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心理諮詢 首頁 > 線上心理諮詢
 
留言者
白白
日期
2019/04/30
留言內容
你好,我最近遇到了一些狀況 媽媽很常唸我的身材,說我很胖 也很常唸我說怎麼都不好好保養皮膚 但是她忘了,每次上完補習班或是從圖書館回家都已經將近10:00,她卻還是會硬要讓我吃一點燙青菜或是一碗湯,在我邊吃的時候,她也會順便罵我說為什麼不控制熱量跟自己吃的食物 洗好澡後已經快要11:00了,她卻還是希望我可以再多讀一點書 老實說,當初選擇去圖書館讀書的目的就是為了回家能夠好好放鬆,回家其實已經非常想睡了 讀書的時候媽媽會坐在我旁邊滑手機或是看影片(而且還會放聲音出來) 只要我一拿起手機她就會立刻大聲質問“為什麼沒有在讀書”,儘管我只不過是為了查一個英文單字或是要在班群宣達任何事情 結果,就在前幾天開始只要跟我媽處在同一個小空間裡,比如說車子裡或是房間,我就會覺得非常不舒服,當她又開始不停的偏激的一直唸的時候,我甚至會有一點快不能呼吸,窒息的感覺 爸爸平常不太罵人,但只要一罵我一定會嚇到哭出來,現在只要看到我爸把皮帶解開,不管他要幹嘛,我都能感覺到我的眼淚快噴出來了 而且我真的很怕被我爸媽罵說“你很囂張”這類的話,那讓我很莫名其妙的感覺到恐懼,會開始往一個角落躲過去 有的時候我都很想崩潰的大喊“不要再逼我了!”,但是從我口中講出的永遠只是“對不起”,“我以後不敢再這樣了”,甚至有時候只有崩潰的大哭聲 還會被罵“再哭我就繼續打,打到不哭為止” 其實啊,這些是都已經過了一年了,最近都沒有被罵那麼慘,但是他們講的每一句話跟那個皮帶的咻咻聲,我都記的好清楚好清楚,那讓我覺得非常害怕而且我一直都不知道該找誰求助 有的時候我甚至會有點錯亂,我認為我是愛我爸媽的,但同時我又好痛恨他們 打我罵我,有時候甚至我根本就沒有犯錯 不準我常常跟朋友出去玩,國中整整三年只跟朋友約過一次,而且還是只在家旁邊一條街的地方 出去玩的時候如果有男生朋友,一定會把他的底細全部問清楚,講的不清不楚就會被懷疑,甚至可能又會不能去,但是講的太清楚又會被講成是我暗戀他所以才會那麼瞭解 一直到現在,男生朋友的這個問題還是沒有解決 有的時候他們會說“我對你真的很失望”,“你真的糟糕透頂” 我媽媽也曾經罵了不只一次說我是“混蛋” “白痴” “智障” “廢物” 最後我都會開始自我否定自己,覺得自己真的好沒用 怎麼大家都那麼厲害每天都能過那麼開心,自己好沒用 怎麼大家都可以有那麼多時間追劇,進而擁有共同話題而我都沒有,自己好沒用 每一天都在渾渾噩噩中度過,每天就是一直對著自己說你好沒用 你好沒用 你好沒用 對於窒息感的問題,我也曾經上網查過,結果竟然是恐慌症的徵兆之一 最近已經出現大概4次了,甚至連做夢都能夢見自己溺水到窒息(我很怕水) 最後想問我這樣子該不該去看心理醫生? 但是我不敢和爸媽講我想看心理醫生 因為姐姐也為了學測壓力過大而得了憂鬱症到現在都還沒好(已經將近5年) 我怕要是連我也這樣子,爸媽承受不承受的了? 但其實心裡怕的只不過是又被罵而已 謝謝你願意花時間讀我這一整串亂七八糟的話
版主回覆

親愛的白白:

