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心理諮詢 首頁 > 線上心理諮詢
 
留言者
柔兒
日期
2017/06/16
留言內容
你好 我有時候就會突然緊張 心臟很快 手會抖 尤其是如果老師說有上台報告 我會快暈倒 腦袋空白 然後只有在五個以上左右的人前講話 不分男女 就算都是朋友 我也會有點緊張 然後有時候單獨跟男生講話會緊張 甚至臉紅 有時候看到男生也會超緊張 其實心裡根本沒想什麼 也不喜歡他們 但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 總是處於焦慮緊張狀態 而且很怕待在安靜的場所 像是正在考試的教室 我完全不能專注 因為很怕自己肚子叫之類的 但一緊張肚子就叫的更厲害...我覺得這樣很累 很想自殺...雖然是不敢啦..然後我16歲 沒錢能去要付費的咨詢師..也不想跟家人講 所以才找到這裡..希望你們能幫我 謝謝..困擾好幾年了.
版主回覆

親愛的柔兒:

        很高興收到妳的來信,妳提到容易焦慮緊張或是無法專注的情形,其實大部分的人都會有,只是每個人呈現的狀況不一樣,但妳願意說出來,我想是柔兒也希望可以改變,我們可以一起想辦法解決!我想和柔兒分享,其實我在16歲時也有遇過這樣的困擾,當時不懂求助,找人聊聊,但是妳很棒,能夠自我察覺,把妳遇到的困擾說出來,我們一起面對它!鼓勵柔兒可以試著透過學習,如深呼吸、轉移注意力、增加自己的自信、多運動等等,看看能否幫自己改變焦慮、緊張的問題,也可以透過學校的輔導中心協助你!如果需要找人討論一下,也可以來電1995,我們生命線的協談員會很樂意陪伴你,和妳共同努力。

      如果在這過程當中仍然想不出好的方法來解決妳的問題,歡迎妳可以再來信與我們討論,或直接來電生命線1995,線上的輔導員能陪伴著你一起面對問題。祝福你

回覆時間 2017-07-20 03:34:00
留言者
匿名
日期
2017/06/27
留言內容
最近我和父母的理念越來越不合 常常我在和朋友聊天時爸媽就會開始碎碎念 不能自己和朋友出去 要專注於讀書 出去只能是同性別的 雖然我知道爸媽是為了我好 但是我有時候跟他們大吵後都會覺得為甚麼他們沒辦法理解我們小孩子們的想法 只一味的規定這個規定那個 有些我們不願意接受的規則也是逼著我們去做 現在心裡真的很不舒服 不想再讓爸媽生氣 但是也不想做個任爸媽擺布的娃娃 我有自己的興趣 我有我自己的思想 為甚麼他們就是不願意去理解呢
版主回覆

你好:

從信中的內容看來,你似乎已經有一段時間和父母有些價值觀上的衝突。你提到了父母會對你有所限制,也不能傾聽、理解你的想法。聽起來,真的是個不好受的過程呢!你有說到,不想惹父母生氣,但是又希望可以遵循自己的想法。相信你也是苦惱於如何找到之中的平衡。其實啊,在爸媽眼中子女們永遠是長不大的孩子。當發現想法開始和父母分歧時,表示你已經開始會為自己思考。這其實是好事!有時候可以試著換位思考,比較自身跟其他不同角度想法的差異。我想,也許父母也在煩惱怎麼傳達自己的想法讓你了解喔。希望你們之間的溝通能夠慢慢改善: )

若還有困擾或是疑問的地方,也歡迎直接來電生命線1995,線上的輔導員能陪伴你一起面對問題。也可以來函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網站:http://dph.tycg.gov.tw/mental/說說心中的困擾喔!祝福你!

