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心理諮詢 首頁 > 線上心理諮詢
 
留言者
rgikch
日期
2018/03/18
留言內容
我覺得很累。我不知道我怎麼了。我只知道必須有人聽我說話,不然我可能撐不下去。對不起,我現在沒辦法在說更多了。我得分次說,才不會那麼痛苦。
版主回覆

Dear Rgikch:

面對困境我們都會有情緒需要消化,也希望有人能懂內心的痛楚,不論發生了什縻事,請放心生命線一定支持著你、傾聽任何你想說的話。只要你願意隨時可以來信或是來電1995讓我們陪伴你一起撐過情緒的低谷好嗎?

回覆時間 2018-03-27 10:21:00
留言者
不知道
日期
2018/03/05
留言內容
我個性很差,也沒有甚麼能力,活在世界上只是浪費資源。 每次爛個性一發作,事後都很後悔怎麼會有我這樣的爛人,死了就不會再犯錯了。 假如死了,可以減省家裡開銷,多好。 死法想過好幾次,不要痛太久,或是造成別人困擾,又讓家裡有機會拿到保險金,大概只剩下跳樓了吧。 不過我只是個廢人,這些最多嘴上講講,撞撞牆、割割手,有點痛了就不敢繼續了。 活下來不知道要做甚麼,每天浪費那些金錢苟延殘喘。 把愛心放到別人身上,做義工感受生命價值?世界上可憐的人那麼多,但幸好跟我無關,對,我就是個這麼噁心自私的人。 我想要好好活著,做一個符合社會、家庭期待的人。 可是這些不是我要的,我不知道為甚麼要為達到這些而努力,努力了又有甚麼意義,反正死了還不是一切都沒了。 我知道有這些想法很噁,可是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想要聽安慰的話,又覺得沒那資格,怎麼辦……
版主回覆

親愛的不知道,

大部人在生命的某一個階段,

都會對自己產生很多的質疑、

很多的厭惡、很多的不屑,

甚至就如你所說:

"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活著。"

尤其當我們沒有辦法控制自己的情緒,或是自己的脾氣,

事後對自己的行徑後悔不已的時候...

 

但不是很多人會覺得自己

自私、噁心,令人討厭,就從這個觀點來看,

我覺得你是個挺不錯的人。

知道且勇於承認自己的自私,

很可能不真是一個自私的人。

 

你說:

"想要好好的活著,做一個符合社會以及家人期待的人。

但這不是我想要的,有什麼意義?

反正死了還不是一切都沒有了。"

確實!我們為了別人的眼光,

或別人的期望而努力,

就算達到社會與家人的認同,

那都是沒有意義的!

 

所以,親愛的不知道,

要找到真正自己想要的。

再勇敢的和家人溝通,

是很重要的事。

但該如何做呢?

 

我不知道你的年齡,

也不知道你目前的身分,

很難在實質上安慰你。

但是生活的意義,

就是從早上起床,刷牙、

洗臉、吃飯...

那些最小的事情開始。

不要小看那些不顯眼但又必需去做的小事,

持續認真的去做,慢慢地,我們會體會出生活的意義,

且找到可以為自己努力的目標。

 

還有就是,雖說你知道自己是個廢人,

但相信你心理是清楚的:

「死亡」不一定就是就是一了百了。

家人若真因你跳樓自殺而拿到保險費,

他們也不會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的日子,

不是嗎?

 

你説:"想聽安慰話但覺得自己沒有資格"。

為什麼你沒有資格呢?

什麼樣的人才有資格?

 

親愛的不知道,不妨試著來電生命線,

讓線上的輔導員跟你好好的聊一聊,

慢慢地釐清你真正的瓶頸在哪裡,

進而找到協助你,可以過得更好的方法。

 

親愛的不知道,加油了!

