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心理諮詢 首頁 > 線上心理諮詢
 
留言者
Wei
日期
2019/04/26
留言內容
你好 最近因為換工作,嚴重的焦慮,最近的情況讓我開始了解自己,原來每次換新環境都會有相似的情形發生。另外我有發現到原來從小時候我就很害怕新事物,對很多事情都很膽小,怕東怕西的,害怕爸媽的離開(一直以來很害怕他們哪天如果不在了我該怎麼辦)。最近尤其發現原來人生好像就是一個人。 一直以來,我也不知道我可以做甚麼,我想做的是甚麼,我也一直以來都是沒自信的,我害怕做不好,會造成別人的困擾。我很在乎別人的看法。 最近尤其的看到一些節目感人的橋段之類的,會很想哭,想很多,最近莫名的很容易焦慮想哭。我很害怕擔心不知道新工作適不適合我,不知道其實我可以做甚麼樣的工作,甚麼樣才是對我人生有幫助的。 不好意思,我也在想是不是應該去諮詢,但是時間好像都不是太合適。
版主回覆

Wei你好:

收到你的來信,在信中看到你最近被嚴重的焦慮所困擾,因以往也曾有類似情形,所以自我察覺是否肇因於換工作、面對新環境所致;你能察覺其起因並溯及到成長背景,表示已開始在正視這個問題,並且很用心在溯源及思考解決方法,能有這様的轉變,表示有進步哦,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人在面臨在陌生環境時,容易產生害怕的感覺,通常這樣的人比較有可能是完美主義個性的人,不知你是否有此特質?追求完美性格人的背後往往伴隨著的是自我否定及對他人評價的關注;一般可透過降低自我要求,增強對自我滿意度,也就改變對他人評價的關注,通過改變生活方式、運動、傾訴等方式,轉移這段期間的注意力,讓自己轉注於新環境的適應上。

 從來信亦看出你是個感情豐富、內心敏感脆弱、容易被外界事物所感動的,這是你的個性特質,如果這樣的個性影響生活,使得情緒緊繃需要抒發時,能主動向外求援是最正確的做法,當周遭沒有可即時談話的對象,可透過電話線上諮商,不受環境限制,獲得即時有效的協助,得到情緒抒緩效果。

從來信的描述,可感受你的困擾及想改變的決心,但書信的表達不及電話來的即時及全面,如果你願意的話,可透過生命線專線1995,隨時跟我們的輔導員協談,我們24小時都有輔導員在線,可依時間或需人協談隨時來電,我們一起討論。最後祝你平安健康!

回覆時間 2019-05-06 10:58:00
留言者
Ting
日期
2019/04/21
留言內容
一個月總有一次心情會非常差,莫名的一直哭,心跳快得也很不舒服,總覺得胸口被壓著喘不過氣,也不是因為什麼事,可能半夜可能上課上到一半,突然情緒就上來,然後就想到一堆不開心的事,開始變得很負面,但ㄧ兩天卻又好了
版主回覆

親愛的Ting,妳好

當負面情緒不選時間、地點突如其來,甚至會引發心跳快速、喘不過氣及莫名哭泣⋯種種的身心反應,聽起來像有股莫名的力量把你捲進黑洞的無力感,在這種自己無法掌控的情況下會產生恐懼不安及焦慮的情緒,我想這樣的困境應該伴隨妳有一段時間了,很高興妳能勇敢的寫信來呈現及面對自己內心的處境,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種覺察及行動力也是讓你改變的開始,真是辛苦你了!

我周遭的朋友跟你也有類似的情況,正好可以提供給你一些如何處理類似情緒的方法,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覺察自我:你可以參加一些自我探索的成長課程,在安全的環境下,尋找出那些讓你莫名哭泣悲傷的深層次問題,或許可以讓你了解為什麼會有些情緒的困擾及如何調整及適應。

2、尋找資源:在狀況未改善前,請想想看周遭是否有合適信任的人可以陪伴、傾聽你的心情,這會讓你有心安及鎮定的安穩感,如學校的輔導人員、心理師、親友⋯等等,記得不要找一些會散播隱私的豬隊友,有時會適得其反,讓自己陷入另一個困境當中喔!