讀完你的來信,深刻的感受到你承受了不少的壓力,除了媽媽對你的身材和皮膚保養,有一些評論外;再加上媽媽責罵你的字字句句,也讓你開始懷疑和否定自己;當你覺得她開始偏激碎唸時,這除了讓你覺得快窒息,甚至也懷疑自己的心,是否也跟姊姊一樣生病了?雖然曾經想找心理醫生求助,然而卻又害怕父母親,無法再度承受萬一你也生病的打擊,而讓你裹足不前左右為難,這些日子~辛苦了。

父母通常會因”愛之深,責之切”,而讓子女覺得管很嚴,特別是青春期,父母為了保護孩子的安全,怕她們誤交損友,而誤入歧途,所以就會問的比較仔細,而讓人覺得招架不住。想當年,我跟你一樣大,我媽也是一樣的問我那些異性朋友的問題,可是今日回想起來,她是因為愛我和關心我,才會如此的叨唸。其實,我覺得你是個體貼孝順的孩子,懂得替父母想,而你們彼此都是愛著對方,只是還沒有找到合適的溝通的方法,可正面聚焦,而感受到彼此的心意。親愛的白白~如果和父母的想法有差異時,都用什麼方法和父母溝通,讓她們了解你心裡的感受,進而取得他們的認同或信任呢?

白白~在學校的交友狀況如何?有幾個好朋友呢?信中提到你羨慕其他同學都可以有很多時間追劇,而有共同的話題,似乎你也很想成為他們的一員。但,礙於媽媽希望你能多讀一點書?我個人覺得~讀書的要點在於專心以及掌握重點,並非花的時間久,就會唸得比別人好,有時適度的休息再出發,將會有更好的收穫。現在的學生不再像我們那個年代,只要把書讀好就好,而是多元學習,除了學校的課業外,也要關心生活或國際的事物,每個人一天都只有二十四小時,善於規劃和利用時間的人,可以做很多事情。不知白白除了放學去補習或到圖書館讀書外,都怎麼規劃自己的時間呢?或做些什麼休閒活動來舒壓呢?

信中提到有時會有快不能呼吸的窒息感,大概有多久了?如果身體或心裡真的有不舒服的狀況,鼓勵你還是去找專業的醫生求助,畢竟網路所查到的資訊僅供參考,否則人人都可以是醫生了。心思細膩能自我覺察內心的感受,你真的好棒!每個人在生活中難免會遇到壓力,而壓力會因每個人的年紀和所扮演的角色而有所差異,適度的運動或培養興趣,能讓壓力找到宣洩的出口。如果你擔心爸媽知道你想去看心理醫生,不妨先找學校的老師或輔導室的老師聊聊,親愛的白白~要知道我們時時關心和擔心著你,當你情緒低落無法自理,需要人陪伴時,也可以來電生命線1995專線,線上的輔導員會陪伴著你一起面對問題,釐清困境;亦或可寫信至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http://dph.tycg.gov.tw/mental,點選諮詢問答集,由專業人員回覆喔!祝福你!

回覆時間 2019-05-06 09:31:00
留言者
徐璧
日期
2019/04/27
留言內容
心好煩,有一個暗戀的男生,但因過去被拒絕過,怕被拒絕的痛因此不敢嘗試追求對方,因此只想找些其他人填補,這樣做是不是對我不好也會傷害到其他人呢?我也很想算了就去試著真正喜歡別人,但又覺得很恐懼未知感,那個男生才能給我一種穩定的安全感,請問我該怎麼做呢?
版主回覆

親愛的徐璧

謝謝妳願意告訴我們妳的心事,從信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妳的心煩意亂.妳辛苦了!

關於來信中的幾個困惑,我們有一些想法可以跟妳分享:

1 在兩性關係的互動交往中,彼此被接受或是被拒絕應該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因 為每個人不可能被每一個人所喜歡或不喜歡,所以,如果能被接受當然很棒,但是如果事與願違,雖然我們的心裡難免會難過、挫折。不過,這並不表示我們不夠好或不值得;這也許只是彼此不適合或緣份不夠罷了,假如能夠重新整理自己;等待心情沉澱、平靜之後,我們仍然可以很勇敢的、很自信的繼續尋找適合自己的對象.

