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親愛的夢恩,你好:
當我們還小的時候想哭就哭,想說什麼就說什麼,但隨著年齡增長,受到社會環境的影響,再怎麼表達我們的擔心、憂慮、害怕似乎很少人可以接住我們的情緒,只能像玩躲避球ㄧ樣能躲就躲,有時還會叫我們不要想太多,幹嘛自己找麻煩等等的安慰話,當我們的情緒無法被同理與包容,有時還會換來批評,當情緒沒有找到適當的出口,它是不會自己不見的,只是我們把它隱藏起來了,從你的來信中你因不被包容理解,所以選擇專業人士的幫忙,但礙於自己在面對面上不知如何表達自己的焦慮及憂鬱,而專業人員又不知如何引導你,導致你選擇放棄治療,並想用戴著偽裝的面具來對抗真正的自己,我想你會寫信來的動力一定是非常不喜歡現在的自己,想要尋求改變,想要爲自己的人生做些什麼,是嗎?這段時間辛苦也難為你了。
首先,我們可以一起討論看看如何克服表達困難這件事,我想這跟焦慮也有很大的關聯,如果我們事先做些練習及準備,或許會讓你減輕一些焦慮感。也就是當有一個事件發生時,你可以問問自己「我怎麼了? 」 試著去覺察自己在這件事情上感受到情緒了。接下來,「你問問自己那是什麼情緒呢? 」很快的,假如你的情緒是我生氣了。那麼這個事情就變成「我要告訴對方這件事情」。當你感受到有什麼痛苦時,其實只有你自
己最清楚自己的感覺,別人可能都還不知道,所以有必要告訴對方,促進溝通的發生,這種練習剛開始也可以用紙筆把它記錄下來。其實,當你看醫生不知如何面對面表達時,也可以嘗試事先寫在紙上,相信對你的焦慮跟表達也會很有幫助的。
那麼溝通要怎麼說呢?以下提供的說明方式,你可以參考看看。請先說明事件,再放上自己的情緒反應。公式如下:事件+ 情緒反應;意思就是將事件描述清楚,之後加上「我感覺如何…」。舉例來說:我的好朋友不回我電話,讓我東猜西想—她是不是討厭我,她是不是發生什麼事情,她是不是根本很在意上次那件事。那麼你可以試試看在下次碰到她時,告訴她:一個事件(你不回我電話) +我的感覺(讓我感到不受重視、讓我感到很擔心等等)。特別提醒第二個部分,一定要用「我感覺如何…」,而不是「你怎樣…」喔!因為當你說你怎樣怎樣的時候,對方會有被指責的感覺。你可以現在想像有一個人對著你說,你上次不回我電話,你真的很煩耶,這樣子感受如何呢?是不是有被責怪的感覺呢? 所以請盡量避免,用「你」為開頭的話語,就連生活中,你在跟別人說明一件事情時,你可以盡量用「我這樣有沒有表達清楚」而非「你這樣有沒有聽懂」,這些都是比較有同理心的溝通方式。當你這樣表達時,好朋友就會很清楚你的狀況,真的不要以為別人都知道你在氣什麼。我們常常都以為對方一定很清楚我在生氣什麼,其實大部分的人,平常都有很多事情要忙,所以當你不說,大家真的是不會特別去在意的。畢竟每個人的立場也非常不同,當你選擇不說,人家絕對不會有機會知道的。
我想剛開始這樣的練習對你而並不是那麼容易,但只要你不斷的練習,對於你擔心的問題能得到澄清,焦慮感也就能有所改善。至於你的焦慮症和輕度憂鬱症,還是強烈建議你持續看醫生,再加上以上的練習,可以幫助你跟醫師溝通時更正確的表達出自己的感受及情緒,相信能得到最好的效果,就如同掏金ㄧ樣,一開始,你所撈起的,必然是一堆骯髒的沙泥,然後你也許會懷疑,那堆沙泥裡會有金沙嗎?我這麼做,值得嗎?可是,如果你可以耐著性子,一次又一次地洗篩、沈澱、再洗篩、再沈澱,慢慢地,你的眼前就會看見閃閃的金沙,此時此刻,也許你就會感受到一個全新的自己,記得治療這件事是急不得的。只有我們給自己足夠的支持及願意改變的力量,才可能讓生命獲得修復與滋潤,並且在一堆看似污穢的情緒泥沙中,篩出耀眼的金沙。記得和你的醫師一起找到對你最佳的方法。當然,也可以去詢問別的醫師是否有其它的看法。夢恩,請記得!無論我們遇到什麼樣的逆境,我們始終有選擇讓自己過得更好的能力喔!假如還需要找人談談的話,歡迎直接來電生命線1995,線上的輔導員能即時陪伴你一起面對問題哦!祝福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