3、維持穩定的睡眠型態及運動:每天固定的時間睡覺與起床,因爲紊亂的睡眠可能會使大腦產生變化而引發情緒發作,如果你有睡眠困擾可以尋求專業醫師的幫忙。另外也鼓勵你多運動,因爲運動可以讓你減輕憂鬱、降低焦慮、緩和壓力、增加自尊一舉數得!

Ting,希望以上的方法能幫助你早日不被情緒陰影掌控,成為自己情緒的主人,好好的享受快樂的青春歲月喔!假如還有事情想討論及分享的話,歡迎直接來電生命線1995,線上的輔導員能陪伴你一起面對問題,也可寫信至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http://dph.tycg.gov.tw/mental/,點選諮詢問答集,由專業人員回覆喔!祝福你順心如意

回覆時間 2019-05-06 10:55:00
留言者
邱紫薰
日期
2019/04/25
留言內容
想要溫暖,關愛,主動找了一些網路上的同性,對方若不找自己會覺得失落,但很快能再找下一個,當發現對方很黏自己時又下意識覺得累想逃開,不想回應,覺得痛苦,因為我必須壓抑自己自卑、痛苦、在乎、軟弱、恐懼的部分,不停地撒謊,勉強自己做出很強勢的樣子,才能夠被對方喜歡、依賴,我原以為遊戲式的關係很容易,剛開始時她們確實帶給我一些安全感、溫暖的感覺,但後來越來越覺得痛苦,其中有一個人問我怎麼了,因為上一段跟一個同性網友說了自己的事,卻從網路反應觀察到自己似乎被背叛,因此不敢再告訴這個人自己的事,選擇全部自己吞下去,但真的感覺很痛苦,我該放棄這些關係嗎?但沒有了這些關係,我又該如何定位自己,尋找到穩定的人際關係呢?
版主回覆

親愛的紫薰妳好:

從來信中得知想取暖而主動找網路的同性朋友交誼,原以為很安全,但因無法如自己所想要的"有點黏而不會太黏",而覺得很累,也因被背叛而痛苦,又得壓抑自己,討好對方而委屈求全,真是辛苦妳了!

網路和現實的人際互動一樣是複雜的,應對之間也需要很多的學習和挫折,才能更成熟,更穩健啊! 妳問:如何定位自己,尋找穩定的人際關係?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如果不將自己或別人定位在某個類型,可能較能發現到彼此的優缺點,進而互相包容'尊重與欣賞,善意的溝通,細心的觀察和學習,用心的維護,都是人際關係的必備要素!

讓我們一起來回想:紫薰曾經的人際互動中,一定有成功的經驗,讓自己覺得窩心,有成就感的吧!而這些成功經驗是可以累積紫薰的人生歷練,當然,每個人的特質有所不同,並非用同樣的互動模式就能有同樣的回應喔!所以,努力的做好自己最實在,用真心和感覺來交朋友,相信對方也會善意回應的,而在此也鼓勵紫薰,若可以試著跟朋友說說心裡的擔心及不安,或許朋友的回應或是分享也能帶給紫薰不同的感受或想法喔!

以上觀點僅予你分享,只有自己最知道自己需要什麼,若仍有情緒無法自處或需要進一步討論的地方,歡迎也鼓勵紫薰可以撥打1995協談專線,由線上輔導員及時陪你一起面對生活的難題!祝福你!

