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心理諮詢 首頁 > 線上心理諮詢
 
留言者
張芷萱
日期
2020/04/12
留言內容
最近恐慌常常發作,都是在睡眠期間,讓我變得越來越害怕入眠,原本安眠藥減少到吃一顆,但最近又開始加重,心理也越來越鬱悶,常常變得很焦慮很煩,覺得已經乖乖吃藥一年多了,為什麼還不好,心情越來越負面,莫名其妙的就會一直想哭..我只想跟正常一樣過生活...為什麼會生這種病讓我很痛苦...怎麼樣調適心態..還是會一下子就打回原型..不知道自己應該怎麼辦才好...
版主回覆

親愛的芷萱: 

妳好!恐慌、焦慮、憂鬱、躁鬱,這些耳熟能詳的文明病,在這資訊爆炸的時代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頻繁,在這世界上有許多人跟我們承受一樣的痛苦,仍在努力的與之抗衡,許多人成功的尋找到與其和平共處的方法,芷萱其實妳並不是獨自一個人在戰鬥,妳並不孤單。恐慌症,不僅要承受發病時常人難以想像的痛苦,像是窒息、心臟快炸裂的跳動、冒冷汗……等等,連睡眠都變得提心吊膽,害怕睡眠期間再次發作。很心疼芷萱需要承受這麼煎熬的折磨,同時也很佩服芷萱,能一直努力不懈的堅持下來,乖乖吃藥,妳真的很棒,也很勇敢,願意來信來求助,做到了很多連大人都不一定能做到的事。

當我們做一件事情,若遲遲沒有成效或是沒有達到我們預期的效果會覺得挫折、沮喪都是正常的,有時難免開始懷疑成效,但千萬不要因為懷疑而停止繼續服藥。而且研究報導季節的轉換,尤其是在春天,由於天氣變化過大,會讓很多生理與心理的病症復發或加劇。例如,很多高血壓患者,天天按時量血壓、服降血壓藥,最近卻是頻頻血壓升高且身體不適。或許妳的恐慌近來常常發作,也和季節轉換有很大的關係。不知道芷萱有沒有跟妳的醫師或是父母反應妳現在的狀況,請不要害怕跟別人求助,妳的求助並不會造成別人的麻煩,反而能讓妳周遭的人了解妳的狀況,可以在妳需要時給予及時的支持與幫助,在症狀發生時能有效的協助減緩我們的痛苦。最重要的是跟醫師做討論,讓他瞭解目前自己身心的狀況,醫師會依照妳的狀況,去調整藥劑的用量或是協助妳能更有信心的面對發病的狀態,對症下藥;再搭配自身的努力並配合醫囑,適當的睡眠、飲食、運動、紓壓,或許能將復發機率控制下來。你可以試著長期記錄症狀發生的時間與生活上可能影響的人事物,了解可能的觸發因子,可以在以後防患於未然,以減少身心的不適。

這邊跟妳分享一個網站,站主是一個曾經重度自律神經失調的病人,從「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只能窩在臥室床上度秒如年」的地獄裡爬出來,重新找回人生色彩,並將自己康復的經驗分享出來,希望能幫助到更多病友,也希望能幫助到妳https://fangcat.com/how-long-will-panic-disorder-treatment-would-be-better-daily-how-to-care/ 這是個私人網站,僅提供妳站主諮詢專業醫師的資訊做參考,妳也可以上網尋找相關資料,對於病症需要「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

親愛的芷萱,祝福妳早日康復,不再為恐慌症所折磨!也歡迎妳再度來信,或是寫信至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http://dph.tycg.gov.tw/mental/,點選諮詢問答集,由專業人員回覆!也可以直接來電1995,線上的輔導員能即時的陪伴妳並和妳一起面對妳的問題喔!