2 每個人都值得被愛,每個人也都應該真心待人.沒有人希望自己是被別人拿來填補的,我們當然不希望傷害自己,也不應該傷害別人.所以,誠如你說的「試著去找自己真正喜歡的人」,也許還是會有那麼一點恐懼、一點不安,但是,只要我們能勇敢的追求,努力了也盡力了,那麼,不管結果如何但至少我們經歷了、我們成長了,我們會越來越成熟越來越堅強的.是不是呢?

3 「怎麼樣的男生才能給自己穩定的安全感」,其實只有自己才明白,因為,在感情上的每一段經歷或過程都會都會淬煉我們、幫助我們成長,使我們更清楚更明白怎麼樣的男生才能給我們穩定的安全感.另外,我們覺得也許也可以試著多栽培自己;豐富自己,打造一個有自信又有能力的自己,肯定自己就能充滿了穩定的安全感,而不一定是需要依靠著別人才能有安定感.

祝福妳能早日走出過往的隂霾,走向陽光、勇敢的迎向未來,相信自己一定可以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

最後,如果你還需要我們的幫忙,可以直接撥打1995生命線或桃園市社區心衛中心.網站http://dph.tycg.gov.tw/mental.我們有線上的輔導員會陪你一起面對問題

回覆時間 2019-04-30 02:54:00
留言者
日期
2019/04/20
留言內容
大概一個月前,我向同性別的他做出了分手的決定,在那之前他一直希望我能再試試看,但我卻不想了。 交往四年多,很久前就在想彼此不合適,我變得越來越吝於對他付出,我開始易怒且不快樂,我受不了他很多的地方,同時也受不了自己關於「受不了他」的這種想法,覺得......很糟糕,我清楚知道自己並不想跟他走一輩子,但長久以來的習慣讓我一直沒有離開,直到一個月前。 我知道他一定一定會很難過,他是一個會因為一件事情擔心、悲傷數年的人,我想這可能也是我當初不敢離開的原因之一吧,我其實並不想要他難過,因為即便性格不那麼合適,他還是有對我好的時候。 而我知道我的家人根本不可能會支持關於同性別交往這件事情,我沒有勇氣,所以在這點我非常的抱歉,我後悔當初與他在一起,如果沒有在一起,至少現在還會是朋友,至少他不會有難過。 我以為分手後我的世界可以海闊天空,因為我認為我真的不愛他了,即使現在這麼痛苦,我也清楚認知這一點──我不愛他了,但是為什麼會這麼痛苦呢?我連把這件事情向朋友傾訴的勇氣都沒有,我開不了口,好像一開口,回憶就會湧出,我一直嘗試把自己的腦袋鎖住,不去碰不去想,但總還是在一個人的時候、有事情想分享的時候掉下眼淚,只是因為太習慣了嗎?我從未因為分手而跌入深刻的悲傷中,還是是罪惡感?我真的很希望他可以快樂,不要因為我而難過,但我知道不可能,我無力改變,因為我已造成這一切......
版主回覆

Hi我小姐好:

跟同性別友人交往了不算短的四年多,漸漸發現各方面彼此並不很適合,也有無法容忍的地方,越來越沒有動力跟他相處,而另一個聲音卻也告訴自己為何跟相處四年多的密友,竟然會產生這樣糟糕的念頭!這是我們觀察到你心情矛盾顯得自我衝突的部份。

信中清楚的表達對他已無愛的情愫與繼續相處的意願,但還有一些放不下的擔心,也許是在一起的時間夠久了吧,互相了解分手後可能造成的影響會是你不樂意見到的!你的想法是希望一般人俗稱好聚好散,分手了還是可以瀟灑的當朋友,但很多事是無法預料的,向感情因素就各自會有不同的體會,也並非有情人都終成眷屬,很有可能過程分分合合,甜蜜、痛苦、掙扎、不捨,即使有了結果也未必能百年好合,離婚收場的比率也甚高!而來信的你也正面臨這項惱人而沒有標準答案的人生功課,找不出理想解答,你的困惑是:你的離開是因,別人不快樂是果,而且是一顆苦澀難嚐的果!

