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心理諮詢 首頁 > 線上心理諮詢
 
留言者
日期
2020/08/07
留言內容
即使是透過網路與你聊聊,有人回應我的感覺真好。我沒有任何一個喜怒哀樂、把所有情緒壓到最平沒有高低起伏...沒有地方能讓我訴苦 發洩情緒,以前想死不敢死總覺得家人需要我,現在想想現在根本沒有人需要我,沒人關心我,只關心我有沒有錢,哈哈
版主回覆

妳好,我也很高興妳願意來這裡,跟我分享妳的煩惱。在信中,看到妳說妳總是壓抑自己的情緒,明明有很多的思考、情緒在腦海,卻總無人抒發、無法表達。不知道妳這樣會不會經常低落、鬱悶、覺得孤單呢?我想這樣,使妳生活的很痛苦吧!

再來,也看到妳有對情緒的壓抑。其實我自己也經常有各種的情緒,不論在任何情境中。以前我總覺得,若是表達出來是不好的,但直到後來有了一些經歷,才知道這些各式各樣的情緒我們人都會有,是很正常的。不知道妳壓抑情緒的原因是什麼?妳察覺到了嗎?或許當妳下次有強烈的情緒感受時,能夠試試看到一個地方專心思考一下是甚麼情緒、原因、事件導致妳有這些感受。若妳身邊有同學朋友、老師或其他管道,也能訴說喔!當然我也誠摯邀請妳再來信,我們可以一起討論交流。

上述妳也有說到之前有過想死的念頭,不知道那時的妳發生了甚麼事讓妳有想結束自己生命的想法?妳也有提到當初家人是妳沒有行動的理由,但現在這個理由對妳來說消失了!不知道會不會造成妳現在有想不開的想法呢?若有,希望妳可以直接來電1995專線,讓我們陪你聊聊、聽你傾訴。若是這種想法非常強烈,並且不間斷地出現,建議直接至身心科診所或到醫院給精神科醫師做個評估!在信中,妳提到家人,認為原本他們的愛與需要,變成了至今的只關心錢。我感覺得到了妳對家人的重視,這樣的轉變也讓妳感到非常鬱悶且低落吧!不知道最近發生了甚麼事讓妳有這樣的感覺呢?因為信中資訊比較少,如果妳願意的話,可以再來信,讓我陪伴妳聊一聊,我們也可以一起再做探討。

最後,想跟妳說感謝妳的來信,看到妳認為這樣的信件交流,讓妳很欣慰,其實,妳願意到這裡傾訴,找找抒發的管道有這樣的想法真的非常棒喔!我希望在此,能給妳不同的想法,也希望日後妳能越來越順心,若妳願意再跟我多做交流的話,歡迎妳再次來信或直接致電1995專線喔!

回覆時間 2020-08-13 10:22:14
留言者
Sara
日期
2020/08/05
留言內容
在網路上做了憂鬱檢測、焦慮檢測都有出現症狀 常常煩躁、想吐,想很多、容易心煩、容易想哭、默默崩潰,其實已經不是最近的事了 我覺得待在家裡很煩 沒有人瞭解我 然後最近又因為升學的問題跟家人意見不合 導致猶豫不決、心煩意亂 也會好希望自己死 我其實有點希望可以治療自己的身心 但我不敢、從未跟家人說其實我很不快樂 我也不敢跟家人說我想去治療 我怕他們會覺得我有病吧 好像是真的有病 我是真的想很多真的想很多 覺得會發生什麼意外啊 不只擔心我 其實還會擔心家人 擔心種種事情
版主回覆

親愛的Sara:

  謝謝妳的來信,看著妳的來信我感覺到妳的難受與痛苦,看起來妳被捲入了負面情緒的漩渦裡,而這裡混雜了許多的煩惱,包括妳的身體健康、家人關係、學業問題等,這些壓抑很久的事情讓妳感到焦躁、憂鬱及悲傷,想對著總是獨自承擔一切的妳說聲真的辛苦了。