回覆時間 2020-04-27 14:53:10
留言者
瑜芊芊
日期
2020/04/20
留言內容
心裡很疑惑,到底是我和和我類似的人有病,還是另一些人不對?曾經非常憎恨自己喜歡對方,對方卻不喜歡自己的人,為此感到非常痛苦憤怒,但後來慢慢理解有些事情只是當時的自己和對方並不適合,最後發現其實自己的觀念也許沒什麼錯,錯的是想佔人便宜和設計別人的人,沒有這個意思的話就閃遠點就好
版主回覆

芊芊:

感謝你的來信。相信你在總是認真面對人際關係、願意付出、也願意嘗試調整自己,但可惜的是,我們不一定每次都能遇到像你一樣善良的對象。讀著你的信件,我們仿佛又經歷了那些複雜矛盾的感覺,那些喜歡、痛苦、憤怒的感覺糾結在一起,讓人困惑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這又是誰的問題。雖然不清楚你具體遇到的狀況,但就像你說的,人與人的互動跟彼此當下的狀態、甚至外在環境的條件都有所關聯,不像考試一樣有標準答案,實在很難說誰對誰錯。若是價值觀不同,道不同不相為謀也是一種保護自己的方式。

情感關係是我們以新的角度認識自己的機會,也是自我成長途徑之一,很高興你願意和我們分享你的思考與體會。若你願意,歡迎與我們聊聊事情的經過,可以回信也可以電話直接撥打1995,一同走一段路。

回覆時間 2020-04-27 13:53:55
留言者
日期
2020/04/21
留言內容
最近不知道為什麼,總感覺沒有辦法在像之前思考,就是跟朋友的互動,雖然我跟朋友沒有發生什麼事,但總覺得很常不知道要跟朋友講什麼,沒有辦法像之前跟朋友一起打打鬧鬧,互相嗆來嗆去。最近也覺得自己真的很沒有用,沒有專長、興趣,也長得不漂亮,生活沒有目標,真的不知道自己活在這世上到底要幹嘛。我真的覺得很痛苦,一直這樣渾渾噩噩的,之前去找工作也都沒有應徵上,最近要實習了,打履歷的時候我才發現我活了這麼久,完全沒有什麼可以拿得出手的,自己想要什麼也不知道。唉...
版主回覆

你好

謝謝你在感到人生茫然無助的時候,想到寫信與我們分享,讓我們能與你一起面對,一起解決這低落的心情。 人生的路途起起伏伏,伴隨之我們的情緒也會跟著波動,在信件中了解到你與朋友的相處,原本應該是輕鬆愉快的,卻在這一陣子因為自己的情緒的低落,而無法再像以往一樣的輕鬆愉快相處,這樣的變化也讓人感到迷惘與消沉。

首先我們要先找到讓心情的低落的原因,首先我們先從心理方面來找尋,最近生活上是否有什麼新的變化,在無形中為心中帶來壓力,比如說你信件中所提到的求職狀況、抑或其他朋友的關係變化….等等;在生理方面來找尋的話,在身體激素分泌不正常時也會同步影響到情緒,例如 經前不悅症狀、身體疾病、憂鬱症症狀,如果是這類的部分就需要專業的就診,利用一些藥物來改善。所以我們要先好好觀察與思考,究竟是哪些原因直接或間接造成心情沮喪與憂鬱的原因,如此才能對症下藥,把不好的情緒一步步的掃除。

同時也建議你,若在平時情緒繼續低沉沮喪時,也可以隨時撥打1995生命線,與志工們抒發自己的感受或討論如何改善。歡迎你的隨時來信,跟我們分享您的最新狀況,我們可以一起討論如何可以更好。

祝圓滿愉快

回覆時間 2020-04-27 13:51:29
留言者
芸昀
日期
2020/04/23
留言內容
跟新認識很親近的朋友解釋自己的狀況,但他不太能理解一直用他自己的經驗去解讀事情,氣得想殺了他,而且非常悲痛恐懼焦慮,而且很壓抑,是不是不往來比較好?
版主回覆

親愛的芸昀,你好:

當你遇到困境,想找人談談並發洩負面情緒時,你找到一位自認為能承接住你情緒的知心朋友,並掏心掏肺的將你的事情袒露給他知道,希望他能幫你解憂,但事與願違,這位你信任的朋友,非但對你沒有任何的幫助與同理,反而把你推入更深的幽谷,原本困擾你的事情沒解決,還平白無故添加一樁,我想這種失望、憤怒、無力及孤單感,真的會讓自己懷疑需要再委屈自己留在這段關係裡面嗎?