你很特別的是清楚自己的抉擇,有勇氣表白分手,但卻不捨得對方難過,就像一首歌詞〝我怎麼捨得你難過〞但很難想像,已經不再有愛的情愫了,卻還很在乎對方,感覺是彼此的內在裡都還佔有相互的一席之地,否則怎可能會有如此強烈的牽掛呢?這種感覺很微妙,我們的解讀是你們互相還是在乎的,而是友誼的關係程度認知上有差距,是這樣嗎?

我小姐,關於你的困擾,我們有一些想法回應給您:首先很讚嘆你經過自我覺察,能清楚明確的做出感情的取捨,而更難得的是能心存祝福希望別人自在快樂,可見你一定是很重視且珍惜友誼貼心的好伴侶!能跟你共處甚至成為密友是很幸福的!但不管是任何一種類別的友情,都難免會面臨環境、個性、共識上的差異,產生謀合或摩擦,好則皆大歡喜,不合則分,少數能理性的好聚好散,而用情太深難分難捨的則是比較需要小心處理應對!你捨得分手,不捨得別人難過,問題則出在別人囉!因為你的部份已經很清楚自己並不想繼續下去且不再愛了,也憧憬著分手之後的海闊天空,做了告白分手的決定;而對方能否快樂接受,這點我們的想法是拆成兩邊來分析,你的需求、與他的感受,雖然表面上互為因果,而要好的因才能結好的果,你為了迎合他而貌合神離勉強在一起你願意嗎?這種結局都並非善因、果;換個角度想,我們不該說不仁不義不理他,而是說先照顧好自己,若你心意篤定,有些事真的也不能太違背自己,能委婉告知讓彼此都面對真實的自我,他若夠成熟愛你的話,也應該要認真的聽聽你的聲音,尊重你的感受,這樣的因和果都才是夠成熟美好的,總之這是他的功課,他必須有能力完成,才能互不牽絆,也許對方也需要時間沉澱吧!;而你也一樣再次確認自己的感覺跟對未來的想法,想清楚了就跟著自己的感覺走吧!對你擔心的〝他〞我用一句話跟你分享:與其擔心,不如祝福吧!也就是說難過只會越來越難割捨,轉換心情吧!對他只有祝福了,他會感受得到的!以上僅與分享,祝福您喔!若還有需要也歡迎直接來電生命線1995,線上輔導員能陪妳一起面對問題,也可以再來信生命線或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網站::http://dph.tycg.gov.tw/mental/,點選「諮詢問答集」,會由專人回信給您!

 

回覆時間 2019-04-30 02:49:00
留言者
盧苡喬
日期
2019/04/19
留言內容
最近每到白天就覺得很恐懼焦慮,很難集中注意力,活動時間變成晚上、凌晨到中午十二點前,這樣正常嗎?是不是夜貓的生活型態不正常?聽說夜晚活動只是生理時鐘跟人不一樣,還是可以很健康,這是真的嗎?如果這不健康,請問我該怎麼辦?
版主回覆

親愛的苡喬:

讀完你的來信,深刻感受到你對於生活坐息的轉變,而擔心著~自己的活動時間變成晚上,是否會影響健康?然而內心忐忑不安,備受煎熬的是~如果真的會影響健康,卻不知該怎麼做?所以寫信來求助,這些日子以來,辛苦你了。

早期農業社會~日出而坐,日落而息,生活確實比較規律;然而隨著時代的進步,社會型態的轉變,有不少人為了生活或捍衛人民的安全,而必需在夜間工作,過著和一般人日夜顛倒的生活。2017年諾貝爾獎醫學獎得主,也以人類的生理時鐘是跟基因有關,而獲獎。所以或許夜貓族真的有一些人,確實是因先天的生理時鐘和別人不一樣而造成的,不知苡喬是在什麼狀況下,而有了這樣的轉變,多久?

