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心理諮詢 首頁 > 線上心理諮詢
 
留言者
日期
2020/06/24
留言內容
最近每次自己獨處的時候,都會突然覺得很難過,覺得很想哭,但我不知道自己到底在難過什麼。前幾天學校已經考完期末考,我以為沒有學業壓力自然狀況會好起來,可是考完後我卻依然會這樣突然覺得好難過,覺得自己沒有價值,而且一直想到有關死亡的事情。我以前從來沒這樣過,我一直覺得我的家庭很幸福,我覺得在學校和同學相處得還不錯,但最近不知道為什麼,我會突然好怕這些我熟悉的東西會突然從我身邊離去。我不知道為什麼最近有這種想法,我覺得自己突然變得像小孩子一樣。
版主回覆

親愛的巧

    你好!你在來信中描述了自己最近的一些狀況,可以感受得出你對自己的身心狀態有些不解。以前未曾有的莫名的悲傷與難過,甚至難過到令自己出現一些身理的反應─想哭。你對自己的身心狀況有著相當的敏感度,也有很深的覺察能力,知道自己需要幫助,並且有具體的行動,這是你非常值得肯定的部份。

  情緒是一種非常複雜的心理狀態,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許多時刻我們可能都有著不同的情緒。遭遇不順的事件或有重大失落時,我們會有負面情緒,遇到高興的事,我們會有正面情緒。在我們感覺生活不順壓力很大的時候,往往會感到沮喪,若太過頻繁,甚至會陷入一種無法擺脫的負面情緒之中,壓得自己喘不過氣來,有時自己甚至也無法覺察。這種憂鬱情緒,一旦壓力消失,情緒漸漸就能恢復平靜狀態。而憂鬱症,即使在事件過後很久,仍然無法脫離負面情緒與思維,原本喜歡的事物會失去興趣,而且持續很長一段時間,甚至會出現生理變化及心理障礙,會對個人生活造成重大的干擾及傷害。在你來信中的描述,你原本以為你的難過與想哭是跟期末考的壓力有關,但考試結束了,你的難過與鬱悶並沒有消失,仍沉浸在悲傷之中。你可能需要更專業的心理諮商與醫療協助,如果你願意,你可以先到學校的輔導室進行心理諮商,也可以考慮上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網站https://dph.tycg.gov.tw/mental/去諮詢面談預約,一位市民每年有四次免費心理諮詢。也可以自費做心理諮商,在心理諮商的過程中,諮商心理師會運用一些方法,引導你慢慢釐清這些情緒、感受的問題可能的來源,找到可能問題的源頭後,諮商心理師會引導你去面對問題,思考解決的方向。進行一段時間的諮商後,若狀況仍沒有改善,可與諮商師討論是否需要就診身心科。由身心科專業的醫生對你的情況做更專業的評估與診斷。在這個過程中,若你的情緒又負面了起來,身邊一時找不到人可以傾訴與陪伴時,你可以來電1995生命線協談專線,線上的協談人員都受過專業的訓練,可以即時的提供耐心的傾聽與陪伴。

  人活在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還是要回來面對自己的內心。從小我們被教導要堅強,要勇敢承擔,內心雖然害怕,但外表仍要表現出堅強,用勇敢來武裝自己。看起來很強,其實內心膽怯致極。有時甚至和外界一起聯手起來,自我欺騙,無視自己內心的恐懼,而不自知。外在看起來,一切完美如常。但內心的情感呢?內心的脆弱、孤單、無助,是不是也需要被溫柔對待,需要被安撫。當我們敏感又脆弱的時候,就是我們自我面對的時刻。回頭自問是否高估了自己的承擔力?自己是否失去了平衡?若承擔不起時,我是否會自責?我是否會害怕丟臉,所以,總是硬撐著?覺得累是很正常的,堅強太久本來就會累啊!時常的面對自我的內心,觀照自己的內心,更貼近真實的自我,擁抱自己內心的脆弱、孤單、無助,心疼自己後,才能擁有發自內心勇敢的力量。

