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心理諮詢 首頁 > 線上心理諮詢
 
留言者
Una
日期
2017/05/16
留言內容
從小我就是一個在人面前容易緊張臉紅的人 從幼稚園開始因為不容易跟長輩相處 導致沒長輩緣 開始被討厭 連媽媽都會說我是討人厭的小孩 所以從小就幻想自己怎麼死掉 很想自殺 在當學生的各種時期 只要是上臺報告的事情 都不是我負責 我只負責同整找資料 到現在連找工作都有問題 只能找幕後的工作 沒辦法接觸人 因為會太緊張 有加上自己有一點完美主義 凡事都要做到自己想要的樣子 每天這樣一直想一直想 睡覺也睡不好 今天和我姐說 我好像有社交恐懼 他笑說 有社交恐懼喔 還可以跟我講話 … 我回她 好笑嗎 然後我就走了 負面思想一直不離開腦袋 當下真的很想哭 我也不想這樣 我心想如果我用死來證明 我死後 你們就會後悔當初嘲笑我吧? 每次出門都需要聽音樂 也不敢跟人對看 一直以來都是看地板 覺得自己跟別人不同 和朋友分享 每次的回應就是 需要克服吧 想太多 你只是不想面對而已 為什麼我覺得好像在攻擊我?覺得大家都在敷衍我 我又開始想太多了 我到底是不是有問題 只是覺得我懷疑自己有問題 卻被嘲笑… 我媽也對我姐偏心 我找不到存在的意義…
版主回覆

親愛的Una妳好,

從來信看到妳好多的失落,甚至找不到自己存在的價值。妳覺得自己從小到大一直不被喜歡,甚至連媽媽都說妳是討人厭的小孩;面對這樣的情況,想必妳心裡一定很難過,也讓妳越來越沒有辦法面對人群,甚至想要以傷害自己來讓親人們後悔他們對妳的不友善。

在跟妳討論之前,我們想先跟妳約定,不能做出傷害自己的事,因為這對妳以及關心妳的人傷害太大了,所以請不要有這個念頭。有時候家人的不當對待是因為他們對狀況的無法理解,他們不懂得如何去對待一個內向木訥、害怕外面世界的小孩,只覺得孩子彆扭讓他們沒面子,卻無法協助孩子面對恐懼的心態,這或許是他們的無能為力吧!因為他們也沒有被教導如何因應不同的孩子而給予不同的引導方式,而是用同一套標準來教養,用在妳姊姊身上或許有用,但用在妳身上卻不見得可行,只會讓妳越來越沒自信。若能理解這部份,你是否能夠對自己的害羞內向多一些包容?!

一般人在面對人群或多或少都會害怕,若能克服多加練習就能從事與人互動較多的工作,例如業務人員、老師、從政者、演員…等,大部份都是從菜鳥辛苦的被訓練出來的。但若是經過訓練仍無法坦然的與人們直接互動,也就表示自己是比較適合做幕後工作者,例如程式設計師、實驗室研究員、廚師、助理…等。所以要先了解自己才能找到適合自己性格的工作。

想要問Una的是:妳了解自己嗎?試著自我探索一下,妳就會發現,其實妳並不是自己所想像的那樣不受人歡迎。或許妳不擅與人面對面往來,但因為你的要求完美,在過去求學時代能為同組的同學統整找資料,相信這工作妳做得很好,同學們對妳也有一定程度的信任。類似的情況一定很多,只是妳一直只看到自己面對人群太緊張這個問題,以致於沒有看到自己的優點。其實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長處,不需要一直要求自己把不擅長的部分做到最好。別讓這樣不適性的自我要求造成對自己的傷害,也讓你對自己的信心盪到谷底。家人可以不了解妳,妳可要好好的了解自己才是。

其實面對人群的訓練,前提是要對自己有信心,知道自己的長處在哪裡,而且經過不斷的練習才能完善的表達自己所想的;連賈伯斯每次發表會時都要演練上百次才能上台,那不擅於表達的我們,是否該練習更多次呢?坊間也有許多課程探討溝通與說話的技巧,都是可以善加利用的,重要的是妳是否願意建立起對自己的信心。重新認識自己吧!妳會發現自己其實是有很多優點的。希望以上討論會對妳有一點幫助,如果還有事情想談,歡迎直接來電生命線1995,或是再來信生命線,也可以寫到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網站:http://dph.tycg.gov.tw/mental/,線上或是回信的輔導員都非常樂意傾聽。

最後祝福妳!

 

回覆時間 2017-06-06 10:39:00
留言者
Shin
日期
2017/05/20
留言內容
我累了 家中有5個兄弟姐妹,個個都自私,家中老人家全不聞不問,現在積欠安養院的費用長達4個月,我無力負擔了,每每安養院在追討費用時,那壓力順間上來,很希望可以結束自己生命,不想再被這樣壓力壓的無法呼吸,我真的很累,不知道有誰能幫我
版主回覆

Dear shin:

看到您的來信,可以理解對於家中的長輩您是多麼的關切,卻又是那麼的無力。當父母年老時常見孝順、有心的人所背負的責任相對更重,很難讓人理解的是同樣都是為人子女,為什麼有些人可以當作事不關己,狠心放下長輩不予聞問。

您說每每安養院在追討費用時,壓力瞬間上來,是因為過去一直都是您在繳交費用是嗎?安養院的費用每個月動輒好幾萬元,僅由一人承擔的確難以負荷,除此之外生病、就醫或住院安養院都會要求家屬接手照顧,所以想必不僅是費用的負擔,平日的探視,老人家的病痛都是您內心沉重的壓力,而其他不聞不問的人肯定早已無感。