回覆時間 2019-05-06 10:53:00
留言者
小君
日期
2019/04/26
留言內容
你好!我是一個很沒安全感的人目前做女公關 簡單的介紹一下我的背景 小時候家裡很幸福合樂只是爸媽偶爾吵架 但在15歲時爸爸出家了,弟弟跟媽媽當時都非常憂鬱,而我則努力的當個姐姐當支柱 後來我們住在套房裡辛苦但也算幸福 畢業後,媽媽的男友住進家裡 原本就很小的家裡就更擁擠了 我當時試圖跟媽媽溝通也無用,到後來甚至跟我吵架打我、還想互殘自殺 最後趕我出去,弟弟也跟著一起,當時弟弟去跟爸爸住 而我為了不要讓自己的忍耐崩潰,選擇在外面流浪 過著連晚上都不知道在哪裡的日子 一邊在想為什麼有家歸不得 爸爸因此愧疚還哭了,現在的我和弟弟租了一間雅房 這些年來 雖然我很努力的在克服自己,時常讀書找答案 但始終無法面對傷痛,只要一遇到了解自己的男生 就像看到浮木想抓住不放 而媽媽也想和好,但我看到他就連眼睛也不想直視 最近我的心臟要開刀,醫藥費用是男友出 但他的交換條件就是必須找個正常的工作 對此我非常焦慮,不知道未來該如何處理 請你告訴我該怎麼辦 我好茫然無助 雖然人生就是不斷的放下 但我很慌恐
版主回覆

小君你好:

從妳的來信中感受到成長過程中的辛苦,渴望雖然沒有好的居住環境,但只要家人在一起就能感受到幸福。

成長過程中,雖然父母的分離,讓你嘗盡有家歸不得,沒有依靠、沒有安全感的傷痛,但上進勇敢的女孩能透過讀書來克服不順,妳是很棒的!

心臟開刀身體休養是很重要的噢!相信男友是心疼妳,才提出希望妳能有正常的作息正常的工作,對於長久為家人付出關懷的妳,有人願為自己付出關懷也是種幸福的感受!

只是妳信中談到正常工作會讓自己非常焦慮,不知道該如何處理?想關心小君焦慮的心情主要是什麼呢?喜歡目前的工作嗎?還是不知道可以做哪些工作呢?而這樣的焦慮感受是否有跟男友做些討論或是告知男友你心中的想法呢?因信中未能詳述狀況,鼓勵小君,若可以,歡迎來電生命線1995,由線上輔導員及時陪伴您面對內心困境,一起想想辦法克服煩惱!

最後,我們關心的還是小君,心臟開刀是需要長時間休養,在那之前小君還是要多多注意自己的生活作息及飲食,若心情過於焦慮煩惱,對小君來說,可能也會造成身體的負擔喔!祝福你一切順利!

回覆時間 2019-05-06 10:46:00
留言者
小郁
日期
2019/04/22
留言內容
我對一位精神科醫生既期待又害怕受傷害,我在他那裏看了有四年之久,會去關注他的fb粉專,留言給他後,卻又想取消,卻發現取消不掉了。想去看他又不想去看他的矛盾心裡,我該怎麼克服?他可能是位好醫生,但我又想去看別的醫生。
版主回覆

小郁:你好

看了來信,感覺你好像很猶豫、矛盾、害怕ㄧ些什麼?什麼原因讓你想見又退縮?我認為你會持續接受這醫生的治療,表示你信任「他的醫術對你是有療效的」,為什麼想換醫生?你是擔心移情?是四年的醫病互動讓你產生了好感?

一般社會上人際的互動會產生某些關係,除了親人關係外還會有許多「專業」關係:如學習的師生關係、工作的同事關係、治療的醫病關係,雖然彼此相處久了,難免會有感情,如何理性的守住分際,維持專業的運作模式,免於錯失長久累積的效能,也是我們要注意的課題。

你已經注意到自我的感覺,我們一起來討論這些困擾。我不懂你說的他「可能」是「好」醫生?。你說的「好」是指醫生的專業對你的治療有效?還是他的耐性、支持讓你感受到溫暖? 或是他的個人特質讓你欣賞?如果有療效當然要持續,這是最重要的條件;你可以在門診時,向醫生表白「你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矛盾」等心理困擾,和醫生一起討論如何克服,以醫生的專業可以提供解決的方法,你不需再為此自尋煩惱。若是你一直覺得療效不如預期,還是可以考慮換醫生的。

你能夠自覺醫病關係的變化,積極尋求諮詢是正確的選擇,如果對這個問題還有疑惑,可以來電生命線1995,我們都會陪你一起面對問題,討論解決的方法。

回覆時間 2019-05-06 10: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