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心理諮詢 首頁 > 線上心理諮詢
 
留言者
張志暉
日期
2019/02/08
留言內容
小時候有嚴重的被霸凌情況所以導致我現在長大有潔癖我對甜食掉過地上以及泡沫狀的就會潔癖發作。發作的情況大概是擔心身體是否不乾淨比方甜食不管飲料還是蛋糕還是水果不管自己有沒有食用只是摸就會想洗全身深怕摸到的東西會黏還是不乾淨等雖然現在解決辦法是盡量閃掉可是有些情形還是無法避免還是可能會遇到比方說跟朋友出去可能他喝飲料喝完沒洗手然後摸我身上或者握手之類然後地上的話也是差不多情形泡沫的話則是像以前在服務業做過不過那時候每天都要接觸沙拉拖徒手下去拿抹布轉水然後擦桌子然後不能洗手其實我對清潔用品也特別討厭接觸請問一下我該如何改善對甜食類泡沫類跟地上類的潔癖不再有這樣困擾希望專業意見開導謝謝
版主回覆

志暉

你清楚的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潔癖會發作,

也視潔癖與小時候嚴重的被霸凌有關。

看起來你「潔癖的症狀」似乎和你的心裡層面有很大的關係。

你的來信希望有專業的意見以及開導,

我們的建議如下:

若你的周圍有值得信賴的人,

不妨邀他/她一起面對小時候的自己:

試著回想小時候被霸凌的原因以及過程,

它發生在幾歲?

是什麼原因被霸凌?

霸凌的當下你用什麼樣的方式反應?

試著具體化的跟你信任的人討論,

當時你的想法、情緒,感受,

以及你是用什麼心態,

面對被霸凌及被霸凌後的歲月。

或許可以從中找到蛛絲馬跡:

知道自己為什麼不喜歡甜食的粘膩感,

或看到泡沫而產生不舒服的感覺。

找到原因之後才可以對症下藥不是嗎?

當然如果可以,

我們還是建議你請教

專業的諮詢師。

我們也邀請你多利用生命線的專線1995、

或是繼續來信生命線告訴我們,

你檢視自己後的結果,

或寫信至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http://dph.tycg.gov.tw/mental/  ,點選「諮詢問答集」,讓專人回信給你!

志暉, 我們的小時候或多或少都有霸凌或被霸凌的經驗。

但是我們也相信任何成長的軌跡,

都可以成為我們活得更好的動力!

帶著這樣的信念,

讓我們一起加油!!

回覆時間 2019-02-19 04:18:00
留言者
ROU
日期
2019/02/09
留言內容
你好,我是一個單親家庭,平常是跟爺爺奶奶一起住,我媽媽都是在國外工作,平均兩三個月回來一次,他的個性很不好,就連家裡其他人也這麼認為;我覺得他都是自己想自己對,有時候他回來我們會約吃早餐,只要他一叫我起床我就得立馬起床,小時候他會倒數321說沒起床就斷絕關係,到現在我已經大學了,如果我多躺了一下子,他就會立馬生氣,然後說不想再跟我出門了,每次想跟他談,他都會說有什麼好談的我叫你起來就起來,然後不管怎樣就是要我一個口令一個動作,沒做他就會不高興,又或者是明明我根本沒那樣做那樣想,他又會自己想自己對,反而來跟我吵架,還說了什麼後悔生下我、我是狗之類很難聽的話,不管怎麼樣他就是對,讓我時常覺得好像自己很糟糕,難道我真的不好嗎,為什麼要這樣對我。
版主回覆

親愛的ROU:

媽媽呼喊,沒立即起床,就被威脅要斷絕母女關係;一個口令一個動作,沒即刻做到,媽媽就生氣;遇到事情,沒有給女兒說明解釋的機會,就說出很難聽的話。看來妳的媽媽非常強勢且不講理,這一路走來,妳辛苦了。

從信中看來,妳曾經想要改善與媽媽的相處模式,才會想和媽媽談談。但是,媽媽認為自己一定是對的,沒有談話的必要。或許,媽媽有她自己固著的信念,認為父母永遠是對的。也或許,媽媽是個不成熟、不知道如何扮演母親角色的成人。媽媽自己一人在國外工作,獨立生活,也有可能是她所處的環境造就她強勢的性格。但是,親愛的,不管原因如何,那是媽媽的個人議題,除非她自己能夠覺察,且願意修正妳們之間的相處方式,旁人無法讓她做出改變。