我們的心理就像我們的身體一樣,偶爾也會有一些病痛,像是發燒或發炎之類的。身體的病痛,通常最具體的表現就是"疼痛"。而心理的病痛,最具體的表現就是無法控制的負面情緒,無限的擴大與蔓延。當我們察覺到自己身心有狀況時,坦然的面對,並且積極的處理,就是最好對待自己的方式。未來若還是有這方面的問題都很歡迎你再次來信與我們討論,也很期待收到你漸入佳境的消息。祝福你

回覆時間 2020-06-30 17:13:16
留言者
小愛
日期
2020/06/24
留言內容
最近身邊有一位朋友突然很抑鬱,開始不願意出門,工作也都先停止了,他對於這樣狀況也是第一次發生。他變得有點害怕自己,也覺得自己是應該要去看醫生。 不過身為朋友的我們可以為他做點什麼呢!?
版主回覆

親愛的小愛您好:

妳來信中提到身邊有一位朋友突然很抑鬱,開始不願意出門,工作也都先停止了,他對於這樣狀況因是第一次發生而感到害怕,小愛你想幫助陷在困境中的朋友。他有妳這樣關心他的朋友真好,妳信中提到朋友有想到要看醫生,你可以問朋友需不需要陪同一起看診或是提供有在看身心科的診所給他參考喔!

身為朋友可以為他做點什麼呢?如果朋友願意讓妳陪伴她一起度過情緒低潮期或是願意把她心中的黑洞跟你分享妳可以做一個好的傾聽者,小愛妳只要靜靜聽他訴說,並給予認同即可,如果可以的話也可以請你朋友打電話到1995,或請妳朋友寫信來,讓我們一起來幫助你朋友走出情緒的黑洞。

朋友目前情緒不穩定也可以提供他從YouTube中下載心靈音樂或聽有聲書來幫助自己,如果您朋友願意運動也會因運動而產生讓心情變好的多巴胺,吃香蕉和巧克力對緩解情緒不佳也會有所幫助的。

或歡迎你直接來電生命線1995,不管你想說什麼,輔導員都能陪伴你並在該次電話協談時間內輔導員會陪你一同討論該如何面對現況,並讓你的苦惱得以隨時被聽到。

回覆時間 2020-06-29 13:47:09
留言者
路過的女孩
日期
2020/06/23
留言內容
在這些時間與家人有許多的不愉快 我目前今年高中畢業要升大學,我在選擇大學時與我父親有許多的爭吵,我父親希望我就讀離家裡近的學校,但對於我來說如果繼續待在家裡,更像是被綁住了一樣。我知道我父母是希望我可以在他們的保護傘下平安沒有甚麼挫折的成長,但我希望我可以有自己的生活空間,時間。並非只是待在家裡幫忙工作。 在這個暑假我的父母要求我必須每天在家工作,這工作不是我喜歡的,要幫忙顧店面對客人的服務業,況且家人也並沒有給我休假,每天早上10.到晚上9.都在顧櫃台點貨清貨也並沒有給我工錢。當我跟他們提這件事情的時候,也只有給我一句"家裡家收入都沒辦法支撐目前的開銷了還要甚麼工資",那為何我說我要出去打工也不給我機會,至少我還有能力賺我自己的錢,我的時間就這樣被綁住了。我也想要有時間去跟我的同學出去玩,當他們都可以安排自己的時間跟朋友相處,也可以安排出門遊玩,而我必須待在家裡乖乖地顧店,不顧不弄又要被罵。 找他們商量也要面對他們對我的負能量。一整個壓力就很大也很煩躁,甚至跟北沒有解決我的問題。 而且這樣子過日子我覺得很空虛,當我看到我的朋友們可以無憂無慮的玩,或是對他們所喜愛的事情奮鬥,亦或是做他們選擇要去的事情(不管他們喜不喜歡但是是他們選擇的),而我必須因為金錢上的無力還有家庭給我的情緒勒索逼自己要去做我做了不開心的事情。 被罵做事情沒有積極性,要出門去個圖書館還要被罵不關心家裡、不把家當家,想要打工被說在家工作不是工作、只想要往外跑,乾脆全部搬出去這種話。 家庭有經濟壓力我也懂,但也不代表我必須承受家裡給我的所有壓力吧?同樣的事情不跟我的哥哥姊姊講卻只跟我說?我不能理解 現在變成只要醒來就會脾氣很煩躁暴躁,很討厭現在的自己,也討厭現在自己的狀態,連聽到家人的聲音都覺得很煩躁,待在這個家就覺得渾身不自在。在這樣一直忍耐我是覺得我快要悶出病來了拉。雖然忍過這暑假就上大學了可以搬出去了,但現在的我讓我每天都過得很不快樂。
版主回覆