夜貓族和一般人的坐息是顛倒,第一個面對的挑戰就是和那些正常坐息的朋友,可以碰面的機會變少,再加上若沒有用心聯繫和維持彼此的友情,久了會疏離,而覺得寂寞。畢竟人是群居的動物,藉由交朋友和朋友分享生活中的喜怒哀樂,除了可以排除生活中的各種壓力,也有助於心理健康。第二個挑戰則是已經習慣晚睡晚起,見到日光的時間相對少了些,照日光可強化人們所補充的鈣質吸收,也可以有效刺激正向情緒,日光照得少,也可能容易情緒低落,變得比較憂鬱。親愛的苡喬~每個人的生理狀況不同,所能負荷的也不一樣,重點是要有充足的睡眠和均衡而營養的飲食,才能擁有健康的身心。

來信內容提到白天就覺得焦慮恐懼,以及很難集中注意力,這樣的狀況有多久了?是否最近發生什麼事或是有什麼壓力,讓你在白天有這樣的感覺呢?你的睡眠時間和品質如何?沒睡飽睡足,有可能會造成注意力不集中,此時切莫從事有安全疑慮的活動,如:騎車開車等。親愛的苡喬~要知道我們時時關心和擔心著你,當你情緒低落無法自理,需要人陪伴時,也可以來電生命線1995專線,線上的輔導員會陪伴著你一起面對問題,釐清困境;亦或可寫信至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http://dph.tycg.gov.tw/mental,點選諮詢問答集,由專業人員回覆喔!祝福你!