承受這樣的壓力任誰都負荷不了,您真的辛苦了。孝養父母本來就是所有為人子女天經地義應盡的義務,您已盡了最大的努力,不需要將全部責任獨攬在自己身上。您有跟其他兄弟姊妹討論過大家分攤費用的事嗎?若能結合大夥的力量負擔會減輕許多,如果他們真的那麼自私,您可以直接跟安養院表示您已無法獨自負擔這筆龐大的費用,請安養院能向其他子女要求繳交費用,再不然也可由社會局出面要求所有子女共同承擔奉養長輩的責任。

長時間以來您都把焦點放在長輩的身上,忽略了壓力早已超過身體心理所能承受的,上面的方法可以嘗試看看,更重要的是給自己找到紓壓的方法喔,歡迎再來信,或是當壓力再度讓您無法呼吸時,來電1995,我們願與您一起找到方法度過這難關。

回覆時間 2017-06-03 11:20:00
留言者
李小姐
日期
2017/05/18
留言內容
您好,我想詢問一下 從小都覺得交到真心的朋友很困難,每次都會感覺自己認為最好的朋友似乎都還有別的更好的朋友,總是得不到相同的回報,就這樣一直到了大學,最近終於認識到一個我很關心她,她也會很關心我的好朋友,但只要她跟別的同學好一點的時候,雖然她有說過我是很好的朋友,但還是很怕別人回來取代我的位置,所以就會對她更好,我平常就像小秘書一樣提醒她很多事情,早起叫他起床,能幫她做一點事我都很開心,但是我也很怕她會有壓力,很害怕會有別人來代替我,每天都一直在這種困擾當中,請問這樣須不須要進一步就醫?
版主回覆

李小姐您好:

讀完妳的來信,在這裏非常感謝您願意與我們討論妳目前的困擾。從妳的來信中,可以感受到妳對這位好朋友的重視。確實在生活中如果有一位真心的好朋友在身邊能夠交心、談心、相互成長這真的是件很棒的事情。

但在信中的字裏行間裏,讓我察覺到妳對自己是沒有「自信」的,想請問的是在妳生命歷程中有發生過什麼事情而導致妳對自己沒有自信呢﹖李小姐,其實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因為有情感的交流伴隨而來就會產生多樣面相的情緒因此要能夠遇到一位真的懂自己而要好的人,不論對方是同性或異性這都不是件容易的事,都需要藉由双方好好的經營而不是一位的討好,這樣的感情才會長久。

李小姐,我曾讀過一本書,其中一段話說道:「妳努力與別人成為一體,為什麼不試試與自己成為一體,因為這並不難」也就是說妳先跟心裏面的自己建立好關係,照顧好妳內在的需求,建立妳自己的信心,然後由內而外不斷的練習,自然而然,妳信中所擔心的困擾你的事情就會不自覺的迎刃而解。

若還有事情想討論及分享的話,歡迎直接來電生命線1995,線上的輔導員能陪伴妳一同解決面對問題。

祝福妳平安喜樂

回覆時間 2017-06-03 11:17:00
留言者
蔡佩廷
日期
2017/05/17
留言內容
雖然只是一個無傷大雅的小問題,但心理上卻有很大的障礙 這件事是一直到高中時期朋友愛摸我耳朵,下意識跟對方翻臉我才知道,原來我相當討厭被摸耳朵,不管對象是誰,朋友也好,家人也好,又或者是最親愛的男友,凡是碰了我耳朵的人,我會莫名的感到火冒三丈,然後當場跟對方翻臉 但看過很多資訊,也問過很多人了,不少人對於摸耳朵這件事情是感到相當享受的... 所以,我想問的是:討厭被摸耳朵的我,算是正常的嗎?
版主回覆

佩廷小姐妳好:

收到你的來信,由你的來信可以看到你對於“摸耳朵”會讓你火冒三丈,當場與對方翻臉,感到十分困擾。妳也不明白原因,而搜尋一些資訊卻發現別人的感受都是“享受的”,也因為這樣的資訊讓你開始懷疑自己是否不正常...

每個人都會有一些習慣的動作和行為,沒有所謂的正常或不正常,有些行為會讓自己變得更開心、更有活力,也有些行為會讓自己莫名其妙的難受和傷心,可能和自己以往的經歷有些連結,這是需要進一步的討論。

佩廷,什麼時候開始發現自己對於“摸耳朵”有討厭的感受?是否有聯想到其他相關的事件?也需要你多想想,我們可以一起來討論和釐清。由於寫信往返時間比較久,對於你想討論的事情比較無法及時回應,歡迎你來電1995,由線上輔導員與你一起討論喔!

 

回覆時間 2017-06-03 11:13:00
留言者
日期
2017/05/10
留言內容
我想死 因為死了就沒問題要解決了⋯ 就連遺書都準備好了 卻發現自己一點勇氣也沒有 但是每天哭到不能自己真的心好累
版主回覆

親愛的我:

雖然妳的來信很簡短,

但是內容卻讓我為你很心疼,

光是想到這些畫面我都會為你覺得心疼...

畢竟衝動做出的決定往往都會讓人後悔不已,

越在心亂如麻時越要讓自己冷靜下來,

先處理心情才去處理事情,

這樣才能讓自己的問題找到解決方式。

因為問題是人製造出來的,

當然也要人去處理。

勇氣是用在對的事情上,

心如果累了就請放下讓心好好休息,

而不是用在無力解決的事情上做出自我了斷的行徑,

真心希望妳能把勇氣用在對的事情上,

多多溝通找到解決事情的出口。

因來信簡短,

無法了解是什麼樣的問題,

讓你這麼的難受,

若可以,

在你無助、難受或是想找人討論時,

可以撥打生命線1995,

線上輔導員會陪伴你度過生活中的困境!

回覆時間 2017-06-03 11: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