關於妳的不快樂、想很多、總是擔心的想法,不知道妳有沒有試著跟周圍的人說過呢?比方說妳的手足、同學、朋友、輔導老師等等,或是信中的妳有提到想找專業人士治療身心,要不要去試試看呢?長期的忍耐若沒有好好調解,會導致生心理受傷的。所以我覺得妳在這點很棒,有想要解決自己的問題,只是妳可能少了去做的勇氣,關於這部分我想跟妳說,其實我們不用害怕去看醫生,無論是哪方面的疾病,它就像感冒一樣,為了治病而去看病都是很正常的。

以及升學方面與家人不愉快部分,妳有沒有試著去跟家人溝通說出自己的想法呢?還有妳在信中提到與家人因升學問題而產生摩擦,但又在最後說很擔心家人,當下妳是怎麼想的呢?願意的話妳還可以回信讓我更瞭解妳的情況。最後,如果妳還是有所顧慮,想要找個人討論又不希望被知道;或是不想讓人擔心的話,可以試著撥打生命線1995、安心專線1925等諮詢專線,也許能提供妳一些幫助。最後想跟Sara說,有時候或許事不如意,但危機即是轉機,祝妳也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應對方法,加油。

回覆時間 2020-08-12 11:33:19
留言者
Hana
日期
2020/07/31
留言內容
你好。 我是個即將大四的設計系大學生,我們有一項很重要的功課是製作專題。 我們除了要集滿學校的學分之外,還要符合系上的畢業資格,那就是完成專題並展出。 我必須說,我真的很不喜歡學校,我很喜歡畫圖,所以當初我高中也選了設計系,起初沒想到說我一選高職就只能朝著科技大學走,因為設計系讀到高三後,我發現自己喜歡畫圖,但不喜歡拿來當工作,可是一切太遲,我只能繼續走,走到現在科技大學了,也都是如此掙扎。 前期我都覺得還好,我喜歡學一些專業術科的東西,不過一到專題,我就沒辦法了,之前高中也經歷過一次,我感官很不好,我付出了心血,我卻無法打從心裡喜歡這個大家一起做的作品,跟現在大學專題一樣,我無法打心底喜歡這部作品,尤其我們專題只有我跟另一個同學在做,每次考試的時間緊迫的讓我們生出專題的進度,我就喘不過氣。如果這只是工作,讓我們動手做完,我或許還不會這麼痛苦,但這個專題要生出來的是腦袋是靈感,但靈感又怎麼會這麼快就出現? 我在成長的每個階段裡面,只要想到我要回到學校面對這種事情,我就覺得很痛苦,忍不住痛哭,在安靜的時光裡默默流淚。 我喜歡畫畫,但現在畫畫彷彿是有人壓著我的頭逼我去做的,以致我好幾天都沒碰畫筆了。 我想退學,去工作,卻又沒有多少勇氣這樣做。 就算跟其他人說了,他們的回應哪個不是我預想到的?他們會說甚麼安慰的話我都聽到會背了。 但我又很希望有人可以拉我一把。 我很抱歉打這麼多,謝謝你們的觀看。
版主回覆

親愛的Hana妳好:

看到妳的壓力、痛苦,令人很不捨,相信妳一定是糾結了許久才會來信的,但,同時也覺得妳真的很棒,面對如此糾結、掙扎也走了六年,真是不容易,妳是如何做到的!好不容易走到了這一步,妳真的想放棄嗎?!還是,仍然願意再試試呢!?要做出決定,相信妳一定也很兩難,只是,我們可以來想想以下幾個方向......