回覆時間 2017-07-20 03:28:00
留言者
jeff
日期
2017/06/26
留言內容
之前應不喜歡讀書先休學一年 每天都過得行屍走肉一樣 今年還是要去面對學校 但沒一樣是我感興趣的 難道我只能接受嗎? 沒有選擇的權力嗎? 也嘗試去工作 但感覺還是一樣 總覺得少了什麼 在電腦裡尋找自我 看到那些過得快樂的人活出自我的人就感到羨慕 我只對電玩有興趣 看到裡面完美的事物 和現實相比 有自己的主線 我卻什麼都不是 只是等開學的廢物 我的興趣到底是什麼 是我的問題嗎 還是台灣的環境就是這樣? 羨慕電競選手 也羨慕藝術家 能活在自己的世界真的很棒
版主回覆

親愛的Jeff:

首先,謝謝你的來信。在面對未來感到迷惘、焦慮不安的你,雖在信中說自己過得如同行屍走肉一般,但,我想,其實你的腦中是有在不斷運作著,思考生活、方向及現實問題等等,就如同你的來信一般,也正為自己的未來做出些努力。

尋找自己的興趣是一條漫長的道路,而將興趣與現實的工作充分結合,也近乎是每個人夢寐以求的事。信中,你有提到自己對於「電玩」這一塊似乎格外有興趣,那,我們是否可以更加深入的認識「電玩」呢?遊戲很好玩,是怎麼設計出來的呢?角色、場景的美術設計很精緻,是怎麼樣畫出來的呢?各種支線及故事腳本又是如何創造出來的呢?抱持著好奇心,試著多方探索,說不定能從中發現一些不一樣的亮點!將每次玩電玩的時間視為一次研究的歷程,幫自己鎖定探索一個主題,例如對於角色電腦繪圖的繪製使用軟體認識,當有了深入的方向,就像是在打Boss一樣,總是需要多方嘗試,不怕問題難,越難越便於鼓起勇氣,產生自己的攻略秘笈,一層一層地往前追,就像倒吃甘蔗般,滋味隨著前進的腳步更加甜美。

在這裡想要推薦一本書給你-《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這本書在我對於未來及人生趕到迷茫時幫助了我許多。書中,關於興趣的部分,建議使用『好時光日誌』來留意哪些活動令自己全神貫注的投入,且能夠精力充沛進行,進而來找出自己的路,並以「AEIOU」法加以檢視自我。而「AEIOU」分別為:「A/Activities」:活動,實際在進行的事情是什麼?所扮演的角色是領導者、參與找、跟隨者或是其他呢?「E/Environments」:環境,環境因素是具有一定的影響力,個體在教室和遊樂園所表現出的行為模式與感受想必不同。所在環境對於自身所產生的影響是什麼呢?「I/Interactions」:互動,是和什麼人或是什麼東西在交互作用著呢?所擁有的是正式的面試見面還是非正式的胡亂談天呢?是新鮮的嘗試還是熟悉的互動?「O/Objects」:物品,有沒有其他物品輔助,讓自己感覺更加投入呢?「U/Users」:使用者,有沒有其他人在場?他們角色是什麽呢?他們帶給你的感受是什麼樣的呢?當然,除著「好時光日誌」之外,還有一些不一樣的方法,可以幫助自己釐清自己所想要的生活,並加以「設計」自己的生命樣貌。在這裡將它推薦給你,希望能夠帶給你點方向及省思。

最後,想跟Jeff說,任何決定、任何人生經歷都是不會白費,我們總能從中體悟到某些東西,或者學習到些經驗。或許,現在的生活與環境不如人意,但,人生不只是這樣。所以請從今天起,好好往心裡探查一下到底自己的長期人生想要甚麼。就算短時間內真的不確定方向、不知道也沒關係,挑幾個你覺得好像有興趣的事情,試著去體驗它吧!在各種不同經驗後、持續下去,最終,相信答案會逐漸明朗的!

祝福你在收到回信後,能給些自己勇氣,在生活中繼續嘗試描繪未來的圖像!加油喔!如果還有困擾或想說的,歡迎再次來信,或來電1995,由線上協談員與你一起找到生命的曙光!