女孩 你好

  謝謝你在感到生活焦躁憂鬱的時候,願意寫信給我們與你一起分擔,也恭喜你即將進入大學求學,開啟嶄新的生活。 在你的來信中描述了在與父母的相處中,常常覺得自己被限制許多、同時也要承擔來自父母的家庭經濟壓力,而這一切讓你常和家人有爭吵、也使得自己煩悶焦躁,而現在已經不喜歡自己、也擔心沒有耐心可以再繼續的承擔下去了,這樣有自覺的你,不禁讓人欽佩、也讓人心疼。從這裡能夠理解,你是位很有想法與理智的女孩,雖然承擔著許多壓力,但還是能了解父母是過於保護自己,而給了許多限制,然而你也為了這樣的處境,利用大學階段,幫自己爭取了一個空間,用來緩解與家人的衝突,此點更證實了你是位有智慧與勇氣的女孩。

  所謂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往往我們都只願意讓別人看到光鮮亮麗的一面,也因此會造成許多讓別人羨慕的假像,聰明如你,若能好好的思考自己目前所擁用的生活,是因為有對自己過於保護與擔心的父母,所以會常常的被叨念與掌控;因為有對自己過於相信與期待的父母,所以會時時的被訴苦與要求。 也許對於父母來說,這些生活壓力與不當情緒,也正是沒有機會受到良好的輔導,因此長年累月的累積下來,背負在身上,轉而在無形中帶給子女們壓力,卻還不自知。 所謂力量越大、責任越大,這句話總覺得像是在佔有能力人的便宜,但事實上,卻是只有有能力的人,才有機會能感受到許多人的痛苦與無奈,至於幫助與否,則是每個人對自己的選擇。

  信中你提到對於現在的家庭生活壓力,已經開始讓你脾氣暴躁與無法忍受了,這也許是因為你對未來的大學生活,寄予太多的美好想像,因此讓你迫不及待的想離開,不想再繼續忍受,因此讓你喪失了以往的耐心與包容心。 建議在這段等待的時間裡,若你有任何的情緒憂鬱無法面對與解決的時候,可隨時撥打1925安心專線與1995生命線,與志工們抒發自己的感受與討論如何改善。

