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心理諮詢 首頁 > 線上心理諮詢
 
留言者
菲菲
日期
2020/05/01
留言內容
目前就讀大學中,我和男友分手半年了,我以為我好了,但其實這個創傷一直在我心底,沒有真正的釋懷,每當突然想起某一段不好的回憶,我整個崩潰無法做事,好幾天的自己都無法有正常的行為模式,甚至想去死,必須再過一段時間才能有正常的軌道,這樣不穩定的情緒持續了好長一段時間。 我想要的是回歸正常的自己,身邊的人只會和我說加油,但還是無法有正常時候的自己,影響了工作問題 本身也很愛看書等,但情緒來時說真的好難處理 本身大學讀很鄉下的地方,必須到遠程才能看心理師,而自己在學校諮商室幫忙做一些美術,不方便與同事晤談。 希望能夠得到一些幫助
版主回覆

親愛的菲菲:

   謝謝妳,願意將最近於生活中的發現告訴我。當在發現自己面對過往的一段感情尚未完全告別,甚至是想起了不好的回憶時,自己的情緒是潰堤的、不穩定的,並且對於日常生活造成了影響。當面對一段關係的結束,需要告別過往累積了一段的美好,以及曾經的受傷,的確會感受到不舒服,這是能夠理解的。我想肯定的是,菲菲在信件中說到了「必須再過一段時間才能有正常的軌道」,這句話,菲菲程度地表達出「此刻是能夠知道自己的狀態和需求的」;而菲菲除了有周遭旁人的「加油」聲之外,自己的內心深處是希望「能有方法協助自己的情緒穩定下來;除了看書之外,也希望能有其他的方法,有效地、好好地協助自己面對近期紊亂起伏的心情」。

想要和菲菲分享的是,平靜、快樂以及痛楚,這些感覺在生命之中是會持續地因著不同生活事件互相交織著;面對愛情,擁有、維持,以及失去,這些狀態在生命之中亦是持續地因著自己的決定不斷流動著。而每一次的決定,有得有失、有好有壞、感受好與不好...等等。雖然不知道菲菲與男友分手的原因,但是在當時會有這樣的決定,應該彼此都有覺得不合適的地方吧!我相信,菲菲在心中也有著關愛自己、尊重自己的成分而為之的;即便,後續回想這段過往有著不好的回憶並且影響了目前的生活,甚至有自我傷害的念頭,仍看到菲菲期待自己能回歸到正常的生活軌跡。其實愛情的雙方沒有對錯,只有彼此是否適合,所以逝去的愛情,或許就是在告訴我們「可能的不合適」以及「彼此無法再對對方釋出愛、尊重與信任了」。我們現在要做的不就是把不合適的愛收回,轉身回來愛自己嗎!你寫了這封信訴說近況,以及期待能找到幫助自己的方式,就是菲菲的關愛和尊重自己,如果能試著認識新的朋友或參與不同領域新的活動,這也是妳面對人生困境的積極動力,相信一定會有不同的視野與收穫。

菲菲在信中提及自己在學校諮商室進行一些服務工作,而認知到自己可能不方便與該處室老師談話。然而我想說的是「菲菲的需要是真實存在的」,所以也許仍可以試著將這份需求(想要回歸正常的自己)向身為專業人員的諮商室老師討論「有無適切的方法能夠協助自己度過這段動盪的情緒?」(當然你有著「不方便與諮商室老師討論」的這份考量,也是可以和他們討論你的想法)。而在此,我想,也許可以和你分享的是一句老生常談的話「時間是最好的良藥」;這句話乍看可能感受到無奈,似乎僅能被動地順著時間的流動;然則在這段邁往未來的道路上,菲菲仍是可依著關愛和尊重自己,找些信任的人陪伴著自己。

另外,在此也提供給你兩支電話專線;其一是「張老師專線1980」,提供妳在學校以外的場域,能夠有個可以多說一些自己近況的管道;其二是「生命線專線1995」,協助你若是感到心情低落無法自處的時刻,即時有人陪伴。期待菲菲能持續來信,也可以和我們說說你後續被陪伴的感覺和心得(如:學校諮商室或張老師專線、生命線專線);另外也可以寫信至「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http://dph.tycg.gov.tw/mental/,點選『諮詢問答集』」將會由專業人員回覆。祝福你,順心!