所以,最重要的,妳需要學習讓自己不再持續受傷。妳提到媽媽個性不好,家裡其他人也這麼認為。那麼,她的嚴苛和批評正當性有多少?妳真的有很糟糕嗎?媽媽和妳一年見面也不過五、六次,她對妳的了解也比不上爺爺奶奶吧!當然,父母對自己的孩子影響很大,說話的威力很強,負面的批評,會給孩子帶來一輩子的影響。不過,親愛的,妳已經長大了,不再是沒有能力任憑媽媽傷害的小女孩,妳可以畫下停損點,試著找回自己的尊嚴。

如果我們的回信,沒有舒緩妳難過的情緒,歡迎直接來電1995,或是繼續來信生命線,或者寫信至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http://dph.tycg.gov.tw/mental/  ,點選「諮詢問答集」,將有專人回信給妳!

回覆時間 2019-02-18 02:27:00
留言者
喬喬
日期
2019/02/08
留言內容
這幾年來,為了教養大女兒的事情精神一直很緊繃,也一直可以感覺到自己的心裡沒辦法接受他,沒辦法愛他,只要他做了不好的事情,我就會緊張焦慮暴怒不已。 對二兒子我能夠很有耐心跟溫和,但對大女兒更多的是嫌棄跟厭惡的感覺…我不想面對他散漫的個性,怎麼處罰都還是一直在犯的行為,我覺得很痛苦也不知道怎麼跟他相處,也無法理解自己為什麼對他那麼厭惡,常常說很多傷人的話,我沒辦法控制自己討厭他的心情…
版主回覆

喬喬 你好,看完你的來信,其實是有些為你擔心和焦急的;在這個事情上你跟小孩都是不能等的,必須馬上去解決。

我想我們都清楚,每件事情都不像我們所看到的表面那麼的簡單.在你厭惡或者討厭你女兒當下的那一個心情,其實也透露出你非常注意在意你的女兒。

每一個人都需要在安全快樂的環境中成長,我相信你也希望自己的孩子也是如此。所謂的教養不只是養育還有教導,小孩子難免會有犯錯的時候,在犯錯的當下我們必須給予糾正,但是要避免掉進情緒的陷阱。比方說對於小孩常犯的錯誤,我們可以訂定書面的規範,在犯錯的當下如果你的心情無法平復就先依照規範去做處置。等到你可以心平氣和來處理事情的時候再來做處置。

教養小孩的問題,對小孩子的分別心,一直都在困擾著你。或許我們不要用很嚴肅或悲觀的態度來看待這件事情。在某些程度上,不要讓自己太緊繃。把自己的情緒逼得太緊,會無法處理好你們的親子關係。你需要的是放鬆,每個人都有優點跟缺點,你需要的是轉換自己的眼光找出你小孩的優點放大他的優點。

快樂也可以是一種習慣,當你習慣用快樂的方式跟你的小孩相處,也許真的可以找出你們快樂的模式。當然你的情緒也需要出口,如果你需要傾訴歡迎妳繼續來信。

如果你願意,我們很樂意傾聽更多的事情。

歡迎直接來電生命線1995,線上的輔導員能陪伴著你一起面對問題。也可以再來信生命線或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網站:http://dph.tycg.gov.tw/mental/

說說心中的困擾喔!

回覆時間 2019-02-18 02:26:00
留言者
小芝
日期
2019/02/04
留言內容
不被父母所愛的孩子,是不是都該滅亡呢?如果是原始野生的生活,孩子不被愛就會餓死或被拋棄捕食,但是現在有太多規範和外力的介入,因此我們活下來了,違反了適者生存的法則活下來了。 我常常在想也許我們這種人長大後之所以會想死會生病,就是因為我們本來就不該活下來,我們是多餘的,我們是出生不久已經被淘汰的人類,存活的意義早就比其他人缺少了,從意識裡開始自殘,再來是肉體的自殘,一方面想盡辦法結束自己另一方面又忌妒別人可以繼續安穩地活下去,所以也有人殺害別人來安慰自己。 也許我們都該讓想死的人安樂死,讓他們結束痛苦結束掙扎結束傷害別人,世界會不會更好呢
版主回覆
親愛的小芝美女:妳好
 
來信提到不被父母疼愛的孩子本會餓死,卻被太多規範和外力介入而生存下來,感到非常的痛苦與無奈,好孩子,你辛苦了!妳委屈了!
 