祝 越來越好

回覆時間 2020-06-29 13:36:27
留言者
日期
2020/06/21
留言內容
你好,我想請問有關父母婚姻問題,爸爸常常無法接受媽媽這邊家庭的相處模式,例如:外婆會約打麻將,外婆屬於個性比較愛碎唸,又要想很久,爸爸竟然罵幹,或是臉臭,媽媽突然跟我說,想跟爸爸說,如果他無法跟她那邊的家庭融合,那不如分居,我聽到這,我第一反應是不可能,因為我一直叫媽媽離婚,她都不肯,也不說是什麼原因 我也覺得很累,而且爸爸總是有負面想法,對任何事都往負面想,我很不喜歡這樣,但我又不敢講,也覺得講了沒用,因為妹妹就會嗆回去,然後兩個就吵起來,但我不喜歡這樣,我從以前就不太會違逆父母想法,我也覺得無所謂,只是妹妹不是我,所以她常常跟父母起口角,我也無奈,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
版主回覆
Dear孤:
  收到妳的來信,從中得知此刻的妳正為父母的婚姻問題感到苦惱,由於雙親來自不同的成長環境,彼此在性格和相處模式上有很大的差異。因為父親在日常生活中,對待外婆出言不遜的態度和言行舉止讓妳無法認同,由此可見妳是個孝順且謙遜有禮的女孩。從文中的隻字片語未能感受到妳有一絲絲的快樂,興許是不和諧的家庭氛圍已積日累歲,讓妳總是壓抑著情緒,心疼妳為父母的婚姻關係傷神感到苦惱不已,也捨不得妳莫可奈何的心情無人能懂。
  父母婚姻關係的分合存續取決於雙親,母親在這婚姻生活的歷程中,必定有許多酸甜苦辣的感受和體會,箇中滋味點點滴滴累積在心頭,絶非三言兩語能道盡,貼心的妳不妨放寛心,相信母親有能力選擇並決定自己未來的生活模式,無論日後父母的婚姻關係如何,親子之間的關係是永遠不變的事實。我們都無法選擇自己的父母和出生環境,妳說父親總是負面想法,也許源自於他原
生家庭的生長環境和背景,以及成長過程中的經驗累積;也不排除可能身心有失衡的現象,只是這部份就需要專業身心科醫師的診斷了。由於他的性格養成由來已久,因此無論是待人處世,或是思考模式都已有了慣性思惟。妳不喜歡父親凡事都負面思考,何不將妳內心的想法勇敢說出來與父親溝通,透過溝通才能瞭解彼此的想法,在溝通過程中容易發生口角,是因為彼此各執己見想法不同;但別害怕有爭執而不去溝通,無論是婚姻、人際、還是親子關係,任何的關係都需要我們用心經營,才不會讓彼此之間的關係和距離愈來愈遠。若是不喜歡溝通中可能發生的衝突,不妨試著以寫信的方式讓爸媽知道妳的想法與受傷。
  每個人的人生都會經歷幾個階段,每個階段所扮演的角色都不同,所要負的責任和該盡的義務也不同。在人生的第一階段:我們平安出生降臨到這個世界,在父母用心的照護下成長,努力讀
書認真學習直到畢業離開校園。人生的第二階段:我們從學校畢業進入職場,妳不再受到父母的庇佑,要開始學會獨立,學會保護自己,學習為人處世,努力工作,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人生的第三階段:我們結婚步入家庭建立了一個屬於自己的家,生兒育女後升格為父母,養育子女長大成人。人生的第四階段:孩子長大了,我們也逐漸的老去,到了退休的年齡,終於可以回家享受天倫之樂。不幸的是,自己的父母也在此時即將離開自己,到另一個世界去。人生過程總在失敗和成功的磨練中成長,每個人對事情好壞、正向與負面、執著與放下的看法和認定都只在一念間,但觀念想法卻是影響結果改變未來最重要的關鍵。父母的婚姻關係和互動模式或許不成功,但也是給妳的生命體驗和磨練,讓妳提前修習情感關係這門課程。現在這個階段的妳能做的事,是努力學習規劃將來朝目標勇往直前,增強自己的能力為理想生活而奮鬥,未來將掌握在妳的手中。
  當妳心中感到苦悶無助需要我們的支持與陪伴時,歡迎隨時來電1995生命線,生命線是24小時全年無休,線上的輔導員會即時陪伴妳一起面對問題。也歡迎再來信生命線或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網站:http://dph.tycg.gov.tw/mental/,點選「諮詢問答集」,將會由專業人員回覆。祝福妳!
回覆時間 2020-06-29 13:31:18
留言者
Soft
日期
2020/06/23
留言內容
您好,近期有兩個煩惱,和一個長期的狀況 (1)在家裡工作三年多,今年想到外面找工作,因為以前工作的關係,遲遲不敢跨出第一步。一週前經由親友介紹有一個工作機會,但因為害怕自己不能做到,所以中途退縮了,又陷入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狀態。沒有一技之長,對任何事情也都興致缺缺,常常說出想做什麼,卻因為害怕自己做不到就罷休。其實本身也清楚跨出第一步就成功一半,但另一半卻時常在心裡卡關,怕在工作中出錯,更怕與同事相處不好,所以以前在外的工作都不到一年。 (2)和一個很喜歡的男生説結束,因為不被認同,所以我們私底下交往兩年多。一開始我很掙扎不希望他浪費時間在我身上,他希望能努力獲得認同。一年之後他開始受不了偷偷摸摸的心理壓力想要結束,但最後因為放不下彼此還是繼續在一起。後面的一年多,彼此都在這樣的掙扎下過著生活,我漸漸轉向想努力看看獲得認同,直到上禮拜他說要徹底結束、想要退出我的生活。 我很需要他,每一天我都會跟他説生活中一切瑣碎的事物,再平凡無趣的生活我都會包裝的很有趣告訴他,工作以外的時間,我就是拿著手機跟他聯絡,好的事情他替我開心,壞的事情他安慰我鼓勵我,可是我真的好痛苦,在找不到事情做的狀態下,還面臨他説要徹底結束,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而我長期有想死的念頭,但不會傷害自己,因為覺得自己沒有任何作用,所以很希望可以盡早離開。那個很喜歡的男生曾經建議我去看身心科,我仍因為不想面對拒絕他的提議。
版主回覆

