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心理諮詢 首頁 > 線上心理諮詢
 
留言者
郭玉婷
日期
2018/09/19
留言內容
我是單親媽媽,有一位就讀國一的小孩 從四年級開始,我兒子對性展現出無比好奇,從一開始只是寫寫信慢慢變成身體上的碰觸~我到底該如何引導他呢?
版主回覆

玉婷妳好:

    來信雖然只有短短幾句,卻已道出此時妳面臨青春期的孩子對於"性"開始產生了興趣,卻又不知如何開口引導而感到困窘,尤其玉婷還是位單親媽媽,必須母代父職,真是難為妳了!

    目前青春期的年齡不斷地提前,而七年級這階段的孩子很多第二性徵已開始發育了,出於對身體變化的好奇與神祕感,孩子就會開始關注有關性方面的事,而且渴望得到性知識,並且對異性的身體變化也會產生興趣,這些生理發育的現象都是正常的,所以我們要恭喜玉婷有位健康、情竇初開的孩子!

信中提及該如何引導?由於玉婷與孩子相處的模式這部份說得較少,不過我們還是提供以下幾個要點,當與孩子溝通時該注意的給玉婷參考哦!

1.營造溫暖、安全的氛圍:找個適合妳與孩子可以聊最多話的時間跟地點。

2.尊重與接納孩子的感覺:傾聽與尊重孩子的想法,接納孩子的行為表現,進而讓孩子也能接納自己的身體。

3.盡量提醒自己:不要用"好、壞、對、錯"來評斷孩子的想法與行為。開放性問句「是甚麼原因…?」而不是「為什麼…?」

4.與孩子一起尋求解答:可以跟孩子看看網路上一些父母的分享或是這階段孩子的想法是如何的天馬行空。

5.尋求專業協助:假使這問題已經影響孩子的作息或身體健康,現在學校輔導處都有專業的輔導老師,亦可前往做進一步的諮詢。

    最後,我們看到了玉婷有顆敏銳的心,觀察到孩子有了些許的不一樣時,能即刻尋求協助,真的很棒!畢竟成長過程中有許多關卡,性議題當然也是過程中需要突破的關卡之一,孩子需要妳的幫助與引導度過這些難關才能穩定成長哦!

若有任何問題歡迎再度來信或撥打1995專線,我們的線上協談志工會陪伴妳一起面對問題,祝福妳!

回覆時間 2018-10-05 07:57:00
留言者
徐語晨
日期
2018/09/08
留言內容
我是個國三生明年考會考,爸媽覺得我都在玩手機沒在看書,所以沒收了我的手機,平日都不能用手機,假日才能,所以每天我也都會寫類似日記之類的,但都是寫我的不滿,不怎麼寫開心的事。我爸媽非常不信任我,平日我用的是舊手機,沒有電話卡,只是單純的手機,他們還會懷疑我把原本手機的電話卡抽走,補習班老師請假會懷疑是不是我騙他們。因為我怕聊天會聊到吵架,所以我回到家(10點)都把自己關房間看書,只要跟爸媽有爭執他們就會說不開心就出去,不要回來,空手出去,不要拿我的任何東西,有時候真的很想一走了之,甚至也想過我為什麼要活在這世界上,媽媽常說生小孩就是造孽之類的,我不知道她到底是真心還是氣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
版主回覆

親愛的語晨妳好:

         看過了妳的來信之後感覺妳目前有很多煩惱,升學的壓力及父母對妳的態度在在都讓妳困擾不已,無形之中也累積了許多不滿情緒,真是辛苦妳了,感覺語晨很有智慧,能以寫日記方式釋放自己的負面能量,也寫信來請求幫助,相信妳一定被這些問題揪結很久需要幫忙。 

 每一個人面對壓力所表現出來的行為模式都不ㄧ樣,然而妳用冷靜沉默的方式壓抑著,選擇默默的承受真是好辛苦喔!一般同年齡的孩子很難有這樣的耐力所以妳真不容易。

       家庭有時侯真是個讓人難以理解的地方,明明是彼此相愛的家人,卻縂是毫不掩飾的用些情緒語言在互相傷害著,看來父母親也還沒學會如何跟ㄧ個逐漸長大的孩子溝通,不知道自己的言語處處刺傷女兒,所以家庭溝通似乎是好多父母都需要重修的課程,大家都在跌跌撞撞中學習著,需要多一些時間及耐性,目前的妳好像也只能暫時呆在困頓中,但我們可以試想十年後的妳是什麼模樣,大學畢業了有一份理想的工作,也能自我獨立在外生活,有著一群的好姐妹淘,也有固定交往的對象,生活的十分充實快樂,過著自己夢想的生活,父母親還要巴望著你放假得空才會回家見上一面,那時候的妳回想起這段低潮期,不知道會不會慶幸自己努力的走過來,沒被困境打倒努力往自己的目標前進,  所以語晨當下最重要的是不是先把明年會考準備充足,往自己的目標前進,以後當自己的主人好 好支配生活,活出自己的快樂人生呢!當然在困頓的時候,我們也希望妳能繼續來信,或是撥打1995,線上的叔叔阿姨們,隨時都願意陪著妳紓解心情喔!