回覆時間 2018-03-27 09:43:00
留言者
日期
2018/03/04
留言內容
從國三開始就是一直跟奶奶同住,可能因為自己本身不善表達的關係,以至於與父母長輩的教流更為少,直到近幾月來媽媽生重病,但因自己的不善言詞且較不常與父母交流談心,我發現自己好像越來越無助,雖然心裡越是擔心越是想做些什麼,但總感覺自己越發無能為力無法幫母親分擔些什麼,甚至不如弟弟妹妹來得貼心與懂得撒嬌,我很難過,感覺自己不被需要,可能是因為這件事加上自己從小的害羞不善社交,突然間我好像變得更不像自己,以前的我是因為害羞不敢表達,現在卻是變得連想與他人互動的勇氣與互動都漸漸消失,甚至埋怨起自己從國中開始與奶奶同住但弟弟妹妹卻與父母同住,漸漸把自己不擅社交的原因投向缺少與父母交流的緣故,彷彿為自己披上了一件本不該為由的防護衣,以前總覺得自己在外頭即使不善社交,到家至少還有家人的認可,但經過這母親生病這件事,我突然覺得自己心裡好像空了一般似的什麼都沒有,本想著自己應盡做姊姊的責任好好幫助家裡,但到頭來自己不但無法分擔母親的身體上的痛苦,就連最簡單最平常不過的對話與關心都有問題,就像壓倒心理的最後一根稻草,我很難過與自責自己什麼都不行就連最簡單的言語關心,更想不透自己為何昔日不曾抱怨過自己與奶奶同住,但近日卻漸漸抱怨起從前,在這我最需要堅強起來幫助家裡幫助母親的時刻,真的有些難過有些無助,覺得現在的自己十分不懂事,不但無法為家裡分擔些什麼,卻還斤斤計較起從前,在這父母需要我且本應該為他們分擔些重擔的年紀,我很難過現在的自己既不懂事又不敢面對現實,總是一如既往地逃避著這一切,任由心中的小孩蒼狂的叫囂著這一切的不公平,卻又矛盾的與現實拉扯著,到底有誰能理解現在的我,既矛盾又不成熟的自己,到底如何才能讓心裡那道堅硬的牆快速瓦解呢,因為現在的自己根本沒資格這樣繼續抱怨下去,因為我是大人
版主回覆

親愛的綺:

看了你的來信,在媽媽病重時,你多麼急切希望能為她做些什麼,這證明你是愛媽媽愛家人的,只怨自己的軟弱,雖有心卻沒有勇氣照心裡所想的去做。我能體會妳的孤單與無力感,因為你擔心媽媽的病情,未能在此時表達你對媽媽的關心承擔對家庭的責任,讓你感到焦慮與自責。

你說國三開始一直跟奶奶住,雖然我不知道原因,想必你的父母定有不得不的理由,當時的妳願意順從他們的意思去做,證明妳是善解人意的,與奶奶同住也受到奶奶的照顧與呵護。平常比較常聽到的是,父母為了生活打拼,將幼兒托給婆家或娘家照顧,嬰兒時期就跟著阿公阿嬤一起生活,彼此建立濃厚的感情,一直到要就學已懂事了,才接回身邊,這樣的例子不少,通常祖孫分開時難捨的場景,及回到父母身邊開始融入成為一家人,確實需要一些時間去調適與培養感情,只要媽媽願意用心多花心思彌補,孩子願意敞開心扉接納,畢竟血濃於水,親情是無可替代的,彼此的隔閡不難消除。

你提到個性害羞不擅言詞,這讓我想起我小時候也很害羞,是那種老師找我談話就會發抖的孩子,我很羨慕那些有好人緣,下課身邊總是圍著一群人的同學,因為話少我的朋友不多,只有一兩位跟我一樣內向的同學,偶而彼此會有幾句對話,父母為生活忙著工作,兄弟姊妹多,似乎只要能溫飽就滿足了。這樣的內向隨著漸漸長大,是有些微的改善,一直到大學,常需要與同學組成團隊完成報告,開始與同學互動討論機會增加,也或許是使命感,因為那是課業攸關成績,就這樣開啟了我嘗試與人交流的勇氣,暗中觀察別人從中學習,進入職場更發現除了工作能力外,人際關係的建立更是不可或缺,能使工作更順遂,保持好心情。

你與家人弟妹不親,媽媽看在眼裡應有很多的虧欠與愧疚,想必她和你一樣嘗試努力過,試圖改變。人與人的交流,一個眼神,一個微笑,一個擁抱,一句簡短的話語,只要真心,對方其實都可以感受得到。媽媽生病飽受病苦,若你能摒棄心中那不時蠢動挑撥擾亂你的意念,勇敢表達對媽媽對家人的關心與愛,將是媽媽病中極大的安慰,凝聚家人的力量,一起度過這關卡吧。歡迎你再來信,你也可以來電1995,我們線上協談員會非常樂意陪伴你走過徬徨無助的階段,在此我衷心祝福你母親早日康復,愛要即時,加油喔!

