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淑芬好:
看完了這封信的內容,我猜想你可能感到「擔心」,因為關於金錢的使用(含消耗速度),這部分想像可能沒有如爺爺所預期,所以當他知道後似乎可能預測將遭受指責;另外,我猜想你可能也感到「害怕」,因為不知道如果爺爺知道後,是否會有嚴重的人際衝突發生,甚至危及人身安全。
由於淑芬是透過信件的方式告訴我這件事,而無法如電話對話般一來一往的瞭解和討論──像是我個人會好奇並想要瞭解「錢是如何花用的?」。因著信中的資訊有限,我試著猜想假設「一年多前」大概是18個月,而100萬除以18大約為5.5萬,換句話說每個月平均提領5.5萬元。而又假設金錢是做為你和爺爺奶奶三個人共一個月份的生活花費,這樣會是合理的使用方式嗎?(其實是也挺見仁見智的,你可以試著問看看幾個身邊可以信任的親朋好友,他們的想法是如何呢?另外,上述只是我的假設試算,也邀請你可以就這段時間的金錢使用,寫在紙上進行檢視)
至於要如何告知爺爺一事,我想你的需要可能是「安全」。如果爺爺因為聽聞此事而會感到困惑和生氣,甚至可能衍伸肢體衝突以至於危及人身安全──如果有這份疑慮,也許淑芬可以請能夠「維護安全的第三人」在場進行調解,像是可以想想哪一位親朋好友陪著你,可以緩和現場氣氛?當然,如果涉及到毆打甚至可能傷及生命,那麼直接報警請警察協助現場調解也是一種維護安全的作法。
由於談到金錢一事,它是有明確的數字,所以「明確地」說明用途,以至於讓其他人「知道和理解用途」會是重要的。雖然當你看完了這封信後,不知道你將會主動向爺爺說明,又或者是等待爺爺發現──但是我也在想,未來有沒有可能讓奶奶自行領錢?又或者讓爺爺自行管錢呢?
畢竟,錢並不屬於自己,而領錢又涉及到每次要領多少/每次是否有經過奶奶爺爺知悉同意/每次是使用這筆金錢的合理性...等等──光是領錢就可能可以思考這些事情,那麼是否以後不要代為領錢,讓自己減少相關的負擔和可能的誤解也是一種選項?邀請淑芬可以試著思考這些事,並且邀請淑芬可以撥打電話「1995生命線」或「1980張老師專線」與受過訓練的線上輔導人員,進行更細緻的討論,以協助你度過這次事件。後續若有其他需要,可以持續來信至生命線協會。祝福淑芬,平安、順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