生活中總會出現有我們喜歡或討厭的人、事、物,很多時候事物、或事件的發生,都是伴隨著正、反兩面的,如:不喜歡學校但喜歡在學校中學到一些專業術科的東西、喜歡畫畫卻對專題無可奈何。妳知道嚒,這都是會前後一起出現的,有一句話說:你要的幸福,藏在你不要的改變裡。換成有關專題一事,意思是~往往我們想要的東西,藏在我們不想要忍受的過程中。喜歡畫畫,但不想做專題;想要畢業,專題是畢業條件之一;想退學去工作,但沒有勇氣去做…。好多好多的心理糾葛在其中丫~

愛妳所選,選妳所愛~相信當初妳從高中到大學會選設計系,一定是妳對它有一些期待或想像甚至喜愛它,只是事實似乎不是如自己所想的那樣而已。凡事都不會太遲,一定是可以再重新決定、重新選擇、或是重新調整自我的心態。就像一開始和妳提到的部份~走到這一步真的不容易,是什麼樣的力量支撐著妳呢!放棄學業是一個決定、要繼續完成學業是一個決定、維持著目前的狀態什麼都不做也是一個決定、想方設法去面對處理它更是一個決定,妳的決定又是什麼呢?不論妳的決定是什麼,我們都會在旁陪伴妳、支持妳,只有一個小小提醒,任何決定都會有一個結果,不論結果如何我們都需要為自己的決定承擔、負責,是吧!?

生活中有很多的兩難要抉擇,而我們能做的便是如何在這樣的情形下取得一個平衡,找到一個屬於自己的位置。例如:畫畫與專題間的選擇、付出了心血卻無法喜歡這個作品。前者,可能要尋求一個平衡點,如何做能讓自己少痛苦一些、少不舒服一些;後者,是否有改善的空間,下一次若遇到可以怎麼做會讓自己多喜歡這個作品多一些呢?!這是我們要去思考的,相信這也真的不容易,但也是一個學習、一個成長的時刻,很痛、很疼是一定的。當初妳會選擇設計系,對它、對自己一定也有一些期許、也想要有展翅高飛或是一展長材的時候吧!?即便一開始是因為興趣、喜歡,但在學習的過程中一定也會遇到難關或挫折的,不是嚒!?

這一段路程並不好走,若是心理真的很難過,就讓自己在一個安全的環境中盡情地宣洩情緒吧,大哭、發呆放空或是將它寫下來,或是做幾次的很深很深的且慢慢地深呼吸讓自己能靜下心來,才能想想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此時才能有較佳的判斷或決定,然後再想一想自己能為這個想要的,願意承擔多少?想要的愈大,就要承擔的愈多,這是相對的。可以找家人、前輩、同學、或學校諮商老師進一步討論、溝通、商量,或許可以帶來不同或更多的想法、方向或策略。

專題還是要做的,是吧!?即便是只是為了學分、為了畢業,目前似乎只能去面對它、處理它,想想曾經用過什麼方法來做報告或專題?是否可以加些什麼,可以讓妳多喜歡這個作品多一些或有更多的創造呢?如何找出靈感、或培養自己的創造力,便是要去進一步去發掘、甚至是開發、引導,或許可透由運動、聽音樂、看書、出門走走、散步,慢慢地去找尋一個適合自己的專屬方式。

至於未來就業工作也可以朝妳可接受的方向尋求,雖然這是畢業後的事,但現在如何可以也能注意一下實際工作中所需要的專業,在校讀書只是學一些專業素養的資訊,相信未來還有更多要了解與學習的。像我女兒愛畫畫、學音樂,她也和妳一樣不喜歡拿來當工作,所以她找文書方面的工作,和同事也相處融洽,因此工作做得很快樂且自在,當然這也是她經過思考後所做的決定。因此如何在兩難中讓自己取得平衡,又能愛妳所選,選妳所愛,又願意去承擔結果及後果,這是重要的。加油~

若仍有需要進一步討論或詢問,除了來信外,也歡迎來電生命線1995,我們都願意陪伴著妳,另,也可洽詢心理衛生中心。祝福妳平安喜樂!