回覆時間 2020-05-11 09:01:49
留言者
失業的人
日期
2020/05/02
留言內容
為什麼家人只會數落我? 為什麼沒有成就就是我不夠努力? 偏偏家裡手足成就很高更加深他們認為我沒這種成就就是不努力,然後還是要拿錢回去給他們,我沒辦法負擔,也只會說他在我這年紀也是這樣養家的,家完全不是支柱,而是絆腳石,家不是我的根,還被寄生,要怎麼談成長? 然後陷入只能追著錢跑連充實自己的時間都沒有的惡性循懷。
版主回覆

失業的人,

這樣稱呼你、感覺好奇怪,也就是說目前你在待業中是嗎?而你說的家裡的手足之間,他們都有非常好的成就,因此長輩對你的看待會不同,也必須拿錢回去給家人、看來家庭對你來講確實是造成很大的困擾,及壓力,而這個事情應該也不是短時間造成的,在家裡的成員中有沒有誰跟你比較談得來?可以將你的想法與其他的兄弟姐妹談談 你目前遇到的處境、也讓他們了解你的苦衷。

如果因為工作上的問題你遇到了瓶頸,我認為「天生我材必有用」在這裡我們看到 非常難能可貴的你,在繁忙的工作之餘除了賺錢之外,你也想要多充實自己,這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是的要先充實自己才能夠茁壯成長、也能讓自己經濟穩定、進而協助家庭,而每個人發展的方向不同,當然不能以目前的狀況來訂你的成功與否,你也不要太難過心急。朝著自己想要的目標努力,有一天你也可以做得很好,但必須讓家人知道,目前雖然沒有他們的成就,不表示未來也是如此,可以思索自己的目標,想要的是什麼 或者學得一技之長,重要是自己的興趣才能長久,往下扎根,別小看自己,一定要多跟家人溝通,讓他們知道你有自己的想法以及規劃。

你説家不是你的根?是被寄生,及絆腳石,聽來格外的沈重,試想著自己平常是不是跟家人互動缺乏,情感不容易表達,很多的想法,假設沒有說出來,家裡的人無法了解你的狀況,這個芥蒂會越來越深,你會覺得家人沒有給你溫暖、不認同你,而他們也沒有辦法了解到你心中的苦。這一道牆就會越築越高,不妨試試轉個念頭,嘗試跟家人相處的模式調整看看,可能有意想不到的驚喜也說不定。

以上的建議可以讓你參考,希望對你有所幫助,若還有其他的想法或者也可以直接撥打1995生命線我們會有專業的輔導人員陪你一起解決你的困境,或再來信,祝福你一切順心如意

 