經過這次事件,讓你看清這段關係並非你想的那樣完美,所以心中忐忑不安,並且有興起是否需要繼續交往下去的念頭?我想這個答案只有你自己最清楚,外人是無法幫你做決定的,我們能做的就是了給你一些想法,希望能夠幫你釐清相關的問題。

你的來信讓我想到一句話:「一個人的苦,需要懂的人聽 」,我不知道現在你身邊是否有這樣的人存在,但我希望,你能試著去找一個這樣的人。在尋找中,你可能會遇到一些無法理解你的人,但這個過程就是一種學習,你需要把你的感覺和另外一個人分享,並且協助你看見自己一些困擾的問題,但要找到這樣的人並不容易,可遇不可求,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芸昀,有件事我想請你靜下心自我覺察並練習看看,當你的情緒被觸動的時候,請重新把焦點放在自己身上,而不是觸動了你情緒的那個人身上,這就是累積內在力量的開始。推薦你看https://youtu.be/Uqm58EfQ2P8鄧一個人的咖啡,希望能給你不一樣的思考邏輯。當承接你情緒那個人未出現時,我們應該學習如何讓自己內心更強壯,介紹你一本書《身體知道答案》,希望對你有幫助。假如你情緒依然感到低落、痛苦、無助,可以寫信至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http://dph.tycg.gov.tw/mental/點選「諮詢問答集」,會由專人回信給您,也歡迎隨時直接來電生命線1995,線上的協談員會陪伴你一起面對及討論你的困境,最後願我們都能不斷的成長成為更好的自己。

 

回覆時間 2020-04-27 13:48:02
留言者
葉夢潔
日期
2020/04/21
留言內容
我自己是家中老大,也是個姐姐,目前30歲,待業兩三年,爸爸在我國小一年級的時候過世,我和我弟學生時期都有辦低收入戶,然後也經歷了我爸爸的兄弟還有阿公過世,永和搬了很多家,目前這個新家房租18000,我媽做電子業,她51歲,收入35000-38000,我弟26歲,在做bb寬頻,收入不到兩萬,他在家超少做家事,幾乎都是我和我媽做比較多,還有也很常叫家人幫他買東西吃,而且他有時候很晚下班,還會和家人抱怨客戶怎麼樣,身體太操太累,然後我弟希望我下次用瓦斯煮飯菜給家人吃,我自己目前在想到底是要找兼職還是去用網路賺錢的方式賺錢,當然還是希望找到全職工作的話,就去做,那要不然就是去申請補助金看看。
版主回覆

夢潔你好

    從你的來信中,知道你是在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在家中排行老大,媽媽要上班,你在家中協助媽媽承擔很多的家務和照顧弟弟的責任,感受到你是個貼心的好女兒、好姐姐。

    信中談到你在家從事家務工作,現在想要找工作,期待可以找到全職或兼職或透過網路賺錢的工作,想要改變自己的生活,突破目前生活的困境;另曾提經歷多位家人與親戚過世及承擔家人負向情緒。 

您願意主動來信尋求協助,已踏出第一步,對您的此舉,表示肯定。當我們面對困擾時總會轉不出來,陷入迷霧中而無法自拔,這時若有人拉我們一把,引導或分析問題,透過討論過程中,可能有機會能解出答案。讓我們一起來想想,下面幾個問題:

  1. 當您遇到困擾,您都會如何處理?有誰可以協助您?
  2. 思考昔日離職原因?與他人互動情形及對您或家人造成影響?您或家人如何看待此狀態?
  3. 您都如何度過家人與親戚過世事件,它對您的影響是什麼?

提供就業管道供您參考:

  1. 區公所就業服務台:提供求職者多元化職缺、徵才活動訊息。
  2. 勞動局就業服務處:提供求職者多元化職缺、徵才活動訊息。
  3.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台灣就業通:提供求職者多元化職缺、就業新聞、徵才活動、職訓課程訊息。    

收到您的來信,看到您所敍述的內容,對您是既心疼又擔憂,心疼您獨自面對種種壓力,默默承受;同時又擔憂您是否會因情緒、壓力,易沒自信、煩躁、動怒,而進一步影響了睡眠等相關狀況?如果已影響到生活作息,是否曾有想過或尋求專業人員的協助,如:醫師或心理諮商師等,讓自己能有足夠的能量去面對未來的一切。如果您仍覺得壓力很大、心理很不舒服,也想找人聊聊、討論,也歡迎您能撥打生命線電話1995來協談或是寫信至桃園市社區心理衞生中心http://dph.tycg.gov.tw/mental/ 點選諮商問答集,由專業人員回覆。

祝福您…平安、喜悅

回覆時間 2020-04-27 13:3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