力!

回覆時間 2017-04-08 01:25:00
留言者
黃嬿慈
日期
2017/03/13
留言內容
國中的時候家庭遭到變故父母離異,那段時間特別想自殺,我跟隨母親回到外婆家,有一段時間帶著耳機睡覺,因為有時候自己會想到以前的吵罵聲傳入耳中。開始喜歡一個人獨處,晚上特別容易哭,上高中後開始覺得在學校跟在家裡好像是不同人的感覺,在學校會特別小心翼翼但是回到家又會恢復正常,然後會開始對於周遭朋友異樣的眼光感到恐懼,害怕在背後說三道四。上了高中後開始會覺得,不喜歡別人觸碰身體,可是自己去勾別人不會,就算我們是朋友也還是不喜歡別人觸碰自己的身體。最近開始會情緒明顯高低欺負大,一下子難過,一下子生氣,要至少過幾個小時那種感覺才能消除。我不知道該怎麼辦,不敢跟媽媽阿姨說的,所以只好來這裡詢問。。。
版主回覆

親愛的嬿慈

    心中的苦,無處可說,一定很悶吧!有時,我們怕家人擔心所以選擇默默承受,我們以為這樣的壓抑能夠保護自己,也能保護家人,但欲忽略了它反擊的力量,夜深人靜時,眼淚會來提醒你受到的委曲;對吵駡聲的無助感,讓我們想戴著耳機嘗試隔絶傷害,漸漸地,我們關上了我們的感官,不去感覺,就不會有痛苦,漸漸地,我們封閉了自己,以避免遭遇更多的傷害,就這樣不知不覺中,我們半麻痺地生活著,時好時壞,反反覆覆,如果我們不去正視,它就會一直累積它的能量,等待爆發。

    需要父母照顧的嬿慈,能夠做些什麼來幫助父母呢?還是小孩的嬿慈都需要大人的保護,又怎麼照顧自己呢?每當父母的吵架聲不絶於耳時,我們又能逃到哪裏去呢?辛苦的嬿慈,我們還沒有準備好可以接受這一切,就這樣被推著長大了,這些日子,親愛的嬿慈,是怎麼渡過的呢?

  我看到一個受著苦,流著淚,不知所措的小嬿慈,這些卡住的傷痕困著嬿慈,無法跟母親阿姨訴說,又擔心害怕同學朋友的眼光,嬿慈啊!看到了嗎?我們是用什麼樣枷鎖把自己綁住了,我們要花好大的力氣,才能把它壓在心理,才能催眠自己,暫時忘卻這些煩惱。親愛的嬿慈,你辛苦了。

  然而,嬿慈因為有苦難言,已經導致了身心方面的不良反應,這也是別人說的,會悶出病來,如果需要在身心科及精神科都可就診,來改善身心的壓力。有時家長沒有想像中的厲害,他們也怕這個傷口會刺痛我們,有時家長也不知該如何給予安慰,所以,很多時候跟嬿慈一樣,選擇不說出來,不說出來,就不用面對,但反而在內心坐大了這塊傷痕,或許等嬿慈準備好,可以讓媽媽或阿姨知道,你是有勇氣可以接受這樣的結果,只是需要他們的支持與鼓勵,就如他們也需要你的諒解與關心一樣。

  別人的語言,刺激著嬿慈,嬿慈你又是怎麼對自己內心受傷的小嬿慈說話呢?你幫著他們打擊自己嗎?還是給予自己疼惜的關愛呢?1980張老師及1995生命線都是專業的輔導機構,打電話過去聊聊,也會有很大的幫助。

回覆時間 2017-04-08 01:24:00
留言者
何宗諺
日期
2017/03/26
留言內容
我不確定這可以可以問,但我一直有一個小問題,我會為了一些奇怪的是而感到恐懼,像之前就是每天都重設手機,不一直持續就會有種莫名的恐慌。最近看了一些空難的記錄片,結果每天都念者這件事。它會用一種要脅的方式存在,若我做一件日常生活中的事,不好的事就會發生在我身上,像坐捷運走這個門就會出事,一定要換個門走,不按照內心的話做就會覺得恐懼,每天發生好幾十次 或心裡念頭出來,就會轉移到人或物上,這真的早成我很大的困擾,而且持續很久了
版主回覆

您好,

  看得出來這些恐懼造成您生活很大的困擾。這些不斷反覆的恐懼,與相關的重複行為想必會讓您感到手足無措。但從您的文字來看,對於這些困擾,您有辦法能夠辨認出來,並且知道源頭從何而來。儘管這恐慌的程度讓您感到莫名,但是能夠察覺並且把它講出來,甚至尋找求助,已經是一個很好的開始。

  執行這些您強迫自己一定要做的行為,是否會讓您自己的恐慌感降低呢?我們會不斷重複某些行為,有時是因為這些行為導致的後果是正面的,那些正面的後果會讓我們保持那些行為。而降低了恐慌感而獲得的安全感,極有可能是會讓您繼續保持重複的行為的一個主因。但是這一波恐懼過後,若再次遇到相同的情境,就會以之前學習到的行為(如重設手機和走特定一扇門),去降低焦慮而感到安全。這樣一來,就會形成一個循環,讓您不斷重複那些行為,最後造成生活上的困擾,甚至轉移到其他人或物。

  以下提供幾個方法,試著去突破這個循環。

  首先,試著和這些恐懼共存,接受那些焦躁。因為若一直想著要抗拒那些焦慮,若一直試圖去抵抗它,他可能會短暫消失,但很快就會再次出現,並且更加強烈。同時,也會引發對於可預期的恐懼產生的焦慮。當下次您感到焦慮時,不用強逼自己要去對抗它,承認自己是害怕的。

  之後,您可以試著慢慢一步一步減少這些行為,例如少重設一次手機,走一次另一扇門。在剛進入這些會令您恐慌情境時,恐慌感一定是非常巨大的。但是這不同於從前的舉止,正是改變循環的一個重要起點。而恐懼感到達一定的高峰後,會開始慢慢消退,在等待消退的期間,可以練習一些放鬆的技巧,如轉移注意力、腹式呼吸或是運動等等,提升自我抵抗恐懼的能力。同時,也可以試著跟焦慮的自己對話,釐清自己的想法,澄清自己的行為必要性。

  而等焦慮消逝後,有了這一次的成功經驗,會打破原本的循環,形成一個全新的連結。而多次的嘗試過後,連結會漸漸加強,進而取代原本會造成困擾的循環。

  克服這些日常生活的恐慌將會是一場漫長的旅程,但是我看到您已經有了一個好的開始。除了以上這些行為可以嘗試看看,您也可以撥打協談專線1995、也歡迎再度來信至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若亦可透過網站:http://dph.tycg.gov.tw/mental/,預約免費的一對一面談諮詢哦。

回覆時間 2017-04-08 01: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