回覆時間 2020-05-11 08:44:56
留言者
吉兒
日期
2020/05/04
留言內容
您好,最近很痛苦,晚上會睡不著,睡醒了卻又不想起來,每天都有一個想法就是希望自己不要再醒來,好想消失、好想死。一直以來都有很令我痛苦的家庭問題,時好時壞,這些問題會出現在我最需要幫助時,卻落井下石般出現。 目前大約已經待業三個月,這三個月的後期我每天都很痛苦,很希望可以趕快找到工作,但是現在找到工作卻又不簡單。家中的母親常常在別人家的小孩說要讀設計科系時說「不要吧,讀這個。」聽在我耳裡其實很想哭,好像我念了設計多不好,且從小到大任何時候她給的都是負面回饋,少之又少的稱讚,讓我感覺自己很沒用,其他親戚還說過「妳念那科有什麼用?」,雖然是無心的話,卻重重的打在我心上,好像任何事情的成功都必須與金錢牽扯上,沒有賺到錢、沒有理想的工作,就是很失敗,我才對24歲,事業還有那麼多時間可以好好培養跟成長,短期之間到底能看到什麼樣的成功與失敗?而且還要遭受到親戚之間的議論,光想到就頭皮發麻。 最近她開始莫名其妙對我冷暴力,已經夠鬱悶了,卻要遭受這種對待。舉凡我跟她說話卻完全不搭理、用餐時間直接忽略我、把我的衣服擺著等等(其他人的衣服都摺好放進衣櫃),讓人感覺就是故意針對。好像我賺錢才能討得她的歡心,我的出生難道就是為了賺錢討人開心嗎? 會讓人這麼不舒服的原因就是她不平等的待遇,家中還有兩位哥哥,她從來不會主動叫他們幫忙做家事像是洗襪子、換燈泡(還曾經為了幫忙換燈泡從很高的地方摔下來)、搬東西、洗碗之類的,明明這種事情就應該全家的人一起分攤,我主動幫忙分攤洗碗的工作卻還要被雞蛋裡挑骨頭說“每次都沒洗乾淨”,聽了心裡就很不開心。她常常口不擇言,總是把妳往死裡打,曾經我和她說「可以專心聽我說嗎?」她居然回應我「我憑什麼要專心聽妳說話?」讓人心寒透頂。 曾經我和我哥爭吵過,她完全沒有要站出來說些什麼,後來跟她爭執到這個事,居然對我說「不要跟妳表姊一樣都把自己當成悲情主角」,也因此我跟她冷戰了三個月。有太多太多從小到大講不完的事情了,長越大越懂事就越痛苦,一直好想找人說這些,但我卻沒有這樣的朋友可以訴說,真的好心酸也好痛苦。
版主回覆

親愛的吉兒妳好:

來信提到每當遇到困境需要家人的支持和討論時,往往這種期待都落空,相信不被理解、被忽視、不對等的感覺一定很難受,這段日子辛苦妳了。

當我們騎腳踏車的時候,不太會意識到在後面推著我們前進的風,但卻對迎面而來的逆風非常敏感。我們或許會感覺「生錯了時代」、「出生在錯的家庭」,但我們也可以思考,當生活在不被支持、不對等的家庭中,我們應該可以做甚麼?我們覺得吉兒有很棒的自我覺察,覺察家庭對自己的影響、覺察自己與家人溝通的方式、覺察家人彼此間的關係、覺察自己是否需要在這個家庭裡產生一些改變。

吉兒,被誤解、沒有被對等的對待真的讓人難以忍受,讓人挫折、讓人萬般委屈,但讓我們一起想想,當我們不喜歡別人對待我們的方式時,我們可以做些什麼,讓他們的態度符合我們的期待呢?當我們做了些努力他們會看到,會認同嗎?如果還是無法讓他們改觀時自己該如何自處呢?讓別人改觀容易嗎?還是我們改變看事情的角度會容易些呢?當媽媽出現冷暴力或言語傷害時,想想媽媽在這些情緒背後,是否有其他的用意呢?有沒有可能她擔心我們未知的未來,和心疼我們找工作的辛苦和困難呢?就如同當年採取和媽媽冷戰是因為受到委屈不被理解的心情是一樣的呢?

當年幼時,很多事情可能無法清楚表達內心的感受,長大的我們多了很多的選擇可以讓媽媽清楚我們內心真正的感覺;找個適合的時間或換個溝通的方式(如同妳用書信的方式讓我們知道妳的痛苦一樣),或許短期內無法看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但我們相信事情只要有小小的改變,情況卻可能有大大的不同喔。

吉兒,解鈴還須繫鈴人,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改變也非一蹴可及,給彼此多點時間多點了解的機會,相信很多事情會改變的;當然妳也不會是一個人獨自面對問題喔,如果需要有人陪妳說說話,期待妳隨時撥打1995生命線,讓我們和妳一起度過這段難熬的日子。