回覆時間 2018-10-05 07:56:00
留言者
簡靖容
日期
2018/09/15
留言內容
我現在唸專一剛開學 發現自己沒有很喜歡這個學校跟科系 想盡早辦轉學 媽媽說是沒有錢讓我轉學了 也問過退費的事能夠退 畢竟家裡還有一個妹妹要上學 但現在最大的問題是爸爸 該如何跟爸爸談呢?
版主回覆

親愛的簡同學:

    從來信得知妳是一名大專新生,而此時各學校都在辦理歡迎新生的階段,妳卻發現沒有很喜歡這個學校和科系,甚至想要辦理轉學。

   我不知道妳不喜歡這所學校和科系的原因是什麼,但妳却能體會讀書需要用錢,半途而廢如同浪費金錢。你和媽媽說了希望她支持妳轉學的想法,結果因為沒錢而作罷,最後的希望放在爸爸身上,希望他能支持妳轉學。

   剛剛妳提到轉學而不是重考,妳知道妳想要轉的學校有招收轉學生和妳喜歡的科系嗎?一般招收轉學生都在寒暑假辦理,中途輟學叫休學,也就是喜不喜歡妳一學期都得讀完才有資格參加各學校轉學生考試,成績符合該校入學標準才能轉入該校科系就讀。

    或許剛讀專一和原先的學習環境大不相同,一切都是陌生,想想都有隔閡。同學又不熟悉,有困難和問題又不知向誰求救,想想只能選擇逃避。當然簡同學絕不是遇事逃避的人,妳是一個願和家人溝通尋求支持的優秀同學,也能體會家中困境的好女孩,相信妳有處理自己困境的能力。在你努力突破困境的過程中,如果發現不喜歡的真正原因,也歡迎撥打1995專線電話,生命線的志工朋友,都很樂意陪你一起討論,共同尋找解決問題的。

回覆時間 2018-10-05 07:55:00
留言者
小雅
日期
2018/09/21
留言內容
很抱歉我接下來要說的可能會很沒有語法邏輯,我只是低潮到了極點。我是家中最小的正常來說應該是無憂無慮的。其實儘管是排行老么我們也有我們的壓力。我有兩個姊姊老大比我大九歲二姐比我大六歲。在我小的時候父母忙於工作,不常在家。長姊如母,姊姊們就挑起照顧我的責任。但是因為年齡差距不小,我們的思想我們的成熟度都不一樣,但是我們成受的期望成受的責任是一樣的。姊姊對我很嚴格就像父母對他們嚴格一樣。可是我還只是一個就讀幼稚園就讀國小就讀國中的學生而已。在我的幼稚園,因為練習鋼琴問題,我被打了人生第一個巴掌就算沒有造成身理影響但卻已經造成心靈陰影。國小時父母出差,家中只剩大姐二姐照顧我。因為爭吵遛狗的問題,我與大姐打起來,認認真真的打架扯頭髮摔東西砸東西。其中一項就是我人生中第一隻手機。恰好父親打電話回家,父親知道我們吵架後選擇一對一秘密談話,當然我與父親說了姊姊摔壞我的手機不是我摔壞的,父親說姊姊說是我自己摔壞的。不管我怎麼爭論,父親並沒有表態他相信誰,他選擇了兩個人都責備。自這件事之後我再也沒有跟大姐講過話,直到有一次,父母因為我的事在房間吵架,我與大姐二姐在餐廳吃早餐,大姐說了一句我永遠不會忘的話。她說:「如果你沒有出生該有多好。你對我們來說是多餘的。你沒有發現嗎?爸爸疼我,媽媽疼二姐,有人疼你嗎?有人願意為你站出來說話嗎?沒有人會疼你的,因為你是多餘的。如果沒有你就好了,都是因為你爸爸媽媽才會吵架。以前只有我們四個人的時候是最開心的時候。」從那次之後,我一直都認為,我是多餘的不管在哪裡。所以我躲進了小說的世界。升學壓力讓父母開始步步緊盯我的學習,我知道他們是為了我好,我也不想讓他們失望,在他們房間燈還沒暗前我是很認真的讀書,當家裡只剩我房間是亮著的。我就會開始偷閒看小說。有次,看的太入迷,居然沒發現母親正站在我的門口看我,想當然,母親破口大罵,我們家的教育一直以來都不是愛的教育,秉持的都是尖酸刻薄。母親當時也說了一句話,她說:「如果你這麼想去死,就去死吧。」說完就回房。整個國中是我最煎熬的時候。最親最親的家人說出來的話往往是最傷人的。自那次之後一直想著乾脆消失算了。一直維持著這樣,每當有離開家裡的機會我一定都緊握著不放,終於,我逮到了一個能讓我減少回家的機會,我出國了,我自由了,我遇到了以為要走一輩子的人,但是我被分手了三次,因為他喜歡上別人了,因為我不夠開朗因為我給不了他激情因為遠距離,儘管坐飛機只要兩個半小時就到了。一直這樣分分合合兩年多了,我一直在想,為什麼我最親的人卻是傷我最深的人,是不是我給了他們權利去傷害我?他們不是我最親近最值得信賴的人嗎?可是為什麼我越愛他們他們就越讓我失望。每年我都會在我的生日最後一個願望許:「我希望可以忘掉你們所有人」
版主回覆

親愛的小雅妳好:

    當我們到到小雅”每年我都會在我的生日最後一個願望許:「我希望可以忘掉你們所有人」”的願望,我們真的深深感受到小雅的痛與難過,這些年真是辛苦妳了!