妳說:〔總覺得自己是多餘的,也因認為不該活而出現自殘或傷害他人。〕這些負面的想法和情緒,真令人驚恐、不安與憂心啊!也許面臨悲痛、怨懟、憂鬱…,會隨身心的脆弱而無法有明智的抉擇;的確,遭父母拒絕的孩子,較容易緊張和缺乏安全感,也會敵對或攻擊他人,而兒時的痛苦常會延續到成人,久久不能自抑…。
 
妳的自暴自棄是可以被理解的,曾經有句廣告詞是這麼說的:〔我是當了爸爸,才學做爸爸的。〕天下沒有完美的父母和子女,每個生活歷程都是經由模仿或學習來的,也許父母從小沒被疼愛,長大後也不知如何愛人吧!或許它們也有一些難言的苦衷呢!
 
妳又說:〔應該讓想死的人安樂死,讓他們結束痛苦、掙扎和傷害。〕在安樂死還未合法的情況下,有一種自殺法絕不拖累人收屍的:那就是心底幻想一番,假裝自己已經死過一次了,【大死之後又重生了!】你將可以重新規劃妳想要的美好人生耶!
 
每個人都有權利選擇:是勇敢前進面對困境或將自己淘汰出局,世上有很多名人,也許出自寒門或許來自不完整的家庭,但他們卻願意爭氣努力,有信心、有勇氣、有毅力來創造他們不同凡響的亮麗人生呢!
 
國外有位心理學家阿德勒曾說過:〔每個人都是不完美的,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自卑感,有些人因自卑而墮落,但有些人則因自卑而奮發圖強,激發出超乎尋常的潛能!
 
在困境中自怨自艾也是人之常情,如果我們願意先瞭解和接受已無法改變的事實,正值青春年華的美好時光,都接觸樂觀進取的人,閱讀和多聽別人坎坷波折的故事,多參觀各種悲歡離合的,嘗試一些有興趣的活動,發現到自己的優勢,讓曾經的傷害不再重演,徹底扭轉人生,因為祈求天助人助時,我們應該先自助吧!
 
尋找心靈的慰藉的方式很多:如宗教活動、接近大自然、或透過心理諮商撫慰人心,當然,更歡迎妳來電1995,我們的輔導員都非常樂意陪伴妳喔!
 
祝福妳!正面思考,迎向光明!

 

回覆時間 2019-02-15 10:37:00
留言者
小立
日期
2019/02/09
留言內容
你好 我以前在紅包帶上寫願望,寫了有關於神明的, 所以有神明兩個字,但是我卻把它丟在垃圾桶,忘記畫掉,請問這樣會褻瀆神明嗎?謝謝
版主回覆

小立:

 妳好!讀了你的信,對於以前在紅包袋寫願望,也寫了有關神明兩個字,後來卻又把紅包袋丟在垃圾桶,忘記劃掉神明的名字,你怕這樣會褻瀆神明。感覺你有些不安!

從你的信中知道你的擔心,是否以為這樣做會有些不妥,害怕可能讓神明不高興,以致於會發生什麼事如懲罰之類的?看起來這是你的習慣,在紅包袋上向神明寫願望,感覺你是一個敬畏神明的人,否則你也不會煩惱了!但我們畢竟是人,真的無法知道神明的意念。或許妳可以到妳平常去的廟宇,問一下裡面的主持,應該可以得到較完善的解答。

而如果你的神明是你一直以來尊崇的正神,祂應該不會在乎與計較我們不小心造成的小錯誤;只要你的心中是誠實敬畏的,神明是會賜福與祝福你的,也不會動不動就懲罰。所以存在我們心裡面的困擾與不安的感覺,絕對不會是神明的心意;請放下你心中的擔憂,而多多感受神明對妳的護佑與慈愛才是!

希望這樣能夠幫助到你,如果有任何想法想再討論,歡迎你再來信或是寫信至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http://dph.tycg.gov.tw/mental點選諮詢問答集,會有專人回覆。也可以直接來電生命線1995,線上輔導員能即時的和你一起就問題做更深入的討論。願妳心想事成並祝福妳平安!

回覆時間 2019-02-15 10: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