回覆時間 2020-05-11 08:40:09
留言者
雪兒
日期
2020/05/02
留言內容
您好,我是想幫50歲媽媽詢問,因為他從前年底開始接連遇到很多事,像是她在職的30年公司關閉,失業了。接著外公意外去世,接著媽媽的身體出問題待去年初開刀才好轉。開完刀後就都一直待在家養身體但是還是都吃外食。他有嚴重潔癖,我因為在台北工作只能假日回桃園陪他(有爸爸一起住但爸爸平常白天也在上班)。媽媽近幾個月開始常常自己在家哭,說想到外公很難過,也很難過沒人陪他很孤單。我有跟他說要找些興趣做像是出去走走或是去上課,他都跟我說好我會去,但都還是不出門。我真的好擔心我也不知道該怎麼幫助他。爸爸是個不太會安慰人的個性,且蠻遷就於媽媽的潔癖,媽媽常常會因為潔癖晚睡晚起,整個作息不是很正常。我想問我該怎麼幫他?謝謝
版主回覆

Dear 雪兒:

  

你好! 讀著你的來信,看到母親所經歷的身心衝擊,可以想像你母親的失落與悲傷,而貼心陪伴母親的你眼見她的陷落,既擔心又焦急,想必也是不好受的。

 

你來信提到母親短期內經歷一連串從失業、喪親到開刀的失落事件,這接連的衝擊對母親來說一定很難熬,也必定會經過一段失落悲傷的心理歷程。從心理學來看,人們遭逢失落後會經歷雙軌歷程模式」:情感主導的失落導向VS.認知主導的復原導向(參考網址: http://web.pu.edu.tw/~pu10270/26/A02.html)。

情感主導的失落導向:人們會經歷悲傷帶來的苦痛、宣洩悲傷情緒、在情緒上放不下失落的人事物;認知主導的復原導向:則是轉移注意力、嘗試新事物、新人際或改變新生活。這兩個歷程來來回回如鐘擺,而有時也會有在兩極間發生停滯的情形。

 

母親在短期內接連經歷一連串的失落經驗,她可能還沒能完整經歷第一個悲傷失落的歷程就再度經歷下一個悲傷失落,這讓她之前的悲傷情緒被延宕與累積,甚至必須先轉移悲傷的注意力去優先以理智迎戰接連的衝擊,也就是媽媽的悲傷與失落一直沒有被完整的宣洩與照顧。終究,未完成雙軌歷程模式」還是會來來回回無數次才能完整走完失落復原歷程。這也是為什麼你建議媽媽出去走走或是上上課可能使不上力。

 

來信提到母親最近幾個月常常哭泣、想到外公、覺得孤單沒有人陪伴(爸爸要上班且不擅於安慰人),可見得你的母親正在經歷情感主導的失落導向,因此好好的陪伴、允許媽媽表達悲傷是很重要的。因為自己在台北工作,週末回家陪伴媽媽,可以感覺到你想陪伴媽媽走過情感的暗夜,卻又覺得力不從心;其實你做得很好,因為此時家人的「陪伴」對媽媽是最重要的,試著傾聽她訴說悲傷或是邀她一起出去走走,都可以讓她心情不會一直處在低落的情境中。或許你可以把生命線介紹給媽媽,並鼓勵她來信或是撥打電話到生命線1995,讓專業的資源進入你母親的生命,輔導員可以陪伴她,並透過對話協助她度過這段難熬的日子。

最後,想跟你說,陪伴母親度過生命的低潮,這真得很不簡單,你辛苦了!希望你也好好照顧自己。若你還有其他的想要討論的事,歡迎你再來信,或者也可以寫信至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http://dph.tycg.gov.tw/mental/ 點選「諮詢問答集」,會由專人回信!也歡迎你致電生命線1995,我們願意陪伴你做你堅強的後盾、提供你即時的回覆(很多細節無法在寫信與回信的過程中即時處理)。祝福你!