回覆時間 2019-04-29 01:54:00
留言者
唯唯
日期
2019/04/16
留言內容
現在是高三,不知道從甚麼時候開始變得很害怕,很多事都需要朋友陪伴,買東西、交作業等很簡單的都是,打電話訂東西、確認一些事情需要跟陌生人講話,都會想推給別人打,自己會很恐懼、緊張心會悶,升上高一的某一天,突然覺得自己生病了,感覺是焦慮症,老師後來幫我解答是自信心不夠,確實有感覺到,自己是多媒體設計科,卻不怎麼敢在教室裡畫圖,畫不出來,但是有時候還是得畫像:練習統測的科目,心裡會很害怕,有同學經過我會想趕快遮住,在家裡畫心情平靜,畫的順暢,當要交圖時,每個同學的圖都會貼在黑板,我卻不怎麼敢上去看,看到同學畫的圖心又會開始焦慮,看到自己的圖好想趕快拿下來,在高中3年,恐懼、沒自信、害怕人、害怕寂寞、焦慮、亂想都發生在自己的身上,之前有想過是不是要去看心理醫生,吃藥這些症狀就可以好了,這些症狀讓我好痛苦,時常羨慕別人能快樂,自己卻沒辦法,有一次哭了,那次自己也嚇到,之後就會為了小事哭,哭的時候不想讓別人發現所以會把頭低很低,曾經有好幾天是這樣,我沒有讓家人知道,有許多事其實都沒和家人說,說不出口,一直放在心裡,最親的人卻無法,會跟朋友、老師說心理面的事,但有時也不太敢跟朋友說太多,怕她們會覺得煩,一切其實都是自己想太多,會叫自己不要在亂想了,但會越想越多,有一個事也讓我很恐懼,上台報告,雖然只有1分鐘,但就快讓我受不了,每天想起便會焦慮一整天,當報告日子漸漸靠近,胸口會很不舒服很悶,越想越糟,之前班導也有要讓我們上台報告一件作業,7月中暑輔開始,老師是在放暑假前1天說的,還有段時間,但焦慮到7月暑輔開始,到最後沒有這場報告,在焦慮的那幾天,把焦慮情緒帶到了外面,心情不好,甚至對外面學插畫課的老師生氣,態度不好,那次我好後悔,大哭,晚上問老師,老師問我是不事發生了什麼事,上台報告,大家會對著妳看,在自己同學前面報告覺得好尷尬,會想起1年級剛開學在講台上自我介紹講到綽號的蠢事,只要想起來好丟臉,想回去那時候,最怕的是假如47號上台報告,台下都會有反應,輪到我台下沒有沒有反應,這讓我害怕極了,好想當天請假或不上台來逃避,站在馬路上衝過去給車撞或突然車禍、自殘、從學校或自家頂樓往下跳來逃避,朋友也有開玩笑說過跳樓就不用擔心了,這樣一切都會結束了,開始恨那個說要上台自我介紹的老師,老師是無辜的卻要被我討厭,之前老師是有說看要上台自我介紹或錄影傳給老師,投票決定,錄影沒人投票,那時沒人舉手我也不敢舉,好幾次打起精神決定面對,但沒多久又會放棄,之前只要有上面那些症狀會上網找資料來舒緩不舒服的情緒,但不到幾分鐘又會開始,我這樣到大學會不行,大學好像很多上台報告,我也會怕之後大學會發生的事,對未來感到不知所措。 本來一切都好好的,每天都活在恐懼之中,只想要平靜的過生活,現在好羨慕沒有我這樣煩惱的人,想跟他們交換,看到遊戲人物無憂無慮也好想進去裡面的世界,打這些打到一半難過想哭的情緒突然來,覺得自己是不是生病的想法越來越頻繁,上面那些症狀會有消失的時候嗎?曾經看到網路上及影片說吃藥及看心理醫生可以好起來,會好想真的是是看心理醫生及吃藥來好,當要放假時,可以不用面對大家,當放假結束時,有非常抗拒去學校,得面對同學、人群,不喜歡吵雜的環境,喜歡獨處,像今天學校社團課,我選的社團是看動漫的那種,一些畫面一堆同學會開始尖叫,但是有些地方根本不到需要尖叫的地方,配角說的一句話、主角換了衣服,都在叫,心裡想真的好吵,很想說閉嘴,本來很喜歡社團課變的厭惡不想去,想待在圖書館看書,今天4/15感覺特別無力,什麼事都提不起勁,感到易怒、很累想睡覺,今天就有幾堂自修課趴下來或打瞌睡,之前都不會這樣的,今天有一個朋友特別的安靜,她之前會開玩笑、找我們聊天,很少看到她不高興,我另一個朋友今天跟我說她只回應一點事情跟淺笑,她今天也走得特別快,跟我們有段距離,她為了什麼事不高興嗎?或者星期1症候群,我會怕我是不做了讓她感到不高興嗎?,但其實根本沒有,我其實會有點在意A的看法(稱她為A),怕跟她聊天時,講錯話她會不理我、當B不想來學校想請假時,我會請求B不要請,這樣我怕我跟A沒有話題聊,感到尷尬,說不定A會想為甚麼你跟B就這麼有話聊?,今天看到她那樣自己也又想是不是做錯事讓她不高興,但是也有點討厭的想法,對自己的朋友這樣想有點糟糕,有時候會很忌妒A,A跟B的教室位置常常抽到前後、斜前、左右,我卻會離他們有一段距離,都會抽到她們上次坐的位置,很難跟她們坐在一起,B之前也會跟我說:「我跟A超有緣,不會分開,連骨灰也要放在一起」有一次想起這句話,氣到跟別人抱怨自己就是不有緣啦,要不是我1年級去找A聊天現在也不會有有緣,之後後悔打出那句話,她們都不知道,1、2年級看到她們兩個在位置上聊天之類的,會很忌妒,忌妒朋友有點糟糕,到現在就不會忌妒了,無感,但是去年,有一次我位置抽到有點前面,她們兩個在後面,之前想過最怕的狀況真的發生了,哭了2、3天,她們也有安慰我,那幾天真的很害怕,也不想去學校,很怕她們哪天就跟我國小安親班發生的事一樣,小2升小3那年暑假,以為交到了兩個新朋友,部過有一天她們叫安親班全部的女生不要理我,那陰影一直跟著我到現在,很難走出來,自己本身是心軟的那種,不懂得拒絕,所以在國小的那6年,有4年是一直處於被人欺負、要錢要食物的日子,同學看不下去會來幫助我,也有之前欺負我的感到後悔不在繼續欺負,都有陸續道歉,但那兩個在安親班的沒有,我一直記著,想要未來把她們對我做過得是畫出來,還有其中1個發交友邀請給我,跨年夜那天看到同學發臉書都高高興興,我卻因為學校的事感到憂鬱不開心,那時還有想從樓上跳下去就沒事了,朋友今天也又問我是不是真的有症狀,有沒有看醫生?1年級跟家人說過家人,爸爸說如果嚴重的話可能需要,有心事可以跟我們說阿,沒有跟媽媽、姊姊說,有時會害怕明天會拖很就才去睡假日會睡到12點那,有時醒了卻不想起床,只想待在床上,因為害怕人群,交朋友都教得有點少,高中教了2個朋友,每天都會再一起,媽媽之前跟我說過要多交朋友,但是我不幹,我很怕去找那個人想交朋友,那個人會認我我在裝熟,所以有時跟同學出去時,都是固定B,A住比較遠不方便,姐姐則不同,她上大學沒多久很快就交到5、6個朋友,自己想過交很多朋友好嗎?看過一張圖是身邊很多朋友,喪禮時沒人去看她,朋友兩個的,兩個朋友都有去看她,有幾個朋友是真心的?願意在妳危機時拉一把,但看到別人好像都是危機時大家都跑掉了,我也快上大學了,現在就會怕交朋友的事了,乾脆不要交朋友好嗎?但是自己又怕寂寞。上面好多事情都困擾著我,我真的好想向別人一樣正常過生活,很想吃藥跟看心理醫生來解決,這些到我死時,會有結束的一天嗎?
版主回覆