回覆時間 2018-03-22 11:54:00
留言者
鮪魚
日期
2018/03/18
留言內容
在昨天被最好的朋友說了不適合再當朋友了。 雖然我們之前已經開始有了一點摩擦,冷戰之類的,我也知道我們的感情已經不比以往的好了,甚至我還會跟別人私下抱怨她哪裡不好很討厭之類的。我也有了預感我們可能不再會是朋友了。 但是在被說了以後還是保持距離吧的時候還是哭的停不下來,也許是因為第一次被這樣說,也可能是她是我高中的第一個朋友,我以為我們可以一直好好的到畢業的:) 已經不想再去學校,想一個人待在家裡看書。雖然班上還是有其他的朋友,但是我不能想像我該怎麼面對她,我們的生活交集的地方太多了,我們得一起掃地,甚至一起小組報告。 好尷尬....已經不知道該用什麼樣的心態去學校了,搞不好我一看到她就會忍不住哭出來,不知道怎麼辦才好了呢:(
版主回覆

親愛的鮪魚:

看到你因為好友的拒絕而難過,又為了上學的日子裡仍要繼續緊密的交集而擔心,難過與擔心等各種情緒的交織而不知所錯,真是苦了你了。

有時我們為了符合同儕的期待,認為我們理所當然的應該當個默默守候與付出的朋友,一個好朋友就應該包容、守候、甚至順從,看起來是和諧的、友情深厚的,但這畢竟是表象;是否你不願直接對朋友表達真實感受,是在害怕後面可能導致的衝突或帶來彼此間的冷漠?但其實這樣的妥協,長期下來,有時反而讓我們的心受傷了;也因為內心的委屈與受傷,而為彼此關係開啟了嫌隙。

來信提到你擔心上學後生活交集的地方太多,不知該如何面對?有時候,我們會害怕「情緒」,認為情緒會影響心情、學習與生活,我們會帶上盔甲,偽裝自己的堅強、不在乎,讓自己情緒隔離,以為這才是對的。有時後,這樣的「情緒隔離」確實有其作用,它讓我們保有力氣去面對危機、解決困難、專注的面對挑戰;或許短期的「情緒隔離」是種選擇,但是,要注意,不可以讓「情緒隔離」與「壓抑情緒」成為習慣,因為長久下來,這會鈍化我們對周遭一切的感受力,這並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

你說「在被說了以後還是保持距離吧的時候還是哭的停不下來」,或許你內心還是重視這位好友的,你說考慮不去上學是為了避免尷尬,或許內心也是體貼好友,不想彼此均面對這樣的場合。其實,我們對友誼的期待,應是雙向的付出友愛、是雙向的體諒友情、是雙向的信賴彼此;如果只是一味地希望對方付出與忍受,而無法體諒對方的心情,那麼,這是單純的「情緒勒索」,而不是真友情。

來信並未敘明為何與好友之間開始了磨擦,不過,鮪魚,你知道嗎?適時的反應情緒、表達自己真實的感受,不但能抒解憂鬱的情緒,也是正向的溝通管道之一。所以我們仔細的想想,如果這是一段讓你不捨的真友情,那麼或許可以想想如修護這段關係,是否我們也可以在友愛的支持下,試著學習如何和好朋友溝通。回想過去,是否曾經也有什麼事情與好友存在重大歧見,而自己又有用過什麼樣的方式達到傳達真心、表達真意的目的呢?比如透過朋友間的傾心對談、又或是卡片的文字陳述、甚至是line等即時通訊軟體的交流方式…,利用機會讓好友了解你的真實感受與情緒。這樣是不是比消極的情緒低落與逃避,更好些呢?!當然,面對生活中的每一個課題都是需要勇氣去嘗試的。今天,妳能來信求助,也是你有勇氣面對問題的第一步,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好嗎?

以上的觀點與經驗分享予你,希望你能有多一點不同方向的思考。也請妳一定要記得:妳的身邊,有人在關心著你!若是無法靠自己的力量度過情緒的低潮,請尋求協助,也可以來電生命線1995專線,線上的輔導員會即時陪伴著你一起面對問題,釐清困境。或再來信生命線或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網站:http://dph.tycg.gov.tw/mental/.喔!

祝福你!