回覆時間 2020-05-08 17:46:09
留言者
小花
日期
2020/05/04
留言內容
朋友不能夠理解,為什麼我覺得某些事情對我而言很重要,他總是從個人如何在極端逆境下「變強」的角度切入思考問題,但常常會忽略社會體制面不公的問題,我認為他的想法有時後很有效、很有彈性、很棒,但我不能夠接受他一些被成長環境影響的錯誤觀念,有時會試著溝通但總感覺很累⋯⋯他也不能夠理解為什麼我要去關注些乍看之下和我沒有直接關係的議題,他不明白,在做這些事的時候,我有時會感覺被周圍人理解,從出生以來我從沒有感覺這麼健康過,我認為某些事情理當是怎樣的,也許這個世界從來就沒有完全是這樣過,但就像宗教團體總是能夠在極端惡劣的社會現況中製造他們的理想,人因信念而追求更好的社會和世界其實也是維持社會秩序運轉的動力不是嗎? 我覺得他在某些方面是很可憐的,我不喜歡不想要過他的生活方式,因為他的思想和做法導致這些結果,我希望自己可以不要用他那種方式提心吊膽的過日子,雖然我知道他有能力爭取到這樣的生活已不易,但我仍覺得我不想要像他一樣⋯⋯
版主回覆

小花您好:

看著妳的來信,也深刻感受著對於朋友無法明白妳的想法,讓妳覺得委曲、難過,不被了解感到有些失落。同時也很困惑自己在意的事,周圍的人們都能明白,為何偏偏朋友卻無法認同。由此可看出妳應是一位重視朋友、重視情誼的人,才會如此在意朋友的看想;才會在意明明有些事對妳很重要,而朋友無法與妳抱持著相同的觀念,以致讓妳如此難過與受傷。

在信中妳提到和朋友的觀念不太一樣,因此我們猜想朋友與妳的成長環境應是不太相同。妳知道嗎?!就算是親如兄弟姐妹,相同的爸媽、一樣的教育模式、在同一個家庭環境下長大,彼此的想法、觀念都可能不盡相同了;更何況是從小在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環境、不同的背景中長大的兩人呢?!因此,在這樣的狀況下,觀念不同、想法相異、做法不一樣,其實是很常見的。

由信中,發現妳是一位很溫暖、關心朋友的人,也因此妳才會如此擔憂、心疼朋友的狀況。同時發現妳是位細心又有觀察力的女孩,才會發覺到朋友幾乎盡了全力去爭取的生活方式;當妳默默地看在眼裡時,也察覺到自己並不想要用像朋友的生活模式去過日子。

有句話說的好"要能好好愛自己,才有能力去愛別人"在此,我們想對妳說:要能好好照顧自己,才有能力去照顧朋友。雖然我們心疼著妳對朋友的心疼,但~同時我們也心疼著妳不知是否有好好地照顧好自己、不知是否有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不知是否有開心的過著日子?!在此,有個小小提醒,既然妳已經明白自己不想要的生活方式,那妳是否有想過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是什麼呢?!現在是否已經過著專屬於自己所創造的生活呢?!

相信妳是位有能力的人,所以才能用不同的角度去看事情、去面對問題。相信妳朋友能和妳成為朋友應是一件幸運的事,因為妳會關懷、在意、心疼朋友。只是與朋友間的互動、溝通…要到有共識並不是件容易的事,否則妳也不會如此困擾,這可能仍需要事件的磨練、時間的成長、需要過程去調整,才能讓彼此有較相近的觀念、想法、作為,同時也需要有更多的包容與理解,才能溝通無礙、才能互動良好及了解,進而彼此珍惜。

若有任何需要,歡迎妳再來信或是來電1995協談,也可洽詢心理衛生中心唷!在此也祝褔妳能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能過自己想過的生活的勇敢女孩~加油喔!

回覆時間 2020-05-08 17:3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