親愛的唯唯,

當妳寫下:

「我真的好想(像別人一樣)正常過生活,很想吃藥跟看心理醫生來解決,

這些到我死會有結束的一天嗎?」

看起來妳以為妳是唯一那個  “不一樣” 的人:

缺少自信、恐懼、害怕寂寞人、害怕人、焦慮,胡亂想...

然而妳的描寫與生活中的感受,穿過我的電腦螢幕,

卻是那麼真實的讓我再次經歷高中時代的自己。

 

大部分的我們都曾經有過那麼一段時間;

做過一些自以為的蠢事、害怕成為焦點但又擔心被視為空氣、

沒由來的的被朋友隔離、被同學欺負、

擔心自己沒有朋友,又怕自己到死都是一個人...

但是有多少人願意很坦白的把自己的擔心、害怕、恐懼說出來呢?

很多的我們外在行為與內心世界是天壤之別,

生活上 我們用社交媒體或穿戴面具,

不自覺的壓抑或隱藏那個

脆弱、易碎、不堪一擊的真正的自己。

 

但唯唯,妳不一樣,透過妳流利的文筆,

洋洋灑灑地記錄著內心世界的起伏與感受,

我看到一個敏感、細膩、坦承、直率又真實的妳。

這是多麼難得又美麗的特質哪!

不妨多用文筆或是繪畫來記錄內心的小劇場,

一方面它是妳成長的紀錄,一方面它可以整理情緒,

發揮療癒的作用。多年後再重新翻閱,

相信妳會驚覺自己的不一樣而充滿了喜悅與感激。

 

妳害怕上台報告,這個擔心甚至延伸到尚未到來的大學生活...

我們有很多的恐懼或害怕是來自我們的潛意識。

它是我們腦袋的內建系統, 影響著我們如何看待這個世界。

它的形成最主要是來自我們早年成長過程所接觸到的人事物。

當我們被顏色、聲音、氣味、味道,感覺觸發時,

我們在當下的情境所做出的反應,

就彷彿那是我們第一次所經歷到的感受一樣。

這或許可以解釋妳對上台報告,

會產生如此複雜情緒反應的原因。

想要擺脫潛意識,其實就像擺脫自己的影子ㄧ樣難。

而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轉身面對它」。

我們可以借助心理醫師來幫助我們,

讓我們更認清自己以及該努力的方向,

但要好起來 — 真正的好起來 —

我們靠的唯有自己!!

 

所以唯唯,接受我們的恐懼、害怕、擔心就是在那裡,

那就是一個再真實不過的事實 。 

我們要撐得住,忍受的住,一步步經歷那些感受,

學會與它和平相處,因著它讓自己變得更好。

不要允許自己被恐懼害怕的情緒綁架了自己。

當情緒低落的時候、想哭的時候、

當沮喪難過恐懼的時候,

鼓勵妳來電1995 生命線,

讓我們線上的輔導員陪伴妳戰勝負面情緒的當下。

試試看好嗎?唯唯。

回覆時間 2019-04-29 01: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