回覆時間 2018-03-22 10:28:00
留言者
芽炫
日期
2018/03/11
留言內容
我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的 我很討厭我的學生生活 可是我以前喜歡 現在卻不喜歡 不是什麼課業壓力 是因為不想見到朋友同學 我們曾經都很要好 可是他們變了 他們卻說我變了 可是在別人眼裡我們現在依舊的要好 但是我覺得 不只是我 他們一定也覺得 這一切都是裝的表面的 我我不雙面 卻被是雙面 可是他們很雙面 明明我付出很多給這個友誼 他們卻什麼都沒付出 搞的很像我的付出是理所當然一樣 我討厭他們非常討厭 可是再過三個月就畢業了 我一心覺得撐過去就好 可是下禮拜四五要去畢旅 我跟他們一組 他們卻不顧我在不再 不對 搞的好像我是不存在的人一樣 一直說 欸誰要跟他睡 不要啦我不要跟他睡 叫他去睡馬路啦 我的心好痛真的 他們都是我那麼信任的人 很奇怪 我什麼事都沒做 也被罵 被討厭 我不好的地方 我叫他們跟我說我會改 他們也沒說清楚 他們叫我改 還說 我一次次的改他們都看不到 我討厭他們 非常討厭 可是我曾經很愛他們 雖然討厭 但也只是一時的 我還是愛他們 可是我怎麼愛 他們也不會感受到把 可是就算我們很好 我說話還是會被忽略 我曾經想要說很多事情給他們說清楚很多事 但是到了嘴邊 我就是說不出來 吞回去了 明明是他們的錯 可是又搞的很像是我的錯 我難過到想自殺 我不知道改找誰訴苦 我就像那突出的 白天跟黑夜 我比較喜歡黑夜 我寧可在黑夜出來 可能黑夜比較適合我 我不想給我身邊的人痛苦 所以我沒有表現出難過的一面 我讓他們酸 讓他們說我怎樣 可是我還是忘記了我真正要的是什麼
版主回覆

親愛的芽炫

    看到你在學校,所經驗的這些痛苦,真的覺得非常煎熬,從你的來信中,我能感受到你對朋友的重視,還有你的付出,但這一切卻被視為理所當然,甚至被忽略,實在是很不值,然而,即使如此,你還是依然努力著,想著如何改變自己、如何改善你們之間的關係,更值得佩服的是,你有實際的行動,也來信給我們,希望能獲得些建議,我們非常高興,很欣慰能遇見一位積極的女孩,即使生活中備受打擊,也依然努力著,能成為你訴說煩惱的對象,我們感到非常榮幸。

    你一定也是個善良、體貼的人,隱藏自己心裡的痛苦、煩惱,因為不想影響到別人、不想讓別人擔心,自己默默承受這些,這樣的行為,真的讓人很不捨,但是,如果可以的話,你一定也很希望有個能好好陪在你身旁、聽你說說話的人,是嗎?我相信,一個真正在乎你的人,是不會介意聽聽你的煩惱和你一起分擔痛苦的,然而,要找到這樣的對象,一定很不容易吧?你努力想要和朋友們要好,可是你的付出卻被他們不屑一顧,雖然他們表面上裝做什麼事情都沒有,但是你心裡很清楚,能感覺的到他們的不真誠和敷衍。雖然不是當事人的我,真的沒有辦法知道,你們之間到底出了什麼問題,但是我覺得你可以試著想想,我想你自己也發現了,你忘記了你要的是什麼?也許你可以花些時間好好的想想,或許在畢業旅行的期間,你也可以好好的整理自己的心。雖然他們的態度或許還是會讓你很受傷,但是不妨把重心放回自己身上,先想清楚自己的需要,為什麼想要和這群朋友們在一起呢?你希望從他們身上得到的是什麼?你是否真的想要繼續和這群朋友們在一起呢?如果答案是肯定,而且你他們有很多讓你覺得很值得,且其他人無法取代的地方,那麼我們可以在一起討論你們之間到底出了什麼問題;若答案是否定,你發現他們其實不值得,你也沒有力氣繼續努力下去的話,那我想趁著畢業之際,也許換個環境,能讓你找到更合得來的朋友們。

    女孩,不要忘記,〝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因為白天不懂夜的黑,所以黑夜更要好好的愛自己,當有一天你找到了可以和自己互補或是相同的好朋友時,不管那是白天還是黑夜,相信你們一定能共存、相處愉快!期待你再次來信,若有任何問題,也歡迎你撥打1995協談專線,線上輔導員都會在這裡陪伴你!

回覆時間 2018-03-21 06: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