     讀完小雅的來信內容,我們發現身為老么的小雅,理應享受被眾人捧在手掌心呵護成長的,但事實好像並不是如此。小時候雙親忙著賺錢養家,大姐擔負起照顧妹妹的生活起居,相處的過程中有些摩擦,甚至發生被甩耳光的事件。體恤的小雅都將這些解讀成"這是大家對我的期待"。從幼稚園、國小、國中一路上走來,就在"這是大家對我的期待"下,默默承受著無人可知的壓力。練琴被打巴掌、遛狗問題大打出手、手機摔壞真相無法大白、姊姊們的言語霸凌、母親的嚴厲措辭等等傷心往事,已經深深烙印在我們的內心深處,現今偏偏又碰到與男友分手,整個人就像被掏空似的,妳說是嗎?此時小雅當然覺得"她們怎麼可以這樣對我呢? "、"最親的人竟是傷害我最深"對吧?真是難為妳了!

    小雅、我們無法決定我們原生家庭的成員,這是事實也無法抹滅對吧?

既然如此,即使成長過程中發生些種種的不愉快,它們畢竟都是陳年往事、是歷史了。此時讓靜下心來想想,一直讓過去綁架著現在的我們,這是我們想要的生活嗎?不是的話,我們想要的又是什麼呢?親情這塊的缺角,小時候或許能力不足無法面對,現在我們成年了,思慮也較成熟,我們是否可以試著慢慢微調處事角度、慢慢修正相處模式、學習慢慢釋懷、不回顧過去勇敢地迎向未來,期待下一段的愛神來臨,彩繪著我們想過的日子,讓我們一起試試看好嗎?加油~

    蒼天很有意思:貓喜歡吃魚-卻不能下水;魚喜歡吃蚯蚓-卻不能上岸;人生就是一邊擁有、一邊失去;一邊選擇、一邊放棄;不和往事計較-因為沒有意義。讓我們繼續加油、讓我們的人生更璀璨。以上與小雅共勉之~最後,小雅如果還有任何的困擾,歡迎直接來電生命線1995,線上的輔導員能陪伴著妳一起面對問題。也可以再來信生命線或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網站:http://dph.tycg.gov.tw/mental/說說心中的困擾喔!

回覆時間 2018-10-05 07:52:00
留言者
日期
2018/09/26
留言內容
您好,我是一名國三生。 我一天總是會花一兩個小時在洗手,睡前也會從床上站起來檢查電線有沒有拔,由坐下來,這樣重複好幾次。 我只要碰到別人的東西或者不乾淨的東西、用手拿食物之類的都要洗好幾次手, 借給別人的筆我都不敢再用,放學回家後進房間完,房間門把總要用酒精擦好幾遍才行,最近在家時我乾脆直接戴起手套。 我知道其實我的手洗一遍就會乾淨了,但是我克制不了要洗好幾次,我總覺得還是有東西在上面。 另外我的社交方面,我對跟人說話一點興趣都沒有,和家人也沒有特別想親近,我花一整天發呆或玩筆也不和人說話,下課做的就是把,但是我爸媽認為這樣是錯的,我必須和同學聊天交朋友,所以我只能裝作我每天都有跟人聊很多很多話。 我常被人說沒有表情,有點冷漠,很奇怪,在家裡我情緒起伏有時候會特別大。 請問我這樣真的是像別人講的,有病嗎?是強迫症嗎? 謝謝
版主回覆

親愛的 默:

反覆看著你的來信多次,整顆心糾結著,很心疼你那小小的肩膀 ,如何獨自承受如此巨大的壓力?在面對自己反覆且無法控制的行為,害怕及擔心籠罩著你的生活,在孤立無援之下,你努力的運用智慧 ,向外尋求協助 ,這種勇氣令人佩服。

尋求專業協助是你目前最迫切的需求,你已經勇敢的踏出了第一步, 請繼續勇敢的往前走, 尋求醫生的協助。到醫院身心科就診 ,將症狀與醫生談談 ,一定會獲得適當的治療 ,並請當個認真的病人 ,好好遵守醫囑 ,很快的一定會讓自己恢復到良好的生活作息,未來的日子會開心愉快的走在陽光下。

你是個很棒的女孩,面對自己的狀況努力尋求協助,若是仍然有疑問,歡迎來電生命線1995專線,與線上的輔導員談談,讓我們陪伴你、支持你,一起度過這擔心的日子

 

"position: absolute; top: 12px; width: 1px; height: 1px; overflow: hidden; left: -1000px;">
回覆時間 2018-10-05 07: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