回覆時間 2017-07-20 03:24:00
留言者
天藍
日期
2017/07/12
留言內容
之前有來信,因為包含X光、骨掃瞄、抽血、尿液、肺功能、大小腸鏡等各種身體檢查都查不出來胸悶和體重下降的原因,後來看了精神科門診,確認是得到了憂鬱症,並開始接受藥物治療,開始服藥的第一個禮拜還是會有早醒、焦慮的問題,但服藥後感覺狀況只是針對身體所出現的狀況(睡不好就開能睡的藥物,煩躁就開煩多閃)開藥,心理的窒悶感、莫明想哭的狀況還是沒有真正的獲得真正的解決。 跟家人、朋友說自己得了憂鬱症,他們的反應都是不太能理解或叫我要想開一點,或者說我抗壓性太弱,生活圈狹小沒重心之類的話,讓我覺得好像得了憂鬱症是很嚴重的錯誤一樣,但我明明幫自己在下班後的時間安排了一些感興趣的額外課程,假日也盡量找朋友聊天或去旅行、閱讀、看好笑的綜藝節目,以為自己可能太壓抑情緒也看了感人的影片想讓法讓自己哭,明明做出很多努力了,情況好像沒有比較好轉,大概是因為藥物的關係,想自殺的頻率從每天都想變成一個禮拜三、四次,但還是睡不好,一旦早醒後要再入睡就感覺脖子有種被掐住的窒息感,中午午休時趴在桌上也沒辦法好好休息,只要一閉眼就會有那種窒息感,腦袋思緒也很凌亂,有時會有很多負面想法和情緒在一閉眼時突然湧上,睡前喝熱牛奶、泡腳、聽和緩的音樂都沒有辦法克服。 昨天回診告訴醫生上述所有情況以後,醫生對於煩惱的部份沒有特別做出建議,只是告訴我用藥物會幫助心理的情緒好得快一點,然後加重藥物的劑量,並告訴我服藥觀察兩周後,如果情況沒有改善下次要換成更強效的抗憂鬱藥,換了新藥睡覺好像有比較好了,但擔心如果再這樣下去,會不會對藥物更加依賴以後沒有吃藥就睡不著,除了我已經在嘗試的那些方式,我還能怎麼做?
版主回覆

親愛的天藍你好:

    再次收到你的來信,我們感受到天藍目前還是困在,擔心與害怕的情緒困擾裡,讓我們感到很心疼!由來信內容我們得知,天藍努力正視憂鬱症並且配合醫囑用藥、回診,你做得很好,真的很棒!

    天藍當我們透過醫師確診罹患憂鬱症,除了醫生的對症下藥,我們同時也從網路上找到的一些資訊,提供讓你做參考,希望對你能有所幫助。一、睡眠一定要充足,長期失眠的副作用定大於服用一顆溫和的鎮靜劑。二、多做運動,還是多做運動沒有第二句話,決心對抗憂鬱症,就要多做運動 。運動可幫助你在復原時逐漸減少用藥,運動要有耐心持之以恆。三、試著調整放慢、放鬆生活步調,不要急!它的成效不可能一蹴即成的。四、不要害怕憂鬱症藥物,憂鬱症藥物有修復大腦神經的作用。越嚴重的憂鬱症狀(如整天不想動、失去興趣、心情低落)對憂鬱症藥物反應越好,但服用憂鬱症藥物前三天常出現噁心想吐副作用,有些人會害怕就不敢服藥。但服用藥物一個月後大幅改善的例子超過67%,比起前三天的副作用,這很值得嘗試。五、找到適合的藥,別太快停藥一般憂鬱症服用藥物的療程約3-6個月。服用滿三個月後如果接近痊癒,後三個月就可以慢慢減藥。多數人不需要長期服用抗憂鬱藥物,不用擔心藥物後遺症。只吃藥一個月的復發率,是吃滿三個月才減藥的好幾倍,所以不要急著太快把藥停掉。六、學習放鬆訓練「瑜珈」是最方便學習的自我放鬆方法。七、早上起來曬太陽,固定時間睡眠、起床,然後曬太陽,一來可調整生理時鐘,二來可促進分泌維生素D ,三來可避免睡太晚影響晚上睡眠。早上散步曬太陽,傍晚跑步完洗澡吃飯,都是最理想的抗憂節奏。