回覆時間 2020-08-12 10:09:28
留言者
程鈺絜
日期
2020/08/07
留言內容
您好, 我爸爸跟媽媽正在因為金錢價值觀吵架,這種價值觀的問題我沒辦法處理,可是我媽媽最近似乎有情緒開始失控的問題、然後認為會吵架都是對方的錯自己都沒錯,情緒失控包括往負面方向曲解別人的話、因為小事情對我弟弟妹妹發很大的脾氣,甚至開始有辱罵情形(很爛、平常靠爸媽久了都不會自己來、盤子生盤子之類的)。 我因為唸書在台北不住家裡,我媽媽脾氣還不會衝我發,只是他前陣子也是一直對我抱怨、罵我爸,我情緒快崩潰,於是問他要不要去心理諮商(他堅持錯的是我爸,為什麼不是他去),不然我也快受不了,他就跟我道歉但也不再主動跟我傳訊息或抱怨了。我覺得我媽的情緒管理已經失控、開始有精神疾病了,請問在他完全不認為自己有問題的情況下,我要用什麼話、怎樣勸說他接受諮商或治療,謝謝
版主回覆

鈺絜妳好:

看到妳的來信,很為你心疼,父母的爭執影響到家庭氣氛,波及兒女,妳心中的著急跟無奈,我很能體會。妳在台北求學,遠水救不了近火,緩和不了父母親的糾結,我了解那種焦慮。

我們先就父母親的癥結點來看,從信中看來,就是為了金錢價值觀,因為不知道是用錢上的彼此意見不合,還是其他財務問題,但是夫妻之間有時候表面上的問題,只是引爆點而已,而彼此存在的歧見有可能已經很久了,日子久了,就漸漸對不到焦了,這時候很容易就為生活上的事爭執了。弟弟妹妹他們是最直接的感受者,每天面對吵架爭執的父母,一定不好過,況且媽媽已經用言語開始辱罵弟妹了,知道這些事情的妳,遠在異地求學,心裡也不好過,知道媽媽的行為已經失控,當然想幫媽媽,希望媽媽是不是可以找專業的諮商師說一說,解決心理的問題,我覺得妳做得很棒,但如果我們同理一下媽媽的感受和焦慮,可以看出她爆發的情緒是因許多不滿積壘已久,如果一些引爆點是她期望家庭走得長久安穩的事實,而其他人漠視了,完全不願改變,而她還被視為情緒失控,精神疾病濱危者,如果妳是她,還願意與妳連繫,向妳訴說不滿嗎?但妳已為妳的家庭和諧做了許多努力,而且妳還是願意寫信來問,妳已經做得很多了。

我們試著想一下,妳覺得父母的問題,妳了解得夠深入嗎?媽媽對妳抱怨父親,妳有沒有想要試著知道父親的想法呢?如果只有解決媽媽這一邊的問題,是否真的就可以解決他們之間存在的問題了呢?如果媽媽不願意,那爸爸那邊有沒有使力的可能呢?夫妻之間最難的就是溝通不良,這時候,孩子是最使不上力的,除非他們兩人都有共識想解決問題,不然,妳很難勸任何一方,這就是婚姻難的地方啊!至於媽媽的諮商說服問題,如果她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情緒失控已經影響到家庭了,是很難說服的,有時不用太擔心家人的爭吵,如果家人間的愛仍然存在且濃厚,激進的溝通方式有時是邁向更高目標的策略,妳為家庭的努力已經令我十分佩服,妳捨不得弟妹被駡、擔心父母決裂,看到妳身上對家人滿滿的愛,這樣就是促成家人緊密連結的重要力量了。可以的話,他們願意一起解決問題的話,伴侶諮商是一個選項,那又要說服父母了,是不是又要傷腦筋了,妳只是個孩子,這樣的負擔太大了。

妳媽媽也許需要有人可以聊一聊,對妳只是抱怨,單方面的發洩,可能對於真實存在的問題很難有客觀的評斷,如果可以,可以請她找信賴的朋友聊一聊,或是鼓勵媽媽來電1995,請媽媽慎重的想一想這個婚姻除了金錢觀,是不是還有值得她珍惜的部分,不然,只有妳著急,而主角本人只有抱怨,妳是真的很為難的,希望我的回信對妳有些幫助,妳也可以打電話到1995生命線協會,跟我們的輔導員說明得更清楚些,也許會有更好的答案哦。