親愛的Soft, 你好:

讀完來信,罕見的發現在眾多來信者,能將自己所面臨的困境條列式的列舉”兩個煩惱,一個長期”,足以證明你是懂得歸納和整理問題的,只因對自己沒有信心,面對未來的不確定,即便有想法,卻因害怕失敗而裹足不前,因此擔憂、苦惱著,辛苦了!

還記得國父革命是在第十一次才成功的嗎?歷經十次失敗,能不氣餒,並不屈不撓的繼續努力著,我想這是他成功的關鍵吧!每個人在遭遇失敗時,心裡難免覺得挫折、難過、傷心、氣餒,這是正常的情緒反應,也就是說你可以適當的宣洩自己的情緒,但,千萬不可以因此自暴自棄,否則將與成功背道而馳。還記得小時候,剛學用筷子吃飯嗎?當菜一直掉在桌上就會覺得氣餒,然而父母在身旁不停的給我們鼓勵、協助修正姿勢後,終於成功的把菜成功夾進嘴裡時,心中的喜悅讓自己擁有自信,再加上一日三餐經年累月下來,再也不覺得困難了。人生的目標可大可小,不妨先設定一個小目標,當自己完成時,記得給自己一點掌聲或鼓勵,有了自信後,再慢慢將目標放大。

對於工作~害怕能力不足、人際關係不好、無一技之長,年紀輕輕就能有這樣的自覺,真的很棒,但是否因什麼不愉快,而選擇回家裡工作?卻在三年後想離開家裡,到外面工作的原因又是什麼呢?能力和一技之長,都是透過不斷學習和練習慢慢養成的,非一蹴可及。善於歸納分析的你,不妨朝著自己的興趣或專長多進修,應該可以有很大的收穫;也可以透過職業測試,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職能和行業喔!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可見人際關係的重要,融洽的人際關係,始於多接觸(了解),並用心經營,多閱讀人際關係的書籍或參加課程,也可以幫自己跨出第一步,練習如何和別人互動喔!

提到不被認同的感情,指的是什麼呢?對方提出分手的原因,又是什麼呢?已習慣和他分享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的你,對於他提出分手,頓時之間,失去了依靠,再加上找不到事情做,身心的煎熬、痛苦和難受,是可以理解的。感情是雙方的事,誠實的面對自己的感覺,如果不能沒有他,不妨試著找他談一談,或許可以找出癥結點,攜手克服困難。如你所言,跨出成功的第一步就已經成功一半了,若不再跨出另外一步,那將永遠失去可能成功的機會。人生無法事事順利(如願),交雜著起落,而豐富精彩,年紀輕是你最大的本錢,比起年長者有更多的時間,可以從失敗中學習,磨練並修正,往更好的方向前進喔!

對於所言“長期有想死的念頭”,是否曾分析什麼情況下會有這樣的念頭呢?通常持續多久?能夠理智並控制自己不自殘,這點真的很棒喔!負面的想法人人都曾經有過,多運動腦內會分泌多巴胺,有助於驅離負面的情緒。親愛的Soft,閒暇都做些什麼活動來紓解壓力呢?有運動的習慣嗎?如果這樣的想法,已經影響到日常生活的功能,不妨尋求專業的醫生協助。要知道有人隨時關心著你,當你遇到任何負面的情緒或對人生有疑惑,找不到合適的方法解決,需要人陪伴時,也可以來電生命線1995專線,線上的輔導員會陪伴著你一起面對問題,釐清困境;亦或可寫信至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http://dph.tycg.gov.tw/mental,點選諮詢問答集,由專業人員回覆喔!祝福你。

回覆時間 2020-06-29 11:5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