    天藍我們想自殺的頻率從每天都想變成一個禮拜三、四次,這在憂鬱的程度有著明顯的進步,所以我們不要氣餒,絕對要配合醫生,按時回診與服藥,這才是改善生活品質的不二法門哦。

回覆時間 2017-07-20 03:21:00
留言者
春風不度玉門關
日期
2017/06/21
留言內容
您好。 我的情況很多年了,那是跟別人交際的障礙。 我沒有辦法很坦然、很淡然地與其他人交際,無論是陌生人或同學或朋友(如果有的話)。我會覺得說出自己的想法很蠢,覺得反正別人也不會在乎。 現在,我連臉書都不發文。最早的時候,我會發一些自己的心情,但之後覺得很蠢,就沒做了,並把之前的貼文刪光。到了另一個階段,我改發一些自己寫的小詩,但不久後又覺得很蠢,覺得沒人想要看。 前陣子,跟一名男生在臉書上聊一件事情。雖然我內心還滿欣賞他的,因為他很聰明,和他聊天也滿開心的。但是一聊完之後,我就會想,他根本就不想跟我聊天吧,誰會想跟我聊天,我只不過在浪費他的時間,然後就會自己跟他賭氣。不過,過沒多久我又會興起跟他說話的欲望,但又會想他其實不想跟我說話──而且我也不知道要跟他說甚麼,沒話講。(我發現這種情況不止在他身上,這幾年來來去去的人和我接觸時,我都有以上這些想法與糾結) 然後前陣子無意間看見邊緣性人格這種症狀,裏面寫的外在與內在行為及心理,我看到時抖了一下,又驚又喜,我覺得就是在說我這種人。 最近一直想要發文或是和人說話,但是我知道這又會陷入過去的輪迴,我不知道怎麼辦。我可以很鎮定的告訴自己不用在乎那麼多東西,沒有關係,只是講話而已,但又往往很輕易地再陷入這些糾結。 以上,謝謝。
版主回覆

春風不度玉門關你好:

    從你的來信當中,看到你真的好糾結啊!你還好嗎?要面對這樣反覆的輪迴真的會讓人有些生氣,但你卻能夠很鎮定地告訴自己不用在乎這麼多東西,這滿不容易的,也許還需要一些時間才能真的做到,但至少你已經開始這樣做了。

    其實人原來就群體的動物,沒有人能夠一個人獨自生活,會想要與人連結這些都是正常的,每個人都希望被別人喜歡,被別人肯定,只是有時候信心的來源也可以是自己啊!至於你在信中提到所謂邊緣性人格,讓你又驚又喜的原因是什麼呢?看起來你似乎對於邊緣性人格有很多的認同,彷彿你再告訴我們你從小就有許多的焦慮,而那樣的焦慮來自於你在嬰幼兒時期就有了客體關係的議題是嗎?若是,你想過該如何處理這個問題嗎?人的反應與個人的經歷息息相關,如果可以面對問題本身,要解決問題也會變得相對容易一些,對嗎?

    若是要將你的問題歸納為心因性,建議你,也許可以考量跟專業的心理師談談看能否協助你更清楚釐清心理的狀態,更進一步確定你的問題到底可以怎麼去處理、解決,在這處理過程中若你還是覺得很容易有情緒,歡迎直接來電生命線1995,線上的輔導員能陪伴著你一起面對問題。也可以再來信生命線或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網站:http://dph.tycg.gov.tw/mental/說說心中的困擾喔!

回覆時間 2017-07-20 03: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