順心

回覆時間 2020-08-11 14:43:10
留言者
gg
日期
2020/08/02
留言內容
以前的我是一個不想讓父母擔心的小孩,所以都是按照他們所說的去做,即使我不願意我也還是盡量完成,也可以說因為當時的我沒有想法吧,甚至不會想到未來要幹嘛,所以現在進入的這個職場,說實在我一點都不喜歡,也沒興趣想了解甚麼,我以為在工作的場合上我也能演的很乖很聽話,但店長還是很厲害,他覺得我根本沒心要學,所以很不滿意,翻了我好幾次白眼,我總覺得再這樣下去,有一天我會爆炸。 我總覺得我一直都像個演員,要演到讓大家滿意,但卻忘了自己要甚麼,現在的我其實有想要做的事、想要學的東西,這些是我以前從來不會問自己的,現在我清楚自己的個性,也清楚自己對甚麼有興趣,所以我和爸媽說我想先到自己家的公司做文書工作,然後因為上班時間也固定,我可以趁著這段時間去學一些自己有興趣的課程,然後考證照,我不想再浪費時間做自己不想做的工作,但他們還是要我繼續在這個讓我覺得很煩的職場工作,覺得我只是在逃避,可是我真的不是,我覺得這個工作要的特質,我完全沒有,加上就算我一直想逼自己做好做快,但內心就是不要,我不懂為甚麼我要活得這麼不開心。 現在我只要騎車經過上班的那家店,心情就很差,在其他地方看到這家公司的商品,我就覺得反感,甚至看到店員在結帳,就會想到自己很痛苦的時候,我到底是怎麼了...
版主回覆

gg:

  日安!我從你的陳述,看見了過往的你,是一個體貼的人(因為你說到不想讓父母擔心,並會接受他們的建議去做事)。而今,這貼心的小孩已長成除了仍具有貼心,還多了有自主思考的大人。gg現今身為一名大人,在目前的工作場域和職務內容的選擇,由於有納入父母的想法去從事;而在實際接觸過職場環境後,我看見你對於自己未來的職涯規劃有了想法的整理,也更知道自己想要些什麼、將要安排些什麼。

  當這樣思維的調整,與父母原先的想法(以及他們的考量)有所偏移產生時,你向父母說明和討論,他們則是認為自己在逃避,並希望自己可以待在原職場環境。這樣的情境,我想你的內心可能感受到孤寂和失望吧!而這樣的心情,其內心深處是「希望被理解的、接受的、肯定的」;假使自己的需要是被接住之時,自己就更展現了一名大人的模樣,且邁往屬於大人所擁的自由和成熟之路。

  另外,也讓我們試著換個角度討論這件事情,「是什麼原因父母會希望自己待在原環境?」、「他們對於自己有什麼盼望和期待嗎?」這部分可能要請gg再和父母討論及理解他們的想法(這也展現了你的貼心,以及能納入他人的想法)。而倘若經詢問釐清,自己和父母的期待仍是有所差異,這部分則是要回來問問自己:「我要回應多少他們的想法和期待?而也要回應自己多少呢?」。上述情境,有待你因著邁往更自由且成熟的你,而再與他們溝通,並且騰出時間來自我省思和採取行動。

  而在邁往未來的人生路程中,若有想訴說的心情,歡迎再來信和我們討論;也可以寫信至「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http://dph.tycg.gov.tw/mental/,點選『諮詢問答集』」,會由專業人員進行回覆。若在情緒無法自處時,也可以撥打生命線專線1995,線上有受過訓練的輔導員們會陪伴著你,並且即時和你討論妳的困境。祝福你,在「再行溝通、思索、決定,以及行動」之後,能更順心向前邁進!

回覆時間 2020-08-10 15:55:38